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孝定李太后,神宗生母也,漷县人。侍穆宗于裕邸。隆庆元年三月封贵妃。生神宗。即位,上尊号曰慈圣皇太后。旧制:天子立,尊皇后为皇太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孝定李太后,神宗生母也,漷县人。侍穆宗于裕邸。隆庆元年三月封贵妃。生神宗。即位,上尊号曰慈圣皇太后。旧制:天子立,尊皇后为皇太后,若有生母称太后者,则加徽号以别之。是时,太监冯保欲媚贵妃,因以并尊风大学士张居正下廷臣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贵妃曰慈圣皇太后,始无别矣。仁圣居慈庆宫,慈圣居慈宁宫。居正请太后视帝起居,乃徙居乾清宫。 太后教帝颇严。帝或不读书,即召使长跪。每御讲筵入,尝令效讲臣进讲于前。遇朝期,五更至帝寝所,呼曰“帝起”,敕左右掖帝坐,取水为盥面,挈之登辇以出。帝事太后惟谨,而诸内臣奉太后旨者,往往挟持太过。帝尝在西城曲宴被酒,令内侍歌新声,辞不能,取剑击之。左右劝解,乃戏割其发。翼日,太后闻,传语居正具疏切谏,令为帝草罪己御札。又召帝长跪,数其过。帝涕泣请改乃已。六年,帝大婚,太后将返慈宁宫,敕居正曰:“吾不能视皇帝朝夕,先生亲受先帝付托,其朝夕纳诲,终先帝凭几之谊。”三月加尊号曰宣文。十年加明肃。十二年同仁圣太后谒山陵。二十九年加贞寿端献。三十四年加恭熹。四十二年二月崩,上尊谥曰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后,合葬昭陵,别祀崇先殿。 后性严明。万历初政,委任张居正,综核名实,几于富强,后之力居多。光宗之未册立也,给事中姜应麟等疏请被谪,太后闻之弗善。一日,帝入侍,太后问故。帝曰:“彼都人子也。”太后大怒曰:“尔亦都人子!”帝惶恐,伏地不敢起。盖内廷呼宫人曰“都人”,太后亦由宫人进,故云。光宗由是得立。群臣请福王之籓,行有日矣,郑贵妃欲迟之明年,以祝太后诞为解。太后曰:“吾潞王亦可来上寿乎!”贵妃乃不敢留福王。御史曹学程以建言论死。太后怜其母老,言于帝,释之。后父伟封武清伯。家人尝有过,命中使出数之,而抵其家人于法。顾好佛,京师内外多置梵刹,动费钜万,帝亦助施无算。居正在日,尝以为言,未能用也。 (选自《明史》卷四) 4.小题1:对文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尝令效讲臣进讲于前效:效仿 | B.帝尝在西城曲宴被酒被:喝醉 | C.终先帝凭几之谊终:最终 | D.太后闻之弗善善:高兴 | 小题2:下列各项中,划线的文言虚词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因以并尊风大学士张居正下廷臣议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B.挈之登辇以出木欣欣以向荣 | C.乃戏割其发今君乃亡赵走燕 | D.郑贵妃欲迟之明年顷之,持一象笏至 | 小题3:以下各项中,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遇到上朝的时候,太后在五更时分亲自到皇帝就寝之处,呼喊他起来一并出行。诸位奉了太后懿旨的内臣,往往对皇帝约束得很厉害,皇帝心中对此颇为怨恨。 | B.给事中姜应麟等人上疏进谏,要求皇帝册封光宗为太子,被皇帝贬谪,太后听说这件事之后大怒。皇帝惶恐,伏在地上不敢起来。光宗因此得以被册立为太子。 | C.群臣奏请福王前去自己的封地,郑贵妃打算让福王延迟到来年再走,就用为太后祝寿作为理由。李太后以潞王不可以离开封地来祝寿类比,福王立即离开京城。 | D.李太后一生笃信佛教,京师内外多修建佛寺,耗费巨大,皇帝也为此布施了无数钱财。张居正身居相国之位时,曾经对此事进谏,意见没能被太后和皇帝采纳。 | 7.小题4: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敕左右掖帝坐,取水为盥面,挈之登辇以出。(3分) (2)又召帝长跪,数其过。帝涕泣请改乃已。(3分) (3)家人尝有过,命中使出数之,而抵其家人于法。(4分) |
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1)。(太后)下令左右扶着皇帝坐起,取水来为他洗脸,拉着他登车出行。(3分) (2)(太后)又召来皇帝让他长跪,历数他的过错。皇帝流泪保证悔改才停止。(3分) (3)家人曾经有过错,(太后)命令使者出宫逐条列举过失,并将家人绳之以法。(4分) |
解析
小题1:C项:“终”译为完成、成全。 小题1:B项:均为修饰关系连词。A项:连词“于是”/介词“通过”。C项:连词“就”/副词“竟然”。D项:代词/与时间词搭配,音节助词,无实义。 小题1:A项皇帝心中颇为怨恨无中生有。B项太后是听皇帝说光宗的母亲是宫女出身而发怒的。C项“福王立即离开京城”没有根据。 小题1:(1)“掖”1分、“盥”1分、“挈”1分(2)“召”1分、“数”1分、“已”1分(3)“尝”1分、“历数”1分、“抵”1分、语句通畅1分 参考译文: 孝定李太后,是明神宗万历皇帝的亲生母亲,漷县人。曾在裕邸侍奉明穆宗。隆庆元年三月被封为贵妃。后生了神宗。神宗即位后,尊号她为慈圣皇太后。原来的制度规定:天子即位,尊奉皇后为皇太后,如果有生母称太后的,那么就加封徽号来区别。这时候,太监冯保准备向贵妃献媚,于是以大学士张居正为首在朝堂与群臣商议,尊称原皇后为仁圣皇太后,李贵妃为慈圣皇太后,(两人)地位才没有区别。仁圣皇太后居慈庆宫,慈圣皇太后居慈宁宫。张居正请李太后照看皇帝起居(代帝监国),于是搬迁居住在乾清宫。 李太后对万历皇帝要求十分严格。皇帝有时不用心读书,就召来罚他长跪。每次设置御讲筵时,太后曾让皇帝效仿讲臣在筵席前讲解(治国之道)。遇到上朝之时,太后在五更时分到皇帝就寝之处,呼喊“皇帝起来”,并下令左右扶着皇帝坐起,取水来为他洗脸,拉着他登车出行。皇帝侍奉太后特别恭谨,而诸位奉了太后懿旨的内臣,往往对皇帝约束得很厉害。万历皇帝曾在西城设宴饮酒过量,命令内侍唱新歌,内侍做不到而推辞,皇帝拔剑要击杀内侍。左右大臣劝谏,于是割下了内侍的头发。第二天,李太后听说了这件事,传话给张居正准备奏章严厉的劝谏皇帝,并下令张居正为皇帝草拟指责自己罪过的御札。又召来皇帝让他长跪,历数他的过错。皇帝流泪保证悔改才停止。万历六年,皇帝大婚,太后将返回慈宁宫居住。下懿旨对张居正说:“我不能早晚教导皇帝,先生您亲自接受皇帝托孤,让他早晚接受教诲,成全先帝的临终之托。”同年三月加封尊号为宣文皇太后。万历十年加封明肃皇太后。万历十二年同仁圣皇太后拜谒山陵。万历二十九年加封贞寿端献皇太后。三十四年加恭熹皇太后。万历四十二年二月太后去世,皇帝尊谥号为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后,和穆宗合葬于昭陵,另在崇先殿单独祭祀她。 李太后秉性严明。万历皇帝刚执政时,委任张居正,对官吏进行综合考核以察其是否名副其实,国家日趋富强,李太后出力占大多数。光宗尚未册封太子之时,给事中姜应麟等人上疏进谏被皇帝贬谪,太后听说这件事后不高兴。一天,皇帝入宫拜见太后,太后问起这件事的原因。皇帝说:“他是都人的儿子。”太后听闻后大怒说:“你也是都人的儿子!”皇帝惶恐,伏在地上不敢起来。内廷称宫人叫做“都人”,李太后也是从宫人的身份被封贵妃的,所以这么说。光宗因此得以被册立为太子。群臣奏请福王前去自己的封地,距离出行之期已过一段日子了,郑贵妃打算让福王延迟到第二年再走,就用为太后祝寿作为理由。李太后说:“我的潞王也可以离开封地来祝寿吗?”郑贵妃于是不敢留福王。御史曹学程因为进谏获罪当处死刑。太后怜悯他的母亲年老,向皇帝说情,于是宽恕了他。太后的父亲李伟被封为武清伯。家人曾经有过错,(太后)命令使者出宫逐条列举过失,并将家人绳之以法。李太后笃信佛教,京师内外多建立佛寺,耗费巨大,皇帝也资助布施无数钱财。张居正在位之时,曾经因此进谏,没能被采纳。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居太夫人忧忧:父母的丧事 |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 游:交往 |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酬:报答 |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弟:尊敬兄长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范、富、欧阳四杰,除了范仲淹外,作者同其他三人都有交往,且被他们当作一国人中的杰出人才一般对待。 | 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 C.苏轼举伊尹等人为例,是为了与范仲淹形成类比,说明范仲淹早年就有辅佐人君、治国安邦的远大抱负。 |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由作者的老师之口引出韩、范、富、欧阳,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5分) 译文: (2)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5分) 译文: |
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19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嫌隙 | B.刑人如恐不胜 刑:刑法 | C.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意外变故 | D.沛公则置车骑置:放弃,丢下 | 小题2:下列各句均直接表现项羽“为人寡谋”的一项是(3分) 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②壮士,赐之卮酒 ③寿毕,请以剑舞 ④项王默然不应 ⑤君王为人不忍 ⑥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小题3:下列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鸿门宴》描写了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成果而展开的一场 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 | B.本文刻画人物多用对比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如项羽自矜功伐,寡谋 轻信;刘邦却谦卑恭谨,老谋深算。 | C.本文围绕项羽是否采取行动,刘邦能否安然逃脱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情节忽张忽弛,跌宕有致,引人入胜。 | D.本文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 | 小题4: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10分) 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分) ⑵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6分) |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日:“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①,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扺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熿②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注】①燕乌集阙:宫阙名。②炫熿:张扬炫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简练以为揣摩简:简洁 | B.臣请奏其效奏:进言 | C.于是乃摩燕乌集阙摩:接近 | D.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倨:傲慢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其如是,孰能御之 | B.是皆秦之罪也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 C.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D.妻侧目而视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 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A.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 B.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 C.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 D.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4分) (2).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4分) (3).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4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题。 汤琵琶传 王猷定 汤应曾,邳州人,善弹琵琶,故人呼为“汤琵琶”云。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世庙①时,李东垣善琵琶,江对峰传之,名播京师。江死,陈州蒋山人独传其妙。时周藩王有女乐数十部,咸习其技,罔有善者,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闻于王,王召见,赐以碧镂牙嵌琵琶,令著宫锦衣,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王深赏,岁给米万斛,以养其母。应曾由是名著大梁间。 后征西王将军招之幕中,随历嘉峪、张掖、酒泉诸地,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戏下②颜骨打者,善战阵,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一日大雪,至榆关,马上闻觱篥,忽思母痛哭,遂别将军去。 襄王闻其名,使人聘之。居楚者三年。偶泛洞庭,风涛大作,舟人惶扰失措,应曾匡坐弹《洞庭秋思》,稍定。舟泊岸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天明忽抱琵琶跃水中不知所在。自失故物,辄惆怅不复弹。 已归省母,母尚健,而妇已亡。母告以:“妇亡之夕,有猿啼户外,启户不见。妇谓我曰:‘吾迟郎不至,而闻猿啼,何也?吾殆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倘归,为我一奏石楠之下。’”应曾闻母言,掩抑哀痛不自胜。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自是猖狂自放,日荒酒色。值寇乱,负母鬻食兵间。 曾年六十余,流落淮浦。有桃源人见而怜之,载其母同至桃源。后不知所终。轸石王子③曰:戊子秋,予乞食遇曾公路浦,已不复见君曩者衣宫锦之盛矣。明年,复访曾,曾坐土锉④中作食,奉匕箸于母。人争贱之,予肃然加敬焉。曾仰天叹日:“世鲜知音,吾事老母百年后,将投身黄河之岸矣!”予凄然许曾立传。越五年,乃克为之。呜呼!世之沦落不偶⑤,而叹息于知音之寡者,独曾也乎哉? (选自《明文授读》,有删节) 注:①世庙:明代崇祯皇帝庙号。②戏下:麾下。③轸石王子:作者自称。④土锉:土锅。⑤不偶:命运不好。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偶泛洞庭,风涛大作 泛:泛舟 | B.李东垣善琵琶,江对峰传之 传:为……作传 | C.值寇乱,负母鬻食兵间 鬻:卖 | D.已不复见君曩者衣宫锦之盛矣曩:从前 |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汤应曾弹琵琶有高超的技艺的一组是( ) ①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 ②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 ③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 ④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 ⑤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 ⑥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小题3: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A.泊岸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天明/忽抱琵琶/跃水中/不知所在 | B.泊岸/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天明/忽抱琵琶跃水中不知所在 | C.泊岸/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天明/忽抱琵琶跃水中/不知所在 | D.泊岸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天明/忽抱琵琶跃水中/不知所在 |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咸习其技,罔有善者,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4分) (2)人争贱之,予肃然加敬焉。(4分) (3)予凄然许曾立传。越五年,乃克为之。(4分) |
文言文阅读(19分) 余玠,字义夫,蕲州人。以功补进义副尉,寻授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兼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玠大更敝政,遴选守宰,筑招贤之馆于府之左,供张一如帅所居,下令曰:“集众思广忠益,诸葛孔明所以用蜀也。欲有谋以告我者,近则径诣公府,远则自言于郡,所在以礼遣之,高爵重赏,朝廷不吝以报功,豪杰之士趋期立事,今其时矣。”士之至者,玠不厌礼接,咸得其欢心,言有可用,随其才而任之,苟不可用,亦厚遗谢之。 播州冉氏兄弟琎、璞,有文武才,隐居蛮中,前后阃帅辟召,坚不肯起。闻玠贤,相谓曰:“是可与语矣。”遂诣府上,玠素闻冉氏兄弟,刺入即出见之,与分庭抗礼,宾馆之奉。冉安之若素有,居数月,无所言。玠将谢之,乃为设宴,玠亲主之。酒酣,坐客方纷纷竞言所长,琎兄弟饮食而已。玠以微言挑之,卒默然。玠曰:“是观我待士之礼何如耳。”明日,更别馆以处之,且日使人窥其所为。兄弟终日不言,惟对踞,以垩画地为山川城池之形,起则漫去。如是又旬日,请见玠,屏人曰:“某兄弟辱明公礼遇,思有少裨益,非敢同众人也。为今日西蜀之计,其在徙合州城乎?”玠不觉跃起,执其手曰:“此玠志也,但未得其所耳。”曰:“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玠大喜曰:“玠固疑先生非浅士,先生之谋,玠不敢掠以归己。”遂不谋于众,密以其谋闻于朝,请不次官之。诏以琎为承事郎,璞为承务郎。徙城之事,悉以任之。卒筑青居、大获、钓鱼、云顶凡十余城,皆因山为垒,棋布星分,为诸郡治所,屯兵聚粮为必守计。于是如臂使指,气势联络。又属嘉定开屯田于成都,蜀以富实。 选自《宋史·列传第175》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供张一如帅所居一:都,一概 | B.与分庭抗礼抗:对抗 | C.近则径诣公府诣:去,到 | D.密以其谋闻于朝闻:报告(使……知道) |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余玠礼待、提拔人才的一项是( )(3分) ①玠大更敝政,遴选守宰 ②言有可用,随其才而任之,苟不可用,亦厚遗谢之 ③玠将谢之,乃为设宴,玠亲主之 ④是观我待士之礼何如耳 ⑤遂不谋于众,密以某谋闻于朝,请不次官之 ⑥诏以琎为承事郎,璞为承务郎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余玠镇守蜀中,吸取诸葛亮的经验,广开言路,重用人才,除弊政,收到了显著成效。 | B.在余玠贤德感召下,冉氏兄弟毅然出山,慎思之后,提出在西蜀合理布防的策略。 | C.余玠采纳冉氏兄弟的建议,并把迁城之事,全委任他们督办,最终建成十余座城池。 | D.冉氏兄弟认为巴蜀之地不值得戍守防,余玠甚以为然,于是将军队移至钓鱼山一带。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士之至者,玠不厌礼接,咸得其欢心,言有可用,随其才而任之,苟不可用,亦厚遗谢之。(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