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程信,字彦实,其先休宁人,洪武中戍河间,因家焉。信举正统七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都督孙镗击也先失利,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程信,字彦实,其先休宁人,洪武中戍河间,因家焉。信举正统七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都督孙镗击也先失利,欲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程信,字彦实,其先休宁人,洪武中戍河间,因家焉。信举正统七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
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都督孙镗击也先失利,欲入城,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助之。镗战益力,也先遂却。
景泰元年请振畿辅饥民,复河间学官、生徒因用兵罢遣者,皆报可。
明年二月出为山东右参政,督饷辽东。巡抚寇深奏盗粮一石以上者死,又置新斛视旧加大,属信钩考。信立碎之,曰:“奈何纳人于死!”深由是不悦信。
天顺元年,擢信太仆卿。京卫马旧多耗,信定期征之。三营大将言太仆苛急,请改隶兵部。信言:“高皇帝令太仆马数,勿使人知。若隶兵部,马登耗,太仆不得闻。脱有警马不给谁任其咎?”帝是之,乃隶太仆如故。
明年,改左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都指挥夏霖恣不法,佥事胡鼎发其四十罪,信以闻,下霖锦衣狱。门达言信不当代奏,时寇深方掌都察院,修前郤,劾信。征下诏狱,降南京太仆少卿。母忧归。
成化元年起兵部,寻转左。四川戎县山都掌蛮数叛,陷合江等九县。廷议发大军讨之。以襄城伯李瑾充总兵官,进信尚书,提督军务。至永宁,分道进。信与瑾居中节制。转战六日,破寨七百五十余。前后斩首四千五百有奇,俘获无算。录功,进兼大理寺卿,与白圭同莅兵部。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
改南京兵部,参赞机务。明年致仕,逾年卒。赠太子少保,谥襄毅。
信征南蛮时,制许便宜从事。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曰:“刑赏人主大柄也不得已而假之人。幸而事集辄自专非人臣所宜。”在南京,守备臣欲预钱谷讼狱事,信曰:“守备重臣,所以谨非常也。若此,乃有司职耳。”论者韪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正统七年进士举:考中。
B.又置新斛旧加大视:比照。
C.信钩考属:隶属。
D.论者之韪:认为……正确。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程信为官正直的一组是(  )
①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助之 ②信立碎之,曰:“奈何纳人于死!”
③京卫马旧多耗,信定期征之 ④信以闻,下霖锦衣狱 ⑤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 ⑥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
A.①③④B.③⑤⑥C.①②⑤D.②④⑥
小题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程信督战果敢。也先侵犯京城时,程信不让攻击也先失利的都督孙镗撤军进城,而是督率军队从城头上射箭发炮帮助他,没有退路的孙镗越战越勇,击退了也先。
B.程信恪尽职守。程信提出的赈济京城附近饥民,恢复河间被罢免学官的官职和被遣送生徒的学业等建议,都得到皇上许可;任太仆卿时,他定期征用马匹,及时掌握马匹的增减情况。
C.程信平叛有功。朝廷发大军征讨四川戎县蛮人叛乱,程信与总兵官李瑾居中调度,分路进军,转战六天,破寨七百五十多座,斩***四千五百多人,俘获无数,平定了叛乱。
D.程信能识大体。在南京任上,守备大臣想干预钱粮的管理和诉讼案件,程信认为守备重臣应当非常谨慎,不要越俎代庖,行使主管官吏的职责。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C项,属:通“嘱”,委托,交付。
小题2:①表明程信督战果敢;③表明程信恪尽职守;⑤表明程信想做事而不能如愿。
小题3:D项,“守备重臣应当非常谨慎”理解错误,“所以谨非常也”意为“是用来防备意外事件的”。
举一反三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帝闻衡善术学雅:高雅。
B.悟已往之不,知来者之可追 谏:劝谏。
C.千里者,三月聚粮适:往,到。
D.蒙国恩,除臣洗马寻:寻求。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穷之北,有冥海者
B.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C.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D.臣欲奉诏奔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贫穷。
B.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行为文雅。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学问广博精深。
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宝 绘 堂 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本文有删节)
【注】①锻炼:打铁。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病:祸害
B.然去而不复念也去:归去
C.常与寒士角角:较量
D.以蓄其所有蓄:收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皆以儿戏害其国几以捕系死
B.轻死生而重于画不患贫而患不安
C.然为人取去君为我呼入
D.譬之烟云之过眼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凶其身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才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赅,文采斐然。
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西湖七月半①
张岱②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③,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④,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注]①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中元节,又名鬼节。杭州旧习,人们于这天晚上倾城出游西湖。②张岱(1597--1679), 明末清初文学家。③昭庆:昭庆寺,在西湖东北岸。断桥:原名保佑桥,唐代改称断桥。④里湖:西湖分外湖、里湖、后湖。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灯火优傒优良B.竹肉相发歌喉
C.茶铛旋煮不久D.轿夫擎燎火炬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五类看之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
B.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 席其上
C.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一一簇拥而去。
D.以五类看之看七月半之人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作者认为真正赏月的一组是(   )
①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
②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
③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
④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
⑤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
⑥人散“始舣舟近岸”之“吾辈”
A.①②B.③⑥C.④⑤D.⑤⑥
小题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娃闺秀”“童娈”“名妓闲僧”“好友佳人”“韵友”“名妓”皆是作者眼中的“七月半之人”。
B.五种人,涵盖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不同类别,游湖的繁华,其实也是社会的繁华,更是作者醉心于繁华的现实生活的写照。
C.西湖七月半自有其迷人之处,俗人眼中似无可看,而在雅人的眼中,则处处是诗。作者的审美情趣自然是高雅脱俗的,但也不免传统文人孤高自赏的毛病。
D.本文是一篇绝妙的记游散文。文字简洁,描写生动,构思新奇。最后一段从前面的第三人称的叙述转为第一人称的叙述。开头奇警峭拔,结尾韵味悠长,艺术技巧委实高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