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小题。(19分)南人祖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取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小题。(19分)南人祖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取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小题。(19分)
南人祖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取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髻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常见也。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其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弃之于道旁,既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 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石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以赡军。一夕,海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略有删节
【注】①:红色  ②:粪土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乃易其衣敝:破旧
B.女角反遽:急忙
C.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具事: 陈述事实
D.至征卒叛时,将以赡军发:发放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泣下霑衿,与武诀去
B.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降臣诚恐见欺于王负赵
C.乃是履弃之于道旁斧斤时入山林
D.一夕,海潮所沦朝歌夜弦,秦宫人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和“后母虐待叶限”的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女至池,鱼毕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
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
B.曾其肉,味倍常鱼常令樵险汲深
C.其轻如毛,履石无声及洞节,母往,女守庭果
D.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
B.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的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
C.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
D.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3分)
(2)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4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1)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2)陀汗王猜测那个洞人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到鞋的,于是拘禁并拷打他,
最终也不知鞋是从哪里来的。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发,在文中是“打开、拿出”的意思。本题重点考查文言多义词,关键在于用“语境定意”法的运用。
小题1: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知识,能力层级为C级。A项两个“因”都是副词,“就”的意思。B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后一个“而”是连词,但表示承接(顺承)关系。C项前一个“以”是介词,“把”的意思。后一个“以”是介词,“按、在”的意思。D项前一个“为”是介词,“被”。后一个“为”是动词,“成为”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筛选归纳文中信息A、后一句不能表现“虐待”;B前一句不能表现“神奇”;C、前一句不能表现“神奇”。
小题1: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洞人们哀怜母女,并没有表示“以示追悔”。原文倒数第二段“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并无“追悔”之说,故此项无中生有。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衣:名词作动词,穿。袖:名词作动词,在袖子里藏着。行向池:状语后置。(2)意:猜测。以:介词,通过。拷掠:拷打。竟:最终。
南方人祖上传说,在秦汉之前,有个姓吴的洞主,当地人就叫他吴洞。他娶了两个老婆,其中一个老婆死了,留下一个女儿叫做叶限,从小温柔贤惠,擅长淘金,吴洞非常宠爱她。几年后,吴洞也死了,叶限被后母虐待,经常让她到高山上砍柴,去深潭边汲水。
当时曾经得到一尾鱼,两寸来长,红色的脊鳍,金色的眼睛,叶限就小心地把鱼喂养在自己的脸盆里。鱼天天生长,换了好几件器物,很快长大后盆里就容不下了,叶限就把它放到院子后面的池塘里。每天都把节省出的一些饭食投进去。在叶限过去的时候,这只鱼就会游到岸边,露出头来,其他人过去就沉在水底。她后母察觉了这件事,每次到池塘边偷看,总是见不到鱼,就骗叶限说:“你最近累了吧,我为你做了件新衣裳。”于是脱下她的旧衣服,然后又让她到另外的一个泉水那里去汲水,来回有上百里路。后母慢慢穿上它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那鱼就浮出了头,就立刻被她砍死了。鱼已经长到一丈多长,吃它的肉,味道比其他的鱼好一倍。吃剩下的鱼骨后母藏在了粪坑里。
到了第二天,叶限到池塘边上,可怎么也见不到鱼了,于是在野外哭泣。忽然有人披散着头发,穿着粗布衣服从天而降,安慰她说:“你别哭了,你的母亲***死了你的鱼!骨头扔在粪坑里,你回去,把骨头取出来藏在屋里,需要什么只管向它祈祷,都可以如愿的。”叶限照着他的话做,果然吃的穿的想要什么都能够得到。
到了洞节的时候,后母去,让叶限在家里看守门户。叶限等她们走远了,也跟着去了,穿上翠鸟羽毛编纺的衣服,金银丝线做成的鞋子。后母的女儿认出了他,就告诉她母亲:“那个人很像姐姐。”后母看了也很怀疑。叶限察觉出来,赶忙匆匆地赶回去,丢了一只鞋子,被洞人得到了。后母回来,只见女儿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吴姓的这个洞邻近有个海岛,岛上有个叫做陀汗的国家,兵力强盛,统治着附近几十个海岛,面积达到数千海里。洞人把那只金线鞋子卖给他们,国王得到了。让左右下人穿上它,鞋比脚小的人的尺寸还小一寸。于是下令全国所有的妇人都穿上试一下,竟然没有一个合适的。那鞋子轻得像羽毛,踩在石头上也没有声音,陀汗王猜测那个洞人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到鞋的,于是拘禁并拷打他,最终也不知鞋是从哪里来的。国王就认为是谁丢在路边的,于是到此洞的各户人家搜查同样的鞋子,如果谁家有相同的鞋子,就逮捕上告。抓到了叶限,陀汗王让叶限试穿,非常合适。然后叶限又穿上翠羽衣,两只鞋子都穿上,容貌像天上的仙女。这才把所有的事都说给国王,陀汗王带着叶限和鱼骨回去了。后母和她的女儿都被飞石打死了,洞人可怜她们,就挖了个石坑埋起来,叫做懊女冢。
国王把叶限带回国后,封为第一夫人。有一年,国王起了贪念,求鱼骨给他无限的宝石。结果第二年,再求鱼骨,什么也得不到了。国王就把鱼骨埋到了海边。用一百斛珠同它一起藏起来,用金子做标记。后来,陀汗国有叛军作乱,国王要挖掘它来奖赏军队,结果一晚上的时间,埋藏的地方就被海潮淹没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鹅笼①夫人传
(清)周容
鹅笼夫人者,毗陵某氏女也。幼时,父知女必贵,慎卜婿,得鹅笼文,即婿之。母曰:“家云何?”曰:“吾恃其文为家也。”家果贫,数年犹不能展一礼。妹许某,家故豪,行聘。僮仆高帽束绦者将百人,筐篚亘里许。媒簪花曳彩,默部署,次第充庭戺②,锦绣、縠珠钏,金碧光照屋梁。门外雕鞍骏骑,起骄嘶声。宗戚压肩视,或且曰:“乃姊家何似矣?”媪婢共围其妹,欢笑吃吃。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
一日,母出妹所聘币,裁为妹服,忽愠曰:“尔姊勿复望此也!身属布矣!”夫人闻之,即屏去丝帛,内外惟布。再数年,鹅笼益落魄。夫人妹已结鸳鸯枕,大鼓吹,簇凤舆出阁去。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
壬子秋,鹅笼岁二十四,举于乡。夫人母谓已出意外,即鹅笼亦急告娶,夫人谓母曰:“总迟矣。”于是鹅笼愧而赴京。中两榜,俱第一人,名哄天下。南京兆闻状元贫,移公帑金代行聘,官吏奔走执事,宗戚媪婢间,视妹时加甚。夫人仍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
已而鹅笼奉特恩赐归,以命服娶。抚、按使者已下及郡守,俱集驿庭候,鹅笼亲迎。自毗陵抵鹅笼家,绛纱并两岸数十里,县令角带③出郊,伏道左。女子显荣,闻见未之有也。
十年为相,夫人常以礼规放佚,故鹅笼当时犹用寡过闻。壬申,夫人卒于京邸,朝廷赐祭者七,遣官护丧归,有司营葬。绋引④日,公卿勋贵,尊幄鳞次,东郊如云。水陆南经二十余里,几筵相接。卒时语鹅笼曰:“地高坠重,公可休矣!妾不自知何故,以今日死为幸。”阅岁,鹅笼予告回里。久之,复夤缘再相,纵淫恣乱政,赐死。
赞曰:予至燕,闻鹅笼小帽青衫死古庙中,刑部锦衣诸官钥门复命去。尸挂三日,旨下始殓,牛车载柳棺出郭,无一视者。鹅笼再相如此,知夫人卒时所言固已窥其微也。呜呼!夫夫之得罪于国也,固先得罪于妇矣。
【注】①鹅笼:据《续齐谐》记载,宜兴人许彦遇一书生脚痛,书生要求坐进许彦的鹅笼里,许彦让书生入笼,负之不觉重。周延儒,字玉绳,江苏宜兴人,崇祯时先后两次任首辅,后削职安置正阳门外古庙,赐自尽。这里鹅笼喻宜兴书生,借指周延儒。②戺:台阶两旁所砌的斜石。③角带:发饰为角,衣饰为带,此指盛装。④绋引:牵引灵车的绳索,此指灵柩启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鹅笼文,即婿之婿:女婿
B.妹许某,家故豪,行聘遽:立刻
C.有司营葬敕:命令
D.复夤缘再相夤缘:攀附权贵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说明鹅笼夫人品德高尚的一组是()
①吾恃其文为家也②夫人谓母曰:“总迟矣。”
③夫人常以礼规放佚④绛纱并两岸数十里
⑤朝廷赐祭者七,遣官护丧归⑥妾不自知何故,以今日死为幸
A.①③⑤B.②⑤⑥C.③④⑥D.②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况,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鹅笼本是穷书生,后来在乡试中中了举人,又在会试、殿试中考取了第一名,名闻天下。为官最初十年少有过失,但夫人死后没有了夫人的规劝,因纵欲专权而被皇帝赐死。
B.文章中,“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一句多处出现,这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既对全文的素材起了连接作用,又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C.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如鹅笼夫人不慕荣华富贵和其妹贪慕荣华富贵的对比,热闹非凡的场面和鹅笼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的对比等等
D.这篇文章故事性强、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中,揭示了自我放纵、淫逸必败的道理,这对后人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鹅笼再相如此,知夫人卒时所言,固已窥其微也。(5分)
(2)夫夫之得罪于国也,固先得罪于妇矣。(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共8分)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字。(2分)
(1)若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2)然以自文于君亲
小题2:翻译句子(6分)
(1)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
(2)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大小不一,示其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小题1:下列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雨麦于岐山之阳:南边
B.以客而告之属:劝酒
C.今天不斯民遗:赠送
D.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命名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划线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①周公得禾,以名书②静女姝,俟我于城隅
B.①吾名吾亭②尔车来,以我贿迁
C.①予至扶风明年②唯夫党人偷乐兮
D.①官吏与庆于庭②勤心养公姥,好自扶将
小题3: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为仲卿母所遣B.为亭于堂之北
C.赐之以雨D.自缢于庭树
小题4: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叙写详略疏密有致。写修亭,笔墨极为简省,盼雨心情的描绘也仅寥寥数语。但对下雨经过则层层铺垫,不厌其详。
B.第3自然段作者运用主客对话的形式,一问一答,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雨的重要性。
C.本文以“忘”字为经,以“民”为纬,“民”贯穿期间,忧乐同民之意隐然言外,颇见匠心。
D.一场“三日乃止”的甘霖让当地官民兴奋异常,作者为此也特意建造了一个亭子,并命名这“喜雨亭”,体现了作者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
小题5: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段文字断句。(4分)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②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翻译下列句子。(10分)
小题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分)
小题2: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2分)
小题3: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3分)
小题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每题3分,共4小题)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盍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遡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小题1:对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民,则无恒产,无恒心。因:就、随之。
B.放辟邪,无不为已。侈:奢侈。
C.明君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制:规定。
D.此惟救死而恐不,奚暇治礼义哉?赡:足。
小题2:通假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已:通“矣”,语气助词。
B.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罔:通“网”,张网以伺,犹言陷害。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黑白相间。
D.则盍反其本矣!
盍:通“盖”,“何不”的合音字。
小题3:划线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放辟邪侈,无不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也?
B.及陷于罪,然后而刑之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之也轻
C.亦反其本矣!
王欲行之,则反其本矣!
D.今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
小题4:对本段内容层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三段开头至“罔民而可为也?”为第一层,论无恒产导致民乱政暴,正面论证“制民之产”的必要。
B.“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奚暇治礼义哉!”为第二层,古今对比论证“制民之产”的必要。
C.“王欲行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第三层,正面阐述怎样“制民之产”并教育百姓。
D.选文第三段从治理百姓、巩固统治进而统一天下的角度来论证,因此,对作为统治者的齐王来说,具有极大的说服力,文末描述的一幅王道乐土图客观上也有利于百姓。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