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尚节亭记刘基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文言文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尚节亭记 刘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署,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①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为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传②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注①大易:指《易经》;②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特卉木也特:只是 | B.坐右之器以欹欹:倾斜 | C.于是乎有裨焉裨:补偿 | D.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 宜:适宜 | 小题2: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莲取其出污而不染②其人居远未来 | B.①或以之比德而自励②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 C.①予观而喜之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D.①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 小题3:下列句子中与“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C.过烽火矶。 |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小题4: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古人种花植树是为了修身养性,从中汲取精神营养,而不仅仅是为了玩赏,满足自己的嗜好。 | B.会稽黄中立,喜欢培植竹林,后又在竹林中修造了一座“尚节亭”;他认为读书人要效法竹子,虚心有节。作者对此十分赞赏。 | C.作者认为,花草树木春、夏秋冬的“节”,体现出阴阳寒暑的中和之道,而作为人的大节,难以达到中庸之道的境界。 | D.从文章末段“然则”“苟然”等词句分析,作者认为黄中立看到竹有节,联想到为人处世也需求大节,因此植树建亭,以之为“读书游艺”之所。 | 小题5:断句与翻译(10分)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4分) 谚曰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于官其义一也。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 ②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D 小题5:(1)谚曰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于官其义一也。(错断2处扣1分,扣完为止。两个“之计”后面可不译) 译文:谚语说:“一年之计,不如种粮食;十年之计,不如栽树木。”说的就这个意思。孔子说:“在家之中能处理好家政,据治家之理可以用于治理国家。”那义理是一致的。 (2)译文见“参考译文”。 a因此他在竹林间建了一所亭子,起名叫“尚节亭”,作为读书游艺的地方 b世风衰败了,道德沦丧了,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也少了 |
解析
小题1:“裨”是“裨益、好处”之意思。 小题2:都是介词,用、拿。(A.人称代词,它指示代词,那。C.代词,尚节亭动词,到。D.动词,作为介词,表被动。)7、D.被动句(A固定句式;B.状语后置;C.省略句) 小题3:(从全文看,应是黄中立早已崇尚节操立下大志,才植竹建亭,以此来勉励自己。) 小题4:被动句(A固定句式;B.状语后置;C.省略句) 小题5:略 《尚节亭记》参考译文 古人栽种花草树木是有所取义的,并非只为好玩罢了。所以(栽)兰花,是取它的芬芳;(种)谖草,是取它的名字含有忘忧的意思;(爱)莲花,是取它生长在污泥里,却不染上污秽。不只是花草树木,(其它如)用玉石做佩饰,用象牙做环圈,用倾斜的器具放在座位右边作摆设(也是这个意思);有的人拿它来比拟美好的德行而藉以自勉,有的人拿它来惩戒不良的想法而藉以自警;(这样)在提高道德修养方面是有帮助的。 会稽人黄中立,喜欢种竹子,是取竹有节的意思,因此他在竹林间建了一所亭子,起名叫“尚节亭”,作为读书游艺的地方,淡泊而无向外营谋的念头。我见了,很喜欢。 竹子这种植物,体质柔弱,当中还是空的,柔美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原因是它有节。至于经历了冬天的严寒、夏天的酷热,遭受了霜雪的侵袭,仍然枝干不改,叶子不变,颜色依旧青青的,像是守住大节而不可以使他屈服的君子一般。的确,内里有什么也会表现在外面,因为(天赋的真性)常常表现在形体上。这样,就拿节来说明竹子,还有比节更值得崇尚的吗? 世风衰败了,道德沦丧了,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也少了。中立有才能还没有开始施展,却早早地的因崇尚节操而立下志向,这真是具有大过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 关于“节”字的含义,在《易经》里已解释得十分充分了,用不着另外再寻求解释。花草树木的节,确实是枝叶所生的地方,生气聚集在那里,筋脉也汇合在那里。所以得到这个节的中和之道,就可以畅旺茂盛,枝条通达,而长成美好的植物;得不到这个中和之道,就变成流出汗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坏草木,因而戕害了它的生命。因此一年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是节气;所谓节,就是阴阳寒暑转移的契机。在人生旅途中遭到变故,人的节操就会显露出来;所谓节,是人很难表现到恰到好处的,于是才有合乎中庸的(一个标准)。所以:辞让继任国王之位,这件事是大节,在泰伯就做对了,在季子就没有做对;坚持自始不变,这也是大节,子思这样做就适宜了,但曾子这样做就太过了。必定要看看怎样才能合乎义,不可固执。分辨得不精细,处理得不适当,就不能畅达通顺,而变成流出汁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了。这不就差太远了吗? 《礼记·中庸》的注书上说:“在做事前预先计划好,就不致发生困惑。”平日有所研究,一旦遇到事,处理起来就应对自如了。那么,黄中立取竹的含义来为他的亭子命名,且又和我们这些人交游,又岂是无意义呢?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7分) ⑴刘铭传,字省三,安徽合肥人。同治元年,李鸿章募淮军援江苏,铭传率练勇从至上海,号铭字营。招抚南汇降贼,简精锐隶其军。贼由川沙来犯,击败之,连克奉贤、金山卫,累功擢参将,赐号骠勇巴图鲁。 ⑵光绪六年,俄罗斯议还伊犁,有违言,急备边。召铭传至京,疏陈兵事,略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其机括则在铁路。铁路之利,不可殚述,于用兵尤为急不可缓。中国幅员辽阔,防不胜防,铁路一开,南北东西呼吸相通,无征调仓皇之虑,无转输艰阻之虞,从此裁兵节饷,并成劲旅,一兵可得十兵之用。权操自上,不为疆臣所牵制,立自强之基础,杜外人之觊觎,胥在于此。”疏上,虽格未行,中国铁路之兴,实自铭传发之。 ⑶十一年,法兰西兵扰粤、闽,诏起铭传,督台湾军务。敌三犯沪尾,又犯月眉山,皆击退,歼敌千余,相持八余月。十一年,和议成,法兵始退。初授福建巡抚,寻改台湾为行省,改台湾巡抚。檄将吏入山剿抚南、中、北三路,前后山生番①,薙发归化②。丈田清赋,溢旧额三十六万两有奇,增茶、盐、金、煤、林木诸税。始至,岁入九十余万,后增至三百万。兴造铁路、电线,防务差具。屡因病陈请乞罢,久始允之。 ⑷二十一年,朝鲜兵事起,屡召,以病未出。寻卒,诏念前功,赠太子太保,赐恤,建专祠,谥壮肃。 (《清史稿·列传二百三》有删减) 乙 (公)常以古兵家皆以治兵列奇零之数,其正者则在治国,故雅不以武功自震襮③,尤殚精经世之务。 (节选自《刘壮肃公家传》江宁程先甲撰) 注:①生番:旧时侮称文明发展程度较低的人,多指少数民族或外族 ②薙发:剃发 ③震襮:显扬,表露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简精锐隶其军⑵防不胜防 ⑶檄将吏入山⑷奇零之数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分)()A.不为疆臣所牵制 | B.故雅不以武功自震襮 | C.列坐其次 | D.暮去朝来颜色故 | 小题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⑴其机括则在铁路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B.⑴于用兵尤为急不可缓⑵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 C.⑴立自强之基础,杜外人之觊觎⑵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 D.⑴(公)常以古兵家皆以治兵列奇零之数⑵引以为流觞曲水 | 小题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6分) ⑴俄罗斯议还伊犁,有违言,急备边。 ⑵丈田清赋,溢旧额三十六万两有奇。 小题5:乙文中程先甲赞刘铭传“尤殚精经世之务”,甲文中哪些方面体现了这点?(3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兰陵武王长恭,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又攻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 邙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谓曰:“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贪残?”长恭未答。相愿曰:“岂不由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长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于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速祸。”长恭泣下,前膝请以安身术。相愿曰:“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长恭然其言,未能退。及江淮寇扰,恐复为将,叹曰:“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自是有疾不疗。武平四年五月,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妃曰:“何不求见天颜?”长恭曰:“天颜何由可见!”遂饮药薨。赠太尉。 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及讨定阳,士深在军,恐祸及。长恭闻之曰:“吾本无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尝入朝而仆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 (节选自《北齐书·卷十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列其赃表:表明 | B.王既受朝寄寄:托付 | C.长恭总其众总:统领 | D.家事亲切亲切:切近 | 小题2:下列各项中,能分别表现高长恭勇武和宽容品性的最恰当的一组是:A.①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②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 B.①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②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 | C.①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②长恭独还,无所谴罚 | D.①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②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邙山一役中,高长恭率领五百人马两次深入周军阵地,大胜后,北齐将士作《兰陵王入阵曲》歌颂他。 | B.长恭表面上贪爱财物,实则是为自保。相愿劝其小心行事,否则被朝廷处罚反而会加速祸患到来。 | C.长恭外貌温柔,内心豪壮,声音和容貌都很秀美,但由于骁勇善战、以国事为己任而为后主所忌。 | D.长恭向属下请教安身之术,相愿建议其韬光养晦。长恭采纳了,但最终仍未能幸免于难。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4分) ⑵岂不由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3分) ⑶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3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认,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后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以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愿以身居作居作:作佣人 | B.鸿并绝不娶并:全部 | C.简斥数妇简:直接 | D.无乃欲低头就之乎就:投身、屈就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 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 B.因为执勤 /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C.今乃衣绮缟,傅粉墨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D.以观夫子之志耳 / 舞幽壑之潜蛟 |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梁鸿崇尚节操的一项是(3分) ①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②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 ③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④居庑下,为人赁舂 ⑤七日而鸿不答 ⑥鸿潜闭著书十余篇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鸿曾在当时的最高学府中学习,博览群书,无所不通;学成之后却因家境贫寒无法著述,只好在上林苑中放牧。 | B.梁鸿为人正直耿介,他死后,人们都认为品性清高的他足以与坚守信念的要离媲美。 | C.孟光貌丑而心慧,在刚嫁给梁鸿时用盛装丽服来试探梁鸿的品性,其实孟光早已有隐居的准备。 | D.皋伯通发现佣工梁鸿之妻对丈夫十分敬重,因此断定梁鸿是一个非凡的人,于是安排他住在家里,使梁鸿得以闭门著书。 | 小题5:断句与翻译(9分) (1)用“/”给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邻 家 耆 老 见 鸿 非 恒 人 乃 共 责 让 主 人 而 称 鸿 长 者 于 是 始 敬 异 焉 悉 还 其 豕 鸿 不 受 而 去 归 乡 里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4分) ②今而见择,敢不请罪。(2分) |
课内文言文阅读(18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B.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 C.黎民不饥不寒 | D.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小题2: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3分)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小题3:下列句子中“以”的含义与“树之以桑”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B.可以无饥矣 | C.斧斤以时入山林 | D.请以战喻 | 小题4:下列句子中与“申之以孝悌之义”的句式不同的一项( )(3分)A.百亩之宅,树之以桑 |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小题5:翻译上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 (2)是何异于刺人而***之,曰:“非我也,兵也。” (3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问题(15分)(10分)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小题1:贾母戏谑地称王熙凤是“泼皮破落户儿”和“凤辣子”,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婉转批评。 | B.既说明王熙凤的厉害,又表明贾母对她的亲近。 | C.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宠爱。 | D.既说明王熙凤的泼辣的性格,又表明贾母对她的戏谑嘲讽。 | 小题2:“气派”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A.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 | B.指人的态度仪表 | C.指人做事的魄力 | D.指人的精神与面色 | 小题3:王熙凤是个八面玲珑极会说话的聪明人,文中最能显示她的这一特点的是哪句话?为什么?(3分) 小题4:王熙凤问黛玉及婆子们一些话的目的是什么?(3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