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个小段,每一小段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个小段,每一小段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个小段,每一小段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面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
A.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B.在计算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若电荷量分布对计算影响很小,可将带电体看作点电荷
C.在求两个力的合力是,如果把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两个力的合力
D.在探究弹簧弹性势能表达式的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在每一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一小段弹力所做的功相加
答案
A、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A错误;
B、在计算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若电荷量分布对计算影响很小,可将带电体看做点电荷,运用的是理想模型的方法.故B错误;
C、在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两个力的合力,运用的是等效法,故C错误;
D、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成很多小段,在每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小段做功的代数和相加,运用的是微元法.故D正确;
故选:D.
举一反三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小车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到的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电源频率为50Hz)

(1)如图乙为某次试验的得到的纸带,实验数据(单位:cm)如表,且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次数1234
a(m/s20.3320.2500.1670.101
M(Kg)0.500.711.001.67
1/m(1/Kg)2.001.411.000.60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需要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应该让小车(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挂上小盘,拖上纸带,开动打点计时器
B.不挂小盘,拖上纸带,开动打点计时器
C.挂上小盘,不拖纸带
D.不挂小盘,不拖纸带
某同学做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使用的器材有: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及往小车摆放的大砝码、细线、小盘及往小盘里放的小砝码、打点计时器等.
(1)他以小盘和盘内砝码的总重力作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F,测出不同拉力F对应的加速度a值,并把各数据标在a-F坐标系上,发现它们都在一条直线的附近,这条直线不过坐标原点,如上图(甲)所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__
(2)经过调整后,该同学作出的a-F图象如图(乙)中的A所示,另一位同学使用同一套仪器作出的a-F图象如图(乙)中的B所示.则mA______mB(填“>”、“=”或“<”号)
(1)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斜劈A,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劈与竖直墙壁之间放置一光滑球B,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在球B上施一通过球心的力F,系统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B所受合外力增大
B.B对竖直墙壁的压力增大
C.地面对A的摩擦力增大
D.A对地面的摩擦力将小于B对墙壁的压力.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如图甲为实验装置图,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砂子的砂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可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量.
(1)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图中的点为实际打出来的点,已知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加速度为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得到如下数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次数12345
小车加速度a/m•S-21.981.481.000.670.50
小车质量m/kg0.250.330.500.751.00
1
m
kg-1
4.003.002.001.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