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B.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个月C.第一宇宙速度也称

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B.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个月C.第一宇宙速度也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B.同步卫星绕地球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个月
C.第一宇宙速度也称最大的环绕速度
D.人造卫星在升空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答案
A、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故A正确.
B、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周期为24小时,故B错误.
C、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也是最大的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故C正确.
D、人造卫星在升空过程中是加速上升的,所以加速度方向向上,即处于超重状态,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举一反三
我国于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天宫一号”对接目标飞行器,将以此为平台开展空间实验室的有关技术验证.假设“天宫一号”绕地球做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不能求得(  )
A.“天宫一号”的质量
B.“天宫一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C.“天宫一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D.“天宫一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题型:新余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一名宇航员抵达某星球后,测得:①载人飞船环绕该星球表面n圈所用的时间为t;②摆长为l的单摆在该星球上的周期为T.已知万有引力恒量为G,不计阻力.试根据题中所提供的条件和测量结果,求:
(1)环绕该星球飞行的卫星的最小周期;
(2)该星球的密度;
(3)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于今年10月1日成功发射了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发射后的几天时间内,地面控制中心对其实施几次调整,使“嫦娥二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逐渐减小.在这个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A.“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向心力逐渐减小
B.“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运动的线速度逐渐减小
C.“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周期逐渐减小
D.“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运动的角速度逐渐减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很多同学在刚学原子结构的时候,都曾把电子绕原子核的运转与各大行星绕太阳的运转进行过类比.若将原子核视为“中心天体恒星”,将绕其转动的各电子视为“行星”,各“行星”只受“恒星”真空中点电荷库仑力作用(F=k
q1q2
r2
)而绕其旋转,且满足经典力学规律.则在该“星系”(  )
A.该“星系”中各行星运行不满足
R13
T12
=
R23
T22
B.虽然每个“行星”质量电量均相同,但轨道半径越大的“行星”运行线速度越小
C.因为每个“行星”质量电量均相同,故不同轨道半径的“行星”运行线速度大小相同
D.若铁原子“星系”中某“行星”轨道半径与铜原子“星系”中某“行星”轨道半径相同,则两“行星”运行周期相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人类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大气层扩展到宇宙空间,宇宙空间成为人类的第四疆域,人类发展空间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开发太空资源.宇宙飞船要与轨道空间站对接,飞船为了追上轨道空间站(  )
A.只能从较低轨道上加速
B.只能从较高轨道上加速
C.只能从空间站同一轨道上加速
D.无论在什么轨道上,只要加速都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