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9分)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9分) 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危乎高哉! 危险的 | B.开国何茫然。 指时间久远 | C.尔来四万八千岁。 代词,那。 | D.以手抚膺坐长叹坐 介词,用。 | 小题2:下列加点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 (3分) 例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 D.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 小题3:下列名句的句式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固一世雄也,而今安在哉? |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C.凌万顷之茫然 | D.恐年岁之不吾与 |
|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B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危:高 小题2: 试题分析: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的;C.代词;D.助词,的。 小题3: 试题分析:B.状语后置句 A.宾语前置句 C.定语后置句 D.宾语前置句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8分)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燕国小,辟远,力不能制,于是屈身下士,先礼郭隗以招贤者。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久之。 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西摧三晋于观津,遂与三晋击秦,助赵灭中山,破宋,广地千余里。与秦昭王争重为帝,已而复归之。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湣王自矜,百姓弗堪。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乐毅对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与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惠文王,别使连楚、魏,令赵啖说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皆争合从与燕伐齐。乐毅还报,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齐湣王之败济西,亡走,保于莒。乐毅独留徇齐,齐皆城守。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 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曰望诸君。 《史记·乐毅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 报:报复 | B.乃去赵适魏 适:到……去 | C.于是屈身下士 下:降职 | D.皆为郡县以属燕 属:归属,从属。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诸侯皆欲背秦而服于齐西摧三晋于观津 | B.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使乐毅为上将军 | C.以子之之乱而齐大败燕先礼郭隗以招贤者 | D.于是燕昭王问伐齐之事齐之田单闻之 | 小题3: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 B.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 C.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 D.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齐国多方争战,国力大增。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湣王自高自大,百姓不能忍受。 | B.燕昭王征求攻打齐国的意见,乐毅建议采取合纵政策;燕昭王封乐毅为上将军,派他攻打齐国。 | C.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故意不让莒和即墨两座城池臣服投降。 | D.燕惠王做太子时就对乐毅不满.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借此事施行反问计,结果惠王剥夺了乐毅的军权。 |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当是时,齐湣王强,南败楚相唐眛于重丘。(3分) _________ ②诸侯兵罢归,而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菑。(3分) 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奋六世之余烈 烈:威烈 | B.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池:护城河 | C.焚百家之言言:言论、著作 | D.却匈奴七百余里却:击退,使……退却 |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以为桂林、象郡 ②以愚黔首 ③蒙故业,因遗策 ④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 小题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A.为天下笑者,何也 | B.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 C.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 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B.沛公欲王关中 | 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 D.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 小题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本段文字叙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时的势如破竹和巩固政权时的种种措施。 | B.作者用铺陈的手法叙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至高无上的权威。 | C.从这段文字记叙的秦始皇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措施看,他确实为子孙后代开创了万世之业。 | D.这段文字所叙述的秦始皇所实行的政策,说明他不知道与昔日相比“攻守之势异也”,因而“仁义不施”。 | 小题6: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4分)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4分) |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若属皆且为所虏A.会于西河外渑池 | B.君安与项伯有故 | C.求人可使报秦者 | 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秦)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①,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遂命名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 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②,大败李信,入两壁,***七都尉;李信奔还。 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病不能将,王曰:“已矣,勿复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 王送至灞上,王翦请美田宅甚众。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王大笑。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怚中③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 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④。” 王翦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荆:即楚国,因有荆山,故又称荆。②顿舍:停驻,休息。③怚(cū)中:粗心。④超距:跳远。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军之乞货亦已甚矣。乞货:请求封赏 | B.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委:托付 | C.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谢:感谢 | D.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略:攻占,夺取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王翦有为将才***一组是(3分):( ) ①王翦谢病不能将 ②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③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④王翦坚壁不与战 ⑤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 ⑥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信认为灭楚的兵力“不过用二十万”,虽然其勇可嘉,但毕竟流露出了轻敌的情绪,因而在其后的伐楚之战中,由开始的节节胜利最终导致了惨败而归。 | B.王翦与李信相反,他实事求是,做事谨慎,老谋深算,运用以逸待劳、敌疲我打、敌退我进的策略,赢得了全线胜利。 | C.李信和王翦在灭楚的不同看法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印证了《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科学的真理。 | D.王翦虽然为秦国灭楚立下了大功,但是他借秦王重用他为将的机会,多次请求得到良田大宅,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3分) (2)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3分) (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2分)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浞、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第:科举考中 | B.推辱主帅推:追究 | C.不痛绳之绳:捆绑 | D.复命知益州知:掌管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议以咏首荐但以刘日薄西山 | B.咏引前事为言既自以心为形役 | C.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鸟倦飞而知还 | D.饥者八九齐谐者,志怪者也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坚持惩办张永德,但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 | B.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 | C.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 D.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