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两个弹簧秤的初始夹角为钝角,现使B弹簧秤由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在这个过程中保持0点位置不变和A弹簧秤拉伸

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两个弹簧秤的初始夹角为钝角,现使B弹簧秤由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在这个过程中保持0点位置不变和A弹簧秤拉伸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两个弹簧秤的初始夹角为钝角,现使B弹簧秤由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在这个过程中保持0点位置不变和A弹簧秤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A和B两弹簧秤的读数变化是______
A.A的读数增大,B的读数减小
B.A的读数减小,B的读数增大
C.A的读数减小,B的渎数先增大后减小
D.A的读数减小,B的读数先减小后增大
(2)若保持两个弹簧秤的夹角不变,使弹簧秤同时顺时针转动过α角,α<90°,在此过程中依然保持O点位置不变,则两个弹簧秤示数分别如何变化?______.
答案
(1)对点o受力分析,受到两个弹簧的拉力和橡皮条的拉力,如图,其中橡皮条长度不变,其拉力大小不变,oa弹簧拉力方向不变,ob弹簧拉力方向和大小都改变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看出B的读数先变小后变大,A的读数不断变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保持两个弹簧秤的夹角不变,使弹簧秤同时顺时针转动过α角,O点位置不变,则合力不变,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A弹簧示数减小,B弹簧示数增大.
故答案为:(1)D;(2)A弹簧示数减小,B弹簧示数增大
举一反三
某实验小组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如图,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先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细绳,使细绳和橡皮条的结点到达O点,两个弹簧秤的度数分别为F1=1.20N、F2=2.40N,记下此时F1和F2这两个力所拉细绳上的一点分别为P和Q,然后只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使结点重新到达O点,弹簧秤的读数为F=3.00N,记下此时力F所拉牺牲上的一点为N.请你接着完成下列实验过程:
(1)在图中作出F1、F2和F这三个力的图示.
(2)用虚线把力F的箭头端分别与F1和F2的箭头端连接,得到的图形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中:(a)两个拉力F1与F2的作用效果与一只弹簧秤单独对橡皮条的拉力F′的作用效果相同,体现在两次拉橡皮条时把结点拉到______.(b)以图所示的拉力F1和F2为邻边,作出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拉力F′的图示______时,说明F′与F1、F2的合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某同学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条的结点位置O以及两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7所示.试在图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橡皮条此时的拉力图示,并用F3表示该力.
(2)有一个电阻RX,其阻值大约在40Ω-50Ω之间,现要进一步准确地测量其电阻,需测量多组数据,手边现有器材如下:
电源E(电动势12V,内阻为0.5Ω);电压表(0-3-15V,内阻约为10KΩ);电流表(0-0.6-3A,内阻约为1Ω);滑动变阻器R1(阻值0-10Ω,额定电流2A);滑动变阻器R2(阻值0-1750Ω,额定电流0.3A);开关S和导线若干.
①电压表的量程应选______,电流表的量程应选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②在虚线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在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力的图示,如图1.图上标出了F1、F2、F、F′四个力,其中______(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秤直接测得的;若F与F′的______基本相等,______基本相同,说明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行定则得到了验证.

(二)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对于自由下落的重物,下述选择的条件更为有利的是______
A.只要足够重就可以
B.只要体积足够小就可以
C.既要足够重,又要体积非常小
D.应该密度大些,还应便于夹紧纸带,使纸带随同运动时不致扭曲
(三)某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处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s.若轨道完全光滑,s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s2=______(用H、h表示).
(四)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有以下实验步骤,其合理顺序是______(用相应字母表示)
A.通过改变两个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橡皮条的伸长,再重复做几次;
B.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比例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C.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的A点;
D.记下两个弹簧秤的读数以及结点的位置,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作出力F1和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作出)合力F;
E.比较力F′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力F,看它们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否相等;
F.用两条细绳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即结点),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除了方木板、白纸、图钉、细绳套、橡皮条、三角板、铅笔和刻度尺外,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在此实验中,假如F1的大小及方向固定不变,那么为了使橡皮条仍然伸长到O点,对F2来说,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F2可以有多个方向B、F2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有多个值
C、F2的方向和大小都是唯一的 D、F2的方向是唯一的,但大小可以有多个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利用如1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竖直放置铺有白纸的木板上固定有两个轻质小滑轮,细线AB和OC连接于.点,细线AB绕过两滑轮,D、E是细线与滑轮的两个接触点.在细线末端A、B、C三处分别挂有不同数量的相同钩码,设所挂钩码数分别用Nl、N2、N3表示.挂上适当数量的钩码,当系统平衡时进行相关记录.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进行多次实验.
(1)下列能满足系统平衡的N1、N2、N3的取值可能为:
(A)N1=N2=3,N3=4(B)N1=N2=3,N3=6
(C)N1=N2=N3=3(D)N1=3、N2=4、N3=8
(2)下列关于本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有:
(A)需要利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B)∠EOD不宜过大
(C)两滑轮的轴心不必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D)每次实验都应使细线的结点D处于同一位置
(3)每次实验结束后,需要记录的项目有N1、N2、N3的数值和______:
(4)该同学利用某次实验结果在白纸上绘制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结果处理图,则根据你对本实验的理解,拉力FOD和FOE的合力的测量值应是图2中的______(选填“F”或“F′”).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