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钱神论[西晋]鲁褒        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钱神论[西晋]鲁褒        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湖南省月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钱神论
[西晋]鲁褒
        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启难发之口。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诗》云:“哿矣富人,哀此茕独。”岂是之谓乎?
        钱之为言泉也,百姓日用,其源不匮。无远不住,无幽不至。京邑衣冠,疲劳讲肄,厌闻清谈,对之睡寐,见我家兄,莫不惊视。钱之所佑,吉无不利。何必读书,然后富贵。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空版至虚,而况有实。赢二虽少,以致亲密。由此论之,谓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怨仇非钱不解,令问非钱不发。洛中朱衣,当途之士,爱我家兄,皆无已已,执我之手,抱我终始。不计优劣,不论年纪,宾客辐辏,门常如市。谚曰:“钱无耳,可暗使。”岂虚也哉?又曰:“有钱可使鬼。”而况于人乎?子夏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吾以死生无命,富贵在钱。何以明之?钱能转祸为福,因败为成,危者得安,死者得生。性命长短,相禄贵贱,皆在乎钱,天何与焉?天有所短,钱有所长。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钱不如天;达穷开塞,赈贫济乏,天不如钱。若臧武仲之智,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今之成人者何必然?唯孔方而已!
        凡今之人,惟钱而已。故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仕无中人,不如归田。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不异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行。 
         (本文选自《魏晋南北朝抒情散文赏析》,原出处《晋书·隐逸传》,有增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市井便易,不患耗折                  便,(价格)便宜。
B.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            文,修饰。
C.矣富人,哀此茕独                  哿,快乐。
D.宾客辐辏,门常如市                  辐辏:像车轮的辐聚集。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而”字,与“而况于人乎”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排金门入紫闼
B.死有知,其几何离
C.以其求思之深,无不在也
D.有如此之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3.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
B.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
C.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
D.昔吕公欣悦于空版/汉祖克之于赢二/文君解布裳而被锦绣/相如乘高盖而解犊鼻/官尊名显/皆钱所致。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君长者丰衍而有余,臣仆者穷竭而不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忿争非钱不胜,幽滞非钱不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有中人而无家兄,不异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顾恺之认为,好的艺术作品应使人“迁想妙得”。所谓“迁想”,即由此及彼的联想,“妙得”即经过揣摩后所获得的心得体会。请简要谈谈本篇带给你的“迁想妙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C
3.D
4.(1)那些作君长的富足且有闲钱,那些作臣仆的贫困且钱财不够用。
(2)所以,和人争辩、打官司,没有钱就不能获胜;失意不得进仕的人,没有钱就不会被提拔。
(3)即使有朝中公卿大臣(“中人”译为“从中提携帮助的人”视为正确),却没有孔方兄,那么和没有翅膀却想要飞翔,没有脚却想要行走没有什么不同。
5.选文首段,侧重说“钱”的形象和意义。中间段,由表及里,从纵深处加以分析,且对世人追逐金钱的丑态作了形象描绘,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矛头又直指权门势要,甚至最高封建统治者。尾段,卒章显志,“凡”突出普遍性,最后三句更是点睛之笔,不仅亮出全篇的旨意,并且将作者的愤懑之情倾泻而出。这样,作者把人们习以为常、天天都能见到的现象放在一起进行艺术加工,赋予了它新的内容,既从中抒发了强烈的愤懑之情,又使人读后震惊,进而在思索中“迁想妙得”。 (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自厚而薄于人——责:要求
B.也,人皆仰之——更:改正
C.人能道,非道弘人——弘:弘扬,光大
D.逝者如斯夫,不昼夜——舍:舍弃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加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大人嫌迟    作不良计
B.多后世人    家事夫婿
C.府吏丁宁    渐愁煎近
D.便言多才    巧言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日克己礼,天下归仁焉——复:回复
B.请问其——目:要点
C.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举:举荐
D.尧舜其犹诸——病:担忧,忧虑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加粗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思而不学则(通“怠”,懈怠)
B、恭而无礼则(劳累、辛苦)
C、小人之过必(掩饰)
D、有道而正焉(接近,靠近)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问题。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疏食饮水——饭:吃饭
B.不以其道得之,不也——处:接受
C.事思——敬:尊敬
D.忿思——难:后患
2.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乐亦在中矣——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
B.我如浮云——其身也,则耻师焉
C.君子尚勇——吾射不亦精
D.吾忧——巨凡人,偏在远郡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