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3年2月16日凌晨,直径约45米、质量约13万吨的小行星“2012DA14”,以大约每小时2.8万公里的速度由印度洋苏门答腊岛上空掠过。与地球表

北京时间2013年2月16日凌晨,直径约45米、质量约13万吨的小行星“2012DA14”,以大约每小时2.8万公里的速度由印度洋苏门答腊岛上空掠过。与地球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北京时间2013年2月16日凌晨,直径约45米、质量约13万吨的小行星“2012DA14”,以大约每小时2.8万公里的速度由印度洋苏门答腊岛上空掠过。与地球表面最近距离约为2.7万公里,这一距离已经低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但对地球的同步卫星几乎没有影响,只是划过了地球上空。这颗小行星围绕太阳飞行,其运行轨道与地球非常相似,根据天文学家的估算,它下一次接近地球大约是在2046年。假设图中的P、Q是地球与小行星最近时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000万公里)
A.小行星对地球的轨道没有造成影响,地球对小行星的轨道也没有任何影响
B.只考虑太阳的引力,地球在P点的线速度大于小行星通过Q点的速度
C.只考虑地球的引力,小行星在Q点的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在轨道上的加速度
D.小行星在Q点没有被地球俘获变成地球的卫星,是因为它在Q点的速率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答案
BC
解析

试题分析:小行星对地球的引力远小于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所以小行星对地球的轨道没有造成影响,但地球对小行星的引力相比太阳对小行星的引力不能忽略,因此,地球对小行星的轨道会造成影响,A选项错;由万有引力定律,只考虑太阳引力由,得,由于地球在P点到太阳的距离小于小行星在Q点到太阳的距离,即r1<r2,所以地球在P点的加速度大于小行星在Q点的加速度,B选项正确;只考虑在球引力,加速度:,由于小行星在Q点到地球的距离小于同步卫星到地球的距离,所以小行星在Q点的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在轨道上的加速度,C选项正确;小行星在Q点没有被地球俘获变成地球的卫星,是因为它在Q点的速率大于第一宇宙速度,故D选项错误。
举一反三
已知“神舟八号”飞船在离地球表面h高处的轨道上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为
B.飞船运行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飞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D.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上实现软着陆的国家.如图所示,嫦娥三号经历漫长的地月旅行后,首次在距月表100km的环月轨道上绕月球做圆周运动.运动到A点时变推力发动机开机工作,嫦娥三号开始快速变轨,变轨后在近月点B距月球表面15km的椭圆轨道上绕月运行;当运动到B点时,变推力发动机再次开机,嫦娥三号从距月面15km处实施动力下降.关于嫦娥三号探月之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点变轨时,嫦娥三号的机械能增加
B.在A点变轨时,发动机的推力和嫦娥三号运动方向相反
C.在A点变轨后,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比圆轨道周期长
D.在A点变轨后沿椭圆轨道向B点运动的过程中,嫦娥三号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理论上已经证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现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体,O为球心,以O为原点建立坐标轴Ox,如图甲所示。一个质量一定的小物体(假设它能够在地球内部移动)在x轴上各位置受到的引力大小用F表示,则图乙所示的四个F随x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地面处和矿井底部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B.C.D.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卫星,“嫦娥三号”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其轨道半径为r1,运行周期为T1;“天宫一号”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其轨道半径为r2,周期为T2。根据以上条件可求出 (  )
A.“嫦娥三号”与“天宫一号”所受的引力之比
B.“嫦娥三号”与“天宫一号”环绕时的动能之比
C.月球的质量与地球的质量之比
D.月球表面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