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张文谦,字仲谦,邢州沙河人。幼聪敏,善记诵,与太保刘秉忠同学。世祖居潜邸,受邢州分地,秉忠荐文谦可用。岁丁未,召见,应对称旨,命掌王府书记,日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张文谦,字仲谦,邢州沙河人。幼聪敏,善记诵,与太保刘秉忠同学。世祖居潜邸,受邢州分地,秉忠荐文谦可用。岁丁未,召见,应对称旨,命掌王府书记,日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张文谦,字仲谦,邢州沙河人。幼聪敏,善记诵,与太保刘秉忠同学。世祖居潜邸,受邢州分地,秉忠荐文谦可用。岁丁未,召见,应对称旨,命掌王府书记,日见信任。邢州当要冲,初分二千户为勋臣食邑,岁遣人监领,皆不知抚治,征求百出,民弗堪命。或诉于王府。文谦与秉忠言于世祖曰:“今民生困弊,莫邢为甚。盍择人往治之,责其成效,使四方取法,则天下均受赐矣。”于是乃选近侍脱兀脱、尚书刘隶、侍郎李简往。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由是世祖益重儒士,任之以政,皆自文谦发之。
  岁辛亥,宪宗即位。文谦与秉忠数以时务所当先者言于世祖,悉施行之。世祖征大理,国主高祥拒命,杀信使遁去。世祖怒,将屠其城。文谦与秉忠、姚枢谏曰:“杀使拒命者高祥尔,非民之罪,请宥之。”由是大理之民赖以全活。己未,世祖帅师伐宋,文谦与秉忠言:“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一视同仁,不可嗜杀。”世祖曰:“期与卿等守此言。”既入宋境,分命诸将毋妄杀,毋焚人室庐,所获生口悉纵之。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立中书省,首命王文统为平章政事,文谦为左丞。建立纲纪,讲明利病,以安国便民为务。诏令一出,天下有太平之望。而文统素忌谦,谟(谋划)谋之际屡相可否,积不能平,文谦遽求出,诏以本官行大名等路宣抚司事。临发,语文统曰:“民困日久,况当大旱,不量减税赋,何以慰来苏之望?”文统曰:“上新即位,国家经费止仰税赋,苟复减损,何以供给?”文谦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俟时和岁丰,取之未晚也。”于是蠲(juān免除)常赋什之四,商酒税什之二。
文谦蚤从刘秉忠,洞究术数;晚交许衡,尤粹于义理之学。为人刚明简重,几所陈于上前,莫非尧、舜仁义之道。数忤权幸,而是非得丧,一不以经意家惟藏书数万卷。尤以引荐人材为己任,时论益以是多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召见,应对称旨称:符合
B.命掌王府书记,日见信任见:看见
C.悉施行之悉:全、都
D.时论益以是多之多:称赞、重视
小题2:全都能体现张文谦以尧舜仁义之道劝谏皇上的一项是                         (  )
①岁丁未,召见,应对称旨。②今民生困弊,莫邢为甚。盍择人往治之。③杀使拒命者高祥尔,非民之罪,请宥之。④分命诸将毋妄杀,毋焚人室庐,所获生口悉纵之。⑤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一视同仁,不可嗜杀。⑥民困日久,况当大旱,不量减税赋,何以慰来苏之望?
A.①②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⑥
小题3:下列语句句读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B.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C.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D.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盍择人往治之,责其成效,使四方取法,则天下均受赐矣。
                                         
(2)既入宋境,分命诸将毋妄杀,毋焚人室庐,所获生口悉纵之。
                                         
(3)数忤权幸,而是非得丧,一不以经意。
                                         
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1) 为什么不选派人去治理这地方,要求他治出成效,使得各地都能够效法邢州,那么天下都受到您的恩赐了。
(2) 进入南宋境内以后,忽必烈分别命令各将领不要胡乱杀人,不要烧人房屋,所获得的俘虏全都放掉。
(3)屡次触犯权臣和宠臣,但自己的进退得失,全不放在心上。
解析

小题1:(见,表被动) 
小题1:(①是他受到世祖的赏识④写世祖听从劝谏后的做法,⑥是对王文统说的话)
【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文谦,字仲谦,是邢州沙河人。他幼年聪明,才思敏捷,记忆力强,和太保刘秉忠是同学。忽必烈(还没有成为元世祖)住在潜邸(皇储未正名时居住的宅第,取“潜龙勿用”意)的时候,受封邢州的土地,刘秉忠推荐张文谦,说他可以被任用。丁未年,忽必烈召见张文谦,张应答很合忽必烈的心意,于是忽必烈命令他做王府的书记官,一天天地被重用。邢州处于要道,刚开始忽必烈把这里的二千户百姓分给功勋之臣做食邑,每年派人去监督征收粮食钱财,这些人都不知道安抚、治理老百姓,各种各样的征收名目繁多,百姓不能忍受这样的政令。有人向王府诉苦。文谦和秉忠对忽必烈说:“现在百姓生活困顿,没有哪处比邢州更厉害的了。为什么不选派人去治理这地方,要求他治出成效,使得各地都能够效法邢州,那么天下都受到您的恩赐了。”在此情况下忽必烈就挑选身边的侍臣脱兀脱、尚书刘肃和侍郎李简一起去。三个人到了邢州,同心协力地治理,清除贪官,革灭豪强,流亡在外的百姓又都回来了,不到一个月,人口增加了十倍。因为这件事忽必烈更加看重儒生,任用他们当官,这都是从张文谦开始的。
辛亥年,宪宗即位。文谦和秉忠屡次把当时应该放在首位的事务说给忽必烈听,忽必烈都一一照做。忽必烈征讨大理国,国主高祥违抗命令,杀了忽必烈的信使逃亡而去。忽必烈大怒,将要屠杀城中百姓。文谦和秉忠、姚枢进谏说:“杀了使者违抗命令的是高祥啊,这不是百姓的罪过,请您原谅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理的百姓靠他们的话全部存活下来。己未年,忽必烈带领军队攻打南宋,文谦和秉忠说:“大王的军队,重在征讨,不在战斗,对南宋百姓应该一样用仁义对待,不能滥杀无辜。”忽必烈说:“希望大家一起遵守这样的诺言。”进入南宋境内以后,忽必烈分别命令各将领不要胡乱杀人,不要烧人房屋,所获得的俘虏全都放掉。
中统元年,忽必烈即位为元世祖,设立中书省,首先任命王文统为平章政事,张文谦为左丞相。张文谦帮助元世祖建立朝纲,讲解利害,把安抚国家、方便人民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元世祖的命令一出,天下就有太平的希望。但是王文统向来嫉妒贤能,朝中谋划商议的时候,屡次否定对方的意见,王积怨不能平息。(文统为人忌刻,初立中书时,张文谦为左丞。文谦素以安国利民自负,故凡讲论建明,辄相可否,文统积不能平,思有以陷之,文谦竟以本职行大名等路宣抚司事而去。《王文统列传》)张文谦急切请求出朝做官,世祖命令他凭左丞的身份做大名等行政区域的宣抚司事。临走的时候,张文谦对王文统说:“百姓困乏的日子很久了,况且又逢着大旱,不减免税赋,怎么能够抚慰百姓,从疾苦中获得重生的希望呢?”文统说:“皇上刚登上皇位,国家的费用只依仗税赋,如果再减免,凭什么供给皇上的用度呢?”张文谦说:“百姓富足了,皇上怎能不富足呢!等到时节和顺,年成丰足,再照常征收也不晚。”于是免除了通常赋税的十分之四,酒税的十分之二。
文谦早年跟从刘秉忠,深入地研究方术和算学;晚年和许衡交往,尤其精通儒家的义理。为人刚直明理,简朴持重,凡是向皇上陈述劝谏的,总是尧舜仁义之道。屡次触犯权臣和宠臣,但自己的进退得失,全不放在心上。家里只有藏书几万卷。尤其是把引荐贤良人才作为自己的责任,因而受到当时舆论的称赞。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9分)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郁离子·术使》)
小题1:解释加点字(4分)
①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    ②公所树与(      )
③相与俟狙公之寝(        )        ④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       )
小题2:下列加点字和“取其积”中“积”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B.公所树与
C.群狙皆畏苦之D.纠合骁健
小题3:下列句子中与“而为之役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必部分众狙于庭B.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C.故不为乡曲所称D.胁以白刃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9分)
(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3分)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3分)
                                                                         
(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辛仲甫传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仲甫少好学,及长,能吏事,伟姿仪,器局沉厚。周广顺中,郭崇掌亲军,署仲甫掌书记。显德初,出镇澶渊,仍署旧职。崇所亲吏为厢虞候,部民有被劫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仲甫请自捕逮,鞫之,吏故稽其狱。仲甫曰:“民被寇害而使自诬服,蠹政甚矣,焉用僚佐为?”请易吏以雪冤愤。崇悟,移鞫之,乃得实状。
乾德五年,入拜右补阙,出知光州。州有横河与城直,会霖潦暴疾,水溢溃庐舍。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六年,移知彭州。州卒诱营兵及诸屯戍,谋以长春节宴集日为乱。属春初,仲甫出城巡视,见壕中草深,意可藏伏,命烧薙之。凶党疑谋泄,有自首者。禽百余人,尽斩之。先是州少种树,无所休。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柳
太平兴国初,迁起居舍人,奉使契丹。辽主问:“党进何如人?如进之比有几?”仲甫曰:国家名将辈出,如进鹰犬材耳,何足道哉!辽主欲留之,仲甫曰:“信以成命,义不可留,有死而已。”辽主竟不能屈。使还,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既至,奏免岁输铜钱,罢榷酤,政尚宽简,蜀人安之。八年,加右谏议大夫。时彭州盗贼连结为害,诏捕未获。仲甫诱令自缚诣吏者凡百余人,余因散去。真宗即位,加太子少傅。咸平三年卒,年七十四。   
(节选自《宋史·辛仲甫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课:督促
B.署仲甫掌书记署:委任
C.诱令自缚诣吏者诣:陈述
D.吏故稽其狱稽:拖延
小题2: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直接表明辛仲甫“能吏事”的一项是 (3分)(  )
①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                 
②请易吏以雪冤愤
③周广顺中,郭崇掌亲军,署仲甫掌书记
④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
⑤仲甫诱令自缚诣吏者凡百余人,余因散去   
⑥信以成命,义不可留,有死而已
A.①③⑥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郭崇出镇澶渊,所辖百姓有被抢劫杀害的,而贼寇的首领,就是捕盗的官吏,官府因此不敢追究。仲甫说服郭崇,最终郭崇醒悟发公文审查讯问,才查出实情。
B.彭州士兵谋划在长春节宴会之日进行叛乱被仲甫识破,他出城巡视,命人将护城河中很深的草烧光、拔除,避免贼人隐藏埋伏,叛乱者见辛阴谋败露前来自首,共捕获一百多人,辛仲甫将他们全部斩杀。
C.太平兴国初年,辛仲甫担任起居舍人,奉命出使契丹。契丹皇帝请他评价党进是什么样的人,辛仲甫的回答收到了提升大宋国威的效果。
D.辛仲甫在成都时,上奏免除成都府每年上供的铜钱,废除官府对酒的专卖,为政崇尚宽厚简便,蜀人因此得以安居乐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是州少种树,暑无所休。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柳”。
(2)国家名将辈出,如进鹰犬材耳,何足道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人也。年数岁,中庭橘树冬熟,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家人皆异之。元嘉末,为国子生,再迁湘东王国常侍,转浔阳王府墨曹参军。明帝立,以愿儒吏学涉,兼番国旧恩,意遇甚厚。帝性猜忌,星文灾变,不信太史,不听外奏,敕灵台知星二人给愿,堂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验。
  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以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层。新安太守巢尚之罢郡还,见帝,曰:“卿至湘宫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愿在侧曰:“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浮图,有何功德?”尚书令袁粲在坐,为之失色。帝乃怒,使人驱下殿。愿徐去无异容。以旧恩,少日中,已复召入。
  帝好围棋,甚拙,去格七八道,物议共欺为第三品。与第一品王抗围棋,依品赌戏。抗每饶借之,曰:“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帝终不觉,以为信然,好之愈笃。愿又曰:“尧以此教丹朱[注],非人主所宜好也。”虽数忤旨,而蒙赏赐,犹异余人。迁兼中书郎。
  出为晋平太守,在郡不治产。前政与民交关,质录其儿妇。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在郡立学堂教授。郡旧出蚺蛇,胆可为药。有饷愿蛇者,愿不忍杀,放二十里外山中,—夜蛇还床下。复送四十里外山,经宿,复还故处。愿更令远,乃不复归,论者以为仁心所致也。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后琅邪人王秀之为郡,与朝士书曰:“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以母老解职,寻除后军将军。褚渊尝诣愿,不在,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渊叹曰:“虞君之清,一至于此。”令人扫地拂床而去。
  [注]丹朱:尧的儿子。尧认为他不肖,不足以授天下。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质录其儿妇质录:抓去做人质。B.除后军将军除:授予,任命。
C.虽数忤旨,而蒙赏赐忤旨:违背皇帝的旨意。D.好之愈笃笃:熟练。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虞愿“为人耿介”和“为政清廉”的一组是(   )
A.①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②子孙竞来取之,愿独不取
B.①愿徐去无异容②愿更令远,乃不复归
C.①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②愿往观视,清澈无隐蔽
D.①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②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明帝为湘东王时,虞愿任湘东王国常侍。明帝即位后,虞愿因与他有旧恩及有才华,因而受到重用。尽管皇帝生性猜疑,仍让虞愿负责灾异预报。
B.虞愿尽管因私人关系而得到皇帝的信用,仍还是敢于犯颜直谏。皇帝耗巨资建造寺院,他认为劳民伤财,罪孽比佛塔还高;皇帝爱好围棋他也当面指责;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
C.虞愿在晋平郡任太守时敢于为民做主,并且仁爱廉洁,深受同僚和百姓的称道;但作者同时也指出他不关心郡内的农业生产。
D.虞愿除了勤于吏治外,对儒学也很有研究,并且非常重视学校教育,皇帝也因此很器重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浮图,有何功德?(5分)
(2)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辛弃疾,宇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洲兼湖南安抚。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墓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日:“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诸军之冠。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由来 。于是连墙而至,其直身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垢,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止。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虞允文当国(主持)B.期一月飞虎营栅成(满,整)
C.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真才实干)D.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利息)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辛弃疾“有大略”的一组是(  )
①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主办
②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
③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④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
⑤逮其责令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
⑥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
A.①③⑥B.②③⑥C.①②⑤D.③④⑤
小题4: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任职湖南时,顶住各方压力,甚至冒着违抗皇上命令的危险,终于如期盖好了军队的营房。
B.辛弃疾通过抑制奸商稳定粮价、发放无息贷款扩大粮源等措施,较好地完成了江西的赈灾工作。
C.辛弃疾虽然有济世报国的宏伟抱负,但因生不逢时,他的政治军事才干却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
D.文章结尾,尽管有些迷信色彩,但却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辛弃疾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同情。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3分)
                                     
                                     
(2)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去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
B.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往
C.绝云气,负青天绝:断绝
D.彼且恶乎待哉待:凭借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则其负大舟也无力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B.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②而御六气之辩
C.①抢榆枋而止②三餐而反
D.①彼且奚适也②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小题3: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而后(鹏)乃今培风B.(大椿)以八千岁为春
C.(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D.(列子、宋荣子)犹有所待者也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B.第二段以冥灵、大椿等为例,说明物的寿命都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C.第三段作者认为宋荣子还是“有所待”,而列子达到了真正逍遥的境界。
D.作者认为只有做到“无己”“无功”“无名”,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
①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3分)
译文:                                                                 
②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