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光烈阴皇后讳丽华,南阳新野人。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更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光烈阴皇后讳丽华,南阳新野人。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光烈阴皇后讳丽华,南阳新野人。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更始元年六月,遂纳后于宛当成里,时年十九。及光武为司隶校尉,方西之洛阳,令后归新野。及邓奉起兵,后兄识为之将,后随家属徙淯阴,止于奉舍。
光武即位,令侍中傅俊迎后,与胡阳、宁平主诸宫人俱到洛阳,以后为贵人。帝以后雅性宽仁,欲崇以尊位,后固辞,以郭氏有子,终不肯当,故遂立郭皇后。建武四年,从征彭宠,生显宗于元氏。九年,有盗劫***后母邓氏及弟䜣,帝甚伤之,乃诏大司空曰:‘吾微贱之时,娶于阴氏,因将兵征伐,遂各别离。幸得安全,俱脱虎口。以贵人有母仪之美,宜立为后,而固辞弗敢当,列于媵妾。朕嘉其义让,许封诸弟。未及爵土,而遭患逢祸,母子同命,愍伤于怀。《小雅》曰:“将恐将惧,惟予与汝。将安将乐。汝转弃予。”风人之戒,可不慎乎?其追爵谥贵人父陆为宣恩哀侯,弟䜣为宣义恭侯,以弟就嗣哀侯后。及尸柩在堂,使太中大夫拜授印绶,如在国列侯礼。魂而有灵,嘉其宠荣!’
十七年,废皇后郭氏而立贵人。制诏三公曰:‘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节,其上皇后玺绶。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宜奉宗庙,为天下母。主者详案旧典,时上尊号。异常之事,非国休福,不得上寿称庆。’后在位恭俭,少嗜玩,不喜笑谑。性仁孝,多矜慈。七岁失父,虽已数十年,言及未曾不流涕。帝见,常叹息。
显宗即位,尊后为皇太后。永平三年冬,帝从太后幸章陵,置酒旧宅,会阴、邓故人诸家子孙,并受赏赐。七年,崩,在位二十四年,年六十,合葬原陵。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弟就嗣哀侯后嗣:继承
B.归自微贱归:归附
C.主者详案旧典案:查验
D.非国休福休:幸福
小题2:下列选项能够全部表现光烈阴皇后“雅性宽仁”的一项是(  )
①以郭氏有子,终不肯当        ②而固辞弗敢当,列于媵妾
③魂而有灵,嘉其宠荣          ④怀执怨怼,数违教令
⑤言及未曾不流涕              ⑥因将兵征伐,遂各别离
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④⑥D.①③⑤
小题3:下列对本文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光武帝刘秀认为阴氏先娶,又雅性宽仁,欲立之为后,但阴丽华拒绝了。
B.光武帝认为郭皇后没有《关雎》中赞颂的后妃之德,吕后和霍氏的风范,所以废了她的后位。
C.光武帝刘秀废黜了皇后郭氏而立阴氏,阴氏慈爱孝顺,艰苦简朴,为人所认可。
D.阴丽华谦让谨慎,深得光武帝的爱怜,这是阴丽华得宠的主要原因。
小题4:把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朕嘉其义让,许封诸弟。未及爵土,而遭患逢祸,母子同命,愍伤于怀。
(2).帝从太后幸章陵,置酒旧宅,会阴、邓故人诸家子孙,并受赏赐。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1)朕对她的仁义谦让很赞赏,答应封赏她的各个兄弟。但他们还没有得到爵位和封地,却遭遇灾祸,母子同时丧命,我心中很悲伤。
(2).显宗跟着阴太后到章陵去,在旧宅院中摆设酒宴,把阴氏、邓氏等各家的子孙叫来聚会,他们全都受到了赏赐。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部。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招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佑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已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小题1:对下列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堤堰,决陂塘决:疏浚
B.后安石当国当:掌管
C.众不能诎诎:通“屈”,使屈服
D.人言不足恤恤:体恤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货谷与民,出息以偿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苏子与客泛游于赤壁之下
C.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小题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安石提倡变法的一组是(    )
①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②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
③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④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⑤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
⑥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A.②③④B.②④⑥C.①③⑤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记忆力超群,文思非常敏捷,写的文章非常精妙,而且口才非常好,在辩论时常常旁征博引,把对手说得心服口服。
B.王安石任签书淮南判官期满后,并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按照惯例进献文章要求考试馆阁职务,这表现出他特立独行的性格。
C.王安石任地方官时就采用把官谷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息偿还等做法,积累了许多变法的经验,这体现了王安石务实的工作作风。
D.王安石很早就有变法的思想,他在当政后就推行变法,变法虽遭到了朝廷中许多官员的反对,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变法的决心。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哪一部作品属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五经”?(   )
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荷花淀派”和“山药蛋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很深的两个文学流派,其代表作家分别是( )
A.孙犁赵树理B.丁玲沈从文C.赵树理孙犁D.沈从文 丁玲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哪一历史人物与“指鹿为马”这一典故有关?
A.韩信B.项羽C.赵高D.刘邦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山海经》属于以下哪一类著作?
A.神话故事B.地理著作C.人物传记D.文人随笔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