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木块右侧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木块在木板上向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木块右侧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木块在木板上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木块右侧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木块在木板上向左运动,重物落地后,木块继续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如图乙所示给出了重物落地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点,试根据给出的数据,求木块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要求写出主要的运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不计纸带与木块间的拉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图甲

图乙
答案

以a表示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Δs=[(s5-s1)+(s6-s2)+(s7-s3)+(s8-s4)]=4aT2
又知T="0.04" s,解得:a="-3.0" m/s2
重物落地后木块受摩擦力的作用,以m表示木块的质量,根据牛顿定律有:
-μmg=ma,解得:μ="0.30.  "
解析
由给出的数据可知,重物落地后,木块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
位移分别是:s1="7.72" cm,s2="7.21" cm,s3="6.71" cm,s4="6.25" cm,s5="5.76" cm,s6="5.29" cm,s7="4.81" cm,s8="4.31" cm.
以a表示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Δs=[(s5-s1)+(s6-s2)+(s7-s3)+(s8-s4)]=4aT2
又知T="0.04" s,解得:a="-3.0" m/s2
重物落地后木块受摩擦力的作用,以m表示木块的质量,根据牛顿定律有:
-μmg=ma,解得:μ="0.30.  "
举一反三

一个物体受两到两个力F1、F2的作用,其中F1="10" N,F2="2" 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大值为12 N
B.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为8 N
C.如果F1、F2之间的夹角为53°,则两个力的合力为8 N(cos53°=0.6)
D.如果该物体的质量为2 kg,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5 m/s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物体以某一初速度v0沿粗糙斜面上滑至速度为零时又沿斜面滑下,规定平行斜面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物体的速度和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逐渐进入家庭,但我们在享受汽车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交通安全.设汽车的速度为90 km/h,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取g="10" m/s2,若要汽车在紧急刹车后3—4 s内即可停下来,试计算它大约滑出了多远(   )
A.10 mB.20 mC.30 mD.40 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A为放在气垫导轨(气垫导轨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看作没有摩擦)上的滑块,B为砝码,某同学用此装置来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与所受外力F的关系.保持滑块的质量M不变,通过增减砝码个数来改变细绳对滑块拉力F的大小;再借助光电计时器、光电门等测得有关数据,从而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a,并将实验数据记入下表.


该同学在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时发现:对于前三组数据,砝码的重力G跟滑块加速度a的比值近似等于一个常数(即a随G的增大而正比例增大);而后三组数据,砝码的重力G跟滑块加速度a的比值则存在明显的差异(即a随G的增大不成正比例增大).通过分析列式说明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供儿童娱乐的滑梯的示意图,其中AB为斜面滑槽,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BC为水平滑槽,与半径为0.2 m的圆弧CD相切;ED为地面.已知儿童在滑槽上滑动时的动摩擦因数是0.5,在B点由斜面转到水平面的运动速率不变,A点离地面的竖直高度AE为2 m.取g="10" m/s2,试求:

(1)儿童在斜面滑槽上滑下时的加速度大小;
(2)儿童从A处由静止起滑到B处时的速度大小;
(3)为了使儿童在娱乐时不会从C处平抛滑出,水平滑槽BC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