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能够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关于同步卫星,正确的说法(  )A.可以定点在滁州市上空B.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C.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

我国是世界上能够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关于同步卫星,正确的说法(  )A.可以定点在滁州市上空B.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C.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我国是世界上能够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关于同步卫星,正确的说法(  )
A.可以定点在滁州市上空
B.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
C.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卫星肯定是同步卫星同步
D.在同一轨道上有沿同方向绕行的两颗同步卫星,若要后一颗卫星追上前一颗卫星并发生碰撞,只要将后者速率增大一些即可
答案
A:它们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它若在除赤道所在平面外的任意点,假设实现了“同步”,那它的运动轨道所在平面与受到地球的引力就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可能定点在滁州市正上方,故A错误;
B:它们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它若在除赤道所在平面外的任意点,假设实现了“同步”,那它的运动轨道所在平面与受到地球的引力就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它不可能沿着与赤道成一定角度的轨道运动,只能与赤道平面重合,故B正确;
C:同步卫星是指与地球相对静止的卫星.这种卫星绕地球转动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度速度相同,而且只能与赤道平面重合,其他轨道上的周期是24小时的卫星却不是同步卫星.故C错误;
D:卫星在轨道上运动时,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同时需要的能量越大,瞬时增大速度后,会做离心运动,半径越来越大的同时,线速度越来越小,所以同一轨道上有沿同方向绕行的两颗同步卫星,若要后一颗卫星追上前一颗卫星并发生碰撞,将后者速率要减小一些.故D错误.
故选:B
举一反三
北京时间10月31日17时28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近地点变轨后,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飞向月球.在第三次近地点变轨时,它的最高速度可达(  )
A.7.9km/sB.10km/sC.16.7km/sD.3×105km/s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宇航员翟志刚顺利完成出舱活动任务,他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如图所示)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全新时代的到来.若“神舟七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另有一颗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r,则可以确定(  )
A.翟志刚出舱后不再受地球引力
B.翟志刚出舱取回外挂实验样品,若样品脱手,则样品做自由落体运动
C.“神舟七号”与卫星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l
D.“神舟七号”与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4
魔方格
题型:济宁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2008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再创辉煌的一年,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以及嫦娥二号的研制,标志着中国航天职业逐步迈向世界前列.下列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与宇宙飞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知道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它的周期,再利用万有引力常量,就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
B.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只要它们的绕行速率相等,不管它们的质量、形状差别有多大,它们的绕行半径和绕行周期都一定是相同的
C.原来在某一轨道上沿同一方向绕行的人造卫星一前一后,若要使后一卫星追上前一卫星并发生碰状,只要将后者的速率增大一些即可
D.一绕火星飞行的宇宙飞船,宇航员从舱内慢慢走出,并离开飞船,飞船因质量减少,所以受万有引力减小,故飞行速度减小
题型:滨州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然后在Q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①该卫星的发射速度必定大于11.2km/s
②卫星在同步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
③在轨道Ⅰ上,卫星在P点的速度大于在Q点的速度
④卫星在Q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B.②③④C.②④D.③④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发射通信卫星的常用方法是:先用火箭将卫星送入一个椭圆轨道(转移轨道),如图所示,当卫星到达远地点P时,打开卫星上的发动机,使之进入与地球自转同步的圆形轨道(同步轨道).设卫星在轨道改变前后的质量不变,那么,卫星在“同步轨道”与在“转移轨道”的远地点相比(  )
A.加速度增大了B.周期增大了
C.速度增大了D.机械能增大了
魔方格
题型:淮安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