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其先七世两千石卿校。祖父侵,安帝时司录校尉;父儒,桓帝时太常。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及武败,坐党事,禁锢十余年

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其先七世两千石卿校。祖父侵,安帝时司录校尉;父儒,桓帝时太常。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及武败,坐党事,禁锢十余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其先七世两千石卿校。祖父侵,安帝时司录校尉;父儒,桓帝时太常。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及武败,坐党事,禁锢十余年,幽居守静,及党禁解,复辟太尉府,四迁为庐江太守。后扬州黄巾贼攻舒,焚烧城郭,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会集数万人,并势力战,大破之,郡界平。后安风贼戴风等作乱,续复击破之,斩首三千余级,生获渠帅,其余党辈原为平民。赋与佃器,使就农业。
中平三年,江夏赵慈叛,***南阳太守秦颉,攻没六县。拜续为南阳太守,当入郡界,乃羸服间行,侍童子一人,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其令长贪洁,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郡内惊竦,莫不震慑。乃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击慈,斩之,获首五千余级。属县余贼诣续降,续为上言,宥其枝附。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服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其资藏唯有布衾,敝祗禂,盐、麦数斛而已。顾敕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 (《后汉书·羊续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令长贪洁  贪洁:贪猾廉洁
B.贼既清平 清平:清净平静
C.车服羸败 羸败:瘦弱破败
D.候民病利 病利:疾病和利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悉逆知其状  ②悉使负水灌火
B.①续受而悬于庭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①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  ②何以资尔母乎
D.①拜续为南阳太守  ②续为上言
3.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部表现羊续清正廉洁的一组是( )
①禁锢十余年,幽居守静 ②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服羸败 ③续为上言,宥其枝附 ④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 ⑤观历县邑,采问风谣 ⑥其资藏唯有布衾、敝祗绸,盐、麦数斛而已
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⑤⑥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羊续因受窦武的牵连被罢官,但他能静居自守,闲适泰然。
B.扬州黄巾军攻打舒城,羊续调发数万兵力,并势力战,把敌人打得大败。
C.朝廷任命羊续为南阳太守,他穿着破衣,只带一名随从,沿小道一路考察当地的风俗民情,郡中人惊奇震恐,没有人不被他慑服。
D.羊续的妻儿在南阳生活了一段时间后,羊续实在供养不起他们,只得让妻儿回老家。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属县余贼诣续降,续为上言,宥其枝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

1 B
2 A
3 D
4 D
5 (1)羊续调发县里二十岁以上的男子,都发给他们兵器率领他们上阵,那些年幼体弱的,全部让他们担水灭火
(2)所属各县的残余贼人都到羊续那里请降,羊续上报朝廷,宽免了那些随从作乱的人
解析

1 应释为“清剿平定”。
2 A组的两个“悉”都作“都、全”讲。B项①中的“而”表转折,释为“却”;②中的“而”表修饰,相当于“地”。C项①中的“以”释为“凭……身份”,②中的“以”,释为“拿、用”。D项①中的“为”是动词,释为“担任”,②中的“为”是介词,后省代词“之”,释为“替”。
3 ①是说羊续因受牵连而被幽禁,③是说羊续宽宥贼人,⑤是说羊续善于了解民情。
4 羊续的妻儿并没有在南阳生活一段时间,从文中“续闭门不内”可以看出,他的妻儿到南阳后被拒之门外。
5 (1)羊续调发县里二十岁以上的男子,都发给他们兵器率领他们上阵,那些年幼体弱的,全部让他们担水灭火
(2)所属各县的残余贼人都到羊续那里请降,羊续上报朝廷,宽免了那些随从作乱的人
附译文:
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他的祖先七代都曾任二千石级别的公卿或校尉。祖父羊侵,汉安帝时任司隶校尉;父亲羊儒,汉桓帝时任太常。羊续凭忠臣子孙的身份被授予郎中的官职,离任后,被征辟到大将军窦武的幕府。等到窦武因事被治罪,羊续也因受党锢之争,被禁锢十多年不许做官,在家闭门不出,静居自守,党锢之争解除后,他再被征辟至太尉府任官,经四次升迁做了庐江太守。后来扬州黄巾军攻打舒城,放火焚烧城郭,羊续调发县里二十岁以上的男子,都发给他们兵器率领他们上阵,那些年幼体弱的,全部让他们担水灭火。共调集数万人,齐心奋战,大败敌兵,庐江郡界内得以平定。此后安风的贼人戴风等人作乱,羊续又率兵将其击败,斩***三千余人,生擒了首领,其作的党羽则赦免为平民。羊续发给他们劳动工具,让他们回乡务农。
中平三年,江夏赵慈反叛,***死南阳大守秦颉,攻陷了六个县。朝廷任命羊续为南阳太守。他一进入南阳郡界内,便化装成平民从小路走,仅带一名随侍童子,了解各县情况,询问风俗民情,然后才去上任。各县县令是贪猾还是廉洁,官吏百姓是善良还是奸邪,他预先都有所了解。郡中人惊奇震恐,没有人不被他慑服。于是调兵与荆州刺史王敏一同进攻赵慈,将其斩首,俘获贼众五千余人。所属各县的残余贼人都到羊续那里请降,羊续上报朝廷,宽免了那些随从作乱的人。贼人被清剿平定之后,羊续就在郡中颁布政令,为百姓兴利除害,百姓都欢悦佩服。当时有权势者及富豪人家都崇尚奢侈华丽,羊续对此很是憎恶,常常身穿破旧的衣服,乘用的车马也很简陋。府丞曾送给他一条活鱼,羊续收下后却悬挂在庭院之中;府丞后来又给他送鱼,羊续便拿出先前悬挂的那条鱼拿给他看,来断绝他再送礼的念头。后来羊续的妻子和儿子羊秘到郡中官邸找他,羊续却关上门不让他们进去,他的妻子只好带着羊秘回去。他所有的物品只有布制的被子,破旧的短衣,几斛盐和麦子而已。他对羊秘说:“我自己用的东西只有这些,用什么来养活你的母亲呢?”因而让他和母亲一同回去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庄》《老》,每隐身自晦。与嵇康、吕安善:后遏阮籍,便为竹林之交,着忘言之契。康后坐事,临诛,谓子绍日:“巨源在,汝不孤矣。”涛年四十,始为郡主簿。举孝廉,州辟河南从事。成熙初,封相国左长史。时帝以涛乡闾宿望,命太子拜之。帝以齐王攸继景帝后,素又重攸,尝问裴秀日:“大将军开建未遂,吾但承奉后事耳。故立攸,将归功于兄,何如?”秀以为不可,又以问涛。涛对日:“废长立少,违礼不祥。国之安危,恒必由之。”太子位于是乃定。太子亲拜谢涛。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或谮之于帝,故帝手诏戒涛日:“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而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涛中立于朝,晚值后党专权,不欲任杨氏,多有讽谏,帝虽悟而不能改。后以年衰疾笃,上疏告退,不许。帝尝讲武于宣武场,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因与卢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初,陈郡袁毅尝为鬲令,贪浊而赂遗公卿,以求虚誉,亦遗涛丝百斤,涛不欲异于时,受而藏于阁上。后毅事露.槛车送廷尉,凡所以赂皆见推检。涛乃取丝付吏,积年尘埃,印封如初。
《晋书·山涛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将军开建未遂                 遂:完成
B.后以年衰疾笃,上疏告退          笃:深重
C.国之安危,恒必由之             恒:一定
D.或谮之于帝                     谮:劝告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涛生性喜爱《老子》、《庄子》,常常想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B.山涛虽然入仕较晚,但素有众望,因此深得司马氏政权统治者的尊崇,晋帝还以太子的立选问题征求过山涛的意见。
C.山涛在朝廷任职期间。以选贤任能为己任。尽管工作上的我行我素造成了一些失误,从而招人非议,但仍不失为一位好官。
D.山涛既有文韬,又有武略。皇帝到宣武场讲习武事还让有病的山涛跟随。皇帝与卢钦谈论用兵之本时,山涛也发表了精辟的见解。可见山涛还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10.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
②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
③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完成第8~10题。
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也。父敦,以武烈知名.仕周为金州总管.宇文护忌而害之。临刑,呼弼谓之日:“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锥刺弼舌出血,诫以慎口。弼少慷慨有大志,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于当世。周齐王宪闻而敬之,引为记室。未几,封当亭县公,迁小内史。周武帝时.上柱国乌丸轨言于帝日:“太子非帝王器,臣亦尝与贺若弼论之。”帝呼弼问之.弼知太子不可动,恐祸及己,诡对日:“皇太子德业日新,未睹其阙。”帝默然。弼既退,轨让其背己.弼日:“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所以不敢轻议也。”及宣帝嗣位,轨竞见诛.弼乃获免。寻与韦孝宽伐陈,攻拔数十城,弼计居多。拜寿州刺史,改封襄邑县公。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郑城,恐弼为变,遣长孙平驰驿代之。
高祖受禅,阴有并江南之志,访可任者。高颍日:“朝臣之内,文武才干.无若贺若弼者。”高祖日:“公得之矣。”
开皇九年,大举伐陈,以弼为行军总管。将渡江,酹酒而祝曰:“弼亲承庙略,远振国威,伐罪吊民,除凶翦暴,上天长江,鉴其若此。如使福善祸淫,大军利涉;如事有乖违,得葬江鱼腹中,死且不恨。”
先是,弼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历阳。于是大列旗帜,营幕被野。陈人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既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及此,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也。袭陈南徐州,拔之,执其刺史黄恪。军令严肃,秋毫不犯。有军士于民间沽酒者,弼立斩之。进屯蒋山之白土冈,陈将鲁达、周智安、任蛮奴、田瑞、樊毅、孔范、萧摩诃等以劲兵拒战。田瑞先犯弼军,弼击走之。鲁达等相继递进,弼军屡却。弼揣知其骄,士卒且惰,于是督厉将士,殊死战,遂大破之。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十七》)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骁勇便弓马      便:熟悉
B.轨让其背己      让:避让,让开
C.轨竞见诛        见:看见
D.伐罪吊民        吊:吊唁、悼念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明贺若弼有军事才***一组是(   )
①知太子不可动摇,恐祸及己,诡对
②与韦孝宽伐陈,攻拔数十城,弼计居多
③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历阳
④大列旗帜,营幕被野
⑤有军士于民间沽酒者,弼立斩之
⑥揣知其骄,士卒且惰,于是督厉将士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贺若弼的父亲被人加害,临刑前告诫他今后一定要慎言。后来在太子一事上他做到了慎言,新皇登基后才保住了性命。
B.贺若弼渡江讨伐陈朝。既是为了完成高祖交付给他的平定江南的重任,也是为了完成他父亲的临终遗愿。
C.隋高祖伐陈,命贺若弼为行军总管,渡江前贺若弼酹酒而祝,激励士气,然后故设疑阵,趁敌不备,渡江破敌。
D.贺若弼军令威严整肃。在陈地秋毫不犯。后陈将鲁达等人向他发起进攻,他屡屡败退,最后督军死战,终于大获全胜。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8—10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日:“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茔塾趣。乃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周善敷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日:“我暂不见周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日:“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周叹日:“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日:“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上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日:“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         异:奇怪
B.感激而西                                                                 感激:内心悲愤不已
C.刺史达奚恕数咎让                                              让:责备,责怪
D.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                           暴:显露,暴露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谒见,与语,帝大悦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逆旅主人不之顾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D.客,忠孝人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0.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虽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得到赵仁本的赏识,于是被举荐到长安去任职。
B.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马周人值门下省,并赏赐他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文本认为他论事切合情理,使人听之忘却疲倦,并把他比作苏秦、张仪、终军、贾谊。
D.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让太子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临终把所有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
11.用斜线(/)给下面材料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并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 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日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4分)
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②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节选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托:寄托
B.足相蹑于其门蹑:践踏
C.与可以书遗余曰遗:遗留
D.袜材当萃于子矣萃:聚集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B.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与可之教予如此乃见其所欲画者
C.叶叶而累之D.而临事忽焉丧之
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A.画竹前必先有一个缜密的构思过程,应酝酿、孕育好竹子的整体形象,力求意在笔先。
B.有些人明白了画画的道理但还是画不好画,其原因之一就是不能认真学习,努力实践。
C.文与可把求画之人的“缣素”当作“袜材”,可见其品性高雅,讨厌世俗求画的麻烦。
D.作者与文与可在书信来往中彼此讥刺,互相攻讦,可见两人内心存有隔阂,互不服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与妻书
林觉民【注】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有删节)
【注】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竟:完毕,终了
B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第:但,只
C抑汝能之乎?      抑:只是
D使之肖我          肖:像,似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谓吾忍舍汝而死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   不遑起居,猃狁之故
C钟情如我辈者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D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       竞周容以为度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作者慷慨赴死原因的一组是:
①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
②“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而死。”
③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
④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⑤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A③④    B①⑤   C②③    D④⑤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