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甲、乙两行星的半径之比为a,它们各自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乙两行星的平均密度之比为b2:a2B.甲、乙两行星表面的重力加

已知甲、乙两行星的半径之比为a,它们各自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乙两行星的平均密度之比为b2:a2B.甲、乙两行星表面的重力加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已知甲、乙两行星的半径之比为a,它们各自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行星的平均密度之比为b2:a2
B.甲、乙两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1:a2
C.甲、乙两行星各自的卫星的最小周期之比为a:b
D.甲、乙两行星各自的卫星的最大角速度之比为b:1
答案
A、设任一行星的质量为M,半径为R,则其第一宇宙速度为v=


GM
R
,得,M=
Rv2
G

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ρ=
M
4
3
πR3
=
Rv2
G
4
3
πR3
=
3v2
4πGR2

则得,ρ:ρ=
v2甲
R
v2乙
R
=b2:a2.故A正确.
B、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表达式为g=a=
v2
R
,则得到,甲、乙两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1:a.故B错误.
C、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知,卫星绕行星表面附近运行时半径最小,周期最小,则角速度最大,则有
    T=
2πR
v
,ω=
v
R

则得,甲、乙两行星各自的卫星的最小周期之比为T:T=a:b,最大角速度之比为b:a.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举一反三
一宇宙飞船沿椭圆轨道Ⅰ绕地球运行,机械能为E,通过远地点P时,速度为v,加速度大小为a,如图所示,当飞船运动到P时实施变轨,转到圆形轨道Ⅱ上运行,则飞船在轨道Ⅱ上运行时(  )
A.速度大于vB.加速度大小为a
C.机械能等于ED.机械能大于E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的比m1:m2=1:2,轨道半径之比r1:r2=3:1.求这两颗卫星运行的周期之比T1:T2=______;线速度之比v1:v2=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同学根据向心力公式F=m
v2
r
认为,如果人造卫星的质量不变,当圆轨道半径增大到2倍时,人造卫星需要的向心力减小为原来的1/2;乙同学根据卫星的向心力是地球对它的引力,由公式F=G
m1m2
r2
推断,当轨道半径增大到2倍时,人造卫星需要的向心力减小为原来的1/4.哪位同学的看法对?错了的同学错在哪里?说明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要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它在半径为r2的预定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此先将卫星发射到半径为r1的近地暂行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在A点,使卫星速度增加,从而使卫星进入一个椭圆的转移轨道上,当卫星到达转移轨道的远地点B时,再次改变卫星速度,使它进入预定轨道运行,试求卫星从A点到B点所需的时间.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地球的半径为R.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轨道高度约为2.15×104km,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3.60×104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大于中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
B.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7.9 km/s
C.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
D.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中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题型:滨州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