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从同一轨道上滑下,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1)为了较准确的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从同一轨道上滑下,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1)为了较准确的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从同一轨道上滑下,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1)为了较准确的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末端水平
B.实验时每次使小球由斜槽的某一固定位置滑下
C.每次必须使小球从静止开始滑下
D.用图钉把白纸(或方格纸)订在竖直的木板上
E.小球运动时不要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利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下列哪些因素会使该实验的误差增大______
A.小球与斜槽有摩擦
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切线不水平
C.建立坐标系时,x轴、y轴正交,但y轴不够竖直
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做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
答案
(1)A、通过调节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是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故A正确.
B、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必须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获得相同的初速度.故BC正确.
D、固定白纸的木板必须调节成竖直.故D正确.
E、实验要求小球滚下时不能碰到木板平面,避免因摩擦而使运动轨迹改变,最后轨迹应连成平滑的曲线.故E正确,F错误.
故选ABCDE
(2)A、小球与斜槽之间的摩擦不影响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不影响实验.故A错误.
B、安装斜槽末端不水平,则初速度不水平,使得小球的运动不是平抛运动,使得实验的误差增大.故B正确.
C、建立坐标系时,因为实际的坐标原点为小球在末端时球心在白纸上的投影,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使得测量误差增大.故C正确.
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可以减小误差.故D错误.
故选BC.
举一反三
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但不慎将画有轨迹图线的坐标纸丢失了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2所示.图2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代表0.10m,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和P2、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完成下列填空:(重力加速度取9.8m/s2) 
(1)设P1、P2和P3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和x3,纵坐标分别为y1、y2和y3.从图2中可读出|y1-y2|=______m,|y2-y3|=______m,|x1-x2|=______m(保留两位小数).
(2)若已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利用(1)中读取的数据,求出小球从P1运动到P2所用的时间为______s,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为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正确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在固定弧形斜槽时,应注意使______;实验时,每次使小球由静止滚下都应注意______
(2)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一块平木板钉上复写纸和白纸,竖直立于槽口前某处且和斜槽所在的平面垂直,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后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后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后移距离x=20.00cm,A、B间距离y1=4.70cm,B、C间距离y2=14.50cm.(g取9.80m/s2
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推导出小球初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0=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小球初速度值为______m/s.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4mm;则闪光频率是______Hz,小球的初速度是______m/s,小球过C点时的速率是______m/s.(取g=10m/s2)(结果可用根号表示)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10.00cm,A、B间距离y1=5.02cm,B、C间距离y2=14.82crn.请回答以下问题(g=9.80m/s2):
(1)为什么每次都要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档板处由静止释放?答:______.
(2)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求得小球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小球初速度的值为v0=______m/s.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2)在该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A、B、C三点,取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平抛轨迹上的这三点坐标值图中已标出.那么A、B两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______.(g=10m/s2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