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虽武夫,而晓吏事,其下不能欺。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虽武夫,而晓吏事,其下不能欺。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之,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从傍诟骂,夺其剑而逐之,问之,乃继母也,重荣叱其母出。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而见晋高祖自藩侯得国,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虽怀异志,而未有以发也。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数以此非诮高祖。契丹使者往来过镇州,重荣箕踞慢骂,不为之礼,或执***之。是时,吐浑白氏役属契丹,苦其暴虐,重荣诱之入塞。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而姑息重荣不能诘。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高祖遣杜重威逆之,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重荣闻彦之降晋,大惧,重荣以吐浑数百骑守牙城,重威使人擒之,斩首以献,高祖御楼受馘,命漆其首送于契丹。 注:藩镇:指总领一万的军府。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 讼:控告 | B.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暴:突然 | C.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谨:严格 | D.姑息重荣不能诘。 诘:追问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安重荣“怀异志”和“非诮高祖”的一组是:( ) A.天子宁有种邪重荣箕踞慢骂 | B.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屈中国以尊夷狄 | C.重荣诱之入塞而充无厌之欲 | D.重荣怒,执拽剌此晋万世耻也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 A.安重荣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在处理一起家庭纠纷时,生父不忍***其子,继母则提剑***逐,重荣不满继母的行径,厉声将她斥退。 | B.安重荣愤然于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极力轻慢侮辱对方,甚至抓捕***死他们,高祖屈已礼待契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 | C.契丹一直伺机图谋晋朝,本应引起晋朝君臣高度警惕,高祖却表示前朝与虏和亲的做法都是为国家考虑,现今重荣对抗契丹只能是自取其辱。 | D.安重荣肖兵起事,借口朝见,聚集数万饥民前往邺地。高祖派遣部队阻击,在双方交战中重荣被俘遇害,高祖令人漆其首级后将它送给契丹。 | 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⑴又写送信给朝廷大臣,四方藩镇官,都说契丹可以攻取。 ⑵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年十七,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宋江夏王义恭闻之,引为行参军。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蛮僚怀之,竞饷金宝,谦慰喻而还,一无所纳。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奉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视事三年,征还为抚军中兵参军。元徽初,迁征北司马府主簿。建平王将称兵,患谦强直,托事遣使京师,然后作乱。及建平诛,迁左军将军。齐代初,为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遗,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厩居焉。天监六年,出为零陵太守,巳衰老,犹强力为政,吏民安之。先是,郡多虎暴,谦至绝迹。及去官之夜,虎即害居民。谦为郡县,常勤劝课农桑,务尽地利,收入常多于邻境。九年,以年老,征为九禄大夫。既至,高祖嘉其清洁,甚礼异焉。 谦自少及老,历二县五郡,所在廉洁。居身俭素,冬则布被莞席,夏日无帱帐,而夜卧未尝有蚊蚋,人多异焉。年逾九十,强壮如五十者,每朝会,辄先众到公门。力于仁义,行己过人甚远,从兄灵庆尝病寄于谦,谦出行还问起居。灵庆曰:“向饮冷热不调,即时犹渴。”谦退遣其妻。有彭城刘融者,行乞疾笃无所归,友人舆送谦舍,谦开厅事以待之。及融死,以礼殡葬之。众咸服其行义,十五年,卒官,时年九十二。 (选白《梁书·列传第四十七》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宾:服从,归顺。 | B.固辞不受固:坚持,坚决。 | C.常勤劝课农桑劝:劝说,规劝。 | D.行乞疾笃无所归笃:(病)重。 |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孙谦“治干”(处理政务的才干)和“廉洁”的一组是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谦年轻时,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干,后因父亲去世而离职守丧。在客居历阳期间,孙谦亲自耕种来供养弟妹,兄弟和睦,他的为人不仅获得乡里人的称赞,他也因此被江夏王选用为“行参军”。 | B.孙谦被提拔为巴东建平二郡太守时,拒绝了明帝要求他带兵进驻的圣旨,不依靠武力威压镇服郡中百姓,而是采取广施惠政、推行教化等一系列利民措施,“蛮僚”纷纷归服,郡境之内安然无事。 | C.孙谦任零陵太守时,虽然年老衰弱,但还是努力处理政事,使属吏百姓都感到安适,就连那内常伤害人畜的老虎也好像受孙谦德政的感化,在孙谦任职期间竟然绝迹,而孙谦离职的当晚,虎又出来伤人。 | D.孙谦努力奉行仁义,他的堂兄曾因病寄住在孙谦家中,孙谦出外回家后都要去问候堂兄,当得知堂兄饮食起居状况不好时,就派自己的妻子去照料堂兄。孙谦还收留了行乞病重且无家可归的刘融,并在其死后殡葬了他。 | 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建平王将称兵,患谦强直,托事遣使京师,然后作乱。(5分) 译文: (2)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厩居焉。(5分) 译文: |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小题1:下列各句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奋:发展 | B.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言:言语 |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兵:军队 | D.却匈奴七百余里却:击退 | 小题2:从句式的角度判断,不同的一项是( )(3分)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B.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 C.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 小题3:根据文意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秦自开国以来至于始皇而有六代。 | B.随着秦始皇的统一,标志着秦由攻势转为守势。因此,这段主要是说秦的守策。 | C.秦初对外依然表现为进攻的态势,南服百越,北却匈奴。 | D.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5分) (2)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5分) |
下列各项中,对《家》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觉慧参加学生联合会组织的请愿、罢课、散发传单、创办刊物等反对军阀的斗争,遭到了高老太爷的严厉斥责,并被禁闭在家里。此时,他诅咒“家,什么家!不过是一个狭窄的笼!”“这种生活,就跟关在监牢里当囚犯一样!”“简直是浪费青春,浪费生命!” | B.他只知道他的命令应该遵守,他的面子应该顾全。至于别人的幸福,他是不会顾到的。他只知道向觉新要人。他时常发脾气,骂了觉新,骂了克明;连周氏也挨了他的骂。觉慧帮助觉民逃婚后,高老太爷闻讯勃然大怒,并说觉民再过半个月不回家,便将他永远赶出去,登报声明他不是高家的子弟。 | C.《家》中的觉新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不许再出门……觉慧常常吹箫,那种声音,似乎是直接从心灵深处发出来的婉转的哀诉,使得空气里充满了悲哀。原来他得知梅从宜宾回省城来了。 | D.高家的丫头鸣凤,为了反抗被嫁孔教会长冯乐山的命运而投湖自尽。事后觉慧悲痛地来到湖边。觉民劝他忘汜此事,但觉慧却疯狂地拍打自己的胸膛,他认为自己是***死鸣凤的凶手,认为自己的家庭和社会也都是凶手。经觉民的劝解,他不断地重复着“我是青年”,“我是青年”,语气由领悟而至怀疑而至坚定,显现了年轻人在悲惨现实前的觉醒。 | E.“并不是我们爱闹事,我们本来在学堂里头好好地读书,我们这回的运动也不过是自卫的运动。我们无缘无故地挨了打,当然不肯随便了结……”觉慧忍住气和平地分辩道。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上街游行,散发传单。克安向高老太爷告知此事,于是他被叫来训话,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声称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运动。觉慧没有屈服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据理力争。 |
万章问曰:“敢问友。”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①,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费②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③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蔬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尚④见帝,帝馆甥⑤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⑥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孟子·万章》) ①孟献子:鲁国大夫仲孙蔑。②费:春秋时小国,旧地在今山东鱼台西南费亭。③亥唐:晋国人。晋平公时,朝中多贤臣,但亥唐不愿为官,隐居穷巷,平公曾对他“致礼与相见面请事”,非访敬重。)④尚:同“上”。⑤甥:古时称妻子的父亲叫外舅,所以,女婿也称“甥”,舜是尧帝的女婿。⑥用:以 小题1:下面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 然:这样 | B.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 事:求我办事 | C.虽蔬食菜羹,未尝不饱 蔬:通“疏”,粗糙 | D.亦飨舜,迭为宾主 飨:给……吃东西 | 小题2:下面几组句子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其三人,则予忘之矣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 B.则不与之友矣 秦人不睱自哀,而后人哀之 | C.虽小国之君亦有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D.吾于子思,则师之矣 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 小题3: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孟献子,百乘之家也 | B.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 | C.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 | D.是天子而友匹夫也 | 小题4:下面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平公对亥唐以朋友之道对之,亥唐粗茶淡饭招待他,他也一定吃饱。 | B.费惠公和子思、颜般、王顺、长息等人的关系不同,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 | C.孟献子与乐正裘、牧仲等五人做朋友,就抛弃了自己的家。 | D.尧与舜是翁婿关系。但他们日常相处也像朋友一样,经常互相招待。 | 小题5:翻译下面句子(9分) (1)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4分) (2)用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5分) 小题6:谈谈你对孟子所说的交友之道的理解。(3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每题3分。 马绍,字子卿,济州金乡人,从上党张播学。丞相安童入侍世祖,奏言宜得儒士讲论经史,以资见闻。平章政事张启元以绍应诏,授左右司都事。出知单州,民刻石颂德。至元十年,佥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司事。益都宁海饥,绍发粟赈之。 十九年,诏割隆兴为东宫分地,皇太子选署总管,召至京师,为刑部尚书。万亿库吏盗绒四两,时相欲置之重典,绍言:“物情俱轻,宜从贷减。”乃决杖释之。河间李移住妄言惑众,谋为不轨,绍被檄按问,所全活几百人。二十四年,分立尚书省,擢拜参知政事,赐中统钞五千缗。时更印至元钞,前信州三务提举杜璠言至元钞公私非便。平章政事桑哥怒曰:“杜璠何人,敢沮(jǔ,阻止)吾钞法耶!”欲当以重罪。绍从容言曰:“国家导人使言,言可采,用之;不可采,亦不之罪。今重罪之,岂不与诏书违戾乎?”璠得免。拜尚书左丞。亲王戍边,其士卒有过支廪米者,有司以闻,帝欲究问加罪。绍言:“方边庭用兵,罪之,惧失将士心。所支逾数者,当嗣年之数可也。”制可。 宗亲海都作乱,其民来归者七十余万,散居云、朔间。桑哥议徙之内地就食,绍持不可。桑哥怒曰:“马左丞爱惜汉人,欲令馁死此辈耶?”绍徐曰:“南土地燠(yù,燥热),北人居之,虑生疾疫。若恐馁死,曷若计口给羊马之资,俾还本土,则未归者孰不欣慕。言有异同,丞相何以怒为?宜取圣裁。”乃如绍言以闻,帝曰:“马秀才所言是也。”桑哥集诸路总管三十人,导之入见,欲以趣办财赋之多寡为殿最。帝曰:“财赋办集,非民力困竭必不能。然朕之府军,岂少此哉!”绍退至省,追录圣训,付太史书之。议增盐课,绍独力争山东课不可增。议增赋,绍曰:“苟不节浮费,虽重敛数倍,亦不足也。”事遂寝。都城种苜蓿地,分给居民,权势因取为己有,以一区授绍,绍独不取。桑哥欲奏请赐绍,绍辞曰:“绍以非才居政府,恒忧不能塞责,讵敢徼非分之福,以速罪戾!”桑哥败,迹其所尝行赂者,索其籍阅之,独无绍名。桑哥既败,乃曰:“使吾早信马左丞之言,必不至今日之祸。”帝曰:“马左丞忠洁可尚,其复旧职。” 尚书省罢,改中书左丞,居再岁,移疾还家。元贞元年,迁中书右丞,行江浙省事。大德三年,移河南省。明年卒。有诗文数百篇。 (《元史·卷一百七十三》,原文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物情俱轻,宜从贷减 贷:饶恕,宽恕 | B.岂不与诏书违戾乎 戾:违背,违反 | C.迹其所尝行赂者 迹:捉拿,擒获 | D.马左丞忠洁可尚 尚:尊敬,仰慕 | 小题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属于表现马绍宽厚爱人的一项是 ①益都宁海饥,绍发粟赈之 ②物情俱轻,宜从贷减 ③追录圣训,付太史书之 ④绍独力争山东课不可增 ⑤以一区授绍,绍独不取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世祖时的丞相安童建议,朝廷应选用儒士讲解经史,以便增加见闻。在这样的时机下,马绍被张启元举荐,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 B.马绍任参知政事期间,原信州三务提举杜璠因谈论改印至元钞的弊端而惹怒了平章政事桑哥,马绍从容地为杜璠辩解,使他免于重罚。 | C.海都叛乱时,桑哥建议将那些逃回的汉人安置到内地;马绍则认为不如按人口资助他们一些购买牲畜的钱,使他们回归故土。皇帝赞同马绍的意见。 | D.马绍面对权重势大的桑哥也敢于据理力争,表现出刚正不阿的性格。桑哥倒台后的一番忏悔之言,更是从另一角度对马绍忠正廉明品格的褒扬。 |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河间李移住妄言惑众,谋为不轨,绍被檄按问,所全活几百人。(3分) 答: (2)国家导人使言,言可采,用之;不可采,亦不之罪。(4分) 答: (3)苟不节浮费,虽重敛数倍,亦不足也。(3分) 答: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