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一定吸收热量B.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内能将增大C.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内能增大D.内能总
试题库
首页
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一定吸收热量B.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内能将增大C.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内能增大D.内能总
题型:不详
难度:
来源:
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一定吸收热量
B.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内能将增大
C.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内能增大
D.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当内能相等时停止传递
答案
举一反三
关于物体内能大小的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其内能不相等
B.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吸收热量其内能就增大
C.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绝热的条件下,体积膨胀对外做功时其内能就减小
D.若不计分子势能,分子数相等的两种气体,在温度相等时具有相等的内能
题型:不详
难度:
|
查看答案
将质量为2.5千克的铁块放在沸水中煮一段时间后,迅速投入冷水中,最后水温升高到30℃,问铁块放出了多少热量?[c
铁
=0.45×10
3
焦/千克•℃)].
题型:不详
难度:
|
查看答案
关于机械能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时,其机械能一定增加
B.物体机械能损失时,其内能却有可能增加
C.物体的内能损失时,必然导致其机械能减少
D.物体动能增大时,其分子平均动能也随之增大
题型:不详
难度:
|
查看答案
瀑布从10m高处落下,如果下落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的50%被水吸收,水的温度将升高多少?(g取10m/s
2
,水的比热容为4.2×10
3
J/(kg•℃))
题型:不详
难度:
|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内能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只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B.物体的内能只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C.物体的内能只能通过热传递的形式才能改变
D.物体的内能通过做功也能改变
题型:虹口区一模
难度:
|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改动词语或调整语序,消除下面句子的歧义。①我们最近雇用了两个独联体成员国的服务员。___________________
【题文】读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和地貌景观,回答问题。【小题1】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下列等量物质中,含淀粉较多的是( )A.肉类B.面粉C.果蔬D.牛奶
若直线l1:2x+3y-6=0和直线l2:4x+6y+a=0之间的距离为51326,则a=______.
(1)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水和氯化钠。以上涉及的物质中共有__________种元素。其中醋酸中碳
下列农业行为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 ]A.陡坡上开垦荒地B.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C.在耕地上
利用图象解一元二次方程x2+x-3=0时,我们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抛物线y=x2和直线y=-x+3,
下面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所示神经结构叫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
已知点A(a,3)和点B(4,b)关于y轴对称,则a+b的值是 [ ]A.1 B.-1 C.
热门考点
我国宪法规定“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时,又规定了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宪法的这一规定说明[ ]A.公有财
将点A(2,1)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则点A′是( )A.(0,0)B.(0,2)C.
某种商品进价250元,按标价的九折销售时,利润率为15.2%,则这种商品每件标价是( )。
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双缝后,在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则( )A.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的间距不等B.将双缝中某
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新教派,它们
下列能源可持续且对环境无污染的是( )A.煤B.石油C.氢能D.核能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其创始人是 ________ 。
VLFe2(SO4)3溶液中含有a克SO42-的溶液取0.5VL,用水稀释至2VL,则稀释后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的浓
一物体由H高处自由落下,当物体的动能等于势能时,物体所经历的时间为[ ]A.B.C.D.以上都不对
如图,若AC:BC=3:2,则AB:BC=( )。
回归直线最小二乘法
角平分线的性质
全等图形性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
阿基米德原理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