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濒死者数矣。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太祖见保儿,喜甚,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濒死者数矣。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太祖见保儿,喜甚,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濒死者数矣。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太祖见保儿,喜甚,抚以为子,令从己姓。年十九,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
  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士诚遣将据三溪,复击败之,斩陆元帅,焚其垒。
  士诚遣司徒李伯升以二十万众攻新城。文忠帅硃亮祖等驰救,去新城十里而军诘朝会战,文忠集诸将仰天誓曰:“国家之事在此一举,文忠不敢爱死以后三军。”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大军乘之,城中兵亦鼓噪出,敌遂大溃。捷闻,太祖大喜,召归,宴劳弥日。
  文忠帅亮祖等攻余杭。守将谢五,谕之降,许以不死。五出降。诸将请僇之,文忠不可。营于丽谯,下令曰:“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
  洪武二年春,以偏将军从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薄上都,走元帝。遇春卒,命文忠代将其军,奉诏会大将军徐达攻庆阳。行次太原,闻大同围急,谓左丞赵庸曰:“我等受命而来,阃外之事苟利于国,专之可也。今大同甚急,援之便。”遂出雁门,次马邑,败元游兵,进至白杨门。天雨雪,已驻营,文忠令移前五里,阻水自固。质明,敌大至。以二营委之,殊死战,度敌疲,乃出精兵左右击,大破之。
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风发,遇大敌益壮。颇好学问,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其释兵家居,恂恂若儒者,帝雅爱重之。家故多客,尝以客言,劝帝少诛戮,又谏帝征日本,及言宦者过盛,以是积忤旨,不免谴责。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
(选自《明史·李文忠传》,有删改)
【注】①僇:同“戮”。 ②阃外:朝廷之外。③踔厉:精神振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谒:拜见
B.去新城十里而军去:离去
C.宴劳弥日。弥:终
D.次马邑次:驻扎
小题2:下列选项中分别表现李文忠骁勇、有谋略的一项是(   )
A.①以二营委之,殊死战,度敌疲,乃出精兵左右击,大破之。
②守将谢五,谕之降,许以不死。五出降。诸将请僇之,文忠不可。
B.①行次太原,闻大同围急,谓左丞赵庸曰:“我等受命而来,阃外之事苟利于国,专之可也。今大同甚急,援之便。”
②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
C.①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大军乘之,城中兵亦鼓噪出,敌遂大溃。
②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
D.①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
②临阵踔厉风发,遇大敌益壮。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士诚派遣将领,占据了三溪,又打败了李文忠,***掉了陆元帅,焚烧了他的营垒。
B.李文忠治军严厉,军纪严明,有士兵拿了百姓一口锅就把他斩首示众。
C.他解除兵权回家后,小心谨慎像一个儒生,太祖十分喜爱和器重他。
D.他虽然被解除兵权,他依旧关心国事,直言进谏,触犯龙颜,遭到皇帝的斥责。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年十九,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3分)
                            ▲  ▲                              
(2)遇春卒,命文忠代将其军,奉诏会大将军徐达攻庆阳。(3分)
                            ▲  ▲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分)
                            ▲  ▲                              
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⑴(李文忠)十九岁,跟着(太祖)救援池州,打败了天完军,他的骁勇在诸将中排名第一。(得分点:破、冠各1分,补出“太祖”1分。)
⑵常遇春死后,太祖命李文忠代理指挥常遇春的军队,奉命会同大将军徐达一起进攻庆阳。(得分点:卒、代、将各1分)
⑶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得分点:定语后置、名词作状语、用各1分,语意通顺1分)
解析

小题1:B(去,距离)
小题1:C(A.①有谋略,②诚信;B. ①处事灵活,②爱民 ;C. ①骁勇,②有谋略;D.①言出必行,②骁勇)
小题1:A(“又打败了李文忠,***掉了陆元帅,焚烧了他的营垒”错,是李文忠打败张士诚,***掉了陆元帅,焚烧了张士诚的营垒。)
小题1: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文忠字思本,小名叫宝儿,是盱眙县人,是太祖姐姐的儿子。他的父亲李贞带着他在乱军中辗转反侧,有好几次差点死去。这样过了两年才在滁阳见到了太祖。太祖见到他,非常高兴,把他当自己的儿子来抚养,并让他跟从自己姓朱。李文忠十九岁,以舍人的身份率领太祖的亲兵,跟着太祖救援池州,打败了天完军,他的骁勇在诸将中排名第一。
张士诚侵犯严州,李文忠率军在东门抵抗,他派出其他将领出小北门,从小道偷袭张士诚的军队,两面夹击,大败张士诚。张士诚又派遣将领驻守三溪,李文忠打败了他们,斩***了陆元帅,并烧毁了敌军的营寨。
张士诚派遣司徒李伯升率领二十万军队进攻新城。李文忠领硃亮祖等人前往救援,在距离新城十里的地方驻军。第二天早晨会战,李文忠召集诸位将领对天发誓说:“国家大事成败在此一举,我不敢吝惜一死而躲在三军的后面。”李文忠手拿长矛率领几十个骑兵,从高处飞奔下来。大军也跟在后面击鼓呐喊,敌军于是大败。捷报传来,太祖十分高兴,把李文忠召回身边,终日设宴慰劳他。
李文忠率领硃亮祖等人进攻余杭。余杭的守将是谢五,李文忠告诉他如果投降,就答应不***他。于是谢五请求投降。诸将要求***掉谢五,李文忠没有答应。军队在丽谯宿营,李文忠下令说:“谁擅自进入老百姓家里,就处死谁。”一个士兵借了老百姓家一口锅,李文忠将他斩首示众,于是城里就安定下来了。
洪武二年春天,李文忠以偏将军的身份跟随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进攻元军,一直迫近上都,把元帝都吓得逃走了。常遇春死后,太祖命李文忠代理指挥常遇春的军队,奉命会同大将军徐达一起进攻庆阳。军队行军驻扎在太原,听说大同被包围,形势危急,李文忠对左丞赵庸说:“我们奉皇上的命令来进攻元军,军营之外的事情如果对国家有利,我们可以单独灵活处理。现在大同被包围,形势危急,我们应该趁便救援他们。”于是率领军队出雁门关,驻扎在马邑,打败了元军的小股军队,进军到白杨门。天上下起了雪,军队本来已经宿营了,李文忠又命令军队向前移五里,把积水阻住坚固防守。天亮的时候,元军的大部队到了。李文忠派出二支部队迎击,和元军殊死作战,他估计元军疲劳了,才派出精兵从左右进攻,大败元军。
李文忠气量沉着宽宏,没有谁能猜测他的心机。他作战时他精神振奋,越是遇到强大的敌人越是充满勇气和力量。他十分喜爱学习,通晓经书的大义,他写的诗歌气势雄伟,不同凡响。起初,太祖在应天定都,因为军队增加,供给不足,就增加百姓的田租,李文忠为百姓请求,最终得以减少田租的数额。他解除兵权回家后,小心谨慎像一个儒生,太祖十分喜爱和器重他。他家里有许多门客,曾经因为门客的话,劝说皇帝少点诛***,又劝谏皇帝不要东征日本,并且说宫中的宦官太多,因此逐渐与皇帝的心意不合,不免受到皇上的谴责。洪武十六年冬天生病,皇帝亲自前往探望。第二年三月,李文忠去世,终年四十六岁。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二)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小题1:下面文句中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不足为外人道也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人非生而知之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小题2:下面文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朝济而夕设版焉
B.则群聚而笑之顺风而呼
C.句读之不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吾师道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小题3:下列各文句中均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⑤用心一也   ⑥师不必贤于弟子   ⑦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⑧吾从而师之
A.①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⑤⑦⑧
C.①②③④⑥⑧D.①②③⑤⑥⑧
小题4:下列文句与“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小题5:对下列句子当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从而师之   ②粪土当年万户侯   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⑤假舟辑者,非能水也    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⑦小学而大遗   ⑧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
A.①②⑧∕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⑧∕⑥⑦
C.①∕③④∕②⑤⑧∕⑥⑦D.①∕③④⑧∕②⑤∕⑥⑦
小题6:翻译上述文段中划线的文言语句。(4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分)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真州东园记
欧阳修
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
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渠芰荷之的历,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又曰:“真,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而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后先,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   
庐陵欧阳修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真州当东南之水会   当:应当
B.图其所谓东南者来以示予   示:指示
C.吾于是信有力焉        信:相信
D.而又协于其职           协:协助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而因其暇日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B.①凡图之所载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①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②持其踵为之泣
D.①乃为之书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小题3:选出全属于真州东园美景的一项                 (  )
①流水横其前            ②芙渠芰荷之的历
③苍烟白露而荆棘        ④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
⑤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  ⑥草木日益以茂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 D.③④⑥
小题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东园是施正臣、许子春和马仲涂三人于闲暇之时用监军荒废的营地建造的一座园子。
B.作者欧阳修从夕日的废营地变为美丽的东园这事实中认识到有能力可以改变环境。
C.东园吸引着四方人士天天前来游览,而施正臣等三人却是有空才能去,所以流连忘返。
D.作者面对东园艳丽典雅的景致和游人游玩的欢乐激动不已,欣然命笔,为园作记。
小题5: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4分)
(2)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3分)
(3)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共12分,每小题3分)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D.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小题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B.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
C.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合D.张良西向侍侍:陪坐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晋军函陵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⑤皆白衣冠以送之       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⑦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⑧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A.①⑤/②③/④⑦/⑥⑧B.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C.①⑤/②③/④⑧/⑥⑦D.①⑥/②③/④⑤/⑦⑧
小题4: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D.大王来何操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尚志斋说
宋·虞集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畜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丧;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注】①正鹄:靶心。②准的:标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挽必圆,视必审审:仔细
B.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谕:超过
C.患难忧戚,志不为慑慑:屈服,改变
D.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党:同类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②作《师说》以赠之
B.①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①此立志之最先者也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D.①援笔书所欲言②若属且皆为所虏也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阐述志向的必要性或重要性的一组是
①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
②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
③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
④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
⑤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
⑥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A.①②③B.③④⑥C.①④⑤D.②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用射箭作比喻,是为了形象地说明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读者对“立志”这个问题有明确的认识。
B.作者认为“善为学者”的志是以圣贤为准的,向圣贤学习,为学者才能走上正途,因此,确立目标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C.最后一段拓开一笔,写自己为黄济“书‘尚志’二字赠之”和“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旨在强调“善教”的重要性。
D.文章引譬喻类,正反说理,节奏层次分明,语言极具韵律,将“立志”这一话题阐述得精辟有力。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4分)
②“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2分)
③(子厚)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而自肆于山水间。(《柳子厚墓志铭》) (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陈宁,茶陵人。元末为镇江小吏,从军至集庆,馆于军帅家,代军帅上书言事。太祖览之称善,召试檄文,词意雄伟,乃用为行省掾吏。时方四征,羽书帝午,宁酬答整暇,事无留滞,太祖益才之。淮安纳款,奉命征其兵,抵高邮,为吴人所获。宁抗论不屈,释还,擢广德知府。会大旱,乞免民租,不许。宁自诣太祖奏曰:“民饥如此,犹征租不已,是为张士诚驱民也。”太祖壮而听之。
辛丑除枢密院都事癸卯迁提刑按察司佥事明年改浙东按察使有小隶讼其隐过宁已擢中书参议太祖亲鞫之宁首服系应天狱一岁吴元年冬尽将决太祖惜其才命诸将数其罪而宥之用为太仓市舶提举。                            
洪武元年召拜司农卿,迁兵部尚书。明年出为松江知府。用严为治,积岁蠹弊,多所厘革。寻改山西行省参政。召拜参知政事,知吏、户、礼三部事。宁,初名亮,至是赐名宁。
三年,坐事出知苏州。寻改浙江行省参政,未行,用胡惟庸荐,召为御史中丞。太祖尝御东阁,免冠而栉。宁与侍御史商暠入奏事,太祖见之,遂移入便殿,遣人止宁毋入。栉已,整冠出阁,始命入见。六年命兼领国子监事。俄拜右御史大夫。八月遣释奠先师。丞相胡惟庸、参政冯冕、诚意伯刘基不陪祀而受胙,太祖以宁不举奏,亦停俸半月。自是,不预祭者不颁胙。久之,进左御史大夫。
宁有才气,而性特严刻。其在苏州征赋苛急,尝烧铁烙人肌肤。吏民苦之,号为陈烙铁。及居宪台,益务威严。太祖尝责之,宁不能改。其子孟麟亦数谏,宁怒,捶之数百,竟死。太祖深恶其不情,曰:“宁于其子如此,奚有于君父耶!”宁闻之惧,遂与惟庸通谋。十三年正月,惟庸事发,宁亦伏诛。
(节选自《明史·奸臣列传·一九六卷》)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馆于军帅家馆:寄居
B.太祖益才之。才:认为……有才干
C.多所厘革。厘:治理
D.免冠而栉栉:洗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召试檄文,词意雄伟,乃用为行省掾吏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丞相胡惟庸、参政冯冕、诚意伯刘基不陪祀而受胙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C.太祖以宁不举奏,亦停俸半月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D.久之,进左御史大夫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小题3: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陈宁有才无德的一组是(3分)
① 太祖览之称善,召试檄文,词意雄伟。
② 宁酬答整暇,事无留滞,太祖益才之。
③ 奉命征其兵,抵高邮,为吴人所获。                                    
④ 自是,不预祭者不颁胙。
⑤ 其在苏州征赋苛急,尝烧铁烙人肌肤。                                    
⑥ 宁闻之惧,遂与惟庸通谋。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宁向太祖进谏,善于变通陈情。一次他乞免民租,未得到允许,就向太祖面奏,以征租不止会把百姓赶跑为由,说服了太祖。
B.陈宁虽有才气,但性情严酷刻薄。他在苏州做知府时,征赋苛急,曾烧红了铁烙人肌肤。官居高位后,仍不听太祖的指责,也不听儿子的多次劝阻,反而恼怒,将儿子捶打数百至死。
C.太祖对陈宁虽爱其才,但恨其恶,不姑息。陈宁在提拔为中书参议后,因隐过被揭发,坐了一年牢。因为没举奏丞相胡惟庸等不陪祀而受胙,被停了半个月薪水。终因与胡惟庸勾结,二人一同被***。
D.陈宁是一个奸臣,有才无德。他在广德任知府时,乞免民租,而在苏州知府任上时,却征赋苛急;虽以严为治,取得一点政绩,但严刻之中丧失人性,致使官民苦不堪言,乃至太祖恨恶之极。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4分)
辛丑除枢密院都事癸卯迁提刑按察司佥事明年改浙东按察使有小隶讼其隐过宁已擢中书参议太祖亲鞫之宁首服系应天狱一岁吴元年冬尽将决太祖惜其才命诸将数其罪而宥之用为太仓市舶提举。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宁自诣太祖奏曰:“民饥如此,犹征租不已,是为张士诚驱民也。”太祖壮而听之。
②三年,坐事出知苏州。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