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关系的实验中:(1)为了计算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在本次实验中小明同学得到了如图的一条纸带,在A、B、C、D四点中应该选用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关系的实验中:(1)为了计算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在本次实验中小明同学得到了如图的一条纸带,在A、B、C、D四点中应该选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关系的实验中:
(1)为了计算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在本次实验中小明同学得到了如图的一条纸带,在A、B、C、D四点中应该选用        的速度才符合要求。

A       B                   C                   D
(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阻力的作用,但这可以使木板倾斜作为补偿,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A.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B.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3)关于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小车的长木析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4)在各种不同形式的能互相转化的过程中,功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功的意义在于:它表示有多少数量的能______________,所以说,功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__C________        (2)____D_______        (3)___D________  
(4)__发生转化________ 、___能量转化的量度_______   
解析
解:(1)要测量最大速度,应该选用点迹恒定的部分
(2)小车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细线的拉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必须使重力的下滑分量平衡摩擦力,而摩擦力包括纸带受到的摩擦和长木板的摩擦;
(3)我们用橡皮筋拉动小车的方法,来探究橡皮筋的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小车速度变化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精妙的设计.直接去测量一个正做变速运动物体所受拉力是很困难的.橡皮筋拉动小车的弹力虽然是个变力,但这个弹力做的功,数值上就等于橡皮筋发生形变时所具的弹性势能,而这个弹性势能又与橡皮筋的形变量相对应;橡皮筋的形变量一定,这个弹力做的功就是一定的.实验时,每次保持橡皮筋的形变量一定,当有n根相同橡皮筋并系在小车上时,n根相同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就等于系一根橡皮筋时对小车做的功的n倍,这个设计很巧妙地解决了直接去测量力和计算功的困难.所以我们不用直接测量功的数值,即A错误、B错误.
为了保证小车的动能都是橡皮筋做功的结果,必须平衡摩擦力,长木板要适当的倾斜.所以C错误.
根据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规则D正确
(4)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点评:本题涉及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实验的原理,从实验原理的角度分析即可.
举一反三
一同学要研究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改变量的关系,他的实验如下:在离地面高为h处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沿着与桌子边缘垂直的方向放置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m的一钢球接触,当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钢球恰好在桌子的边缘,如图所示,让钢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使钢球沿水平方向射出桌面,钢球在空中飞行后落到水平地面,水平距离是L。
(1)若钢球某次在空中飞行后落到水平地面的P点,如图所示,则水平距离L =        cm。

(2)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与钢球质量m、桌面离地的高度h,水平距离L等物理量的关系式是:EP =             (用m、h、L、g符号表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查资料得知:弹簧的弹性势能仅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并且与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为了检验此结论的正确性,他设计了如下实验:
(a)取一根轻质弹簧和一根内径略大的直玻璃管,将玻璃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将弹簧插入玻璃管并固定一端,如图所示.

(b)将小钢球放入玻璃管,轻推小钢球,使弹簧压缩到某一位置后,测出弹簧的压缩量
(c)然后突然撤去外力,小钢球沿水平方向弹出落在地面上,记录小钢球的落地位置.
(d)保持弹簧压缩量不变,重复10次上述操作,从而确定小钢球的平均落点,测得小钢球的水平射程
(e)多次改变弹簧的压缩量的数值、…,重复以上步骤,测得小钢球的多组水平射程、…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保持弹簧压缩量不变,重复10次上述操作,从而确定小钢球的平均落点”的目的是为了减小              (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
(2)若要测量小钢球的水平射程,除图中画出的器材以外,还必须选取的实验器材是
                   .(填写器材代号)

A 秒表          B 刻度尺            C 螺旋测微器    D白纸           E复写纸
(3)该同学根据实验的测量结果,作出弹簧形变量与小钢球水平射程图象,测量出了桌面离地面的高度为,小球的质量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了弹性势能与水平射程的关系式:            .根据弹簧形变量与小钢球水平射程图象,推断出弹簧的弹性势能成正比理由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两个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板上,前端各系一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中可放砝码。小盘和砝码所受的重力等于使小车匀加速运动的力(本题可以这样近似处理)。增减盘中砝码可以改变小车受到的合力,增减小车上的砝码可以改变小车的质量。两小车后端各系一细线,用一个黑板擦把两条细线同时按在桌子上,使小车静止。抬起黑板擦,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按下黑板擦,两小车同时停下来。
两小车及其中砝码的总质量分别记为m1、m2,两个小盘及其中砝码所受的总重力分别记为G1、G2,实验中,从右图所示位置由静止开始抬起黑板擦又放下,两小车通过的位移分别为x1、x2。则根据以上数据:
(1)当满足      时,验证         即可验证小车加速度与合力成正比;
(2)当满足      时,验证         即可验证小车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用含m1、m2、G1、G2、x1、x2的表达式作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Ⅰ.乙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有关“动能定理”探究的实验。
a.按图把实验器材安装好,不挂配重,反复移动垫木直到小车能够做匀速直线运动;
b.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质量为100g的配重。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电火花计时器在被小车带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从某点A开始,此后在纸带上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为B、C、D……;
c.测量出B、C、D、……各点与A点的距离,分别记为x1x2x3……;
d.用配重受到的重力分别乘以x1x2x3……,得到配重重力所做的功W1W2W3……;(重力加速度g=9.80m/s2
e.求出B、C、D、……各点速度的大小,分别记为v1v2v3……,再求出它们的平方……;
f.用纵坐标表示速度的平方,横坐标表示配重重力所做的功W,作出图象,并在图象中描出()坐标点,再连成图线;
(以下计算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①在步骤d中,该同学测得,则配重重力所做的功     J;
②该同学得到的图象如图所示。通过图象可知,打A点时对应小车的速度      m/s;

③小车的质量M=       kg.
Ⅱ.某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来研究用电器D的导电规律。他们在实验中测得用电器D两端的电压与通过D的电流的数据如下表:
U/V
0.0
0.2
0.5
1.0
1.5
2.0
2.5
3.0
I/A
0.000
0.050
0.100
0.150
0.180
0.195
0.205
0.215
 
(1)请根据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用笔连线补充完成该电路的实物图;

(2)利用这些数据绘出的用电器D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已知A、B两端电压恒为1.5V,请结合图线解决下列问题:

①若把用电器D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100A,则定值电阻R0阻值为________Ω;
②若将两个与上述电阻相同的定值电阻R0并联后接入同一电路,如图,则在该电路中用电器D的工作压为__________V。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 某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①该同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

(i)                         ;(ii)                         
②该同学经修改错误后,在正确操作下,研究从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所受阻力的情况,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A、B、C、D、E均为相邻的打点),测出A、C间的距离为14.77cm,点C、E间的距离为16.33c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10m/s2,电源的频率为50Hz,重锤质量为m=1.0kg,设重锤所受阻力大小不变。在从A下落到E的过程中,阻力大小          N,通过C点时的即时速度大小为         m/s.(经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用电压表、电阻箱、开关和若干导线来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图如图甲。
①根据原理图,完成图乙的实物连线。
②电阻箱某次指示如图丙,此时阻值R=      
③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得到几组R、U值,作出图象如图丁,根据图象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         ,内阻r=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