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与妻书林觉民【注】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与妻书 林觉民【注】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有删节) 【注】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竟:完毕,终了 B第以今日事势观之 第:但,只 C抑汝能之乎? 抑:只是 D使之肖我 肖:像,似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谓吾忍舍汝而死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 不遑起居,猃狁之故 C钟情如我辈者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D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 竞周容以为度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作者慷慨赴死原因的一组是: ①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 ②“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而死。” ③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 ④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⑤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A③④ B①⑤ C②③ D④⑤ |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
解析
小题1:C(抑:表选择,还是。) 小题2:B(A:都是连词,表示承接;B:主谓之间/结构助词,的;C:意思都为“像”;D:意思都为“把”) 小题3:A(①解释写这封信的原因;②作者希望妻子先自己而死;⑤不是慷慨赴死的原因) 《与妻书》译文: 意映爱妻,见字如面: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远分别了!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人世间一个人;你看这封信时,我已经成为阴间一鬼了。我写这封信,泪珠和笔墨一齐落下,不能够写完信就想放下笔,又怕你不体察我的心思,说我忍心抛弃你去死,说我不知道你不想让我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给你说这些话。 …… 你还记得不?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对你说:“与其让我先死,不如让你先死。”你刚听这话就很生气,后来经过我委婉的解释,你虽然不说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话可答。我的意思是说凭你的瘦弱身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给你,我内心不忍,所以宁愿希望你先死,让我来承担悲痛吧。唉!谁知道我终究比你先死呢?我实在是不能忘记你啊!回忆后街我们的家,进入大门,穿过走廊,经过前厅和后厅,又转三四个弯,有一个小厅,小厅旁有一间房,那是我和你共同居住的地方。刚结婚三四个月,正赶上冬月十五日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筛下月影遮掩映衬;好我和你并肩携手,低声私语,什么事不说?什么感情不倾诉呢?到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只剩下泪痕。又回忆起六七年前,我背着家里人出走又回到家时,你小声哭着告诉我:“希望今后要远走,一定把这事告诉我,我愿随着你远行。”我也已经答应你了。十几天前回家,就想顺便把这次远行的事告诉你,等到跟你面对时,又不开口,况且因你***了,更怕你不能承受悲伤,所以只天天要酒求得一醉。唉!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笔墨来形容的。 我确实愿意和你相依为命直到老死,但根据现在的局势来看,天灾可以使人死亡,盗贼可以使人死亡,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候可以使人死亡,贪官污吏虐待百姓可以使人死亡,我们这辈人生在今天的中国,国家内无时无地不可以使人死亡。到那时让我眼睁睁看你死,或者让你眼睁睁看我死,我能够这样做呢?还是你能这样做呢?即使能不死,但是夫妻离别分散不能相见,白白地使我们两地双眼望穿,尸骨化为石头,试问自古以来什么时候曾见过破镜能重圆的?那么这种离散比死要痛苦啊,这将怎么办呢?今天我和你幸好双双健在,天下的不应当死却死了和不愿意分离却分离了的人,不能用数字来计算,像我们这样爱情专一的人,能忍受这种事情吗?这是我敢于索性去死而不顾你的缘故啊!我现在死去没有什么遗憾,国家大事成功与不成功自有同志们在继续奋斗。依新已经五岁了,转眼之间就要长大成人了,希望你好好地抚养他,使他像我。你腹中的胎儿,我猜她是个女孩,是女孩一定像你,我心里非常欣慰。或许又是个男孩,你就也教育他以父亲的志向作为志向,那么我死后还有两个意洞在呀。太高兴啦,太高兴啦!我们家以后的生活该会很贫困,但贫困没有什么痛苦,清清静静过日子罢了。 |
举一反三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有司言有子***母者,籍曰:“嘻!***父乃可,至***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父,禽兽之类也。***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 籍闻步兵营厨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举声一号,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节选自《晋书·阮籍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傲然独得,任性不羁 任性:凭个性(行事) B.坐者怪其失言 失言:失去了说话能力 C.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臧否:褒贬,评论 D.***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 以为:认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①***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②沛公不先入关,公岂敢入乎 C.①***母,禽兽之不若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①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阮籍愤世嫉俗的一组是( ) ①傲然独得,任性不羁 ②博览群籍,尤好《庄》《老》 ③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④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⑤籍曰:“嘻!***父乃可,至***母乎!” ⑥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A.①④ B.②⑤ C.③⑥ D.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阮籍志气豪放,任性不羁,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庄子》、《老子》,当他得意的时候,总感到飘飘悠悠而忘记了自己形体的存在,当时多数人说他癫狂,只有他堂兄阮文业常常赞叹佩服他,认为阮籍胜过自己。 B.当时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阮籍便不与世事,酣饮为常,借此躲避灾祸。司马昭想为儿子向他请求联结姻亲,他不愿意,又不敢明确拒绝,便大醉六十日,使司马昭不得言而止。 C.阮籍虽口不臧否人物,但对礼法之士疾之若仇,常以白眼相对,因此遭人忌恨,司马昭常常保护他。 D. 阮籍时常随意驾车独行,走到没有路了,便痛哭而返,又登上广武山,看楚汉相争的遗址,感叹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表现出他对历史时事的感慨。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禽兽知母而不知父,***父,禽兽之类也。***母,禽兽之不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金圣叹先生传 【清】廖燕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①,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②,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后③,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④。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14),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馀言。其馀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先生遂以为戒。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临刑叹曰:“砍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而说者谓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馀,不无犯鬼神所忌,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之欤!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⑤,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⑥!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注释】 ①排:批驳。 ②权子母:古谓国家铸钱,以重币为母,轻币为子,权衡其轻重铸之,以利通行。(参看《国语·周语下》)后世遂称借贷生息为“权子母”,“子”为利息,“母”为本金。 ③鼎革:指明清易代。 ④“《论语》”三句:两“喟然叹曰”,一见于《论语·子罕》,颜渊感叹孔子伟大,育人有方,是“叹圣”;一见于《论语·先进》,孔子赞叹诸弟子独曾点志向与自己一致,是“圣叹”。 ⑤金针:比喻作诗文秘法。元好问《论诗》其三:“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后以教人作诗文方法为“金针度人”。度,授与。 ⑥顾:岂,难道。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示:给……看。 B.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顾:考虑。 C.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善:友好,亲善。 D.吾已为君遣之矣遣:派遣。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先生辄起而排之 /太后盛气而揖之 B.先生则抚掌自豪 /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C.予其为点之流亚欤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至今学者称焉 /去今之墓而葬焉 1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金圣叹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的一组是 ①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②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③声音宏亮,顾盼伟然④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⑤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⑥甫越月,已挥霍殆尽 A.①②⑤ B.③④⑥C.②③④ D.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 金圣叹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他非常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 B金圣叹所作的评论并不都是有独到的眼光的。他的著述多到十万多字,但是只有《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几种是有价值的。 C.王斫山拿一千两银子给金圣叹,可刚过一个月,那些钱就被他挥霍一空了。王斫山竟没当回事。足见王斫山为人侠义,也可看出金圣叹为人洒脱。 D. 先生死后,仿效先生风格评论著作最出名的人有毛宗岗、徐增,江苏武进县的吴见思、许庶庵等人,受到人们的称赞,说明金圣叹的影响极大。 15.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3分) (2)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3分) (3)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4分)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10题。(18分) 韩安国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后徙睢阳。尝受《韩子》、杂家说于驺田生所。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扞①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 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建元中,武安侯田蚡为汉太尉,亲贵用事,安国以五百金物遗蚡。蚡言安国太后,天子亦素闻其贤,即召以为北地都尉,迁为大司农。闽越、东越相攻,安国及大行王恢将。未至越,越***其王降,汉兵亦罢。建元六年,武安侯为丞相,安国为御史大夫。 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燕人也,数为边吏,习知胡事。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②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 ——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注释:①扞:通“捍”,抵御 ②冲风:由下往上刮的强风。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后安国坐法抵罪 抵:抵偿 B.田甲曰:“然即溺之。” 溺:用小便浇灭 C.安国及大行王恢将 将:将领 D.群臣议者多附安国 附:赞同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扞吴兵于东界。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C.蚡言安国太后,天子亦素闻其贤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所为 D.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安国早年受过韩非学说的影响。他曾经受命和张羽一起成功地阻挡了吴楚军队,并显示出持重的性格特点,还由此成名。 B.狱吏田甲在韩安国因果入狱后侮辱他。韩安国被重新起用后,田甲吓得离职潜逃。是韩安国叫他回来就任原职,以后能友好地对待他。 C.韩安国曾经以五百金向亲贵田蚡行贿,再加上天子对他的印象也比较好,他终于得到重用,当上了为御史大夫的高职。 D.与匈奴“打”还是“和”?韩安国认为虽然当时匈奴的国土不是很广,国家的力量也不是很强,但是“打”毕竟有许多的弊端,选择“和”比较好。 8.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3分) 译文: (2)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3分) 译文: (3) 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3分) 译文: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唐)柳宗元 得杨八①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③,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④,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能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⑤,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⑥言而痛之。 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⑦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⑧;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慄。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⑨。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 【注释】①[杨八]名敬之,在杨族中排行第八。柳宗元的亲戚,王参元的好朋友。②[滫瀡(xiūsuǐ)]这里指淀粉一类烹调用的东西。滫,淘米水。瀡,古时把使菜肴柔滑的作料叫“滑”,齐国人称之为“瀡”。③[倚伏]出自《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为祸是福依托之所,福又是祸隐藏之所,祸福可以互相转化。④[小学]旧时对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总称。⑤[奋其舌]这里指对皇帝劝谏、上疏等。奋,鼓动。⑥[孟几道]孟简,字几道,擅长写诗,尚节好义,是柳宗元的好朋友。⑦[祝融、回禄]都是传说中的火神名。⑧[喙]鸟兽的嘴。这里借指人的嘴。⑨[许不吊灾,君子恶之]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0年),宋、卫、陈、郑四国发生火灾,许国没有去慰问,当时的有识之士据此推测许国将要灭亡。许,春秋时国名,在今河南许昌一带。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炀:焚烧 B.蓄之衔忍,而不能出诸口衔:藏在心里 C.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黔:黑色 D.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吊:慰问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 B.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D.故将吊而更以贺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项,全都表明作者祝贺王参元家遭到火灾的原因的一项是( ) 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 ②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 ③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 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 ⑤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 ⑥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慄。 A.①④⑥B.①②③C.②④⑤D.③⑤⑥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能出诸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听到朋友王参元家里失火后,柳宗元不但不去慰问,反而祝贺,还写了这封祝贺信,为什么呢?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沈贞甫墓志铭 (明)归有光 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时时过内家相从也。予尝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共居,日游虎山、西崦,上下诸山,观太湖七十二山之胜,嘉靖二十年,予卜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氏世居于此;贞甫是以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日。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盖予屏居江海之滨,二十年间,死丧忧患,颠倒狼狈,世人之所嗤笑,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至于一时富贵翕吓,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嗟夫!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 贞甫之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遇事及激昂,僵仆无所避。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而竟以病死,悲夫! 初予在安亭,无事,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及贞甫没而予复往,又经兵燹之后,独徘徊无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叹矣。 贞甫讳果,字贞甫。娶王氏,无子,养女一人。有弟曰善继、善述。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年四十有二。即以是年月日葬于某原之先茔。可悲也已! 铭曰:天乎命乎不可知,其志之勤而止于斯!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 B.贞甫是以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日 C.为人伉厉,喜自修饰 D.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B.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 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C.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沈贞甫“志之勤”的一组是( ) ①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 ②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 ③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 ④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 ⑤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 A.①④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③⑤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在表达对沈贞甫英年早逝的痛悼之情时,着重记叙了哪三件小事?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