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憙,字季和,上党铜鞮人也。少有高行,以贤良征,不行。累辟三府,不就。宣帝①复辟憙为太傅属,固辞疾,郡县扶舆上道,时憙母疾笃,乃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憙,字季和,上党铜鞮人也。少有高行,以贤良征,不行。累辟三府,不就。宣帝①复辟憙为太傅属,固辞疾,郡县扶舆上道,时憙母疾笃,乃窃逾泫氏城而徒还,遂遭母丧,论者嘉其志节。后为并州别驾,时骁骑将军秦朗过并州,州将毕轨敬焉。令乘车至阁。憙固谏以为不可,轨不得已从之。 景帝②辅政,命憙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憙到,引见,谓憙曰:“昔先公辟君而君不应,今孤命君而君至,何也?”对曰:“先君以礼见待,憙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憙畏法而至。”帝甚重之。从讨毌丘俭还,迁御史中丞。当官正色,不惮强御,百僚震肃焉。 顷之,除凉州刺史,领护羌校尉,绥御华夷,甚有声绩。羌虏犯塞,憙因其隙会,不及启闻,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以功重免谴。 泰始初,封祁侯。憙上言:“故立进令刘友、前尚书山涛、中山王睦、故尚书仆射武陔各占官稻田,请免涛、睦等官。陔已亡,请贬谥。”诏曰:“法者,天下取正,不避亲贵,然后行耳,吾岂将枉纵其间哉!然案此事皆是友所作,侵剥百姓,以缪惑朝士。奸吏乃敢作此,其考竟友以惩邪佞。涛等不贰其过者,皆勿有所问。憙亢志在公,当官而行,可谓‘邦之司直’者矣。光武有云:‘贵戚且敛手以避二鲍’。岂其然乎!其申敕群僚,各慎所司,宽宥之恩,不可数遇也。” 初,憙为仆射时,凉州虏寇边,憙唱义遣军讨之。朝士谓出兵不易,虏未足为患,竟不从之。后虏果大纵逸,凉州覆没,朝廷深悔焉。憙自历仕,家无储积,亲旧故人乃至分衣共食,未尝私以王官。及卒,追赠太保,谥曰成。(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一》有删改) 【注】①宣帝:司马懿。②景帝:司马师。③泰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④邦之司直:出自《诗经》,司直:主正人过者。⑤二鲍:指汉初鲍永、东汉鲍恢,两人都抗直不避权贵。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固辞疾辞:推辞 | B.帝甚重之重:器重 | C.然案此事皆是友所作案:追究,查办 | D.竟不从之竟:竟然 | 小题2:下列语句中,全部表现李憙为官正直的一组是()(3分) ①论者嘉其志节②憙固谏以为不可③当官正色,不惮强御④绥御华夷,甚有声绩⑤从讨毌丘俭还,迁御史中丞⑥未尝私以王官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憙年轻时,有德才,多次被征召为官,都坚辞不就。后来为了病重的母亲,在上任途中偷偷回家,这种弃官尽孝的志节赢得人们的赞许。 | B.李憙告发刘友、山涛、司马睦及武陔等各侵占官稻田,司马炎虽然表扬了李憙,但只惩罚了前立进县令刘友了事,对山涛、司马睦等亲信大臣却法外开恩。 | C.李憙兼任护羌校尉时,对待羌人,主张坚决打击。做仆射时,也主动要求领兵讨伐,但朝廷并不接受。不久羌人大举进犯,攻陷凉州,朝廷为之震惊。 | D.李憙为官清廉贫俭,家无蓄积,亲戚旧友分穿他的衣服,和他一起吃饭,但他却不曾徇私为他们谋取官职。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明公以法见绳,憙畏法而至。(3分) 译: (2)不及启闻,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3分) 译: |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l)现在明公您用法令来限制我,我害怕犯法才来的。(3分,见、绳、句意各l分)(2)(李憙)来不及禀告朝廷,就见机行事出动军队深入敌军,于是大获全胜。(3分,辄、便宜、句意各l分) |
解析
小题1:(竟:最终)(3分) 小题2:(①表现其孝道④表现其政绩⑤表现其才干)(3分) 小题3:(从“绥御华夷,甚有声绩”可见李憙对羌人采取安抚策略;“羌虏犯塞”等句则言其对羌虏的侵犯坚决主张反击;‘主动要求领兵”错,应为“唱义遗军讨之”。)(3分) 小题4:略 参考译文 李憙,字季和,上党铜鞮(tóngdī,今山西沁县)人。李憙年轻时德行高尚,因为贤良被征召,不就职,屡次被三府征召,不上任。宣帝(司马懿)又征召李憙为太傅属,李憙借病坚决推辞,郡县派车送他上路,时值李憙的母亲病重,于是他暗自翻过泫氏城墙徒步返回,竟赶上他母帝去世。谈到这事的人都赞赏他的志节。后来担任并州别驾,当时骁骑将军秦朗路过并州,州将毕轨敬仰他。让秦朗来牟到并州官署。憙坚决劝谏阻止了这件事,毕轨不得已听从了他的意见。 景帝(司马师)辅佐治理政事。命李憙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李憙到任,大臣引入见景帝,景帝付李憙说:“过去先公征辟你你不应征,今我命令你你却来了,为什么呢?”憙回答说:“当年先君以礼节对待我,所以我能按礼节来决定进退;现在明公您用法令来限制我,我害怕犯法才来的。”景帝更加器重他,李憙跟从景帝讨伐毋丘俭(三国时期魏将)回来,升官为御史中丞。他担当职守庄重严肃,不畏强暴,百官之震慑,风气肃然。 不久,李憙被授为凉州刺史,兼任护羌校对,安定防御汉族与少数民族,很有声望功绩。羌人冒犯边塞,李憙趁其有可乘之机,来不及禀告朝廷,就见机行事,出动军队深入敌军,于走大获全胜,因为功劳重大免受责备。 泰始初,封为祁侯。李憙进言:“前立进县令刘友、前尚书山涛、中山王司马睦、前尚书仆射武陔将官田占为己有,请求免去山涛、司马睦等人的官职,武陔虽已死,请求将他的谥号降级。”武帝下诏说:“法令,是天下用作典范的,不回避亲近显贵之人,然后才能推行,我难道将在这中间枉法放纵他们吗!但是追查此事都是刘友一人所作.他侵害盘剥百性,来欺诈迷感朝廷官吏,奸吏竟然敢作出这样的事,应对他拷问处死来惩戒邪佞之人。如果山涛等人不再重犯过错,就不必再追究他们。今李憙志向高远,一心为公,担任官职,行使职责,可称得上‘邦之司直’了。汉光武帝有言:‘贵戚尚且缩起手来逃避二鲍’。大概就是这样!宜告诫百官群僚,使他们各自谨慎于自己的职责。而宽容的恩典是不应该经常使用的!"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 ②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注】颡:额头。 小题1:下列对选段①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告子认为人性无善恶之分,人性的善恶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不是先天就有的。 | B.孟子以“水之就下”比喻人性本善:人性没有不善的,就如水没有不向下流的。 | C.孟子先肯定了告子的观点,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告子的观点作了补充和发展。 | D.选段中孟子的人性本善的观点与“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的观点一致 | 小题2:结合上面两个选段,谈谈孟子与孔子在主客观对人的作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看法。(3分) 答: |
文言文阅读 王忠嗣,华州郑人。父战死,忠嗣时年九岁,入见帝,伏地号泣,帝抚之曰:“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更赐今名,养禁中。肃宗为忠王,帝使与游。及长,雄毅寡言,有武略,上与论兵,应对蜂起,帝器之。试守代州别驾,大猾闭门自敛,不敢干法。数以轻骑出塞,忠王言于帝曰:“忠嗣敢斗,恐亡之。”由是召还。 忠嗣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安边,不生事,尝曰:“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 帝方事石堡城,诏问攻取计,忠嗣奏言:“吐蕃举国守之,若顿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帝意不快。会董延光建言请下石堡,诏忠嗣分兵应接,忠嗣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延光不悦。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入说曰:“大夫爱惜士卒,有拒延光心,虽名受诏,实夺其谋。然大夫已付万众,而不立重赏,何以贾士勇?且大夫惜数万段赐,以启谗口,有如不捷,归罪大夫,大夫先受祸矣。”忠嗣曰:“吾固审得一城不足制敌,失之未害于国。吾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哉!”延光过期不克,果诉忠嗣沮兵。 又安禄山城雄武,扼飞狐塞,谋乱,请忠嗣助役,因欲留其兵;忠嗣先期至,不见禄山而还。数上言禄山且乱,李林甫益恶之,阴使人诬告“忠嗣尝养宫中,云吾欲奉太子”。帝怒,贬汉阳太守,卒,年四十五。后哥舒翰引兵攻石堡,拔之,死亡略尽,如忠嗣言,故当世号为名将。 初,在朔方,至互市,辄高偿马直,诸蕃争来市,故蕃马浸少,唐军精。迄天宝末,益滋息。 赞曰: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自古忠贤,工谋于国则拙于身,多矣,可胜道哉! (选自《新唐书》卷六十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猾闭门自敛,不敢干法干:冒犯,冲犯。 | B.恐所得不雠所失雠:补偿。 | C.吾固审得一城不足制敌审:仔细考察 | D.诸蕃争来市市:交易。 |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忠嗣“深谋远虑”的一组是() ①数以轻骑出塞②恐所得不雠所失 ③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④吾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哉 ⑤数上言禄山且乱⑥至互市,辄高偿马直A.①②⑤ | B.③④⑥ | C.①③④ | D.②⑤⑥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忠嗣九岁时父亲战死,皇帝将他养在宫中;等年纪稍大,雄毅寡言,通晓兵法,皇帝很器重他,试着让他做代州别驾,豪强恶霸吓得闭门不出,收敛行迹。 | B.王忠嗣曾奉诏派兵协助董延光攻打石堡城,他不愿牺牲几万人来换取一个官职,所以军中没有设立奖励制度,董延光过期没能攻克,归罪于王忠嗣。 | C.王忠嗣曾坚决反对攻取石堡城,皇帝对他很不满意,后来时机成熟,哥舒翰率兵攻下了石堡城,因此当时人们一致认为哥舒翰是一代名将。 | D.王忠嗣有勇有谋,但由于受奸人陷害,最终死于被贬之地。史家评论说:“自古忠臣贤良,大多善于治国,却不善于保身”。 |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忠嗣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安边,不生事,尝曰:“平世为将,抚众而已。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5分) 译文: (2)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5分) 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纵囚论 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转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古文观止•唐宋文》 注: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周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录大辟囚三百余人 录:审查 | B.及施恩德以临之 临:对付 | C.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 贼:残害 | D.不逆情以干誉 干:求取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此乃岳阳楼之大观也 | B.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 C.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 D.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小题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认为,唐太宗“纵囚”是“逆情以干誉”,是统治者博取好名声的假仁假义的行为,不可为天下之常法。 | B.在欧阳修看来,那些罪大恶极的犯人能按期归来,是因为他们估计到这样做了,定能得到皇帝的赦免,并不是皇帝恩德深入人心的结果。 | C.作者认为“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的举动,只有君子才做得到,小人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 D.文章通过议论,指出纵囚不近情理,非治国之法;不见恩德,非圣人之法。最后引出文章主旨,鲜明地表达了欧阳修顺应人情、严肃法治的政治观点。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 (2)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 |
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9分,每小题3分)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祖愍祖,宋广州刺史。父景仁,中散大夫。季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人问其故,季直曰:“若有赐,当先父伯,不应度及诸孙,是故不取。”愍祖益奇之。五岁丧母,哀若成人。初,母未病,令于外染衣【注】;卒后,家人始赎,季直抱之号恸,闻者莫不酸感。 及长,好学,淡于荣利。起家桂阳王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时人号曰“聘君”。父忧服阕,尚书令刘秉领丹阳尹,引为后军主簿、领郡功曹。出为望蔡令,顷之以病免。时刘秉、袁粲以齐高帝权势日盛,将图之,秉素重季直,欲与之定策。季直以袁、刘儒者,必致颠殒,固辞不赴。俄而秉等伏诛。 齐初,为尚书比部郎,时褚渊为尚书令,与季直素善,频以为司空司徒主簿,委以府事。渊卒,尚书令王俭以渊有至行,欲谥为文孝公,季直请曰:“文孝是司马道子谥,恐其人非具美,不如文简。”俭从之。季直又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时人美之。 迁太尉记室参军。出为冠军司马、东莞太守,在郡号为清和。还除散骑侍郎,领左卫司马,转镇西谘议参军。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边职上佐,素士罕为之者。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以为骠骑谘议参军,兼尚书左丞。仍迁建安太守,政尚清静,百姓便之。还为中书侍郎,迁游击将军、兼廷尉。 梁台建,迁给事黄门侍郎。常称仕至二千石,始愿毕矣,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天监初,就家拜太中大夫。高祖曰:“梁有天下,遂不见此人。”十年,卒于家,时年七十五。 季直素清苦绝伦,又屏居十余载,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闻者莫不伤其志焉。 【注】染衣:僧衣。意思是出家为僧。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应度及诸孙度:担心 | B.与季直素善善:友好 | C.还除散骑侍郎除:(被)任命 | D.政尚清静尚:崇尚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陶季直“淡于荣利”的一组是() ①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②起家桂阳王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 ③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 ④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 ⑤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 ⑥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哒殡敛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季直自幼聪慧,颇得祖父赏识,在他五岁母亲去世时,家人将其从寺院中赎回,陶季直抱着母亲,痛哭不止,他悲哀的表情犹如成人,令在场者无不倍感辛酸。 | B.陶季直“及长”为官,无论是担任京城官员,还是出任地方官员,施政都非常推崇“清净”,当地的百姓不仅认为他的施政之举“便民”,而且称誉他任职之处清净和平。 | C.陶季直认为刘秉、袁粲二人都是儒生,他们推翻齐高帝的图谋必败,因此坚决不参与他们的谋反,而日后刘秉、袁粲二人服罪处死的结局也充分验证了陶季直预见的正确性。 | D.陶季直为官能急流勇退,常说官做到两千石,最初的愿望就全实现了。听闻他事迹的人无不为他的志向感到悲伤,就连梁高祖都慨叹:“梁拥有了天下,竟见不到这个人。” | 小题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季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5分) (2)季直素清苦绝伦,又屏居十余载。(6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寓山注》序 祁彪佳 予家高士里,固山阴道上也。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曰“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予时亦捧土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石亦渐古,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予自引疾南归,偶一过之,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此开园之始末也。 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两年以来,橐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园开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始。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牗,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此开园之岁月也。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予亦不暇缕述之矣。 (有改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两兄以斗粟易之易:换取 | B.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勃;兴起的样子 | C.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夷:使……平坦 | D.四时之景,都堪泛月迎风堪:堪称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作者“卜筑之兴”的一组是(3分) ( ▲ ) ①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 ②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 ③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 ④朝而出,暮而归 ⑤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和家旁的寓山好像有夙缘,儿时哥哥在山中劳作,他也在旁边游戏,经历变故引病南归后,偶过而有所感,便一步步将它建成了景色优美的园林。 | B.山园兴建之初,作者仅想造三五间房子,对客人的建议也漠然,但万壑千岩的丽景和哥哥未罢的工程使其兴趣愈发浓厚,不惧奇寒酷暑,耗尽了家财,建园成痴。 | C.园巾水石、花木互相映衬,桥、榭、径、峰参差点缀,轩斋深幽宽敞极尽情趣,各类房屋各显其妙;园内外的景色,赏,心悦目,令人陶醉。 | D.文章从“始末”“痴癖”“营构”“岁月”等方面介绍开园的过程,虽然每节各述一个方面,但“兴”“趣”贯穿始终,各节叙事互为补充,似断实连。 |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3分) 译文: ▲ (2)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3分) 译文: ▲ (3)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4分) 译文: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