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小题1:给下列四句中加点的字选出正确的一项 (   )
(1)悟已往之不谏    (2)世与我而
(3)园日涉以趣    (4)容膝之易安
A.进谏互相成功审查
B.挽回偏指一方成为明白
C.规劝观察形成审问
D.谏言面貌完成审视
小题2:选出下列各组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问征夫以前路:问被征召服役的人,前面的道路(有多远)。
B.策扶老以流憩:拄着拐杖,一会儿行走,一会儿休息。
C.既窈窕以寻壑:有时沿着幽深曲折的溪水进入山谷。
D.聊乘化以归尽:姑且顺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而了却此生。
小题3:对《归去来兮辞》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提到‘“松菊犹存”,后又写到“抚孤松而盘桓”,借松、菊表现了诗人傲世遗俗的精神面貌。
B.“归去来”即归去之意,表现了诗人远离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不与封建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精神。
C.“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一句是说,陶渊明心里害怕到远方去服徭役。
D.“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暗引了楚接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之句,意思是说出仕已错,而归隐还不晚。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8分)
①田园将芜,胡不归?(2分)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3分)
③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3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①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②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③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我的一生将要结束。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要结合原文理解。谏:挽回   相:偏指一方    成:成为   审:明白
小题2:
试题分析:问征夫以前路:征夫:行人。向行人问前面的路程。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小题3:
试题分析:“害怕到远方去服徭役”说法错误,陶渊明不是“服徭役”,而是去“做官”。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芜”“胡”“以”“及”“善”“行休”。注意句式,②句为介宾短语后置。
附【参考译文】
回去吧!田园都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被躯壳所役使,那为什么悲愁失意?我明悟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发生的事尚可补救。我确实入了迷途,但不算太远,已觉悟如今的选择是正确的,而曾经的行为才是迷途。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轻快前行,风轻飘飞舞,吹起了衣袂翩翩。我向行人询问前面的路,恨天亮的太慢。
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家,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家僮欢快地迎接我,幼儿们守候在门庭等待。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菊还长在那里。我带着幼儿们进入屋室,早有清酿溢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倚着南窗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天天到院子里走走,自成一种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时时抬头望着远方。云气自然而然的从山里冒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手抚孤松徘徊。
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世事与我所想的相违背,还能努力探求什么呢?以亲人间的知心话为愉悦,以弹琴读书为乐来消除忧愁。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西边田野里要开始耕种了。有时叫上一辆有帷的小车,有时划过一艘小船。有时经过幽深曲折的山谷,有时走过高低不平的山路。草木茂盛,水流细微。羡慕自然界的万物一到春天便及时生长茂盛,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结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7分)
马枢,字要理,扶风郿人也。祖灵庆,齐竟陵王录事参军。
枢数岁而孤,为其姑所养。六岁,能诵《孝经》、《论语》、《老子》。及长,博极经史,尤善佛经及《周易》、《老子》义。 梁邵陵王纶为南徐州刺史,素闻其名,引为学士。纶时自讲《大品经》,令枢讲《维摩》、《老子》、《周易》,同日发题,道俗听者二千人。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马学士论义,必使屈伏,不得空立主客。”于是数家学者各起问端,枢乃依次剖判,开其宗旨,然后枝分流别,转变无穷,论者拱默听受而已。纶甚嘉之,将引荐于朝廷。
寻遇侯景之乱,纶举兵援台,乃留书二万卷以付枢。枢肆志寻览,殆将周遍,乃喟然叹曰:“吾闻贵爵位者以巢、由为桎梏,爱山林者以伊、吕为管库,束名实则刍芥柱下之言,玩清虚则糠秕席上之说,稽之笃论,亦各从其好也。比求志之士,望途而息,岂天之不惠高尚,何山林之无闻甚乎?”乃隐于茅山,有终焉之志。
天嘉元年,文帝征为度支尚书,辞不应命。时枢亲故并居京口,每秋冬之际,时往游焉。及鄱阳王为南徐州刺史,钦其高尚,鄙不能致,乃卑辞厚意,令使者邀之,枢固辞以疾。门人劝请,不得已乃行。王别筑室以处之,枢恶其崇丽,乃于竹林间自营茅茨而居。每王公馈饷,辞不获已者,率十分受一。
枢少属乱离,凡所居处,盗贼不入,依托者常数百家。目精洞黄,能视暗中物。常有白燕一双,巢其庭树,驯狎纮庑,时集几案,春来秋去,几三十年。太建十三年卒,时年六十。撰《道觉论》二十卷行于世。
(《南史》卷七十九)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其名,引为学士素:平素
B.纶甚之,将引荐于朝廷.嘉:赞赏
C.之笃论,亦各从其好也稽:争论
D.枢肆志寻览,将周遍殆:几乎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马枢“知识渊博”的一项是( )
①六岁,能诵《孝经》、《论语》、《老子》  
②及长,博极经史,尤善佛经及《周易》、《老子》   
③于是数家学者各起问端   
④枢乃依次剖判,开其宗旨 
⑤乃留书二万卷以付枢      
⑥枢肆志寻览,殆将周遍
A.①⑤⑥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枢是一个知识渊博又有辩才的人,他淡泊名利,一心向往隐逸生活,憩于山林,不愿出仕。
B.邵陵王想彻底了解马枢学识的优劣,于是让大家提出了许多问题,与马枢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争,但无法驳倒马枢。
C.鄱阳王钦佩马枢的高尚节操,于是就用谦逊的言辞,诚恳地让人去邀请他。他起初借口生病,坚决推辞。
D.马枢少年就遭遇战乱流离的世道,但他当年居住的地方一般盗贼都不去***扰,且他眼睛深黄,能看见黑暗中的东西。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与马学士论义,必使屈伏,不得空立主客。(4分)                                                                        
②王别筑室以处之,枢恶其崇丽,乃于竹林间自营茅茨而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看松庵记
宋濂
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松上薜萝份份披披,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松根茯苓,其大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
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云英英腾上,顷刻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庵之东北又若干步,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势欲连霄汉,南望闽中数百里,嘉树帖帖地上如荠,君复为构唯天在上亭。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奕,可挈尊罍而饮,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
君诗书之暇,被鹤氅衣,支九节筇①,历游三亭中,退坐庵庐,回睇髯松,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君注视之久,精神凝合,物我两忘,恍若与古豪杰共语千载之上。君乐甚,起穿谢公屐,日歌吟万松间,屐声锵然合节,与歌声相答和。髯松似解君意,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君唶②曰:"此予得看松之趣者也。"遂以名其庵庐云。
龙泉之人士,闻而疑之曰:"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今乃以"看松"名庵,若隐居者之为,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抑以斯人不足与,而有取于松也?"金华宋濂窃不谓然。夫植物之中,禀贞刚之气者,唯松为独多。尝昧昧思之:一气方伸,根而蕴者,荄而敛者,莫不振翘舒荣以逞妍于一时;及夫秋高气清,霜露既降,则皆黄陨而无余矣。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君之处也,与松为伍,则嶷然有以自立;及其为时而出,刚贞自持,不为物议之所移夺,卒能立事功而泽生民,初亦未尝与松柏相悖也。或者不知,强谓君忘世,而致疑于出处间,可不可乎?
[注] ①九节筇(qióng):一种竹杖。②唶(j iè):赞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采之可茹:吃B.皆竞献状秀:开花
C.鹤氅衣被:通"披",穿着D.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耶狎:接近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人号之为"匡山"不如善遇之
B.蛟龙潜其中  州司临门,急星火
C.可挈尊罍饮与嬴不助五国也
D.今以"看松"名庵今其智反不能及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描写匡山松树一组是(  )(2分)
①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    ②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
③嘉树贴贴地上如荠            ④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
⑤日歌吟万松间                ⑥亦微微作笙箫音以相娱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⑤⑥
小题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匡山位于龙泉的西南面,因为四面高耸,中间低洼,形状如"箕筐"而得名。它景色美,引人入胜。
B.章三益在匡山上盖了草舍后,又根据草舍周围环境的特点建造了三个亭子,在亭中弹琴、下棋、喝酒。
C.章三益读书之余,常在松间歌吟,与松树心意相通,精神想合,深得看松之趣,因此把草舍命名为"看宋庵"。
D.宋濂不同意龙泉人士对章三益的看法,他认为章三益无论隐居还是出来做官,都能像松树一样坚持操守。
小题5: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
(2)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也。父腾,灵帝末与边章、韩遂等俱起事于西州。初平三年,遂、腾率众诣长安。汉朝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腾为征西将军,遣屯郿。后腾袭长安,败走,退还凉州。司隶校尉钟繇镇关中,移书遂、腾,为陈祸福。腾遣超随繇讨郭援、高干于平阳,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战。超将庞德亲斩援首。后腾与韩遂不和,求还京畿。于是征为卫尉,以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领腾部曲。
超既统众,遂与韩遂合从,及杨秋、李堪、成宜等相结,进军至潼关。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动。曹公军在蒲阪,欲西渡,超谓韩遂曰:“宜於渭北拒之,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遂曰:“可听令渡,蹙於河中,顾不快耶!”超计不得施。曹公闻之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曹公用贾诩谋,离间超、遂,更相猜疑,军以大败。超走保诸戎,曹公追至安定,会北方有事,引军东还。杨阜说曹公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军还,不严为其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超果率诸戎发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凉州剌史韦康,据冀城,有其众。超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康故吏民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合谋击超。阜、叙起于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鲁不足与计事,内怀于邑,闻先主围刘璋于成都,密书请降。
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因为前都亭侯。先主为汉中王,拜超为左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犛乡侯。策曰:“朕以不德,获继至尊,奉承宗庙。曹操父子,世载其罪,朕用惨怛,疢如疾首。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慕义。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鉴董万里,求民之瘼。其明宣朝化,怀保远迩,肃慎赏罚,以笃汉祜,以对于天下。”二年卒,时年四十七。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追谥超曰威侯,子承嗣。
(选自《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遂、腾率众长安诣:到,去
B.并州牧,督凉州军事领:兼任
C.临上疏曰没:死
D.蹙於河中,不快耶顾:反而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是表现马超有“勇”的一组是(2分)(  )
①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战         ②超将庞德亲斩援首                 
③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           ④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⑤陇上郡县皆应之                       ⑥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
A.①②⑥B.①③⑥C.③④⑥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马超统领了马腾的军队以后,与韩遂合作,和杨秋、李堪、成宜等结盟,带兵打到了潼关。曹操用计离间马超、韩遂二人,使两人相互猜疑对方,才使联军大败。
B.马超带兵径直到成都城下,成都城内震惊,民吏都很惧怕。刘璋立即行礼,任命马超为平西将军,督管临沮。 
C.刘备认为马超在北方很有信誉,威武都得到了彰显,所以委任马超,让他张扬虓虎之勇略,监察广大的区域,解救人民的困难。
D.死前上书皇帝,说自己的家族本有二百多人,被曹操***得快没了,仅仅留下堂弟马岱,应当继承马家血脉。除了把堂弟托付给皇帝,便没有其他要说的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腾遣超随繇讨郭援、高干于平阳,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战。(5分)
(2)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动。(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后面题目。(14分,每小题2分)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自处也。          
(《庄子•说剑》,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之。谋:为……谋划。
B.请剑服治:备办。
C.庄子入殿门不趋:小步快走
D.王乃剑士七日校:使……较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日夜相击前将有事西畴
B.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不厌 都督阎公雅望
C.今夫子必儒服见王  时矫首遐观
D.太子乃使人千金奉庄子臣供养无主
小题3:下列句子中直接记述庄子言行机智的一组是(   )(2分)
①庄子当能。
②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
③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
④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
⑤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⑥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④⑥D.③④⑤
小题4: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
B.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各3分,共6分)
(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2)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9分)
范雎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於齐,范雎从。留数月,未得。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雎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雎持魏国事告齐,故得此馈,令雎受其牛酒,还其金。既归,心怒雎,以告魏相魏齐。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雎佯死,即卷以箦,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雎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雎得出。后魏齐悔,复召求之。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
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 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语未究,王稽知范雎贤。……王稽辞魏去,过载范雎入秦。至湖,望见车骑从西来。范雎曰:“彼来者为谁?”王稽曰:“秦相穰侯东行县邑。”范雎曰:“吾闻穰侯专秦权,内诸侯客,此恐辱我,我宁且匿车中。”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因立车而语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王稽曰:“不敢。”即别去。范雎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于是范雎下车走,曰:“此必悔之。”行十余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
范雎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雎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闲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无恙乎!”范雎曰:“然。”须贾曰:“今叔何事?”范雎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须贾因问曰:“秦相张君,公知之乎?吾闻幸于王,天下之事皆决于相君。今者吾事之去留在张君。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范雎曰:“主人翁习知之。唯雎亦得谒雎请为见君于张君。”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向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行,因门下人谢罪。于是范雎盛帷帐,恃者甚众,见之。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有汤镬之罪,请自屏于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范雎曰:“汝罪有几?”曰:“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范雎曰:“汝罪有三耳。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须贾辞于范雎,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食饮甚设。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莝豆其前,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不然者,我且屠大梁。”须贾归,以告魏齐。
(节选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留数月,未得          报:回报,结果
B.以为雎持魏国事告齐      阴:秘密的
C.吾闻穰侯专秦权,内诸侯客  恶:中伤
D.范叔无恙乎           固:原来
小题2:以下各句中,全都表明范雎机智灵敏性格的一组是(  )
①乃先事魏⑤中大夫须贾   ② 雎佯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③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 ④王稽知范雎贤 ⑤于是范雎下车走,曰:“此必悔之。  ⑥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睢曾周游列国,回到魏国打算给魏王任职服务,可是家境贫寒又没有办法筹集活动资金,就先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事。
B.范雎与须贾使齐时,齐王慕其名而赐范雎金十斤、牛肉和酒。须贾回国向相国魏齐诬告他私受贿赂、出卖情报,之后使人打断他的肋骨与牙齿。
C.秦昭王派出使臣王稽来到魏国。郑安平设法让范雎暗同王稽会面。经交谈,王稽发现范睢是个贤才,便设法带他到秦国。
D.须贾作为魏国的使者到秦国,范雎穿着破衣服,步行到须贾的客舍。须贾见后大为吃惊,并把一件绨袍赐给他。正因为送绨袍,范雎才饶了他。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4分)
(2)孺子岂有客习于相君者哉?”范雎曰:“主人翁习知之。唯雎亦得谒,雎请为见君于张君。(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