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马仁瑀,大名夏津人。十余岁时,其父令就学,辄逃归。又遣于乡校习《孝经》,旬余不识一字。博士笞之,仁瑀夜中独往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马仁瑀,大名夏津人。十余岁时,其父令就学,辄逃归。又遣于乡校习《孝经》,旬余不识一字。博士笞之,仁瑀夜中独往焚学堂,博士仅以身免。常集里中群儿数十人,与之戏,为行阵之状,自称将军,日与之约,鞭其后期者,群儿皆畏伏。又市果均给之,益相亲附。及长,善射,挽弓二百斤。 汉乾祐中,周祖镇邺,仁瑀年十六。周祖素闻其勇,既见,甚喜,留置左右。广顺初,补内殿直。世宗嗣位,命卫士习射苑中,仁瑀弓力最劲,而所发多中,赐锦袍、银带。会太原刘崇入寇,世宗亲征至高平,周师不利,诸将多引退。仁瑀谓众曰:“主辱臣死,安用我辈!”乃控弦跃马,挺身出阵射贼,毙者数十人,士气益振,大军乘之,崇遂败绩。世宗至上党,诸将坐失律诛者七十余人。擢仁瑀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及还京,又迁散指挥使。从征淮南,至楚州,攻水砦。砦中建飞楼高百尺余,世宗观之,相去殆二百步,楼上望卒厉声嫚骂,世宗怒甚,命左右射之,远莫能及。仁瑀引满,应弦而颠。及淮南平,身被数十创,赐以良药,迁内殿直都虞候。 先是,薛居正知贡举,仁瑀私嘱所与者,榜出,无其人。闻喜宴日,仁瑀酒酣,携所嘱者诣居正切责之。为御史中丞刘温叟所劾,帝优容之。王继勋以后族骄恣,凌蔑将帅,人毕引避。独仁瑀词气不相下,尝攘臂谷欧之。会帝将讲武郊外,遂欲相图,各勒所部兵私市白梃。太祖密知之,诏罢讲武,出仁瑀为密州防御使。 太祖征晋阳,命仁瑀率师巡边,至上谷、渔阳。契丹素闻仁瑀名,不敢出,因纵兵大掠,俘生口、牛羊数万计。明年,群盗起兖州,贼首周弼、毛袭甚勇悍,材貌奇伟,弼号曰“长脚龙”。监军讨捕数不利,诏仁瑀掩击。仁瑀率帐下十余卒入泰山,擒弼,尽获其党,鲁郊遂宁。 开宝四年,迁瀛州防御使。兄子尝因醉误***平民,系狱当死。民家自言非有宿憾,但过误尔,愿以过失***伤论。仁瑀曰:“我为长吏,而兄子***人,此怙势尔,非过失也。岂敢以私亲而乱国法哉?”遂论如律,给民家布帛为棺殓具。太平兴国七年卒,年五十。赠河西军节度,葬事官给。 (《宋史•列传第三十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余岁时,其父令就学就:求(学),上(学) B.日与之约,鞭其后期者鞭:鞭策,鼓励 C.毙死者数十人,士气益振振:振作,奋发 D.携所嘱者诣居正切责之诣:到,前往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另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与之戏,为行阵之状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B.乃控弦跃马,挺身出阵射贼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王继勋以后族骄恣,凌蔑将帅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D.又遣于乡校习《孝经》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马仁瑀“英勇善战”的一项是() ①及长,善谢,挽弓二百斤 ②乃控弦跃马,挺身出阵射贼,毙者数十人,士气益振 ③仁瑀率帐下十余人卒入泰山,擒弼,尽获其党,鲁效遂宁 ④及淮南平,身被数十创,赐以良药,迁内殿直都虞候 ⑤仁瑀弓力最劲,而所发多中 ⑥我为长吏,而兄子***人,此怙势尔,非过失也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④D.①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仁瑀从步就不喜欢读书,曾夜焚学堂,但却凉聚集乡里几十个孩童,玩行军打仗的游戏,自称为将军,成人后,力大善射。 B.马仁瑀十六岁就投奔周世宗,后随周世宗讨伐太原刘崇至高平,因战功被赐予锦袍、银带,并被提升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 C.马仁瑀曾密托薛居正让他所结交的人考中,但发榜之日却发现没有此人,闻喜宴日马仁瑀趁酒酣之时,赶到薛居正处予以痛切指责。 D.宋太祖曾出征晋阳,命马仁瑀率军巡边到上谷、渔阳一带,契丹素养闻仁瑀名,不敢出,马仁瑀趁机纵兵大肆抢掠,俘获百姓及牛羊数万计。 13.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世宗观之,相却殆二百步,楼上望卒厉声嫚骂,世宗怒甚,命左右射之,远莫能及。仁瑀引满,应弦而颠。(5分) ②兄子尝因醉误***平民,系狱当死。民家自言非有宿憾,但过误尔,愿以过失***伤论。(5分) |
答案
9、B 10、D 11、C 12、B 13、(1)世宗查看飞楼,大概相距有二百步远。楼上的守兵厉声叫骂(世宗),世宗非常愤怒,命身边的随从射***他,因为太远没有人能射中。马仁瑀拉满弓射出,守兵应着弦声而倒下。 (2)他哥哥的儿子曾经因为喝醉了酒误***了一位平民,押在监狱里(按照法律)应当判处死刑。被害人的家属自己说两家并没有积怨,只是酒后误伤而已,希望只认过失***伤论处就行了。 |
解析
9.B (“鞭”这里是“鞭打”之意,不是“鞭策”与“鼓励”) 10.D(A项的“为”分别为“成为”与“被……”;B项“乃”分别为表示事理上的顺承“于是”与某一行为出乎意料违背常理;C项“以”分别为介词“因为”与“凭借”;D项均为介词,引出处所,分别译为“到(学校)”,“到(秦国)”)。 11.C(①是说马仁瑀力大善射,⑤是说射箭技术高超,⑥是表现其不徇私枉法) 12.B(马仁瑀十六岁投奔的是周祖而非周世宗,同时,被赐予锦袍、银带则是周世宗命卫士习射苑中的事情) 13.(1)提示:注意得分点“去”“殆”“莫”“及”……“颠”等的落实 (2)提示:注意得分点“尝”“系”“憾”“宿”“但”的落实 附:译文 马仁瑀,大名夏津人。十几岁的时候,父亲送他上学去读书,他总是逃学回家。后来又到乡校学习《孝经》,十多天都没学会一个字。教书先生因而给了他几鞭子,他竟在半夜里独自跑到学堂放了一把火,教书先生仅仅逃脱一条命。他经常聚集乡里几十个小孩,和他们一起玩行军打仗的游戏,自称为将军。每天和他们约好时间,来晚的就要被马仁瑀鞭打,小孩们都怕他。他又买来水果分给小孩们,小孩们也更加亲附他。长大成人后,擅长射箭,能挽二百斤的弓。 后汉乾祐年间,后周太祖镇守邺城,马仁瑀当时十六岁,后周太祖向来听说他勇猛,召见以后,非常高兴,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广顺初年,任内殿直。世宗继位以后,命令卫兵在打猎的场所学习射箭,马仁瑀弓力最强,所发的箭大多能射中(猎物),世宗赐给他锦袍、银带。恰逢太原刘崇入侵,世宗到高平亲征,周朝出师不利,将领们大多退却。马仁瑀跟众人说:“主公受辱大臣死,要我们这些人做什么?”于是拉弓上马,挺身出阵射***敌军,***死了几十人,士气大振,大军乘胜追击,刘崇于是被打败。世宗到了上党以后,诛***了七十几个违反纪律的将领。升马仁瑀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回京以后,又升为散指挥使。跟从世宗进攻淮南,到了楚州,攻打水寨。水寨中建有一百多尺高的飞楼,世宗查看飞楼,大概相距有二百步远。楼上的守兵厉声叫骂(世宗),世宗非常愤怒,命身边的随从射***他,因为太远没有人能射中。马仁瑀拉满弓,守兵应弦而倒。等到淮南平定,马仁瑀身受几十处伤,世宗赐给他良药,升为内殿直都虞侯。 在这之前,薛居正负责朝廷科举事务,马仁瑀曾私下嘱托他让他所结交的人(考中),待到张榜时,并没他所嘱托的那个人。一天听说薛居正有喜宴,马仁瑀借着酒劲儿带着嘱托的那个人来到薛居正处,严厉斥责了薛居正一顿。被御史中丞刘温叟弹劾,皇帝因为他有战功,宽容了他。 宋太祖征战晋阳的时候,命令马仁瑀率领军队到上谷、渔阳巡边。契丹向来听说马仁瑀的名声,不敢出来,(马仁瑀)趁机大肆掠夺,俘获牛羊几万头。第二年,一群强盗在山东兖州起兵,首领周弼、毛袭非常勇猛剽悍,身材相貌奇特伟岸,周弼号称“长脚龙”。监军几次抓捕都没有成功,下诏让马仁瑀抓捕。马仁瑀率领帐下十几个士兵进入泰山,就抓住了周弼,并且捕获了其他党羽,山东的周边于是就安宁了。 开宝四年,升任瀛州防御使。他哥哥的儿子曾经因为喝醉了酒误***了一位平民,他的侄子(按照法律)是应当判处死刑的。被害人的家属自己说两家并没有积怨,只是酒后误伤而已,希望只以过失***伤论处就行了。马仁瑀说:“我是现任的当地长官,而我的侄子却***了人,这是仗势欺人啊,不是什么过失***人。我怎么敢因为私情而乱了国家的法律呢?”于是按照法律将侄子处死,并给受害人妥善处理了殡殓安葬事宜。太平兴国七年死,终年五十岁。追赠河西军节度,朝迁赔河西军节度封号,丧葬事宜有朝廷供给。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游天平山记 高启 至正二十二年九月九日,积霖既霁,灏气澄肃。予与同志之友以登高之盟不可寒也,乃治馔载醪,相与指天平山而游焉。 山距城西南水行三十里。至则舍舟就舆,经平林浅坞间,道傍竹石蒙翳,有泉伏不见,作泠泠琴筑声。予欣然停舆听,久之而去。至白云寺,谒魏公祠,憩远公庵,然后由其麓狙杙①以上。山多怪石,若卧若立,若搏若噬,蟠孥②撑拄,不可名状。复有泉出乱石间,曰白云泉,线脉索络,下坠于沼,举瓢酌尝,味极甘冷。泉上有亭,名与泉同。草木秀润,可荫可息。过此,则峰回磴盘,十步一折,委曲而上,至于龙门。两崖并峙,若合而通,,窄险深黑,过者侧足。又其上有石屋二:大可坐十人,小可坐六七人,皆石穴,空洞,广石覆之如屋。既入,则凛然若将压者,遂相引以去。至此盖始及山之半矣。 乃复离朋散伍,竞逐幽胜,登者,止者,哦者,惫而喘者,恐而眺者,怡然若有乐者,怅然俯仰感慨若有悲者:虽所遇不同,然莫不皆有得也。 予居前,益上,觉石益怪,径益狭,山之景益奇,而人之力亦益以惫矣。顾后者不予继,乃独褰裳③奋武,穷山之高而止焉。其上始平旷,坦石为地,拂石以坐,则见山之云浮浮,天之风飕飕,太湖之水渺乎其悠悠。予超乎若举,泊乎若休,然后知山之不负于兹游也。既而欲下,失其故路,树隐石蔽,愈索愈迷,遂困于荒茅丛筱之间。时日欲暮,大风忽来,洞谷唅呀,鸟兽鸣吼。予心恐,俯下疾呼,有樵者闻之,遂相导以出,至白云亭,复与同游者会。众莫不尤予好奇之过,而予亦笑其惟怯颓败,不能得兹山之绝胜也。 于是采菊泛酒,乐饮将半,予起,言于众曰:“今天下板荡④十年之间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然恐盛衰之不常,离合之难保也,请书之于石,明年将复来,使得有所考焉。”众曰:“诺!”遂书以为记。 【注释】①狙杙(jū yì):像猕猴攀登小木桩一样②蟠(pán):盘曲。孥(ná):牵引。③褰裳:提起衣裳。④板荡:《板》、《荡》,《诗经•大雅》篇名,都是写周厉王无道的诗,后因称政局混乱为“板荡”。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治馔载醪治:整理 B.草木秀润,可荫可息荫:遮盖 C.蟠孥撑拄,不可名状状:形状 D.予超乎若举,泊乎若休 举:推举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予与同志之友以登高之盟不可寒也 则凛然若将压者,遂相引以去 B.予欣然停舆听,久之而去 然后知山之不负于兹游也 C.至则舍舟就舆 拂石以坐,则见山之云浮浮 D.遂困于荒茅丛筱之间 乐饮将半,予起,言于众日 7.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复有泉出(于)乱石间 B.(予)至白云寺,谒魏公祠 C.既入(石穴),则凛然若将压者 D.(众)于是采菊泛酒,乐饮将半 8.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对天平山的怪石、甘泉、险崖作了细致的描绘,还生动传神地描写了自己及同游者游览天平山时的不同动作、神态和感受。 B.作者特别写了自己登上山的高处后远眺的辽阔境界,而且写出了自己当时心旷神怡、飘飘欲仙的感觉。 C.作者褰裳奋武,独登极顶后下山,虽经历了日暮风作,鸟兽鸣吼,愈转愈迷时的恐惧疾呼,但因能“得兹山之绝胜”,所以“乐”。 D.文章最后,作者感慨时局之动乱、保一己平安之不易、同游盛会之难再。要求记此次游历于石上,以弥补无法再游之遗憾。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划线部分断句。(4分) 今天下板荡十年之间诸侯不能保其国大夫不能保其家奔走离散于四方者多矣而我与诸君蒙在上者之力得安于田里抚佳节之来临登名山以眺望举觞一醉岂易得哉!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顾后者不予继,乃独褰裳奋武,穷山之高而止焉。 ②众莫不尤予好奇之过,而予亦笑其惟怯颓败,不能得兹山之绝胜也。 |
(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8—10题。 公孙鞅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悒悒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监以让卫鞅让:责备 B.子何以中吾君中:选中 C.黥其师公孙贾黥:在人身上刻图案并涂色 D.舍人无验者坐之验:凭证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学者溺于所闻②公子自度不能得之于王 B.①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法之不行,自上犯之②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D.①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②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鞅到了秦国后,以富国强兵的办法劝说孝公,孝公特别高兴,因为按照商鞅的办法,秦国就可以治理得如同殷、周一样好了。 B.孝公想依从商鞅而变法,但又怕天下人议论他,商鞅就对孝公说做事情不要犹豫不决,还认为只要能强国利民,圣人就不必沿用成法遵循旧制。 C.甘龙认为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杜挚认为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商鞅驳斥了这些主张,得到了孝公的赞同。 D.因公子虔一班人的告发,商殃受到追捕,后来商鞅发动商邑的士兵攻击郑国以谋求生路未能成功,最终落了个被五马分尸示众的下场。 11.(10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4分) ②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3分)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的划线句断句。(3分)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也?”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0题。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也。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璋不听,竟遣使迎先主,出权为广汉长,及先主袭取益州,将帅分下郡县。郡县望风景附,权闭城坚守,须刘璋稽服,乃诣降先主。先主假权偏将军。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于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然卒破杜濩.朴胡,***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 先主为汉中王,犹领益州牧,以权为治中从事,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先主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待之如初。 魏文帝谓权曰:“君舍逆效顺,欲追踪陈.韩邪?”权对曰:“臣过受刘主殊遇,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是以归命。且败军之将,免死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文帝善之,拜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使之陪乘。蜀降人或云诛权妻子,权知其虚言,未便发丧,后得审问,果如所言。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权独否。后领益州刺史,徙占河南。大将军司马宣王深器之,问权曰:“蜀中有卿辈几人?”权笑而答曰:“不图明公见顾之重也!”宣王与诸葛亮书曰:“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权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明年卒,谥曰景候。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郡县望风景附景:通“影” B.先主假权偏将军假:借助 C.先主引退引:率领 D.司马宣王深器之器:器重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请为先驱以尝寇故率将所领降于魏 A. 则思知足以自戒B.溪虽莫利于世 何古人之可慕也 魏群臣咸贺而权独否 C.蚓无爪牙之利D.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10.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权不赞同张松的建议,认为如果接纳刘备,会使主上尴尬且有危险。他认为应该关闭边境,等待天下太平。 B.黄权归顺刘备后,被委以重任,于是决定打攻吴国,并向刘备提出相关建议,却未被采纳。蜀国战败,自己被迫降魏。 C.黄权降魏后,有人说他的妻子儿女在蜀国被***,黄权不相信刘备会这样做,后来证明他的判断的正确的。 D.黄权为人处事的态度,在大将军司马宣王致诸葛亮信中得到赞誉,这表明他是一个心直口快光明磊落而有气度的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学科 学科 1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权闭城坚守,须刘璋稽服,乃诣降先主。(3分) 译文: ○2臣过受刘主殊遇,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是以归命。(4分) 译文: (2)请用“/”给文中画“”的句子短句。(3分) 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 |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圬①者王承福传 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馒②衣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它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馒以嬉。夫馒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有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馒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注:①圬:(wū)粉刷墙壁。②馒:通“镘”(màn),镘子,粉刷墙壁的工具。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宝之乱,发人为兵发:派遣 B.而归其屋食之当焉归:返回 C.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功:成效 D.抑丰悴有时时:时运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B.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莫春者,春服既成 C.薄功而厚飨之者邪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D.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名为人物传记,实为宣扬与发挥作者本人的思想观点。 B.本文继承了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主张,作者借人物之口,肯定了社会分工的必要性。 C.作者对当时社会吏治腐败现象作了深刻的揭露,并认为“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D.本文议论时政,言辞犀利,高瞻远瞩;写人叙事,言简意赅,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人物的音容笑貌。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游京师,辟为礼部令史,仍荐入御史台。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竟居之。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初,议立尚书省,养浩言其不便 ;既立,又言变法乱政,将祸天下。台臣抑而不闻,遂疏时政万余言,言皆切直。当国者不肯容,复构以罪罢之。养浩恐及祸,乃变姓名遁去。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袖其疏入谏,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钞文可验者,悉以印记其背,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闻民间有***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台臣抑而不闻闻:听到 B.复构以罪罢之构:陷害 C.时斗米直十三缗 直:通“值” D.昼抚膺痛苦 膺:胸口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即散其家之所有 B.①遇饿者则赈之 ②句读之不知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①及到官,复祷于社坛 D.①闻民间有***子以奉母者 ②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②作《师说》以贻之 10.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张养浩做堂邑县尹时,拆毁了滥设的祠庙三十多所,免除曾经做过盗贼的人初一.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使盗贼们很受感动。 B.张养浩性情刚直,不畏强暴。堂邑县李虎凶恶残暴,原先的县尹没有谁敢追查。张养浩将李虎及其党羽都依法处治,老百姓非常高兴。 C.张养浩敢于直谏,英宗继位后,适逢元宵节,想在宫内张挂花灯做成鳌山,张养浩入宫谏阻,皇帝大怒,罢免了他的官职。 D.关中大旱时,张养浩到任四个月,一直住在衙门里,想方设法救助穷人,积劳成疾而死,关中百姓像失去父母一样悲哀。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言官舍不利,竟居之(3分) 译文:。 (2)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4分) 译文:。 (3)道经华山,祷雨岳祠,泣拜不能起。(4分) 译文:。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