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下列仪器的测量值.(1)电压表读数为______________V (2)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_ mm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出下列仪器的测量值. (1)电压表读数为______________V (2)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_ mm
|
答案
(1)2.62V(2)30.6mm |
解析
试题分析:(1)该电压表的最小刻度为0.02V,故读数为2.62V (2)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3.0cm=30mm,游标尺上第6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6×0.1mm=0.9mm,所以最终读数为:30mm+0.6mm=30.6mm. |
举一反三
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
⑴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①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②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a= 。 ③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 。 ④改变 ,重复上述测量。 ⑤以h为横坐标,1/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⑵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①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A1点相对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h0。 ②进行⑴中的各项测量。 ③计算与作图时用(h-h0)代替h 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 A.方案正确可行。 B.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 C.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面倾角有关。 其中合理的意见是 。 |
(8分)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B着的后速度立即减为零,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M 。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
(1)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关系的图象。
h(cm)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s(cm)
| 19.5
| 28.5
| 39.0
| 48.0
| 56.5
| (2)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若实验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0.40kg、M=0.50kg.根据图2所示的s-h图象可计算出A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的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
(4分)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采用下图a的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像。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g=10) 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_________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
在“共点力合成”实验中,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 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流电源的仪器,当所接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隔 s打一次点。 (2)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项操作的时间顺序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 (3)如图是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所得到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cm、S2=7.6cm、S3=8.2cm、S4=8.8cm、S5=9.4cm、S6=10.0cm, ①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m/s, ②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