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陈情表李 密①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陈情表李 密①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情表
李 密
①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④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形影相(慰问)B.奉圣朝(等到)
C.侍东宫(担任)D.岂敢盘桓(回旋环绕)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不名节愿陛下愍愚诚
B.但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是区区不能废远
C.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
D.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其制稍异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叙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孤苦的情况和祖母对自己含辛茹苦的抚养,委婉曲折地陈述自己屡次辞谢征召的原因,既表达了对皇上的感激,又申诉了自己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
B.第三段援引朝廷“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感谢晋武帝对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知遇之恩,旨在表达自己忠孝两全的意愿。
C.全文以“愿乞终养”“辞不赴命”为中心内容,以侍奉祖母的“孝”为主线,写得情真意切,委婉动人,不愧为古代散文的名篇。
D.本文用了大量四字句、对偶句,既有骈文的整俪,又使语言不显雕琢,而是十分自然亲切,真情从肺腑流出,读起来一气呵成,丝毫不见斧凿。
小题4:.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3分)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3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1)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3分)
(2)因此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3分)
解析

小题1:盘桓:徘徊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核。此项都是因为。
小题1:旨在表达自己忠孝不能两全的意愿。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休乃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倨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①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县夺人邑中贤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间,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余车,请得解客舍养之。
及徙豪富茂陵也,解家贫,不中訾,吏恐,不敢不徙。卫将军为言:“郭解家贫不中徙。”上曰:“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解家遂徙。诸公送者出千余万。轵人杨季主子为县掾,举徙解。解兄子断杨掾头。由此杨氏与郭氏为仇。
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欢解。解为人短小,不饮酒,出未尝有骑。已又杀杨季主。杨季主家上书,人又杀之阙下。上闻,乃下吏捕解。解亡,置其母家室夏阳,身至临晋。临晋籍少公素不知解,解冒,因求出关。籍少公已出解,解转入太原,所过辄告主人家。吏逐之,迹至籍少公。少公自杀,口绝。久之,乃得解。穷治所犯,为解所杀,皆在赦前。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吏以此责解,解实不知杀者。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吏奏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当大逆无道。”遂族郭解翁伯。
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於戏,惜哉!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注】践更,秦汉徭役的一种。被征用者用钱雇人代服更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少时阴贼:狠毒
B.以德报怨,厚施薄望:怨恨
C.不可者,各其意厌:满足
D.诸公以故重之严:严厉
小题2:下列加划线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
A.①非任,强必灌之。②则悔随之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①上闻,下吏捕解②令骑下马步行,持短兵接
C.①旁郡国,为人请求事②吾属今为虏矣
D.①贼窘自归,具实告解②所谓华山洞者其乃华山之阳也
小题3:以下语句全能表现天下人对郭解的仰慕之情的一项是 (3分)   ( )
①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②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倨视之
③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              ④卫将军为言:“郭解家贫不中徙。”
⑤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欢解  ⑥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A.①②B.②④C.①⑤D.③⑤
小题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3分)
                                   ▲                                         
(2)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3分)
                                   ▲                                         
(3)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4分)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永宁元年,代刘恺为司徒。明年,邓太后崩,内宠始横。安帝乳母王圣,因保养之勤,缘恩放恣;圣之女伯荣出入宫掖,传通奸赂。与故朝阳侯刘护从兄瑰交通,绬遂以为妻,得袭护爵,位至侍中。震深疾之。
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宝乃自往候震曰:“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震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令。”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拔擢。由是震益见怨
时诏遣使者大为阿母修第,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等更相扇动,倾摇朝廷。震复上疏曰:“臣闻师言:‘上之所取,财尽则怨,力尽则叛。’怨叛之人,不可复使,故曰:‘百姓不足,君谁与足?’惟陛下度之。”丰﹑恽等见震连切谏不从,无所顾忌。
会三年春,东巡岱宗,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丰等闻,惶怖,会太史言星变逆行,遂共谮震云,及车驾行还,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恚望,有诏遣归本郡。震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布单被裁足盖形,勿设祭祠。”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后汉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举:推荐
B.因保养之勤,恩放恣缘:缘分
C.与故朝阳侯刘护从兄绬交通交通:勾结
D.遂共震云谮:诋毁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B.至夜怀金十斤遗震
作《师说》以贻斧斤时入山林
C.樊丰等乘舆在外,竞修第宅D.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此所谓战胜朝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震赴东莱任太守,王密暮夜上门送礼,以为无人知晓,杨震以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驳斥他无人知道的想法而拒绝受礼。
B.皇上任命杨震代理太尉,他坚持用人唯贤,不徇私情,即使皇帝的舅舅亲自去见他,向他推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并说这是皇上的意思,也遭杨震拒绝。
C.杨震本已掌握了樊丰等人假传诏书的罪证,准备上书皇帝,但未做好保密工作,反被对方抢先在皇上面前诬告,故先被撤去太尉之职,后又被遣返原籍,并在回家路上赐毒酒令其自尽。
D.杨震手中掌握着很大的权力,本可以为子孙谋点福利,可是他认为给子孙的最好的福利是给他们留下好的名声,让后世人称他们是清正官吏的后代。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故朝阳侯刘护从兄瑰交通,绬遂以为妻,得袭护爵,位至侍中。(5分)
(2)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拔擢。由是震益见怨。(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小题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长策而御宇内振:举起。
B.匈奴七百余里却:击退。
C.然后践华为城,河为池因:因为。
D.数百之众将:率领。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吞二周亡诸侯胡人不敢南下牧马
B.临不测渊以为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
C.铸以为金人十二,弱天下之民作《师说》贻之
D.天下定学不可以
6.小题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由守势转入攻势。
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D.写陈涉起义,却极言陈涉如此之微,是为了后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证明提供有力论据。
小题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3分)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3分)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廷评行状
苏 轼
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旋复有余,则曰:“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益不复爱惜。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吾固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人亦莫能测也。
李顺反,攻围眉州。公年二十有二,日操兵乘城。会皇考病没,而贼围愈急,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而公独治丧执礼,尽哀如平日。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解之曰:“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终于家,享年七十有五。
闻之,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公始命其子涣就学,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公未尝问。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其不学耶?”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公之精识远量,施于家、闻于乡闾者如此。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谨状。
(节选自《苏轼文集·卷十六》,有删节)
【注】①廷评,即廷尉平,又称廷平。苏序:苏轼之祖父,苏洵之父,一生都未踏入仕途。苏轼在“行状”中称其为“苏廷评”,估计是父因子贵。行状:古文体名,苏廷评事略,就是讲关于苏廷评这个人的一些轶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独治丧执礼执礼:遵奉礼制
B.会皇考病没:通“殁”,去世
C.蜀贼破矣行:将要
D.所以劝导成就者所以:……的原因
小题2:下列句子中,表现苏序有见识或有雅量的一组是
①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       ②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
③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④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
⑤公始命其子涣就学           ⑥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序自幼性格豁达开朗,不拘礼法。他读书只求大体了解重要意旨就弃书而去,正因如此,到了壮年之后还不能熟知诗书。
B.苏序只要衣食上稍有盈余,就增加日常支出或者把它赠与他人,即使因为这样而使自己在生活上屡次陷入困顿,他也始终不悔。
C.苏序尽管身份卑微,但目光长远,为把儿子苏涣培养成才,他极尽劝导之能事。苏涣的学有所成,深深影响了眉州人的思想观念。
D.苏序一生都没有功名,这与他的个性不无关系。苏轼为他写作这篇“行状”,目的是让当世君子借此了解苏序为人行事的大致情况。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
(2)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答谢民师书
宋•苏轼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终身雕篆,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经》,盖风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余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纷纷多言,岂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   
所须惠力法雨堂两字,轼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焉。或僧有所欲记录,当为作数句留院中,慰左右念亲之意。今日至峡山寺,少留即去。愈远,惟万万以时自爱。
【注】元符三年(1100)五月,苏轼由儋州内调,九月过广州。谢民师以诗文求教,二人相处甚洽。本文是作者离广州后写给谢民师的第二封信。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具起居佳胜审:知道B.初无定质:朴素
C.以浅易之说文:掩饰D.又舟中局迫难写局迫:狭窄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但常行所当行而君幸赵王
B.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某所,母立于兹
C.盖风雅再变者布衣交尚不相欺
D.而乃赋鄙之不赂者赂者丧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开头言辞恳切,作者自谦地表达了自己的处境,同时表达了与谢民师有一见如故
之感。
B.文章阐述了苏轼对创作的见解,他认为文章最重要的不是在于文辞的华美,而是在于“辞达”,要做到思想与内容的统一,中心的明确。
C.扬雄批判了那种只求辞藻而忽视思想表达的文章,他的文章符合苏轼的创作主张。
D.本文结构清晰,首尾两段体现了书信的格式特点,中间两段引述了先人的事例和言论来
阐述自己的观点。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2) 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