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小题。(5分)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医善吮人之伤,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小题。(5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韩非子》) 小题1:从上面三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1分) 孔子: 韩非子: 小题2:对这两种义利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
答案
小题1:重义轻利 重利轻义 小题1:孔子承认人们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反对的是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韩非子认为人受利欲的主宰,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关系,不存在道义关系。(以上“析”) “重义轻利”和“重利轻义”,是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各有偏颇,应该强调义利的统一,反对以利害义和以“义”害利。(以上“评”)(分析2分,评论2分) |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炼观点的能力,题目设置单纯,难度也较低,很明显,孔子把君子和“义”放在一起,把“利”和小人放在一起,重义轻利十分清楚;而韩非子则从“趋利”的角度谈人的行为,得出重利轻义的结论。 小题1:试题分析:对不同观点评价是考查学生逻辑思维严密性的一个手段,不同的观点一定是站在某一个角度产生的,因而,在评价的时候,我们既要站在原来观点的角度审视其合理性,又要从另外角度思考其弊端或者局限性。这是观点评价的核心所在。 点评:题目难度较大,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评价,学生只要平时有过训练经历,应该比较好解决。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孔子说(先师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缺乏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接受。” 医生善于吮吸人的伤口,嘴里含着人的血液,并不是因为有骨肉亲情,是为利益所驱使。因此造车的人制造车,就希望人们富有、地位尊贵;木工制造棺材,就希望人们早夭、死亡。(这)并不是因为造车的人仁爱而木工邪恶。 |
举一反三
用斜线(/)给下面划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至于填词一道,较之诗赋古文,又加倍焉。窠臼不脱,难语填词,凡我同心,急宜参酌。(李渔《闲情偶记》)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时,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颐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金城边章、韩遂***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其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卓遂***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节选自陈寿《三国志》) 注释:邑中,指县里或地方上。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审:知道 | B.故世人未之奇也奇:奇特 | C.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除:授官 | D.光和末,黄巾起起:起事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汉相国曹参之后 // 帝高阳之苗裔兮 | B.征太祖为典军校尉 //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 | C.太祖乃变易其姓名 // 静女其姝 | D.欲与计事 //恐年岁之不吾与 | 小题3: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曹操做事“有权数(有谋略)”的一组是 ( )(3分) ①不治行业 ②奏免其八,禁断淫祀 ③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④太祖乃变易其姓名,间行东归 ⑤始起兵于己吾 ⑥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曹操的身世不为人所知,但他是汉朝相国曹参的后代。 | B.东汉乱世,梁国的桥玄和南阳的何颐很看重曹操。 | C.二十岁开始,曹操相继担任了郎官和济南相等职务。 | D.曹操回到故乡陈留,就立即筹资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 | 小题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不就,称疾归乡里。(2分) ②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3分) ③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3分)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①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觚②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成私哂其矫饰焉。帝称矩至诚,日:“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日:“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之,矩进谏日:“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日敬。 (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日:“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方,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③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 ①款:至,到。②鱼龙曼延、角觚:均为古代杂戏名。③表: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竿。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劝告。 | B.成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 |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 |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为伯父让之所鞠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B.①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②还军霸上,以待将军来 | C.①成私哂其矫饰焉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 D.①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②府吏闻此变,因求暂假归 |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是( )A.①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②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 B.①凡所陈奏……矩辄以闻②但陛下以物试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 C.①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②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 D.①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②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 | B.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不以为然,但深得炀帝欢心。 | C.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直言谏劝,认为是陷入以罪,不合礼义,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 |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袁滋,字德深,陈郡汝南人也。弱岁强学,以外兄道州刺史元结有重名,往来依焉。每读书,玄解旨奥,结甚重之。无何,黜陟使赵赞以处士荐,授试校书郎。何士干镇武昌,辟为从事,累官詹事府司直。部有邑长,下吏诬以盗金,滋察其冤,竞出之。御史中丞韦绦闻之,荐为侍御史,转工部员外郎。 贞元十九年,韦皋始通西南蛮夷,酋长异牟寻贡琛请使,朝廷方命抚谕,选郎吏可行者, 皆以西南遐远惮之。滋独不辞,德宗甚嘉之,以本官兼御史中丞,持节充入南诏使。未行,迁祠部郎中,使如故。来年夏,使还,擢为谏议大夫。俄拜尚书右丞,知吏部选事。出为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潼关防御使、镇国军使。以宽易清简为政。百姓有至自他境者,皆给地以居,名其居曰义合里。专以慈惠为本,人甚爱之。然百姓有过犯者,皆纵而不理。擒盗辄舍,或以物偿之。征拜金吾卫大将军,耆耋鳏寡遮道不得进。杨于陵代其任,宣言谓百姓曰:“于陵不敢易袁公之政。”然后罗拜而诀。 上始监国,与杜黄裳俱为相,拜中书侍郎、平章事。会韦皋殁,刘辟拥兵擅命,滋持节安抚。行及中路,拜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剑南西川节度使,百姓立生祠祷之。征拜户部尚书,连为荆襄二帅,改彰义军节度、随唐邓申光等州观察使。逆贼吴元济与官军对垒者数年,滋竞以淹留无功,贬抚州刺史。未几,迁湖南观察使卒,年七十,赠太子少保。 滋工篆籀书,雅有古法。因使行,著《云南记》五卷。尝读刘晖《悲甘陵赋》,叹其褒善惩恶虽失《春秋》之旨,然其文不可废,因著《甘陵赋后序》。(摘自《后唐书·良吏下》) 小题1:对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以外兄道州刺史元结有重名重:慎重 | B.转工部员外郎转:转任 | C.擢为谏议大夫擢:提拔 | D.然其文不可废废:废弃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以外兄道州刺史元结有重名,往来依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B.然后罗拜而诀学而不思则罔 | C.竟以淹留无功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 D.因使行,著《云南记》五卷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袁滋少年时善于治学,每每读书,都能够深刻地解说精微的旨意,他的表兄元结很 看重他. | B.朝廷里很多官员认为西南边陲太遥远而害怕去,袁滋为了获取德宗的赞许,表示愿意出使。 | C.刘辟聚集军队擅发号令不受朝廷节制,袁滋不顾危险前往安抚,百姓们都立生祠为他祈祷。 | D.刘晖的《悲甘陵赋》虽失《春秋》的旨意,但袁滋感叹其扬善惩恶而写了《甘陵赋后序》。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 (1)部有邑长,下吏诬以盗金,滋察其冤,竟出之。 (2)百姓有至自他境者,皆给地以居,名其居曰义合里。 (3)滋工篆籀书,雅有古法。因使行,著《云南记》五卷。 |
下列句子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见到了复关上的你,高兴得我又说又笑。 | B.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我)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的。 | C.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我已经有了这么盛多的内在美质,又增 加了优秀的才能。 | D.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不把握壮年而抛弃邪秽的东西,不改变这 | (不善的)法度。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