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某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了I-U图线。(1)当灯泡两端电压为1V时,灯泡的电阻RA=     Ω;当灯泡两端电压为3V时

在“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某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了I-U图线。(1)当灯泡两端电压为1V时,灯泡的电阻RA=     Ω;当灯泡两端电压为3V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某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了I-U图线。

(1)当灯泡两端电压为1V时,灯泡的电阻RA     Ω;当灯泡两端电压为3V时,灯泡的电阻RB       Ω。说明小灯泡灯丝的金属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由该同学绘出的I-U图线,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答案
(1)2.5;  5; 增大(2)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当灯泡两端电压为1V时,通过的电流为0.4A,所以灯泡的电阻为2.5Ω;当灯泡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的电流为0.6A,所以灯泡的电阻为5Ω;说明小灯泡灯丝的金属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如图所示,灯泡电阻较小,故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电压从零开始,故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

点评:本题的难点在于电路图的画法的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举一反三
在“测量金属导体电阻率”的实验中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1)所示,该金属丝的直径为          mm。
(2)已知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10Ω,现选取如下器材测量金属丝的电阻:
A、电流表:量程是0~0.6A,内阻是0.5Ω;
B、电压表:量程是0~3V,内阻是6 kΩ;
C、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20Ω;
D、蓄电池6V;
E、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现提供如图(2)A、B两种电路图,为了尽量准确确地测量金属丝的电阻,应选择     电路图(填写序号“A”或“B”)
 
(3)在某次测量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金属丝电阻R=      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铜丝的直径(图甲)和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管的内径(图乙),由图可知铜丝直径是_________;圆管内径是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测定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加在小灯泡上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

(1)在方框中画出实验所用的电路图,并按电路图用导线把实物图连接起来。

(2)某同学根据所测几组数据画出图乙所示的图线,图线是一条曲线而不是直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小灯泡的工作电压为2.0V时的功率约是___  _W。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利用电流、电压传感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实验中得出了如下一组数据:
电流(A)
0.00
0.10
0.20
0.30
0.36
0.39
0.41
0.43
电压(V)
0.00
0.2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1)图甲中矩形框1中应接      ,矩形框2中应接      ,矩形框3中应接      ;(选填“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或“小灯泡”)
(2)在图乙中画出小灯泡的UI图线;
(3)把与本题中相同的两个灯泡接到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中,若电源电动势E=4.5V,内阻不计,定值电阻R=10Ω,此时每个灯泡的实际功率是    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通过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
I(A)
0.12
0.21
0.29
0.34
0.38
0.42
0.45
0.47
0.49
0.50
U(V)
0.20
0.40
0. 60
0.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1)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可用的器材有:电压表(2.5V、2KΩ),电流表(0.6A、0.5Ω),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电源(3V、0.1Ω),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
(2)在右图中画出小灯泡的U-I图象。

(3)若一电池的电动势是1.5 V,内阻是2.0 Ω。问:将本题中的灯泡直接接在该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若需作图,可直接画在第(2)问的图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