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的器材有(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未知(B)直流电压表V1、V2,内阻很大(C)直流

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的器材有(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未知(B)直流电压表V1、V2,内阻很大(C)直流

题型:湖南一模难度:来源:
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的器材有

魔方格

(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未知
(B)直流电压表V1、V2,内阻很大
(C)直流电流表A,内阻可忽略不计
(D)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但不小于5Ω
(E)滑动变阻器
(F)导线和开关
(1)甲同学利用该电路完成实验时,由于某根导线发生断路故障,因此只记录了一个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表所示: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苏州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U/V2.62  2.482.342.202.061.92
I/A0.080.120.190.200.240.28

魔方格
(1)由图将(I,U)作为坐标值将各点描出,并用直线将各点相连,作图象如图所示;由U=E-Ir可知;
图象与纵轴的交点为电源的电动势,故E=2.9V;(2.9--2.98V均算正确);
图象的斜率表示电源的电动势,r=
2.9-1.9
0.28
=3.5Ω(3.5--3.8均可)
若示数为V2电表的,则测量的内电阻一定包含有定值电阻R0,而定值电阻大于5Ω,故说明读数只能是读的V1
(2)电压表V1测量电源的输出电压,而V2测得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1=E-
U1-U2
R0
r变形得:
U1=
r
R0+r
U2+
R0E
R0+r

由题意可知:
R0E
R0+r
=b;
r
R0+r
=k
联立解得:E=
b
1-k

由于不知道R0的具体阻值,故无法求得干电池的总电阻.
故答案为:(1)图象如下图;2.9,3.5;
(2)
b
1-k
 不可以;
I.如图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在某次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10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a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b所示,图b中示数______mm.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波长为______m.(计算波长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魔方格

II.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电阻小于1.0Ω)
B.电流表G(满偏电流3mA,内阻RG=10Ω)
C.电流表A(0~0.6A,内阻0.1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10A)
E.滑动变阻器R2(0~200Ω,1A)
F.定值电阻R0(990Ω)
G.开关和导线若干
(1)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中的a、b两个参考实验电路,
其中合理的是______;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填写器材之前的字母代号).
(2)图乙为该同学根据(1)中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则由图线可得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Ω.
现要测电阻R.的阻值和干电池组的电动势E及内电阻r.给定的器材有:两个理想电压表V1和V2(量程均为3V),理想电流表A(量程为0.6A),滑动变阻器R,待测的电阻R0,两节串联的电池,电键S及导线若干.某同学设计一个如图(a)所示的电路同时测电阻R0的阻值和电池组的电动势及内电阻.

魔方格

(1)根据电路图,请在图b中连接实物图
(2)如果电压表和电流表不是理想的,那么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将存在误差,这是由于______.
A.电流表A的分压作用
B.电流表A的分流作用
C.电压表V1的分压作用
D.电压表V1的分流作用
(3)若上述电路中少了一个电压表,仍可用一个电路同时测电阻R0阻值和干电池组的电动势E及内阻r,测量电路图如图c所示,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②闭合开关S,______,读取两电表读数为U1、I1
③______,读取两电表读数为U2、I2
④整理器材,数据处理.
(4)根据第三问的数据得出电阻R0=______,电源参数E=______,r=______.
小明要测定一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 r,实验器材有:一只 DIS 电流传感器(可视为理想电流表,测得的电流用 I 表示 ),一只电阻箱(阻值用 R 表示),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该同学设计了如图( l )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和采集数据.
①小明设计该实验的原理表达式是______(用 E、r、I、R 表示)
②小明在闭合开关之前,应先将电阻箱阻值调至______,(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在实验过程中,将电阻箱调至图( 2 )所示位置,则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Ω
③小明根据实验采集到的数据作出如图(3)所示
1
I
-R
的图象,则由图象求得.该电源的电动势 E=______ V,内阻 r=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魔方格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记录六组数据,然后画出U-I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干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v,内电阻为______Ω;在此实验中,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是______w.魔方格
I.利用图(a)实验可粗略测量人吹气产生的压强.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水平放置,管内塞有潮湿小棉球,实验者从玻璃管的一端A吹气,棉球从另一端B飞出,测得玻璃管内部截面积S,距地面高度h,棉球质量m,开始时的静止位置与管口B的距离x,落地点C与管口B的水平距离l.然后多次改x,测出对应l,画l2-x关系图线,如图(b)所示,并由此得出相应的斜k.
魔方格

(1)若不计棉球在空中运动时的空气阻力,根据以上测得的物理量可得,棉球从B端飞出的速 v0=______.
(2)假设实验者吹气能保持玻璃管内气体压强始终为恒定值.不计棉球与管壁的摩擦,重力加速g,大气压强p0均为已知,利用图(b)中拟合直线的斜率k可得,管内气体压强P=______.
(3)考虑到实验时棉球与管壁间有摩擦,则(2)中得到的P与实际压强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
II.用图(c)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流表(量程0.6A、3A);
(b)电压表(量程3V、15V)
(c)定值电阻(阻值1Ω、额定功率5W)
(d)定值电阻(阻值10Ω,额定功率l0W)
(e)滑动变阻器(阴值范围0一l0Ω、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Ω、额定电流1A)
那么
(1)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O一______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O-______A;定值电阻应选择______(填代表符号),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填代表符号).
(2)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