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望溪删改八家文,屈悔翁改杜诗,人以为妄。余以为,八家与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要之择摘于字句间虽六经颇有可议处固无劳二公之舍其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方望溪删改八家文,屈悔翁改杜诗,人以为妄。余以为,八家与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要之择摘于字句间虽六经颇有可议处固无劳二公之舍其田而耘人之田也。 (选自袁枚《随园诗话》)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八家与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要之择摘于字句间虽六经颇有可议处固无劳二公之舍其田而耘人之田也。 小题2:简答题(4分) ⑴“少陵”是指唐朝著名诗人 ,“八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 。(2分) ⑵文中“舍其田而耘人之田”喻指什么?(2分) |
答案
小题1:(6分)八家与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要之/择摘于字句间/虽六经颇有可议处/固无劳二公之舍其田而耘人之田也。 小题2:(4分)⑴杜甫曾巩 ⑵不去创作、修改自己的作品,却去删改别人的作品。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5-28题(10分) 今观我孔子之学说,其审美学上之理论,虽不可得而知,然其教人也,则始于美育,终于美育。《论语》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又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在古昔,则胄子①之教,典于后夔②;大学之事,董于乐正。然则以音乐为教育之一科,不自孔子始矣。荀子说其效曰:“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故乐行而志清,札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此之谓也。故子在齐闻《韶》,则“三月不知肉味”。而《韶》乐之作,虽挈壶之童子,其视精,其形端。音乐之感人,其效有如此者。 且孔子之教人,于诗乐外,尤使人玩天然之美。故习礼于树下,言志于农山,游于舞雩,叹于川上;使门弟子言志,独与曾点。点之言曰:“莫春者,春眼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由此观之,则平日所以涵养其审美之情者可知矣。 注:①胄子:古代指继位的长子。②后夔:传说是舜时的乐官。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然其教人也(然而)/无若宋人然(……的样子) | B.兴于诗(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 | C.然则以音乐为教育之一科(用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且) | D.浴乎沂,风乎舞雩(在)/知不可乎骤得(语气助词,表示疑问) | 小题2:对“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一句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这句话可译为“从切近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长远来说可以辅佐君王”。 | B.这句话强调了“诗”的教化作用和文化地位。 | C.这句话充分说明孔子对“诗”的重视。 | D.“事君”就是做官,是古代教育的最高理想。 | 小题3:文章第一段引用《论语》和荀子的言论,主要是从____和____两个方面来阐述“诗”、“乐”的教化作用。(3分) 小题4:作者认为孔子在教育中十分重视“美育”,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本文中的依据。(3分)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傅山。字青主,阳曲人。六岁,啖黄精,不谷食,强之,乃饭。读书过目成诵。明季天下将乱,诸号为搢绅先生者。多迂腐不足道。愤之。提学袁继成为巡按张孙振所诬,孙振,阉党也。山约同学曹良直等诣通政使,三上书讼之,巡抚吴 亦直袁,遂得雪。山以此名闻天下。甲中后,山改黄冠装,衣朱衣,居土穴,以养母。继咸自九江执归燕邸,以难中诗遗山,且曰:“不敢愧友生也!”山省书,恸哭,曰:“呜呼!吾亦安敢负公哉!” 顺治十一年,以河南狱牵连被逮,抗词不屈,绝粒九日,几死。门人中有以奇计救之,得免。然山深自咤恨,谓不若速死为安,而其仰视天、俯视地者,未尝一日止。比天下大定,始出与人接。 康熙十七年,诏举鸿博,给事中李宗孔荐,固辞。有司强迫,至令役夫舁其床以行。至京师二十里,誓死不入。大学士冯溥首过之,公卿毕至,山卧床不具迎送礼。魏象枢以老病上闻,诏免试,加内阁中书以宠之。冯溥强其入谢,使人舁以入,望见大清门,泪涔涔下,仆于地。魏象枢进曰:“止,止,是即谢矣!”翼日归,溥以下皆出城送之。山叹日:“今而后其脱然无累哉!”既而曰:“使后世或妄以许衡、刘因辈贤我,且死不瞑目矣!”闻者咋舌。至家,大吏成造庐请谒。山冬夏著一布衣。自称曰“民”。或曰:“君非舍人乎?”不应也。卒,以朱衣、黄冠敛。 山工书画,谓:“书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人谓此言非止言书也。诗文初学韩昌黎,崛强自喜,后信笔抒写,俳调俗语,皆入笔端,不原以此名家矣。著有《霜红龛集》十二卷。子眉,先空:壁亦附焉。 (选自《清史稿》.有改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洲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省书省:丢弃。 | B.比天下大定比:等到。 | C.至令役夫舁其床以行舁:抬。 | D.山工书画工:擅长。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直接表现傅山“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一组是 ①读书过目成诵 ②继咸自九江执归燕邸,以难中诗遗山 ③望见大清门,泪涔涔下 ④翼日归,溥以下皆出城送之 ⑤山冬夏著一布衣,自称曰“民” ⑥后信笔抒写,俳调俗语,皆入笔端小题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山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当提学袁继咸被人所诬陷时,他挺身而出,和曹良直等赴京向通政使申诉。 | B.对门生营救自己一事,傅山深感遗憾,认为不如早点死为安,所以他每天仰视天空、俯视地下,不与外人接触。 | C.傅山性格刚烈。皇帝下诏要大臣举荐人才,当傅山被给事中李宗孔推荐时,傅山坚决不答应,即便官员强迫,他也不从命。 | D.文章最后一段写傅山在书画和文学上的成就,这既是对傅山人格刻画的一种有力补充,也是对傅山人格魅力的一种强化。 |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罢弈文 清•俞长城 二客弈于庭,息机子从旁观焉。其始也局既布,二客悠然,喜怒不形。未几,争数子,皆瞪目凝视,惟恐失,若强敌在前,誓不返顾也。已而,胜负分,胜者喜,败者怒。如是者再三,局乃竟。于是计其子而较多寡焉。喜者恬然,怒者释然。 明日闲暇,客复来,局布若畴昔。息机子乃谓客日:“畴昔之局,其始也,有不患其败而冀其胜者欤?”曰:“然。”“至于今,岂非胜负已过而喜怒俱忘者也?”曰:“然。”“当其争也,有不嫉之如仇雠者欤?”曰:“然。”“当其不争也,有不相让而不自矜者耶?”曰:“然。”“夫弈,小数也。其胜何益?其败何损?何为始而患?何为终而忘?何为始而争?何为终而让?子能识其所以然乎?”曰:“不知也。” “呜呼!吾告予以故:夫天地,弈局也;万物,弈子也。在事前则患,在事后则忘;在事中则争,在事外则让。人以事后之见处事前,则患心泯;人以事外之见处事中,则争心熄。庶人弈于财,士大夫弈于富贵,帝王弈于天下,皆弈也。今子不以数子视天下,而以天下视数子,扰扰者将安所底①乎?语云:‘工画者寿,工棋者誊。画者生机,棋者***机。废其局,敛其子,全生远***之术也。” 二客闻之,貛然②深省,视局若虚,视子若弃,于是遂罢弈。 注:①底(zhǐ)至,到达。②貛(jué)然:猛然。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是者再三,局乃竟竟:终了 | B.有不嫉之如雠者欤嫉:嫉妒 | C.夫弈,小数也数:技艺 | D.工画者寿,工棋者天天:短命 |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现博弈情形和罢弈理由的一组是 ( ) A①若强敌在前,誓不返顾也 B ①胜者喜,胜者怒 ②夫天地,弈局也;万物,弈子也 ②其胜何益?其败何损 C①争数子,皆瞪目凝视 D ①喜者恬然,怒者释然 ②废其局,敛其子,全生远***之术也 ②画者生机,棋者***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息机子旁观二人下棋,看到他们彼此仇视,互相瞪眼动怒,感到很不理解。 | B.息机子循循善诱,耐心询问二人下棋时的心态,引导二人倾吐内心的想法。 | C.息机子拿二人下棋时的争夺与平民、士大夫、帝王类比,告诫二人要远离***机保全生命。 | D.作者假托息机子的名义,多方劝导,促使二人调整心态,止息机巧之心,从此与棋绝缘。 |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刘穆之,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少好《书》、《传》,博览多通,为济阳江敳所知。敳为建武将军、琅邪内史,以为府主簿。 及高祖克京城,问何无忌曰:“急须一府主簿,何由得之?”无忌曰:“无过刘道民。”高祖曰:“吾亦识之。”即驰信召焉。时穆之闻京城有叫噪之声,晨起出陌头,属与信会。穆之直视不言者久之。既而反室,坏布裳为绔,往见高祖。高祖谓之曰:“我始举大义,方造艰难,须一军吏甚急,卿谓谁堪其选?”穆之曰:“贵府始建,军吏实须其才,仓卒之际,当略无见逾者。”高祖笑曰:“卿能自屈,吾事济矣。”即于坐受署。 穆之常居幕中画策,决断众事。刘毅等疾穆之见亲,每从容言其权重,高祖愈信仗之。高祖举止施为,穆之皆下节度。高祖书素拙,穆之曰:“此虽小事,然宣彼四远,愿公小复留意。”高祖既不能厝意,又禀分有在。穆之乃曰:“便纵笔为大字,一字径尺,无嫌。大既足有所包,且其势亦美。”高祖从之,一纸不过六七字便满。 高祖西讨刘毅,以诸葛长民监留府,总摄后事。高祖疑长民难独任,留穆之以辅之。加建威将军,置佐吏,配给实力。长民果有异谋,而犹豫不能发,乃屏人谓穆之曰:“悠悠之言,皆云太尉与我不平,何以至此?”穆之曰:“公溯流远伐,而以老母稚子委节下,若一毫不尽,岂容如此邪?”意乃小安。高祖还,长民伏诛。 穆 之 内 总 朝 政 外 供 军 旅 决 断 如 流 事 无 拥 滞 宾 客 辐 辏 求 诉 百 端 内 外 咨 禀 盈 阶 满 室目 览 辞 讼 手 答 笺 书 耳 行 听 受 口 并 酬 应 不 相 参 涉 皆 悉 赡举。又数客昵宾,言谈赏笑,引日亘时,未尝倦苦。裁有闲暇,自手写书,寻览篇章,校定坟籍。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辄为十人馔。穆之既好宾客,未尝独餐,每至食时,客止十人以还者,帐下依常下食,以此为常。尝白高祖曰:“穆之家本贫贱,瞻生多阙。自叨忝以来,虽每存约损,而朝夕所须,微为过丰。自此以外,一毫不以负公。”十三年,疾笃;十一月卒,时年五十八。高祖在长安,闻问惊恸,哀惋者数日。 (选自《宋书》) 小题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卿能自屈,吾事济矣屈:委屈 | B.晨起出陌头,属与信会属:恰逢 | C.长民果有异谋异谋:阴谋 | D.穆之常居幕中画策画策:谋划决策 |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卿谓谁堪其选 / 贵府始建,军吏实须其才 | B.刘毅等疾穆之见亲 /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C.高祖从之,一纸不过六七字便满 / 急须一府主簿,何由得之 | D.以诸葛长民监留府,总摄后事 / 皆云太尉与我不平,何以至此 | 小题3:最能体现刘穆之“内端谋猷”的一组是 ①常居幕中画策,决断众事 ②少好《书》、《传》,博览多通 ③一毫不以负公 ④便纵笔为大字,一字径尺,无嫌。 ⑤仓卒之际,当略无见逾者 ⑥若一毫不尽,岂容如此邪?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攻下京城后,高祖急需一名府主簿来帮他,刘穆之听到后毛遂自荐,他极高的才华得到了高祖赏识,并立刻展开工作。 | B.高祖限于天资,虽努力苦练书法,无奈效果不佳,刘穆之建议把字尽可能写得大些,这样可以掩盖某些缺陷,高祖接受了这一建议。 | C.从诸葛长民意图谋反一事来看,高祖对刘穆之的才华是了然于胸的。后来事态的发展果然证实了高祖的安排是非常有必要的。 | D.刘穆之才华过人,学识造诣很深,但性格豪奢,动不动就喜欢大摆筵席,他自己也说,除了这一缺点外,他就再也没有什么地方对不住高祖了。 |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谢枋得,字君直,信州弋阳人也。为人豪爽。每观书,五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性好直言,一与人论古今治乱国家事,必掀髯抵几,跳跃自奋,以忠义自任。 宝佑中,举进士,对策极攻丞相董槐与宦官董宋臣,意擢高第矣,及奏名,中乙科。除抚州司户参军,即弃去。明年复出,试教官,中兼经科,除教授建宁府。五年,枋得考试建康,擿似道政事为问目①。漕使陆景思衔之,上其稿于似道。坐居乡不法,且讪谤,追两官,谪居兴国军。德佑元年,吕文焕②导大元兵东下鄂、黄、蕲、安庆、九江,凡其亲友部曲皆诱下之。枋得与吕师夔③善,乃应诏上书,以一族保师夔可信,且愿身至江州见文焕与议。会文焕北归,不及而反。 明年正月,师夔与武万户分定江东地,枋得以兵逆之。吕军驰至,枋得走入安仁,奔信州,不守。乃变姓名,入建宁,寓逆旅中,日麻衣蹑履,东乡而哭,人不识之,以为被病也。已而去,卖卜建阳市中,有来卜者,惟取米屦而已,委以钱,率谢不取。其后人稍稍识之,多延至其家,使为弟子论学。 至元二十三年,集贤学士程文海荐宋臣二十二人,以枋得为首,辞不起。又明年,行省丞相忙兀台将旨诏之。枋得曰:"上有尧、舜,下有巢、由,枋得名姓不祥,不敢赴诏。"丞相义之,不强也。二十五年,尚书留梦炎以枋得荐。枋得遗书梦炎,终不行。 福建行省参政魏天佑见时方以求材为急,欲荐枋得为功。枋得骂曰:"天佑仕闽,无毫发推广德意,反起银冶病民,顾以我辈饰好邪?"及见天佑,又傲岸不为礼。天佑怒,强之而北。 二十六年四月,至京师。已而病,迁悯忠寺,见壁间《曹娥碑》,泣曰:"小女子犹尔,吾岂不汝若哉!"留梦炎使医持药杂米饮进之,枋得怒曰:"吾欲死,汝乃欲生我邪?"弃之于地,终不食而死。 (选自《宋史•谢枋得传》,有删改) 【注】①问目:题目。②吕文焕:南宋降元将领。③吕师夔:吕文焕之侄。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擿似道政事为问目擿:拟定、设置 | B.枋得以兵逆之逆:迎击、抵御 | C.委以钱,率谢不取谢:谢绝 | D.人不识之,以为被病也被:遭受 | 小题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谢枋得具有民族气节的一项是( )(3分) ①对策极攻丞相董槐与宦官董宋臣 ②枋得遗书梦炎,终不行 ③除抚州司户参军,即弃去 ④有来卜者,惟取米屦而已 ⑤及见天佑,又傲岸不为礼 ⑥弃之于地,终不食而死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枋得为人豪爽,性情刚直。跟人谈论起古今治乱的国家大事,就一定掀须拍案,跳跃奋起,显得和激动。 | B.吕文焕引元兵来进攻的时候,还诱降自己的亲属和部下,但他的侄子吕师夔没有投降。谢枋得想亲自去何吕文焕谈判,最终没有成功。 | C.谢枋得曾率兵守卫安仁和信州,失败之后,在建宁隐姓埋名,住在旅馆里,常常向东大哭;不久他又流落到了建阳,以给人占卜为生。 | D.谢枋得曾经是被推荐的宋朝旧臣的第一位,但是他并没有应召。后来,他又先后三次拒绝了元朝官员们对他的征召,始终没有再出仕。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