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晚书怀高士谈①肃肃霜秋晚,荒荒寒日斜。老松经岁叶,寒菊过时花。天阔愁孤鸟,江流悯断槎②。有巢相唤急,独立羡归鸦。注:①高士谈: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晚书怀高士谈①肃肃霜秋晚,荒荒寒日斜。老松经岁叶,寒菊过时花。天阔愁孤鸟,江流悯断槎②。有巢相唤急,独立羡归鸦。注:①高士谈:宋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晚书怀
高士谈
肃肃霜秋晚,荒荒寒日斜。老松经岁叶,寒菊过时花。
天阔愁孤鸟,江流悯断槎。有巢相唤急,独立羡归鸦。
注:①高士谈:宋宣和末期任忻州(今山西忻县)户曹参军,出使金国,被留,官至翰林直学士。后因参与宇文虚中密谋南归而被拘,遭***害。②断槎:槎,木筏。张华《博物志》记载,海边每年八月都有槎如期而来,于是备好食、用之物,乘槎到天河(即银河)之上。因为槎断,自然无法归来。
(1)诗歌颈联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做赏析。(4分)
(2)诗作中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答案
(1)比喻,“孤鸟”比喻淹留金国的孤独的诗人自己。拟人,赋予鸟以人的情感“愁”。用典,“断槎”妙用典故,这不再如期而来的木筏子,比喻与故国隔绝,无法归回。反衬,以天空的广袤衬托飞鸟的孤单。寓情于景,作者的漂泊无依、思念故国之情寄托在广袤的天宇中一只孤飞的鸟儿之上。(每答一点并言之成理得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2)(4分)岁月流逝,对自己行将干枯的伤感;有国难归的孤寂无奈;对故国家园的无尽思念。(2分)首联借肃肃秋风,荒荒寒日渲染出一片晚秋萧条景象,为全诗奠定深沉悲切的感情基调。颔联以“老松”“寒菊”自喻,写自己已风烛残年,行将干枯。颈联借用典故,表达自己故国难归的孤寂伤感。尾联写鸟儿尚有巢,而自己却只能孤独的羡慕它们,抒写了无尽的对故园的怀念之情。(2分)(能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举一反三
下列各句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和人物形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老头生病期间,雷斯多夫人来过一次,但不是来看望父亲的病,而是要父亲给她支付她欠裁缝的一千法郎的定钱。(《高老头》)
B.“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林黛玉说的。(《红楼梦》)
C.桑丘.潘沙是在矛盾对照中刻画出来的。他既咒骂倒霉的骑士,又崇拜主人的侠义行为;他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又抱着发财梦,一心想当海岛总督;他既善良、乐观、机智,又胆小怕事、狭隘自私。(《唐吉诃德》)
D.巴金创作的《家》,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表现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知识分子内心的激荡,歌颂了觉新、觉民、觉慧、琴、瑞钰、梅、鸣凤等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反抗和斗争。(《家》)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沙之书》的作者博尔赫斯,巴西诗人、小说家,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有人认为他是“影响欧美文学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
B.志贺直哉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流派“白洋淀派”的代表作家。与他同时代的作家川端康成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C.卡尔维诺出生于古巴,他的母亲给他取名为“伊泰洛”的目的是怀念故乡意大利。其代表作《寒冬夜行人》和《看不见的城市》。
D.艾萨克·什维斯·辛格,美国犹太裔作家,他虽然没有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两次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的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真实不能只局限于现实里业已发生的事情;小说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像《沙之书》和《骑桶者》充分体现了小说虚构的特点。
B.《清兵卫与葫芦》中,清兵卫的爱好与父母、老师的不理解也有着根本的冲突,这些情节构成了小说张力的主要因素;而情节上的“摇摆”设置,更使小说情节的发展摇曳多姿,引人入胜。
C.《牲畜林》这篇小说,作者多次使用“延迟法”来给情节的进展设置障碍。朱阿几次准备射击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发射。“延迟法”的连续使用使小说产生重复递进的局部结构。
D.《丹柯》是一篇充满哲理的小说。丹柯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勇于实践的态度,鼓舞和感染着读者,但丹柯为了族人而牺牲的行为是盲目的,也是不值得的。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1)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6分)
(2)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结合内容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精舍,僧道居住或讲道说法之所。
小题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分析“画”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5分)
小题2:刘熙载说过:“画山者心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心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善书者必争此一笔。”你认为这首诗中的“主峰”“主笔”是哪一句?其余三句又是如何拱向这一句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