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如图,已平衡好小车的摩擦),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并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0。当用

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如图,已平衡好小车的摩擦),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并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0。当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如图,已平衡好小车的摩擦),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并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0。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每条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相等。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如下图),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
A.GKB.ADC.AKD.EH
(2)改变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测量并计算出每次小车获得的速度和速度的平方,将数据记录到右侧表格中。根据数据,同学甲猜想物体获得的速度与外力对物体做的功W之间可能存在正比关系,同学乙猜想2与W有正比关系,于是甲、乙两位同学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找寻支持他们猜想的依据。他们分别在以下(a)、(b)图中建立了-W和2-W坐标,现已将数据点正确描上,请你根据描好的点,帮他们画好(a)、(b)图的图线

(3) 由(a)中图像得出结论:                   
由(b)中图像得出结论:                   
答案
(1) A(2分);(2)如图(每图1分,共2分,图象必须过原点且平滑);

(3) (每空1分)由(a)中图像得出结论:v与W不成正比
由(b)中图像得出结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v2∝W
解析
(1)弹性绳做完功时候小车做匀速运动,所以应该选择匀速的那段(2)略(3)由(a)中图像得出结论:v与W不成正比
由(b)中图像得出结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v2∝W
举一反三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等6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没有画出),的计时器接的是“220V、50Hz”的交变电流。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对齐。

①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上表,则
②根据①中得到的数据,试在图中所给的坐标系中,画出图象,并从中可得出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为某次实验中拍摄到的小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时的闪光照片。已知闪光频率为每秒l0次。当地重力加速度值为9.8m/s2,根据照片的比例得到滑块的位移数据为AB=3.96cm,BC=2.98cm,CD=2.00cm,DE=1.02cm。由此可知小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0.01B.0.05
C.0.10D.0.20
(1)(4分) 一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1毫米,游标上有10个小等分间隔,现用此卡尺来测量工件的直径,如图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____________毫米。

(2)(6分)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两二极管均可视为理想二极管,R1=R2。a端对b端的电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B的上图所示。请在图B的下图中作出a端对c点的电压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最少画一个周期)。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必要的或正确的是           
A摆线尽可能选择细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摆球要尽量选择质量大些的,体积小些的
B摆长为摆线长与摆球半径之和,摆长测量只需要用到刻度尺
C测量摆球周期时,计时起点应选择摆球到达最大位移处时开始计时
D摆动中摆球振幅不宜过大,否则摆的振动不再是简谐运动
(1)有一种游标卡尺,与普通游标卡尺不同,它游标尺的刻线看起来就很“稀疏”,
使得读数时清晰明了,方便了使用者正确读取数据。如果此游标尺的刻线是将“39mm等分成20份” 那么它的准确度是______mm;用它测量某一物体的厚度,如图甲所示,正确的读数是
_  __mm。

(2)螺旋测微器的螺距为0.5mm,可动刻度一周共50小格。当测微器螺杆与小砧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刻线恰好与固定刻度的中央轴线重合。今使可动刻度旋转90°,则此时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mm。用它测一螺栓外径时刻度如图乙所示,则其外径为__________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