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徐州人周全,善唱南、北词。一日,在酒肆唱《赏花时》,声既洪亮,节有低昂。邻一老贾,生平以知音自负,少有可其意者。闻唱,方困卧,即起而据床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徐州人周全,善唱南、北词。一日,在酒肆唱《赏花时》,声既洪亮,节有低昂。邻一老贾,生平以知音自负,少有可其意者。闻唱,方困卧,即起而据床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徐州人周全,善唱南、北词。一日,在酒肆唱《赏花时》,声既洪亮,节有低昂。邻一老贾,生平以知音自负,少有可其意者。闻唱,方困卧,即起而据床颦眉,愁第五句最难,或无下落;已而转折放顿,如贾之素所操习者。乃跳身于地,回视几上有白银十两,青蚨千孔,色绢二端,以一盘盛之,双手扶于顶上,膝行至全所,称:“祖翁,某年已垂死,始闻此音,愿以微物将敬。”——贾非丰裕者——全以此名闻天下。
曾授二徒,一徐锁,一王明,皆兖人也,亦能传其妙。人每有从之者,先令唱一两曲,其声属宫属商,则就其近似者而教之。教必以昏夜。师徒对坐,点一炷香,师执之,高举则声随之高,香住则声住,低亦如之。盖唱词惟在抑扬中节,非香,则用口说,一心听说,一心唱词,未免相夺;若以目视香,词则心口相应也。
(明•李开先《词谑》)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平以知音自负知音:知已朋友
B.少有可其意者可:合宜,适合。
C.盖唱词惟在抑扬中节盖:连词连接上句或上段,表原因。
D.词则心口相应也相应:互相应和,此指配合得很好。
小题2:与文中“教必以昏夜”的“以”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独是成氏子以蠹贫B.若以目视香
C.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D.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小题3:对本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邻一老贾”的行为是从侧面烘托周全演唱技艺的精湛的。
B.周全正是在“老贾”的启发和重金激励下,刻苦练习,而达到艺术巅峰的。
C.后一自然段属正面叙述,表现他因人施教及传艺方法的创造性。
D.本文以简练的语言、朴实的文笔,表现了周全技艺的高超及授徒方法的独特。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解析

小题1:A(懂得音律)
小题2:D(D与题***“以”都是“在”,ABC句的“以”分别是“因”、“用”、“凭”。)
小题3:B(正是因为周全的技艺已达巅峰,“老贾”才赠重金的。)
参考译文
徐州人周全,擅长演唱南、北曲。一天,他在酒馆唱《赏花时》,声音既洪亮、节奏也有快慢。邻家有个老商人,一向以熟知音律而自负,(演唱者)很少有让他满意的,(这时)听见(周全的)演唱声,(本来)正困倦地躺着,也立即折身而起,靠着床,皱着眉头,担心第五句最难唱,可能(周全)唱不下去;接着(竟继续传来)婉转曲折、快慢合拍(的演唱声)就跟他自己平日所练习的唱法一样。于是他跳下地来,回头看见几上有十两白银,一千多文铜钱,还有两端彩绸,便用一个托盘托着,双手扶在头顶,双腿跪行,到周全住的地方,口称:“祖师爷,我年老快死了,才听到您这高妙的唱腔,愿把这微薄的礼物送来奉献(给您)。”——这个商人并不是很富裕的——周全却因此名闻天下。
周全曾教过两个徒弟,一个是徐锁,一个是王明,都是宽州人,也都很能表现出周全唱腔的高妙之处。每当有人来跟周全学艺,他就先让人家唱一、两只曲子,(看看)他的嗓子适合唱哪种调子,然后再按比较接近的调子来教他。教授徒弟,一定在晚上。师徒相对地坐着,点上一炷香,师父拿着。他举得高,(徒弟的)声音便随着高;手中的香停下来,声音也随着停止;他把香举得低些,(徒弟的)声音也随着低下去。这是因为唱词(的时候)特别应讲究抑扬顿挫,符台节拍,(如果)不用香来(指挥),却用嘴来指导,(徒弟既要)专心听师父的指导,(又要)专心唱词,就会互相干扰;如果(徒弟)用眼睛注视着香的高低,唱词的时候就会随之变化,心和口就配合得十分协调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明白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卑鄙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糊涂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尝跂而望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其皆出于此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参知政事安仁子也。知平阳县。邻邑有大囚十数,破械夜逸,***居民,将犯境,尚宽趣尉出捕,曰:“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
知忠州,俗畜蛊①***人,尚宽揭方书②市中,教人服药,募索为蛊者穷治,置于理,大化其俗。转运使持盐数十万斤,谭③民易白金,期会促,尚宽发官帑所储副其须,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
嘉祐中,以考课第一知唐州。唐素沃壤,经五代乱,田不耕,土旷民稀,赋不足以充役,议者欲废为邑。尚宽曰:“土旷可益垦辟,民稀可益招徕,何废郡之有?”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④陂⑤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而四方之民来者云布,尚宽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比三年,榛莽复为膏腴,增户积万余。尚宽勤于农政,治有异等之效,三司使包拯与部使者交上其事,仁宗闻而嘉之,下诏褒焉,仍进秩赐金。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而王安石、苏轼作《新田》、《新渠》诗以美之。
徙同、宿二州,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妄言耳。”众乃安。已而奏黜校,分士卒隶他营。又徙梓州。尚宽去唐数岁,田日加辟,户日益众,朝廷推功,自少府监以直龙图阁知梓州。积官至司农卿,卒,诏赐钱五十万。
【注释】①蛊: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②方书:记载药方的医书。③谭:通“谭”,与…商谈④召信臣:西汉水利名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⑤陂(bēi):池塘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尚宽趣尉出捕                                趣:催促
B. 募索为蛊者穷治                              穷:彻底
C. 三司使包拯与部使者交上其事                  交:交结
D. 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                      像:立……的塑像
9. 下列句子编为4组,全都说明赵尚宽“勤于农政”的一组是
①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
②揭方书市中,教人服药
③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
④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
⑤奏黜校,分士卒隶他营
⑥田日加辟,户日益众
A. 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         D. 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尚宽善于地方治理。他任平阳县令时,临县有十几名重囚逃逸,***死居民,且将犯平阳。赵尚宽利用罪犯们嚣张、麻痹的心态,抢先下手,果断派出尉官和士兵,将罪犯全部抓获。
B.治理忠州时,赵尚宽传播医药知识,查究法办蓄蛊者,改变了当地蓄蛊***人的恶俗;还果断拿出官币为当地百姓垫付盐银,然后再慢慢将盐转卖给百姓,使百姓生活不受干扰。
C.治理唐州时,赵尚宽率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垦辟荒田,彻底改变了当地先前土旷民稀的状况,受到了仁宗的的褒奖。在他领导下新开垦的田地和新修建的水渠,得到了王安石、苏轼作诗赞美。
D.在同州、宿州任职期间,赵尚宽对河中府神勇卒与他们的校尉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行了妥善处理,既扑灭了士兵中动乱的苗头,也让贪婪暴虐的校尉尝到了苦头。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5分)
(2)尚宽曰:“土旷可益垦辟,民稀可益招徕,何废郡之有?”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袁宪,字德章。幼聪敏,好学,有雅量。年十四,被召为国子《正言》生,谒祭酒到溉,溉目而送之,爱其神彩。居数日,君正遣门下客岑文豪与宪候周弘正,会弘正将登讲坐,弟子毕集,乃延宪入室,授以麈尾,令宪树义。时谢岐、何妥在坐,弘正谓妥曰:“恣卿所问,勿以童 稚相期。”时学众满堂,观者重沓,而宪神色自若,辩论有馀。弘正请起数难,终不能屈,因告文豪曰:“卿还咨袁吴郡,此郎已堪见代为博士矣。”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 ,君正曰:“我岂能用钱为儿买第耶?”学司衔之。及宪试,争起剧难,宪随问抗答,剖析如流,到溉顾宪曰:“袁君正其有后矣。”三年,迁御史中丞,领羽林监。时豫章王叔英不奉法度,逼取人马,宪依事劾奏,叔英由是坐免黜,自是朝野皆严惮焉。宪详练朝章,尤明听断,至有狱情未尽而有司具法者,即伺闲暇,常为上言之,其所申理者甚众。尝陪宴承香阁,宾退之后,高宗留宪与卫尉樊俊徙席山亭,谈宴终日。高宗目宪而谓俊曰:“袁家故为有人。”其见重如此。宪以久居清显,累表自求解任。高宗曰:“诸人在职,屡有谤书。卿处事已多,可谓清白,别相甄录,且勿致辞。”及高宗不豫,宪与吏部尚书毛喜俱受顾命。始兴王叔陵之肆逆也,宪指麾部分,预有力焉。至德元年,太子加元服,二年,行释奠之礼,宪于是表请解职,后主不许,给扶二人,进号云麾将军,置佐史。皇太子颇不率典训,宪手表陈诛几十条。皆援引古今,言辞切直。太子虽外示容纳,而心无悛改。后主欲立宠姬张贵妃子始安王为嗣,尝从容言之,吏部尚书蔡微顺旨称赏,宪厉色折之曰:“皇太子国家储嗣,亿兆宅心。卿是何人,轻言废立!”夏,竟废太子为吴兴王。后主知宪有规谏之事,叹曰:“袁德章实骨鲠之臣。”即日诏为尚书仆射。
(节选自《陈书•袁宪传》,有改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弟子毕集,乃延宪人室延:请。
B.学司衔之衔:遵奉。
C.始兴王叔陵之肆逆也逆:叛乱。
D.太子虽外示容纳,而心无悛改悛改:悔改。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袁宪深受推重的一组是
①此郎已堪见代为博士矣   ②我岂能用钱为儿买第耶
③袁君正其有后矣   ④袁家故为有人
⑤诸人在职,屡有谤书   ⑥宪与吏部尚书毛喜俱受顾命   .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宪很有才学。周弘正等对他多方问难,他神色从容,论辩自如;参加策试时,考官对他百般刁难,他应对如流。到溉、周弘正等都很欣赏他。
B.袁宪熟知朝廷的法规制度,尤其能准确判决诉讼,由他向皇上申说而重新办理的案件很多。曾经与高宗谈宴终日,很受高宗赏识。
C.袁宪多次上表请求解职,然而高宗和后主都认为他清白廉洁,不愿另选他人,还加封他为云麾将军、尚书仆射。
D.袁宪为人正直。豫章王叔英不遵守法度,他弹劾叔英;吏部尚书蔡徵顺承后主轻言废立,他严厉指责蔡徵。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古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征收分摊盐筴),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遭母丧)。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及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法。以亲嫌,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自号山谷道人云。
6、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    举:考
B、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   才:认为……有才干
C、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及不解带   弥:满
D、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   壮:壮烈
7、下列六句话分为四组,都能体现黄庭坚“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和“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一组是
①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    ②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及不解带
③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        ④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
⑤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⑥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法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⑥
8、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庭坚幼年即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一日千里之才。
后来做了太和县令,征收分摊盐筴时不争多,使得百姓安定,引起县吏的不悦。
B、知宣州,编写《神宗实录》。后来章敦、蔡卞与其党徒诬陷《实录》,摘千余条,谓为无验证。其中有黄庭坚写的“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接受质询时,黄庭坚冰:“我当时官任北都,曾亲眼所见,真如儿戏一般。”只要有问,皆实话相答。
C、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宣州管制。
D、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竟到了这种地步。黄庭坚自称是山谷道人。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郭玉者,广汉洛人也。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着《针精诊脉法》传于世。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高亦隐迹不仕。玉少师事高,学方诊六征之技,阴阳不测之术,和帝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帝奇之,仍试令嬖臣美手腕者,与女子杂处帷中,使玉各诊一手,问所疾苦。玉曰:“左阴右阳,脉有男女,状若异人,臣疑其故。”帝叹息称善。
玉仁爱不矜,虽贫贱厮养,必尽其心力,而医疗贵人,时或不愈。帝乃令贵人羸服变处,一针即差。召玉诘问其状,对曰:“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夫贵者处尊高以临臣,臣怀怖慑以承之,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针有分寸时有破漏重以恐惧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此其所为不愈也帝善其对,年老卒官。
(选自《后汉书方术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黑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玉仁爱不矜矜:骄傲B.一针即差差:差错
C.自用意而不任臣任:听凭D.将身不谨将:养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常渔钓于涪水②乃着《针精诊脉法》传于世
B.①翁乃授之②帝乃令贵人羸服变处
C.①臣疑其故②必尽其心力
D.①而医疗贵人②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写涪翁与程高,是为了探明郭玉医术高明的根源。
B.郭玉向程高学习的主要是医方诊断、人体病理、阴阳变化、心理调节等。
C.文中写和帝的惊叹叫好,实际上就是衬托郭玉医术的高明。
D.文中写到郭玉医治贵人有时治不好,意在说明人无完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