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不相同C.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1)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不相同C.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不相同
C.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特点
D.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2)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向体积为V1的纯油酸中加入酒精,直到油酸酒精溶液总量为V2;②用注射器吸取上述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当滴入n滴时体积为V0;③先往边长为30~40cm的浅盘里倒入2cm深的水;④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1滴上述溶液,等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薄膜的形状;⑤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形状的玻璃板,放在画有许多边长为a的小正方形的坐标纸上,计算出轮廓范围内正方形的总数为N.则上述过程遗漏的步骤是______;油酸分子直径的表达式d=______.
(3)某风景区有一处约50m高的瀑布,甚为壮观,请估计瀑布上、下水潭的水温因瀑布的机械能转化成内能而相差多少?[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答案
(1)A、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得: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故A正确;
B、温度是分子动能的标志,只要温度相同,物质分子的平均动能就相同,故B错误;
C、根据液晶的性质可知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的各向异性的特点,故C正确;
D、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D错误.
故选AC.     
(2)在进行该实验时,要将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才能使油酸在水面上扩散后,会将水面上的痱子粉推开,形成清晰地边缘,中间油酸扩散形成的图形是透明的.
一滴酒精油酸溶液含有油酸的体积为:V=
V1V0
V2n

一滴酒精油酸溶液形成的油酸面积为:s=Na2
故油酸分子直径的表达式 d=
V
s
=
V1V0
NV2a2n

故答案为:将痱子粉均匀撒在水面上,
V1V0
NV2a2n

(3)设水的质量为m,上、下水潭的水温差为△t,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mgh=cm△t
代入数据解得:△t=0.12℃
答:瀑布上、下水潭的水温因瀑布的机械能转化成内能而相差:△t=0.12℃.
举一反三
用单分子油膜测分子的直径时,对其所用实验方法的正确认识是(   )
题型:长宁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用量筒测得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V,计算油酸分子直径时要用到d=v/s
B.用透明方格纸,是为了便于估算一滴油酸溶液形成的油膜面积
C.在水面上撒些痱子粉,是为了让油膜尽量散开并呈现圆形
D.在水面上撒些痱子粉,是为了围住油膜形成规则形状
利用油膜法要粗略测定分子的大小,其实验原理是油滴滴到水而上,会在水面散开,形成______油膜.若已知n滴油的总体积为V,一滴油所形成的油膜面积为s,则一个油分子的直径d=______.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黄岛区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饱和蒸汽的压强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B.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规律
C.“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油酸分子直径等于油酸酒精溶液体积除以相应油酸膜的面积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可能不变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的科学依据是______
A.将油酸形成的膜看成单分子油膜
B.不考虑各油酸分子间的间隙
C.考虑了各油酸分子间的间隙
D.将油酸分子看成球形.
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时,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根据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
b.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薄膜的形状描画在玻璃板上
c.用公式求出薄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大小
d.用浅盘装入约2cm深的水,然后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e.将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不足半格的舍去,多于半格的算一下),再根据方格的边长求出油膜的面积
f.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
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只填步骤前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