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共12分)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中允。直讲东宫,太子偶旁瞩,道南即辍讲拱俟,太子为改容。历左谕德少詹事。擢礼部右侍

文言文阅读(共12分)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中允。直讲东宫,太子偶旁瞩,道南即辍讲拱俟,太子为改容。历左谕德少詹事。擢礼部右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文言文阅读(共12分)
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中允。直讲东宫,太子偶旁瞩,道南即辍讲拱俟,太子为改容。历左谕德少詹事。擢礼部右侍郎,署部事。历城、高苑牛产犊,皆两首两鼻,道南请尽蠲山东诸税,召还内臣。
道南遇事有操执,明达政体。朝鲜贡使请市火药,道南执不予。土鲁番贡玉,道南亦请勿纳。辽东议开科试士,道南以岩疆当重武格,不行。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与方从哲并命,三辞而不允。久之,始入朝。故事,廷臣受官,先面谢乃莅任。帝不视朝久,皆先莅任。道南至,不获见,不敢入直。同官从哲为言,帝令先视事,道南疏谢。迨帝因“梃击”之变,召见群臣慈宁宫。道南始得面谢,自是不获再见。
织造中官刘成死,遣其党吕贵往护,贵嗾奸民留己督造。中旨许之,命草敕。道南偕从哲争,且询疏所从进,请永杜内降,弗听。鄱阳故无商税,中官为税使,置关湖口征课。道南极言傍湖舟无所泊,多覆没,请罢关勿征,亦不纳。
道南辅大政不为诡随,颇有时望。岁丙辰,偕礼部尚书刘楚先典会试。吴江举人沈同和者,副都御史季文子,目不知书,而贿礼部吏,与同里赵鸣阳联号舍。其首场七篇,自坊刻外,皆鸣阳笔也。榜发,同和与鸣阳皆中式,都下为之大哗。道南等亟检举,乃诏令复试。同和竟日构一文。下吏,戍烟瘴,鸣阳亦除名。
先是,汤宾尹科场事,实道南发之,其党侧目。御史李嵩、周师旦遂连章论道南,而给事中刘文炳攻尤力。道南不能堪,言:“台谏劾阁臣,职也,然未有肆口嫚骂者。臣辱国已甚,请立罢黜。”御史韩浚、硃堦亦诋道南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居二年卒。 ( 《明史》卷第二百一十七  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道南即讲拱俟辍:停止
B.减免乞下诏罪己,与天下更新。皆不。 报 :回复
C.帝不视朝久,皆先任莅:到
D.傍湖舟无所泊,多没覆:覆灭,破灭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太子改容盘庚不怨者故改其度
B.三辞不允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C.先面谢莅任与尔三矢,尔其勿望父之志
D.且询疏从进生,亦我欲也
小题3: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的(2分)
A.御史韩浚、硃堦亦诋道南/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居二年卒。
B.御史韩浚、硃堦亦诋道南/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居二年卒。
C.御史韩浚、硃堦亦诋道南/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居二年卒。
D.御史韩浚、硃堦亦诋道南/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居二年卒。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每小题3 分)
①朝鲜贡使请市火药,道南执不予。
②台谏劾阁臣,职也,然未有肆口嫚骂者。
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1)朝鲜入贡的使臣请求购买火药,道南坚持不卖给他们。(2)台谏弹劾内阁臣子,是职责,但没有肆意辱骂的。
解析

小题1:覆:倾覆,翻沉
小题1:A.介词,因;B.连词,却;C .副词,才 / 副词,于是;D.“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相当于“……的人/事/物等”
小题1:御史韩浚、硃堦亦诋道南/道南益求去/杜门逾年/疏二十七上/帝犹勉留/会继母讣至/乃赐道里费/遣行人护归/居二年卒。(2分)
小题1: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人。万历十七年考上进士。受任编修,升为左中允。在东宫轮值讲读。太子偶尔看往别处,吴道南就停住不讲拱手等待,太子因此而严肃认真起来。曾任左谕德少詹事,被提拔为礼部右侍郎,代理部里事务。历城、高苑牛生产的小犊,都是两个头两个鼻,吴道南建议全部免除山东的各种税,召回宦官;有乘着灾祸和怪异事物出现而说宦官招惹怨恨,乞求皇帝降下罪已诏,和天下人一起除旧布新。都没有批复。不久建议追谥建文朝代的忠臣。
吴道南遇事有操守和主张,对政治体制有明确而透彻的认识,朝鲜入贡的使臣请求购买火药,道南坚持不卖给他们。吐鲁番进贡宝玉,道南建议不收纳。辽东讨论开始科举考试读书人,他就认为险要边疆应当注重武备,就阻止不了实行。他被拜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密事务,和方从哲同时被任命。他多次辞谢却不被允许,过了很久才入朝。按旧例,朝廷臣子接受官职,先面谢皇帝然后到任。当时皇帝很久没有上朝,官员们就都先到任了。吴道南到任,见不到皇帝,不敢入阁值班。同僚方从哲跟他说,皇帝命先就职,吴道南上疏谢恩。等到皇帝因“梃击”的变故,在慈宁宫召见群臣,吴道南才得到机会面谢,从此就没有机会第二次见到皇上。
织造宦官刘成死去,派遣他的同伙吕贵前往护送灵柩,吕贵指使坏人留住自己任督造。宫中下旨意同意了,命令起草赦命,道南和方从哲据理力争,并且询问奏疏是从哪来的,请求永远杜绝内部指定,不听。潘阳本来没有商业税,宦官当了税使,宦官就在湖口设置关卡征收。吴道南尽力说明沿湖船舶没有地方停泊,大多翻沉了,建议撤除关卡不要征税,也不采纳。
吴道南辅助大政不盲从,在当时很有声望。丙辰年,和礼部尚书刘楚先在一起主持会试。吴江举人沈同和,是副都御使沈季文的儿子,目不知书,却贿赂礼部的官吏,跟同乡赵鸣阳的号舍相连。他的首场七篇文章,除抄自书坊刻印的以外,都出自赵鸣阳的手笔。发榜了,沈同和和赵鸣阳都考上了,京城里因此大闹起来。吴道南等多次检举,皇帝下命令复试。沈同和一整天才写一个字。交到司法部门治罪,流放到极边远有瘴气的地区,赵鸣阳也被除名。 
在这之前,汤宝尹科场案件,实际上是吴道南揭发的,因此他们一伙嫉视吴道南。御史李嵩、周师旦就联合上奏章弹劾他,而给事中刘文炳攻击尤其出力。吴道南不能忍受,进言:“台谏弹劾内阁臣子,是职责,但没有肆口辱骂的。臣使国家遭受侮辱极其严重,请立刻罢黜。”御史韩浚、硃堦也诋毁吴道南。吴道南更加要求离去。闭门不出一年多,上疏二十七次,皇帝依旧鼓励和挽留他。正逢上他的继母的讣告到来,于是赏赐路程费,派遣行人护送回去。闲居二年后死去。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人也。
王莽居摄中,为强弩将军司马,东击翟义,还攻槐里,以军功封建武男。女弟为大司空王邑小妻。家长安中,出入贵戚,连结闾里豪杰,以任侠为名;事母兄,养弱弟,修行义。王莽末,青、徐贼起,太师王匡请融为助军,与共东征。
及汉兵起,融复从王邑败于昆阳下,归长安。汉兵长驱入关,王邑荐融,拜为波水将军,赐黄金千斤,引兵至新丰。莽败,融以军降更始大司马赵萌,萌以为校尉,甚重之,荐融为巨鹿太守。
融见更始新立,东方尚扰,不欲出关,而高祖父尝为张掖太守,从祖父为护羌校尉,从弟亦为武威太守,累世在河西,知其土俗,独谓兄弟曰:“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带河为固,张掖属国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兄弟皆然之。融于是日往守萌,辞让巨鹿,图出河西。萌为言更始,乃得为张掖属国都尉。融大喜,即将家属而西。既到,抚结雄杰,怀辑羌虏,甚得其欢心,河西翕然归之。
是时,酒泉太守梁统、金城太守厍钧、张掖都尉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并州郡英俊,融皆与为厚善。及更始败,融与粱统等计议曰:“今天下扰乱,未知所归。河西斗绝在羌胡中,不同心戮力则不能自守;权钧力齐,复无以相率。当推一人为大将军,共全五郡,观时变动。”议既定,而各谦让,咸以融世任河西为吏,人所敬向,乃推融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融居属国,领都尉职如故,置从事监察五郡。河西民俗质朴,而融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修兵马,习战射,明烽燧之警,羌胡犯塞,融辄自将与诸郡相救,皆如符要,每破之。其后匈奴惩乂,稀复侵寇,而保塞羌胡皆震服亲附,安定、北地、上郡流人避凶饥者,归之不绝。
(节选自《后汉书·窦融列传》,有改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融见更始立,东方尚扰新:刚刚
B.兄弟皆之然:认为正确
C.权钧力齐,复无以率相:指一方,大家
D.其后匈奴惩乂,稀复侵寇:敌人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任侠为名引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B.融是日往守萌以勇气闻诸侯
C.萌言更始且君尝晋君赐矣
D.不同心戮力不能自守于其身也,耻师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窦融在任强弩将军司马期间,因屡建军功被封为建武男。在长安城中,出入权贵和皇亲的家门,交结民间豪杰,以行侠仗义闻名。
B.窦融曾协助太师王匡东征,后来又跟从王邑在昆阳打败了汉兵。回到长安以后被举荐为波水将军,赏黄金千斤,很受器重。
C.窦融善于结交当地豪杰,加上他家世代任河西官吏,因此大家推选他兼理河西五郡大将军事务。他施政宽和,上下相亲,安逸富足。
D.窦融担任张掖属国都尉时,广结民心,积极备战,重创来犯之敌。边塞基本稳定,附近地区躲避战乱的饥民,络绎不绝地归附他。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事母兄,养弱弟,修行义。(3分)
(2)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4分)
(3)融辄自将与诸郡相救,皆如符要,每破之。(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组文字,完成小题。(5分)
(一)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三)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选自《史记·孔子世家·陈蔡之厄①》)
注释①: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被人围困在荒野,粮食断绝,门人弟子有人对其学说产生了怀疑。
小题1:上文第一章,运用       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孔子因颜渊去世而悲痛欲绝的感情。(1分)
小题2:颜渊死时,孔子为何如此悲恸,试从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归纳原因,并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8分)
徐铉,字鼎臣,扬州广陵人。十岁能属文,不妄游处。仕吴为校书郎,又仕南唐李昪父子,试知制诰,与宰相宋齐丘不协。时有得军中书檄者,铉及弟锴评其援引不当。檄乃汤悦所作,悦与齐丘诬铉、锴泄机事,铉坐贬泰州司户掾,锴贬为乌江尉,俄复旧官。
时景命内臣车延规、傅宏营屯田于常、楚州,处事苛细,人不堪命,致盗贼群起。命铉乘传巡抚。铉至楚州,奏罢屯田,延规等惧,逃罪,铉捕之急,权近侧目。及捕得贼首,即斩之不俟报,坐专***流舒州。周世宗南征,景徙铉饶州,俄召为太子右谕德。景死,事其子煜为礼部侍郎,通署中书省事。
宋师围金陵,煜遣铉求缓兵。时煜将朱令赟将兵十余万自上江来援,煜以铉既行,欲止令赟勿令东下。铉曰:“此行未保必能济难,江南所恃者援兵尔,奈何止之!”煜曰:“方求和解而复决战,岂利于汝乎?”铉曰:“要以社稷为计,岂顾一介之使,置之度外可也。”煜泣而遣之。及至,虽不能缓兵,而入见辞归,礼遇皆与常时同。及随煜入觐,太祖责之 ,声甚厉。铉对曰:“臣为江南大臣,国亡罪当死,不当问其他。”太祖叹曰:“忠臣也!事我当如李氏。”命为太子率更令。
太平兴国初,李昉独直翰林,铉直学士院。从征太原,军中书诏填委,铉援笔无滞,辞理精当,时论能之。师还,加给事中。淳化二年,庐州女僧道安诬铉奸私事,道安坐不实抵罪,铉亦贬静难行军司马。
初,铉至京师,见被毛褐者辄哂之,邠州苦寒,终不御毛褐,致冷疾。一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约束后事。书讫而卒,年七十六。铉性简淡寡欲,质直无矫饰。铉有文集三十卷,《质疑论》若干卷。
—— (节选自《宋史·徐铉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中书省事署:代理
B.辞理精当,时论之能:认为……有才能
C.见毛褐者辄哂之被:披,穿
D.以社稷为计“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古代帝王都祭社稷,所以“社稷”又代指国家。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檄汤悦所作今君亡赵走燕
B.煜铉既行久之,能足音辨人
C.方求和解复决战有如此之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礼遇皆常时同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铉十岁时便能写文章,在南唐为官时因与宰相宋齐丘关系不好,又批评汤悦所写文书援引不当,遭两人诬陷而被贬谪。
B.徐铉奉李景之命巡察,到楚州时,上书请求停止屯田,车延规等畏罪潜逃,徐铉追捕很急,令权贵对他刮目相看。
C.徐铉为解金陵之围,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后随李煜朝见宋太祖受到斥责时刚正不阿,宋太祖赞之为忠臣,并希望他忠于大宋。
D.徐铉跟随军队出征太原时,军中需要撰写的诏书很多,但徐铉执笔写来,言辞十分流畅,内容精当,受到当时人的称赞。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十岁能属文,不妄游处。
(2)及捕得贼首,即斩之不俟报,坐专***流舒州。
(3) 一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约束后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文,完成小题(共18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一)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二)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三)
太史公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垓下设营驻守
B.田父曰“左”欺骗
C.骑能者百余人耳嘱咐
D.素留侯张良亲善,与……交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项伯夜驰之沛公军至东城,有二十八骑
B.谁为大王此计者愿诸君快战
C.具告故汉追及之
D.长臣然今卒困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劝他逃走,而张良反以“为韩王送沛公”为借口,将消息通知了刘邦。刘邦于是拉拢项伯,以谎言为自己辩护。
B.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惊而起,起而饮,饮而歌,歌而泣,刻画出项羽多愁善感的性格侧面。
C.从项羽主演的“溃围、斩将、刈旗”的快战中我们可以看到,项羽是一个勇猛无敌的人,同时也表现了他的自负。
D.项羽在乌江边进行了最后短兵相接地搏***之后身受重伤,此时看到了背楚投汉的故人吕马童,于是赠头给他,自刎而死,这个情节再次表现了项羽的有情有义。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太史公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20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对策: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B.为巡船所物色物色:盘查
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遗体:死者的尸体
D.天祥临刑殊从容从容:沉着镇静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见故相江万里相如持璧却立
B.君勉之乃使从者衣褐
C.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则纵情傲物
D.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日北骑马相出没于黄淮间
小题3:下列加线字和例句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      )
例:买五人之头而
A.万里素天祥志节B.崖山,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C.天祥方五坡岭D.天祥亡入真州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抓。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2)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3)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