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B.t=20s时,乙追上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B.t=20s时,乙追上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比乙运动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t=20s时,乙追上了甲
C.在t=20s之前,甲比乙运动的快,t=20s之后乙比甲运动快
D.由于乙在t=10s时才开始运动,所以t=10s时,甲在乙前面,它们之间距离为乙追上甲前最大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可知乙在0~10s内速度为零,甲先出发,但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物体出发地点相同,则乙可以追上甲;错误
B、由图象的“面积”可以读出t=20s时,乙的位移仍小于甲的位移,未追上甲;错误;
C、在t=20s之前,甲的图象在乙的上方,所以甲运动的比乙快,t=20s之后乙的图象在甲的上面,所以乙比甲运动得快;正确
D、在10~20s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在乙的前方,两者距离逐渐增大,20s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两者距离逐渐减小,在t=20s时刻两者距离最大;错误
故选C
点评:分析追及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①一个条件是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的距离是最大还是最小,是否恰好追上等.②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时间关系是指两物体运动时间是否相等,两物体是同时运动还是一先一后等;而位移关系是指两物体同地运动还是一前一后运动等,其中可以通过画运动示意图找到两物体间的位移关系。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先后从同一地点以相同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v-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 s末两个物体速率相等B.5 s末两个物体速率相等
C.4 s末两个物体相遇D.5 s末两个物体相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沿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右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s内的加速度
C.OA、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BC>aOA>aAB
D.OA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而BC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杂技中的“顶竿”由两个演员共同表演,站在地面上的演员肩部顶住一根长竹竿,另一演员爬至竹竿顶端完成各种动作后下滑。若竿上演员自竿顶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竿底时速度正好为零。已知有一传感器记录了竿上演员下滑时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竿上演员质量为m1=40kg,长竹竿质量m2=10kg,g ="l0" m/s2

(1)求下滑过程中,竿上演员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求下滑过程中,竿上演员受到的摩擦力;
(3)请画出地面上的演员肩部承受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用写计算过程,但要标出相关数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河宽为600m,河中某点的水流速度v与该点到较近河岸的距离d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要使船渡河的时间最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B.船的航行轨迹是一条直线
C.渡河最短时间为240s
D.船离开河岸400m时的速度大小为m/s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