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有都柱都:大B.施关发机关:枢纽、关键
C.皆共目之目:眼睛D.出为河间相出:离开(朝廷)
小题2:选出各项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以精铜铸成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验之以事,合契若神D.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覆盖周密无际B.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C.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D.衡下车,治威严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①白日***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后汉书•董宣传》)
①    苍头:女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捕获
B将何以理天下乎      治理
C使宣叩头谢主        感激
D宣悉以班诸吏        分赐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B.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因敕强项令出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D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何以汝为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写法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笔下的董宣,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所谓的“强项”:刚烈倔强而不肯低首下人。这从他毫不留情地把湖阳公主的女仆从公主身边拉下车来,当场格***这一事例可以看出。
B董宣对贵戚、豪强决不宽贷,对自身极为严格。其死时,只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真可谓是身无长物,家徒四壁。
C皇上本打算箠***董宣,但由于董宣义正词严,宁死不屈,最终也不得不引咎自责,做出让步,并赐钱三十万。这表明他仍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天子。
D文章有主有辅,有详有略,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生动地刻画了董宣刚直不阿、公正廉洁的典型形象,从而使董宣的形象十分丰满动人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爱,喜爱,喜欢。
B.人亦念其家念,顾念
C.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极言贵重点的东西。
D.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用,灭族。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小题3: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B.第一段用比喻和排比,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C.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D.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翻译。(10分)
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对曰:“患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
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
(1)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2分)
(2)“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4分)
(3)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柳敬亭传(节选)   【清】黄宗羲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
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亡何国变,宁南死。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使以其技鸣鸣:扬名声。
B.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目:书目,目录。
C.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侪:辈、类。
D.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理:从事。
小题2:下列各项中每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期月而诣莫生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大铁椎传》)
B.致敬亭于幕府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C.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援古证今,极力为之
D.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由是之扬
小题3:下列各项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柳敬亭原是一位“犯法当死”的在逃犯人,却能在说书行业中经过他人的指点和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名达于缙绅间”,这种进取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B.家破国变和动荡多变的生活,没有使柳敬亭颓废,反而使他的说书艺术有很大的长进,这说明社会人生与艺术的某种必然联系,也可思索一番。
C.柳敬亭之所以能得到名将左良玉的器重,并且为南明王朝所尊重,是因为他能像一般文人那样立意谋篇,炼字炼句,引古证今,努力写成公文,并且写得更好。
D.从全文内容上来看,柳敬亭的说书艺术之所以成功,一方面是自己天赋使然,并且在后天刻苦努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缘际会,使他的人生更为跌宕多姿,阅历更为丰富饱满。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张煌言字玄着,别号苍水,崇祯壬午举人,抗清勇士,其自叙略云:
“余自乙酉倡义,距今十五年,栖山踏海,艰苦备尝;其间三入长江,登金山,掠瓜洲、仪征,师徒单弱,迄无成绩。今岁仲夏,郑延平全师北出,以余熟江上形势,推督前部。时敌于金焦间横铁索绝流,夹岸列西洋大炮,守御甚严。余引舟入江,乘风溯流而进,方过焦山,风急甚,急叱舟人断索鼓棹;两岸炮轰如雷,弹飞若电,共总百艘,得至金山者,十七舟而已。翌日延平克瓜洲,将济师铁瓮。余请独率标下直捣观音门,以制留都之援。将至仪征,吏民赍版图来迎,首所过,一二遗老皆焚香相送。进次六合,得报,知润州已下。余意延平由陆逐北,不三日当达石头。不料仍由水道,海船行迟。余抵观音门,再越宿,见陆信杳然,乃移泊江浦,发轻舟,先上芜湖。比延平至,达七里滩洲,方与余商略攻建业,而上流捷音至矣!延平以芜湖咽喉之地,属余统本辖戈船往赴。临发,余谓延平师久易生他变,宜乘朝气,分兵袭取旁郡邑,使金陵为孤注,然后以全力搏之;不可先挫锐于坚城之下。延平唯唯。
七夕,余至芜湖,传檄郡邑,致书缙绅,大江南北来归者数十城。四方豪雄,往往诣军门受约束,请归旗相应。既降宁国,直取九江,不料延平忽弃余言,不急进攻,又师无纪律,敌人攻暇,竟至大败。余既得报,犹以石头即偶挫,未必遽登舟;即登舟,未必遽扬帆;故且退治芜湖,弹压上流。更不料延平胆怯,并瓜、润弃之而走矣。余时进退维谷,不得已西趋鄱阳,欲号召九江义勇,为再举计;奈人心已散,师溃铜陵,弃舟登陆,追兵至,突围得出;顾视左右,止一僮自随焉。”其自叙如此。
其后煌言间关百折,得还海边,树旗鸣角。旧校②某利赏,执归宁波,后戮于杭州,埋骨于南屏③之阴。
(选自吴伟业《张煌言殉节始末》,有删改)
注释:①铁瓮,润州,都是指镇江。②校:低级军官。③南屏:山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掠瓜洲、仪征掠:攻打,攻下
B.推督前部督:率领
C.以制留都之援制:牵制
D.其后煌言间关百折间关:鸟鸣声
小题2:下列各句中,全都能直接表现张煌言“忠勇不惧”的一组是(3分)
①余引舟入江,乘风溯流而进  ②将至仪征,吏民赍版图来迎
③余请独率标下直捣观音门    ④今岁仲夏,郑延平全师北出
⑤欲号召九江义勇,为再举计
⑥其后煌言间关百折,得还海边,树旗鸣角
A.①④⑥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末张煌言带头起义,受尽艰难困苦,曾与郑延平一起坚持抗清,表现了对明王朝的忠勇。
B.张煌言坚持抗清斗争,足迹遍及瓜州、仪征、镇江、芜湖、南京、宁国、九江、鄱阳、铜陵、宁波、杭州等地。
C.张煌言曾与郑延平一起共同抗击清兵,但后来,郑延平因种种原因没有采纳张煌言的意见,弃城而逃,致使张煌言进退两难。
D.张煌言忠于明朝,奋勇抗清,历经艰险和种种曲折,最后却被原部下抓获,导致遇难。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将至仪征,吏民赍版图来迎,鹢首所过,一二遗老皆焚香相送。(3分)
(2) 旧校某利赏,执归宁波,后戮于杭州,埋骨于南屏之阴。(4分)
(3) 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3分)(韩愈《进学解》)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