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如图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在某次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10

I.如图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在某次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10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I.如图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在某次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10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a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b所示,图b中示数______mm.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波长为______m.(计算波长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魔方格

II.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电阻小于1.0Ω)
B.电流表G(满偏电流3mA,内阻RG=10Ω)
C.电流表A(0~0.6A,内阻0.1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10A)
E.滑动变阻器R2(0~200Ω,1A)
F.定值电阻R0(990Ω)
G.开关和导线若干
(1)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中的a、b两个参考实验电路,
其中合理的是______;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填写器材之前的字母代号).
(2)图乙为该同学根据(1)中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则由图线可得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Ω.
答案
I、图a中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为0.5mm,可动刻度为0.01×14.2mm=0.143mm,最终读数为:0.5mm+0.142mm=0.643mm,由于需要估读因此在0.642~0.644范围内均可.
图b中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为10mm,可动刻度为0.01×29.4mm=0.294mm,最终读数为:10mm+0.294mm=10.294mm,由于需要估读因此在10.293~10.298范围内均可.
干涉条纹的间距:△x=
(10.294-0.643)mm
6
≈1.609mm

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
L
d
λ
得:λ=
△xd
L
,代入数据解得:λ=5.3×10-7m (5.2~5.6×10-7范围内均可)
故答案为:10.294(10.293~10.298),5.3×10-7(5.2~5.6×10-7
II.(1)本题中没有给出电压表,因此需要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改装,改装时,应该改装量程小的那个,故(b)电路图合理,滑动变阻器用限流接法,在选择时要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大于待测电阻阻值,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也不能太大,那样调节不方便,故滑动变阻器应选D.
故答案为:b,D.
(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1(R0+Rg)+I2r,因此有:I1=
E
(R0+Rg)
-
r
R0+Rg
×I2
,因此在I1-I2图线中,图线的斜率表示
r
R0+Rg
,纵轴截距为
E
R0+Rg
,由此结合图线可求出E=(1.48±0.02)V,r=( 0.75~0.84)Ω
故答案为:1.48±0.02,0.75~0.84.
举一反三
现要测电阻R.的阻值和干电池组的电动势E及内电阻r.给定的器材有:两个理想电压表V1和V2(量程均为3V),理想电流表A(量程为0.6A),滑动变阻器R,待测的电阻R0,两节串联的电池,电键S及导线若干.某同学设计一个如图(a)所示的电路同时测电阻R0的阻值和电池组的电动势及内电阻.

魔方格

(1)根据电路图,请在图b中连接实物图
(2)如果电压表和电流表不是理想的,那么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将存在误差,这是由于______.
A.电流表A的分压作用
B.电流表A的分流作用
C.电压表V1的分压作用
D.电压表V1的分流作用
(3)若上述电路中少了一个电压表,仍可用一个电路同时测电阻R0阻值和干电池组的电动势E及内阻r,测量电路图如图c所示,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②闭合开关S,______,读取两电表读数为U1、I1
③______,读取两电表读数为U2、I2
④整理器材,数据处理.
(4)根据第三问的数据得出电阻R0=______,电源参数E=______,r=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明要测定一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 r,实验器材有:一只 DIS 电流传感器(可视为理想电流表,测得的电流用 I 表示 ),一只电阻箱(阻值用 R 表示),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该同学设计了如图( l )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和采集数据.
①小明设计该实验的原理表达式是______(用 E、r、I、R 表示)
②小明在闭合开关之前,应先将电阻箱阻值调至______,(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在实验过程中,将电阻箱调至图( 2 )所示位置,则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Ω
③小明根据实验采集到的数据作出如图(3)所示
1
I
-R
的图象,则由图象求得.该电源的电动势 E=______ V,内阻 r=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魔方格
题型:苏州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记录六组数据,然后画出U-I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干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v,内电阻为______Ω;在此实验中,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是______w.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I.利用图(a)实验可粗略测量人吹气产生的压强.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水平放置,管内塞有潮湿小棉球,实验者从玻璃管的一端A吹气,棉球从另一端B飞出,测得玻璃管内部截面积S,距地面高度h,棉球质量m,开始时的静止位置与管口B的距离x,落地点C与管口B的水平距离l.然后多次改x,测出对应l,画l2-x关系图线,如图(b)所示,并由此得出相应的斜k.
魔方格

(1)若不计棉球在空中运动时的空气阻力,根据以上测得的物理量可得,棉球从B端飞出的速 v0=______.
(2)假设实验者吹气能保持玻璃管内气体压强始终为恒定值.不计棉球与管壁的摩擦,重力加速g,大气压强p0均为已知,利用图(b)中拟合直线的斜率k可得,管内气体压强P=______.
(3)考虑到实验时棉球与管壁间有摩擦,则(2)中得到的P与实际压强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
II.用图(c)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流表(量程0.6A、3A);
(b)电压表(量程3V、15V)
(c)定值电阻(阻值1Ω、额定功率5W)
(d)定值电阻(阻值10Ω,额定功率l0W)
(e)滑动变阻器(阴值范围0一l0Ω、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Ω、额定电流1A)
那么
(1)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O一______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O-______A;定值电阻应选择______(填代表符号),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填代表符号).
(2)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们知道,将两个金属电极锌、铜插入一个水果中就可以做成一个水果电池(如图所示).现要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两位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
(1)甲同学用量程为0~1V、内阻约10kΩ的电压表测水果电池的电压时读数为0.74V;用欧姆表直接测水果电池的两极,读得此时的读数为9kΩ;用灵敏电流表直接接水果电池的两极,测得电流为0.55mA.甲同学通过自己的分析认为该水果电池的电动势为0.74V,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得内阻为r=
E
1
=
0.74
0.55×10-3
Ω=1.3kΩ
,此结果与欧姆表测量结果相差很大.请你帮助分析出现这个差距的原因.(只要说出其中的两点即可)①______;②______.
(2)乙同学利用课本上介绍的伏安法测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路图和实物图如图所示.

魔方格

下表是测量某一水果电池时记录的数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123456789
电压U/V0.3200.3400.3960.4400.4600.5000.5200.5700.610
电流I/mA0.4600.4000.3220.2700.2380.2040.1800.13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