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嫦娥奔月”的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有关说法中正

如图所示,是“嫦娥奔月”的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有关说法中正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是“嫦娥奔月”的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二宇宙速度
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到月球的引力
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的距离成反比
D.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的周期与卫星的质量无关
魔方格
答案
A、第三宇宙速度是指被发射物体能够脱离太阳系的最小的发射速度,而“嫦娥一号”仍然没有脱离地球的引力范围,故其发射速度小于第二宇宙速度.故A错误.
B、卫星在绕月轨道上时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而向心力指向轨迹的圆心即月球的球心,故月球对卫星的引力大于地球对卫星的引力.故B错误.
C、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
Mm
r2
可得“嫦娥一号”卫星受到的月球的引力与卫星到月球球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C错误.
D、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可以求出卫星的绕月周期T=


r3
GM
,与卫星质量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举一反三
我国为了研究月球,分别发射了“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已知“嫦娥一号”围绕月球的半径为200公里,“嫦娥二号”围绕月球的半径为100公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嫦娥一号”的线速度比嫦娥二号”大
B.“嫦娥一号”的角速度比嫦娥二号”大
C.“嫦娥一号”的周期比嫦娥二号”大
D.“嫦娥一号”的加速度比嫦娥二号”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媒体报道,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卫星于2009年2月11日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首次卫星碰撞事件.碰撞发生的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490英里(约790公里),恰好比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270英里(434公里),碰撞点所在高度的轨道是一个经常使用的轨道(以下简称“碰撞轨道”).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碰撞后的碎片若受到大气层的阻力作用,轨道半径将变小,则有可能与国际空间站相碰撞
B.碰撞后的碎片若速度足够大,则将有可能与地球同步卫星相碰撞
C.要发射一颗到碰撞轨道运行的卫星,其发射速度要大于11.2km/s
D.在碰撞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周期比国际空间站的周期小
题型:威海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飞船原来的线速度为v1,周期为T1,假设在某时刻飞船向后喷气做加速运动后,进入新的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线速度为v2,周期为T2,则(  )
A.v1>v2,T1>T2B.v1>v2,T1<T2
C.v1<v2,T1>T2D.v1<v2,T1<T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之比m1:m2=1:2,轨道半径之比R1:R2=2:1,下面有关数据之比正确的是(  )
A.周期之比T1:T2=1:


2
B.线速度之比v1:v2=1:


2
C.向心力之比为F1:F2=1:4
D.向心加速度之比a1:a2=1:4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甲、乙两行星的半径之比为a,它们各自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行星的平均密度之比为b2:a2
B.甲、乙两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1:a2
C.甲、乙两行星各自的卫星的最小周期之比为a:b
D.甲、乙两行星各自的卫星的最大角速度之比为b: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