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和欧盟合作的“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结束了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一统天下的局面。该定位系统由30颗轨道卫星组成,卫星的近似圆形轨道高度为2.4×1

我国和欧盟合作的“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结束了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一统天下的局面。该定位系统由30颗轨道卫星组成,卫星的近似圆形轨道高度为2.4×1

题型:0110 模拟题难度:来源:
我国和欧盟合作的“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结束了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一统天下的局面。该定位系统由30颗轨道卫星组成,卫星的近似圆形轨道高度为2.4×104 km,倾角为56°,分布在3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部署9颗工作卫星和1颗在轨备份卫星,当某颗工作卫星出现故障时可及时顶替工作。若某颗替补卫星处在略低于工作卫星的轨道上,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替补卫星的线速度大于工作卫星的线速度
B. 替补卫星的周期小于工作卫星的周期
C. 工作卫星沿其轨道切线方向后喷出气体,可能追上前面的工作卫星
D. 替补卫星沿其轨道切线方向后多次喷出气体,可能到达工作卫星的轨道
答案
ABD
举一反三
随着世界航空事业的发展,深太空探测已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假设深太空中有一颗外星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2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外星球的同步卫星周期一定小于地球同步卫星周期
B.某物体在该外星球表面上所受重力是在地球表面上所受重力的8倍
C.该外星球上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上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
D.绕该外星球的人造卫星和以相同轨道半径绕地球的人造卫星运行速度相同
题型:0110 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晚发射成功。受运载火箭发射能力的局限,卫星往往不能直接被送入最终轨道,而要在椭圆轨道上先行过度。为了充分利用燃料、有效发挥发动机性能,同时为了方便地面控制,嫦娥一号设计了一次远地点变轨和三次近地点变轨,轨道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A为近地点。轨道1为16小时轨道,轨道2为24小时轨道,轨道3为48小时轨道。设卫星沿轨道1通过A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1和a1,沿轨道2通过A点时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2和a2。有
[     ]
A.v1>v2,a1=a2
B.v1<v2,a1≠ a2
C.v1>v2,a1≠a2
D.v1<v2,a1=a2
题型:河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目前正在离月球表面h高度处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已知“嫦娥二号”在该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T,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

[     ]

A.探月卫星的线速度大小
B.月球的平均密度
C.探月卫星的动能大小
D.探月卫星所在处的引力加速度大小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与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相等,都为T0。我国的“嫦娥1号”探月卫星于2007年11月7日成功进入绕月运行的“极月圆轨道”,这一圆形轨道通过月球两极上空,距月面的高度为h。若月球质量为M,月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恒量为G。
(1)求“嫦娥1号”绕月运行的周期;
(2)在月球自转一周的过程中,“嫦娥1号”将绕月运行多少圈?
(3)“嫦娥1号”携带了一台CCD摄像机(摄像机拍摄不受光照影响),随着卫星的飞行,摄像机将对月球表面进行连续拍摄,要求在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内,将月面各处全部拍摄下来,摄像机拍摄时拍摄到的月球表面宽度至少是多少?
题型:北京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简化后的路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入停泊轨道,然后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次调速后进人工作轨道,卫星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a,卫星的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的半径之比为b,卫星在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上均可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卫星
[      ]
A.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速度之比为
B.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周期之比为
C.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D.在停泊轨道运行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题型:天津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