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丁前溪,诸城人。富有钱谷。游侠好义,慕郭解①之为人。御史行台按访之。丁亡去,至安丘,遇雨避身逆旅。雨日中不止。有少年来, 馆谷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丁前溪,诸城人。富有钱谷。游侠好义,慕郭解①之为人。御史行台按访之。丁亡去,至安丘,遇雨避身逆旅。雨日中不止。有少年来, 馆谷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丁前溪,诸城人。富有钱谷。游侠好义,慕郭解①之为人。御史行台按访之。丁亡去,至安丘,遇雨避身逆旅。雨日中不止。有少年来, 馆谷丰隆。既而昏暮, 止宿其家, 莝豆饲畜, 给食周至。问其姓字, 少年云:“主人杨姓,我其内侄也。主人好交游,适他出,家惟娘子在。贫不能厚客给,幸能垂谅。”问:“主人何业?”则家无资产, 惟日设博场以谋升斗。次日雨仍不止, 供给弗懈。至暮, 锉刍;刍束湿, 颇极参差。丁怪之。少年曰:“实告客, 家贫无以饲畜, 适娘子撤屋上茅耳。”丁益异之, 谓其意在得直。天明,付之金,不受;强付,少年持入。俄出, 仍以反客, 云:“娘子言:我非业此猎食者。主人在外, 尝数日不携一钱, 客至吾家, 何遂索偿乎?”丁赞叹而别。嘱曰:“我诸城丁某,主人归,宜告之。暇幸见顾。”
数年无耗。值岁大饥,杨困甚,无所为计。妻漫劝诣丁, 从之。至诸, 通姓名于门者。丁茫不忆, 申言始忆之。踩履而出, 揖客入。见其衣敝踵决, 居之温室, 设筵相款, 宠礼异常。明日, 为制冠服, 表里温暖。杨义之, 而内顾增忧, 褊心不能无少望, 居数日, 殊不言赠别。杨意甚亟, 告丁曰: “顾不敢隐, 仆来时, 米不满升。今过蒙推解, 固乐, 妻子如何矣!”丁曰:“是无烦虑, 已代经纪矣。幸舒意少留, 当助资斧。”走伻②招诸博徒, 使杨坐而乞头, 终夜得百金, 乃送之还。归见室人, 衣履鲜整, 小婢侍焉。惊问之, 妻言: “自君去后, 次日即有车徒赍送布帛米粟, 堆积满屋, 云是丁客所赠。又婢十指, 为妾驱使。”杨感不自已。由此小康, 不屑旧业矣。
异史氏曰:“贫而好客,饮博浮荡者优为之;异者, 独其妻耳。受之施而不报, 岂人也哉? 然一饭之德不忘,丁其有焉。” (选自《聊斋志异》第二卷)
【注释】①郭解,西汉人,以“任侠”闻名,常藏匿亡命,喜于救人之危。武帝时,被族诛。
②伻 (bēng): 使, 使者。这里是派人。③乞头: 开赌场的人向赢钱的赌徒抽钱。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8分)(  )
A.主人好交游,适他出适:恰好
B.暇幸见顾幸:幸亏
C.数年无耗耗: 消息
D.妻漫劝诣丁诣: 造访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8分)(  )
A.慕郭解之为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家贫无以饲畜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C.何遂索偿乎是何异于刺人而***之
D.为制冠服, 表里温暖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8分)(  )
A.惟日设博场以谋升斗
B.居之温室, 设筵相款
C.见其衣敝踵决
D.杨义之,而内顾增忧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分)(  )
A.安丘杨家虽然家境贫寒,对逃亡中的丁前溪却能尽其所能地去招待, 甚至扯下屋顶的草来喂丁的牲口, 还分文不取。
B.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杨妻的形象,表现了她乐善好施的美德。
C.丁前溪受人滴水之恩以涌泉回报,不但对恩人的衣食住行关怀备至,还主动、及时地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令杨十分感动。
D.异史氏认为,贫穷却很好客,一般人都很难做到,更别说是饮酒赌博轻浮浪荡的人了,而杨妻却是个例外。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6分)
(1)俄出, 仍以反客, 云:“娘子言:我非业此猎食者。”(8分)
(2)受之施而不报, 岂人也哉? 然一饭之德不忘,丁其有焉。(8分)
答案

小题:B
小题:D
小题:C
小题:D
小题:(1)不久就出来了,仍然把钱还给客人,说:“女主人说:我们不是以此为业来谋取钱财度日的。(2)接受过人家的恩惠而不报答,难道是人吗?但不忘报答一顿饭的恩德,丁前溪应该是有这种品质的人吧。”
解析

小题:幸:希望。
小题:D项都为“替”  A项分别为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  B项分别为介词“用来”连词“来”  C项分别为“什么”“为什么”。
小题:A项为名词作状语,B为使动用法,D项为意动用法。
小题:D项中“更别说是饮酒赌博轻浮浪荡的人了”错。原文“贫而好客,饮博浮荡者优为之”,意思是“饮酒赌博轻浮浪荡的人多能做到”。
小题:无
参考译文:
丁前溪,诸城县人。家里钱粮丰足。好做侠义的事,羡慕郭解的为人。御史行台访察他,他逃走了。来到安丘县,遇雨,进入旅店躲避。雨下到中午仍不停止。有个年轻人到来,提供食宿充足很是盛情。后来天晚,丁前溪就在这家住下来,年轻人用草料喂牲口,供给食用周到。问年轻人姓名,年轻人说:“主人姓杨,我是他的内侄。主人好交朋友,恰好到别处去,家里只有主妇在。贫穷不能使供客的物资丰厚,望能原谅。”问起主人以何为业,原来家里没有资产,只是每天设赌局,来谋得一升半斗。第二天,雨仍然不停,而年轻人供给并不懈怠。到了晚上,铡草。草捆是湿的,和以前的差别极大。丁前溪感到奇怪。年轻人说:“实话告诉你:家里贫穷没有喂牲口的东西,那只是女主人刚从屋上撤下来的茅草。”丁前溪越发感到奇异,认为他们是想得到些报偿。天亮了,丁前溪把钱付给年轻人,年轻人不接受;坚决付给他,年轻人(才)拿进屋去。不久就出来了,仍然把钱还给客人,说:“女主人说:我们不是以此为业来谋取钱财度日的。主人在外面,曾经几天不带一个钱;客人到我们家,怎么就索取报偿呢?”丁前溪叹息称赞着离去。嘱咐说:“我是诸城县的丁某,主人回来,应该告诉他:有空时希望他能来看我。”
好几年没有通消息。有一年遇上大饥荒,杨某生活很困难,无法生活下去。杨妻随便劝杨某去见丁前溪,杨某听了她的话。来到诸城县,经守门人通报了姓名。丁前溪完全记不得了,经过述说他才想起来。趿拉着鞋跑出去来,拱手行礼把客人让进门。看见客人衣服破烂鞋露脚跟,让他待在温暖的屋子里,设宴款待他,对他尊崇礼遇不同寻常。第二天,为杨某缝制衣帽,穿上后里外温暖。杨某认为丁前溪很讲情谊,但想起家里境况就增添许多忧愁,心胸狭窄不能没有一点儿埋怨。住了几天,主人丝毫不提馈赠送别的事。杨某心中焦急,对丁前溪说:“不敢隐瞒:我来的时候,家里米不足一升。今天受到真诚相待,当然快乐;但不知妻子怎样了 ”丁前溪说:“这个你就不必烦恼忧虑,我已经替你料理好了。望你宽心稍事停留,(我)将要资助你些路费。”就派人奔走招集赌徒,使杨某坐等抽头儿,过了一夜得百两银子,丁前溪才送他回家。回到家看见妻子衣服鞋子鲜亮整洁,有小丫头侍候着。惊讶地询问这是怎么回事。杨妻说:“自从你离开之后,第二天就有车夫送来布匹粮食,把屋子都堆满了,说是姓丁的客人赠给的。又赠婢女一人,听我使唤。”杨某感动得难以自持。从此过上了小康生活,不屑于操旧业了。
异史氏说:“贫穷而好客,饮酒赌博轻浮浪荡的人多能做到;最奇异的,惟独杨某之妻。接受过人家的恩惠而不报答,难道是人吗?但不忘报答一顿饭的恩德,丁前溪应该是有这种品质的人吧。”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曾祖霸,元帝时为侍中。奋少从刘歆受《春秋左氏传》,歆称之,谓门人曰:“吾已从君鱼受道矣。”
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陇蜀既平,河西守令咸被征召,财货连毂(注:连车满载),弥竟川泽。惟奋无资,单车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谓曰:“孔君清廉仁贤,举县蒙恩,如何今去,不共报德!”遂相赋敛牛、马、器物千万以上,追送数百里。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既至京师,除武都郡丞。
时,陇西余贼隗茂等夜攻府舍,残***郡守,贼畏奋追急,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奋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吏民感义,莫不倍用命焉。郡多氐人,便习山谷,其大豪齐钟留者,为群氐所信向。奋乃率厉钟留等令要遮抄击,共为表里。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冀当退却,而击之愈厉,遂禽灭茂等,奋妻子亦为所***。世祖下诏褒美,拜为武都太守。
奋自为府丞,已见敬重,及拜太守,举郡莫不改操。为政明断,甄善疾非,见有美德,爱之如亲,其无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称为清平。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歆称之  称:夸赞,称美B、 财货连毂,弥竟川泽  弥:满
C、乃执其妻子,欲以为质 执:捉,抓   D、 为政明断,甄善疾非  甄:辨别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1)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B、(1)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C、(1)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1)贼窘惧逼急,乃推奋妻子以置军前(2)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3、下列句子分成四组,分别表现孔奋“孝谨”与“清平”的一组是
A、(1)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2)惟奋无资,单车就路。
B、(1)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2)孔君清廉仁贤
C、(1)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  (2)奋谢之而已,一无所受
D、(1)唯有一子,终不顾望,遂穷力讨之  (2)为政明断,甄善疾非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奋曾师从刘歆,可刘歆却认为孔奋胜过了自己。
B、当时许多做官的人不修边幅,而孔奋却非常注意自己的仪表,力求服装清洁。
C、当贼人以孔奋的家人做人质时,孔奋一心为国,毫不被贼人所动,终于擒获消灭了魄茂等人,但他的家人却被贼人所***。
D、孔奋担任太守后,全郡的人都以他为榜样来修行操守。孔奋也见到人有美德,爱之如同亲人;对不良行为,则疾恶如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张敞字子高,本河东平阳人也。勃海、胶东盗贼并起,敞上书自请治之。天子征敞,拜胶东相,赐黄金三十斤。敞辞之官,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吏追捕有功效者,愿得一切比三辅尤异。天子许之。敞到胶东,明设购赏,开群盗令相捕斩除罪。吏追捕有功,上名尚书调补县令者数十人。由是盗贼解散,传相捕斩。吏民翕然,国中遂平。
是时颍川太守黄霸以治行第一入守京兆尹。霸视事数月,不称,罢归颍川。于是制诏御史:“其以胶东相敞守京兆尹。”自赵广汉诛后,比更守尹,如霸等数人皆不称职。京师渐废,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上以问敞,敞以为可禁。敞既视事,求问长安父老。偷盗酋长数人,居皆温厚,出从童骑,闾里以为长者。敞皆召见责问,因贳①其罪,把其宿负,令致诸偷以自赎。偷长曰:“今一旦召诣府,恐诸偷惊骇。愿一切受署。”敞皆以为吏,遣归休。置酒,小偷悉采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吏坐里闾阅出者,污赭辄收缚之,一日捕得数百人。穷治所犯,或一人百余发,由是桴鼓稀鸣,市无偷盗,天子嘉之
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②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 (节选自汉·班固《汉书·张敞传》)
【注】①贳:宽贷,赦免。②便面:一种用来遮住面部的扇子。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子征敞,拜胶东相 拜:授官
B.自请治剧郡非赏罚无以劝善惩恶劝:劝告
C.霸视事数月,不称视事:任职
D.引古今,处便宜 便宜:应办的事,特指对国家有利的事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上名尚书调补县令者数十人   B.  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
屈原者,名平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C.  有司以奏敞D.  有过于画眉者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 下列对张敞能够成功治理勃海、胶东盗贼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张敞得到皇帝赐给的三十斤黄金,治盗的经费充足。
B.张敞得到皇帝特许的政策,捕盗有功的官吏可以记功提拔。
C.张敞得益于群盗发生内讧、互相残***。
D.张敞手下官吏精明强干,能够当县令的就有几十人。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张敞主动要求担任胶东相,治理盗贼,安定民众,全国于是平安无事。
B.由于黄霸曾经被评为政绩第一,自以为是,结果京城长安治安混乱,盗贼特别多,皇帝特地下令让张敞代理京兆尹职务。
C.张敞以盗制盗,让几个盗贼头子在自己手下任职,并要他们在官府摆酒庆贺,小偷们都来饮酒,于是乘机将他们逮捕。
D.皇帝十分器重张敞,多次采纳他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张敞生活小节比较随便,皇帝也没有加以责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进,字文进,钱唐人也。宣宗喜绘事,御制天纵①。一时待诏②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皆有名。进入京,众工妒之。一日,在仁智殿呈画,进进《秋江独钓图》,画人红袍垂钓水次。画惟红不易著,进独得古法入妙。宣宗阅之,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钓鱼!”宣宗颔之,遂麾去余幅不视。故进住京师,颇穷乏。先是,进,锻工也,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倍常工。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一日,在市见金者,观之,即进所造,怃然自失。归语人曰:“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糈?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今人烁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将安托吾指而后可?”人曰:“子巧托诸金,金饰能为俗习玩爱及儿、妇人御③耳。彼惟煌煌是耽,安知工苦?能徒智于缣素,斯必传矣。”进喜,遂学画,名高一时。然进数奇,虽得待诏,亦坎坷亡大遇。其画疏而能密,著笔澹远。其画人尤佳,其真亦罕遇云。予钦进,锻工耳,而命意不朽,卒成其名。
注:①天纵:上天所放任,上天贱予并任他充分发挥才能。②待诏:官名,地位低微,以一技之长入宫听倏皇帝命令使唤。③御:使用。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字音、意义正确的一组是(   )
①然进数奇 ②画惟红不易著
A①qí与众不同 ②zhù显著
B①jī命运不好 ②zhuó使颜色附着纸上
C①qí命运不好 ②zhù显著
D①jī与众不同 ②zhuó使颜色附着纸上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御制天纵 御制:宣宗画的画
B直倍常工 直:简直
C能徒智于缣素 缣素:都是丝织品,缣色微黄,素色白
D其真亦罕遇云 真:指戴进的真迹
3对下列句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宣宗颔之②卒成其名
A①表示宣宗对谢廷循的话赞同 ②是指戴进当了待诏的官
B①表示宣宗对戴进的画不欣赏 ②是指戴进在明代画家中数第一
C①表示宣宗对谢廷循的话赞同 ②是指戴进在明代画家中数第一
D①表示宣宗对戴进的画不欣赏 ②是指戴进当了待诏的官
4下面是对“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糈?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劳尽心神力气,却成为这样的结果,岂不是白白地混饭吃吗?制作这些东西的意义应该是依靠这个使我名声不朽啊!
B我劳尽心神力气,却成为这样的结果,岂不是白白地混饭吃吗?我是想依靠制作这些东西使我的名声不朽罢了。
C我劳尽心神力气制作这些东西,难道仅仅是为了换饭吃吗?它的真正意义应该是依靠这个使我名声不朽啊!
D我劳尽心神力气制作这些东西,难道仅仅是为了换饭吃吗?我是想依靠制作这些东西使我的名声不朽罢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崎,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跳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令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后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 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檑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
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丈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西世谓百金年全,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予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
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始君葬父母于所居小仓山北,遗命以己拊。
嘉庆三年十二月乙卯,拊葬小仓山墓左。桐城姚鼐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君殁,遂为之铭。(节选自姚鼐《惜抱轩文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省叔父于巡抚幕中 省:探望  B.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 摈:排挤
C.见人善,称之不容口 善:善良  D.而尤多名迹 迹:事迹
2.下列各纽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利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皆以贫游幕四方若亡郑而有蔬于君,敢以烦执事
B.著才矣,而仕卒不进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C.所以待宾客者甚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袁枚文学才能的一组是
①巡抚金公拱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 ②其瑰奇幽邀,一发于文章,以白喜其
⑧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④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 ⑤上白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⑥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
A.①⑧⑤B.③④⑥C.①②④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组是
A.年轻时,袁枚赶上了朝廷的博学鸿词科开考,并且考取了进士,在当时考取的二百多人中,袁枚年龄最小。
B.袁枚刚开始时担任溧水县令,接着调任江宁知县,不久辞官回家;后来他又被朝廷起用,被派往陕西,但因父亲去世而返回,从此一直居住在江宁。
C.袁枚在官场上有名望政绩,在溧水做县令时,他的父亲担心他年少无知,曾到民间暗
访,老百姓都认为他是个好官。
D.因为袁枚与姚鼐的先辈有交谊,而且姚鼐居住在江宁与袁枚来往的时间最长,所以袁枚去世,姚鼐为他写下了这篇铭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元帝时,华阴丞嘉上封事,言“治道在于得贤。平陵朱云,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上乃下其事问公卿。太子少傅匡衡对,以为“大臣者,国家之股肱,万姓所瞻仰,明王所慎择也。而嘉猥称云,欲令为御史大夫,妄相称举,疑有奸心,渐不可长,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嘉竟坐之。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 “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 ‘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 “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迁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 “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鄠①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宜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
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注]①鄠 (hu)县,在陕西省。(选自《汉书·朱云传》)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案:通“按”,察看、审察  B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 厉:严厉
C。以旌直臣旌:表彰 D.从容谓云曰从容:言行举止适度得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乃下其事问公卿B姓所瞻仰,明王所慎择地
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C 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 D 臣敢以死争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朱云鲠介忠正的一组是( )
①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②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③对曰: “安昌侯张禹。”④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 ⑤未知圣朝何如耳  ⑥小生乃欲相吏邪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云,汉时有名的高士。他少年任侠好勇,中年改节读书,研习《易》及《论语》,由豪侠而成为名儒。
B、华阴丞认为朱云才兼文武,忠正而有智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荐他做御史大夫。这一建议却遭到太子少傅匡衡的反对。
C、汉成帝时,朱云斥责皇帝的师傅张禹为佞臣,成帝很生气,御史拉他下殿,他攀住栏杆硬是不肯走,于是“朱云折槛”成为—段佳话。
D.朱云生性鲠直,倜傥有大节,人们很尊敬他。他对皇帝的意见也敢反驳,对宰相邀他做官婉言谢绝,病重时不请医不喝药,要求死后薄葬。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