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开之曰公辅才也奇妙
B.以章献于寒微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怀政惩罚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延缓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李迪字复古先赵郡人②祈祷非迪所宜毋令往
B.①发兵捕久不得②周怀政诛帝怒甚
C.①时频岁蝗旱问何济②迪请发内藏库佐国用
D.①陛下有几子欲为此计②臣不知皇太后盛德至于此
小题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    )
①迪深厚有器局          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
A.①②⑥B.②③④C.②③⑥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语迪曰卿向不欲吾欲国事殆过矣(3分)
②诏不许然甚壮其意(3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1)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2)① (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② (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解析

小题1:A.奇:意动用法, 认为……惊奇,C.诛:诛杀,D.弛:松弛。
小题1:A.代词,代李迪 /表祈使,当,可。  B.代词,代亡卒/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以何”的倒装,用 / 用来 。D.都是竟然。
小题1:①说的是李迪有才情, ④、⑤与“胆量非凡”无关,删除BD选项,
小题1:A.不是李迪“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而是他的曾祖。B.不是“立即”,是“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之后。C.“不畏众怒”错,“怒”的只有皇帝。
小题1:(1)本题考查对于文言文句子的断句能力。注意一些虚词如“者”“也”“之”等。
(2)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词:第⑴句注意“向”、“ 殆”“ 过”等词的落实,第⑵句注意“许”、“然” “壮”等词的落实。
【附:参考译文】
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曾祖父躲避五代战乱,迁徙家到濮。李迪深厚有器量学识,曾经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见柳开,柳开很赏识,说:“先生有辅才。”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举进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诰。真宗驾临亳,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毫州知县。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发兵搜捕,很久没有抓到。李迪到了之后,全部让所发的士兵休息,暗中察访流寇的去处,部署晓谕精锐士卒,一举擒获流贼,斩首后徇游示众。
曾经回家沐浴,忽然传诏对内于东门,拿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给李迪看。当时正值连年蝗灾旱灾,问李迪如何度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帮助国家,这样赋敛宽裕,老百姓就不会过于劳苦了。皇帝说:“朕想让李士衡替代马元方,等他到,应当拿出金帛数百万借给三司。”李迪说:“天子在财物上没有内外之分,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陛下的恩德,何必说借。”皇帝很高兴。
起初,皇上将立章献为皇后,李迪屡次上疏劝谏,因违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仪天下,章献深深地痛恨他。天禧年间,李迪任给事中。周怀政之诛,皇帝非常生气,想责怪到太子,群臣没有人敢说话。李迪从容上奏说:“陛下有几个皇子,竟然要出这个策略。”皇上恍然大寤,因此只诛杀了周怀政。   
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干预政事,贬寇准到雷州,因为李迪朋党傅会,贬到衡州。丁谓派人胁迫他,没有成功,李迪知河南府。来朝京师,当时太后垂帘,(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现在我保养天子到这里,你以为怎么样?”李迪回答说:“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现在见到天子明圣,我不知皇太后盛德,竟然不知道到这种地步。”太后也高兴。
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行县因祠岳为皇上祈年,仁宗对辅臣说:“祈祷不是李迪所应当做的,还是让他不要去做。”元昊攻打延州,军事长久松弛,守将有的因为有其他名义赖躲避战争,李迪愿意漱守边疆,(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李迪是贤相。当仁宗初立,章献临朝称制,很挟仗自己的才能,将有专制之隐患,李迪义正词严,能使宦官近习而不敢又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竖起,章献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在这里就看到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陈咸为御史中丞,坐漏泄省中语下狱。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咸掠治困笃,博诈得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博出狱,又变姓名,为咸验治数百,卒免咸死罪。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为郡功曹。
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官寺尽满。从事白请且留此县录见诸自言者,事毕乃发,欲以观试博。博心知之,告外趣驾。既白驾办,博出就车见自言者,使从事明敕告吏民:“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①,各自诣郡。欲言二千石墨绶长吏者,使者行部还,诣治所。其民为吏所冤,及言盗贼辞讼事,各使属其部从事。”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不意博应事变乃至于此。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博杀此吏,州郡畏博威严。迁琅邪太守。
齐郡舒缓养名,博新视事,右曹掾史皆移病②卧。博问其故,对言:“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博奋髯抵几曰:“观齐儿欲以此为俗邪!”乃召见诸曹史书佐及县大吏,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皆斥罢诸病吏,白巾走出府门。郡中大惊。文学儒吏时有奏记称说云云,博见谓曰:“如太守汉吏,奉三尺律令以从事耳,亡奈生所言圣人道何也!且持此道归,尧舜君出,为陈说之。”其折逆人如此。视事数年,大改其俗。
迁廷尉,职典决疑,当谳平③天下狱。博恐为官属所诬,视事,召见正监典法掾史,谓曰:“廷尉本起于武吏,不通法律,幸有众贤,亦何忧!然廷尉治郡断狱以来且二十年,亦独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掾吏试与正监共撰前世决事吏议难知者数十事,持以问廷尉,得为诸君覆意之。”正监以为博苟强,意未必能然,即共条白焉。博皆召掾吏,并坐而问,为平处其轻重,十中八九。官属咸服博之疏略,材过人也。每迁徙易官,所到辄出奇谲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
(节选自《汉书卷八十三• 薛宣朱博传》)
【注】①黄绶:黄色印绶。按汉制,“凡吏秩……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县级官员职卑皆黄绶。下文的“墨绶”,级别就高了,其吏秩为二千石以上,文中的“二千石墨绶”就指郡太守。 ②移病:“移”是旧时公文的一种,移病就是移书言病,犹如今之写病假条。 ③谳(yàn)平:分辨判定。谳,审判定罪;平,辨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公卿子材知名著:显著
B.漏泄省中语下狱坐:犯罪
C.事毕乃,欲以观试博。发:发生
D.奈生所言圣人道何也!亡:同“无”
小题2:下列划线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迁为功曹B.故事,二千石新到
C.视事数年,大改其俗。D.乃敢起就职
小题3: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咸得论出,博以此显名有如此之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奉三尺律令从事耳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C.幸有众贤,亦忧即谋单于,以复加
D.官属咸服博之疏略,材过人汉天子我丈人行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博性格开朗,喜爱交友。尽管出身低微,但是他刚直仗义,因此能和一些公卿子弟相识相知;并在关键时刻能以自己的智谋舍身救人。
B.朱博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有个狡猾的官员趁他巡视部属时煽动几百人拦道投诉,他斩杀了组织者,然后解散了投诉者,判处如神。
C.朱博打击陋习毫不客气。刚到琅邪太守任上,就免去了一批故意装病作态的官员;对一些迂腐文官所做的空洞文件也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D.朱博处事凌厉。每次改换官职到一个新的岗位,他常常先在下属面前展示自己的才智和威严,给他们来个“下马威”。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2分)
②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3分)
③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化经典阅读(7分)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佛泌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泌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②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小题1:上述文段中,面对乱世,孔子和接舆的做法不一样,孔子是    ,接舆是     (2分)
小题2:“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孔子以此来表明自己什么心志?(2分)
小题3:说说你对“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句话的理解,对你的人生有何启发?(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子华有宠于晋君,不仕而居三卿之右,游其庭者侔于朝。禾生、子伯,范氏之上客。出行,宿于田叟商丘开之舍。中夜,禾生、子伯二人相与言子华之名势,能使存者亡,亡者存;富者贫,贫者富。商丘开先窘于饥寒,潜于牖北听之。因假粮荷畚之子华之门。子华之门徒见商丘开年老力弱,面目黎黑,衣冠不检,莫不眲之。既而狎侮欺诒。
亡所不为,商丘开常无愠容。
遂与商丘开俱乘高台,于众中漫言曰:“有能自投下者赏百金。”众皆竞应。商丘开以为信然,遂先投下,形若飞鸟,飏于地,肌骨无毁。范氏之党以为偶然,未讵怪也。因复指河曲之淫隈曰:“彼中有宝珠,泳可得也。”商丘开复从而泳之,既出,果得珠焉。众方同疑。俄而范氏之藏大火。子华曰:“若能入火取锦者,从所得多少赏若。”商丘开往无难色,入火往还,埃不漫,身不焦。
范氏之党以为有道,乃共谢之曰:“吾不知子之有道而诞子。子其愚我也,敢问其道。”商丘开曰:‘吾亡道。子二客之宿吾舍也,闻誉范氏之势。吾诚之无二心,故不远而来。及来,以子党之言皆实也,唯恐诚之不至,行之不及。物无迕者,心一而已。今方知子党之诞我,我内藏猜虑,外矜观听,追幸昔日之不焦溺也。水火岂复可近哉?”自此之后,范氏门徒路遇乞儿马医,弗敢辱也,必下车而揖之。仲尼曰:“夫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商丘开信伪物犹不逆,况彼我皆诚哉?”
(取材于《列子·黄帝》)
注释:①侔:(móu)等列,相等。②眲:(nè)轻视。③漫言:随口说。④淫隈:深水处。⑤曩:(nǎng)以往,从前,过去的。
小题1: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假粮荷畚子华之门之:往,去
B.遂与商丘开俱高台乘:登上
C.乃共之曰谢:感谢
D.今方知子党之我诞:欺诈,戏弄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不仕居三卿之右
必下车揖之
B.范子华有宠晋君
游其庭者侔
C.商丘开复而泳之
所得多少赏若
D.假粮荷畚之子华之门
复指河曲之淫隈
小题3: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客)宿于田叟商丘开之舍
B.(子华)能使存者亡,亡者存
C.曩子二客之宿吾舍也,闻(二客)誉范氏之势
D.水火岂复可近(我)哉
小题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子华虽未做官,地位却高过三卿,到他家就等同于到了朝廷。
B.商丘开被门客耍弄从高台跳下,去深水取珠,到大火中取锦。
C.商丘开历险无恙,门客认为他是有道的神人,一起向他求教。
D.商丘开认为自己的表现是因为心诚所致,了解真相后很后怕
小题5: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7分)
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四顾其地牢不可破方可出人之不意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绝之意也弃小而不就者有图大之心也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左传·晋灵公不君》节选部分,完成小题。(共14分)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小题1:对下列文言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会请先,不,则子继之。入:采纳、听从。
B.尚早,坐而假寐。假寐:假装睡觉。
C.民之主,不忠。贼:刺杀。
D.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自亡:独自逃跑。
小题2:下列各组文言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今近焉,请遗之暴霜露,斩荆棘,有尺寸之地
B.弃人用犬,虽猛何使尽之,而之箪食与肉
C.人谁无过,能改,善莫大焉倒戟以御公徒,免之
D.君能有终,则社稷固也未知母存否
小题3:下列句子中,未直接体现晋灵公“不君”的一组是(   )(2分)
A.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B.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C.吾知所过矣,将改之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D.公患之,使鉏麑贼之公嗾夫獒焉
小题4:作者交替运用简笔刻画和侧面描写来表现赵盾(宣子)这一主要人物。请从文中任意摘录两处运用简笔或侧写的句子,并简要分析赵盾这一人物的特点。(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山图记
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①,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②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③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④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⑤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⑥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⑦去黄州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震川先生集》卷十六)
【注】①郡治所:州府官署所在地,此处是指苏州府治。吴县和长洲县的衙门也设在苏州城内。②同年:封建时代同一年中举或同一年登进士第的互相称同年。③扳(pān)留:挽留。扳,通“攀”。④增重:增荣。⑤尸祝:古代掌管祭祀的人。此处活用为动词,祭祀。浮图:指寺院。老子之宫:指道观。⑥惓惓(quánquán):同“拳拳”,诚挚,这里指思念不忘。⑦韩魏公:即韩琦。北宋名相,曾在黄州居过。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郡治所,分境而。治:管理
B.而君亦不于其民。忍:舍得
C.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便宜
D.亦其殃而有辱也。被:遭受。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尚有西子遗迹/古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B.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C.君吴之山川/寡人之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D.去黄州四十余年思之不忘/廉君宣恶言,君畏匿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小题3: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
B.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I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
C.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
D.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五分)
(1)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4分)
(2)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4分)
(3)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