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M和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M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M和远地点N的高度分别为439km和2384km,则(  )
A.卫星在M点的势能小于N点的势能
B.卫星在M点的角速度大于N点的角速度
C.卫星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N点的加速度
D.卫星在N点的速度大于7.9km/s
魔方格
答案
A 由M到N地球引力做负功,势能增加.故A正确;
     B 近地点角速度大,远地点角速度小.故B正确;
     C 加速度a=G
M
r2
,可知近地点加速度大,远地点加速度小.故C正确;
     D 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是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大速度,所以在N点的速度应小于7.9Km/s 故D错误.
故选:A B C
举一反三
某卫星在月球上空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该卫星绕月球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则由已知物理量可以求出(  )
A.月球的质量B.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C.月球对卫星的引力D.月球的密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某颗天文卫星飞往距离地球约160万千米的第二拉格朗日点(图中L2),L2点处在太阳与地球连线的外侧,在太阳和地球的引力共同作用下,卫星在该点能与地球同步绕太阳运动(视为圆周运动),且时刻保持背对太阳和地球的姿势,不受太阳的于扰而进行天文观测.不考虑其他星球影响,下列关于工作在L2点的天文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它从地球上发射到L2点的发射速度大于7.9 km/s
B.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长
C.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小
D.它绕太阳运行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设想某登月飞船贴近月球表面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其运动周期为 T.飞船在月球上着陆后,航天员用测力计测得质量为 m 的物体所受重力为 P,已知引力常量为 G.根据上述已知条件,可以估算的物理量有(  )
A.月球的质量B.飞船受到月球的引力
C.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D.月球的密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2010年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同一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g
B.卫星甲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乙
C.卫星甲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功为零
D.因为不知道地球的质量,所以无法求出卫星甲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时间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行周期5382s.若将其运行轨道近似为圆,则其离地面约为______km;实际运行轨道为椭圆,离地面最近200km,最远346.9km,则其运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______m/s2.(g=9.8m/s2,地球半径6400km)
题型:嘉定区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