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甄济字孟成,定州无极人。叔父为幽、凉二州都督。家卫州,宗属以伉侠相矜①。济少孤,独好学,以文雅称。居青岩山十余年,远近伏其仁,环山不敢畋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甄济字孟成,定州无极人。叔父为幽、凉二州都督。家卫州,宗属以伉侠相矜①。济少孤,独好学,以文雅称。居青岩山十余年,远近伏其仁,环山不敢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甄济字孟成,定州无极人。叔父为幽、凉二州都督。家卫州,宗属以伉侠相矜①。济少孤,独好学,以文雅称。居青岩山十余年,远近伏其仁,环山不敢畋渔。采访使苗晋卿表之,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天宝十载以左拾遗召,未至,而安禄山入朝,求济于玄宗,授范阳掌书记。禄山至卫,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②。居府中,论议正直,久之,察禄山有反谋,不可谏。济素善卫令齐玘,因谒归,具告以诚。密置羊血左右,至夜,若欧血状,阳不支,舁归旧庐。禄山反,使蔡希德封刀召之,曰:“即不起,断其头见我。”济色不动,左手书曰:“不可以行。”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希德歔欷嗟叹,止刀,以实病告。后庆绪③复使强舆至东都安国观。会广平王平东都④,济诣军门上谒泣涕,王为感动。肃宗诏馆之三司署⑤,使污贼官罗拜,以愧其心。授秘书郎,或言太薄,更拜太子舍人。来瑱⑥辟为陕西襄阳参谋,拜礼部员外郎。宜城楚昭王庙堧地⑦广九十亩,济立墅其左。瑱死,屏居七年。大历初,江西节度使魏少游表为著作郎,兼侍御史,卒。
(选自《新唐书· 列传第一一九》)
【注释】
①以伉侠相矜:崇尚刚正狭义。伉,刚正;矜,崇尚。 ②钧礼:谓以彼此平等之礼相待。 ③庆绪:即安庆绪,安禄山之子;舆:抬。 ④广平王:即唐肃宗长子李豫,与郭子仪收复两京,后为唐代宗。 ⑤三司署:三司官署。唐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受理刑狱。⑥来瑱:唐肃宗时先后任陕州、襄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并充任周围十州的节度观察处置使。 ⑦堧地:空闲、多余之地。堧,音ruán 。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年伏其仁伏:敬服。B.授范阳掌书记授:任命。
C.若欧血状,阳不支阳:假装。D.或言太薄薄:薄弱。
小题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独好学,以文雅称  ②天宝十载以左拾遗召   ③具告以诚  ④止刀,以实病告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B.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D.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十至,坚卧不起不起:指不出来做官。
B.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致谒:指传达意思而拜见。
C.济引颈待之引颈:仲着脖子。
D.瑱死,屏居七年屏居:指独自居住。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求济于玄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密置羊血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使污贼官罗拜,以愧其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   ②察禄山有反谋,不可谏。
③即不起,断其头见我。   ④济诣军门上谒泣涕,王为感动。
A.① / ② / ③④B.① / ②③ / ④
C.① / ② / ③ / ④D.①④ / ② / ③
小题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甄济文雅很有名望,但隐居青岩山中。采访使苗晋卿向朝廷上奏章推荐他,后来几个官署五次征召他做官,诏令到了十次,他仍隐居不出。
B.由于种种原因,甄济出任安禄山的属官,他能正直论事。在觉察安禄山有反谋已不可劝止的情况下,靠朋友帮助,装病回到卫州旧居。
C.安禄山反叛,下令派蔡希德去找甄济出来做官,甄济坚定拒绝,面对屠刀,毫不畏惧,终于感动蔡希德放下了刀,并回报甄济确实有病。
D.安庆绪后派人强迫抬甄济到东都安围观。广平王平定了东都,肃宗下令让甄济住在三司署客馆里,褒扬了甄济,羞辱了那些曾任伪职的官员。

答案

小题: D  
小题: B
小题: D
小题:见译文
小题: D
小题: C
解析

小题: D(薄,此处言官职轻、小)  
小题: B ( 四个“以”都是介词,但意义不尽相同。①因、凭 ②用 ③把 ④按 ) 
小题: D(屏居:隐居) 
小题:见译文
小题: D(①④为承接关系, ②为递进关系, ③为假设关系)  
小题: C(“靠朋友帮助,装病回到卫州旧居”不确切,应是甄济自己借拜见朋友来到卫州,然后装病被抬回卫州旧居。文中并没有写朋友如何安排和帮助他)
参考译文:
甄济,字孟成,定州无极县人。他的叔父是幽、凉二州的都督。家住卫州,全宗族的成员都崇尚刚正狭义。甄济少年时死去父亲,唯独喜欢学习,因文雅被人们称颂。他住在青岩山中十几年,远近的人都敬服他的仁义,甚至山周围的人不敢进山打猎、捕鱼。采访使苗晋卿向朝廷上表推荐他,几个官署五次征召他去做官,诏书来了十次,他都坚决隐居不出来做官。天宝十年,朝廷用左拾遗的官职征召他,他没有到任,可是安禄山来到朝廷,向唐玄宗要甄济这个人,朝廷就任命甄济为范阳掌书记。安禄山来到卫州,让太守郑遵意到山中致意拜请,甄济为此才不得已出来做官,安禄山也以平等之礼拜见他。甄济在官府中,正直地论政议事,可时间久了,觉察到安禄山有反叛的图谋,而且不能劝阻。甄济一向与卫县县令齐玘友善,就借拜见齐玘回到卫州,把自己的一片诚心全告诉了齐玘。甄济在身边秘密地放上羊血,到了晚上,作出吐血的样子,假装支持不住,让人把他抬回原先的住屋里。安禄山反叛,派蔡希德带上亲赐的宝剑叫甄济回来,说:“如果他不出来做官,就砍下他的头见我!” 在蔡希德面前,甄济脸不变色,用左手写道:“我不能去。”派去的人拿着刀快步向前,甄济伸长脖子等着他,蔡希德连连叹息,让那个人放下了刀,按确实生病的情况向安禄山报告。后来安庆绪又派人强行抬着甄济到了东都的安国观,正赶上广平王平定东都。甄济来到军营前流着泪拜见,广平王被他感动。唐肃宗下诏让甄济住到三司官署的馆舍中,让那些曾任伪官职的官员围绕着甄济下拜,以此来使他们的内心感到羞愧。朝廷任命他为秘书郎,有人说这个官职太轻,又任命为太子舍人。来瑱征召他先后担任陕西和襄阳州府的参谋,朝廷任命他为礼部员外郎。宜城楚昭王庙旁有九十亩大的一片空地,甄济在空地左边盖了草房。来瑱死后,甄济在此隐居了七年。大历初年,江西节度使魏少游上表举荐甄济为著作郎,兼任侍御史,后去世。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治绩),景公迎而贺之曰:“子之治东阿也!甚善矣,”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塘)波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波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僻。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 ,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31、对下列四句中加线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景公召而数之曰。 数:屡次 B、而君反以罪臣。 罪:责怪
 C、仓库少内。 内:交纳 D、便事左右。便:随机应变地,随意地。
 32、对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臣请改道易行。 改道易行:更改行事的方法。
 B、子退而自察。 自察:亲自考察。
 C、货赂不至。 货赂:钱财礼物。
 D、再拜,便僻。 再拜:拜两拜。
 33、下列句子正确的解释是
 (1)寡人将大诛于子 (2)陂波之鱼,以利贫民。
 A、(1)我要大大地追究您的责任 (2)水泽池塘的鱼,用来使贫民受利。
 B、(1)我要大大地追究您的责任。 (2)水泽池塘的鱼,用来给贫民谋利。
 C、(1)我要对你大大地责罚。 (2)水泽池塘的鱼,用来给贫民谋利。
 D、(1)我要对你大大地责罚。 (2)水泽池塘的鱼,用来使贫民受利。
 34、以下六句话,全都与晏子治理东阿正确做法有关的一组是
 ①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②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③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④并会赋敛,仓库少内。
 ⑤当此之时,民无饥者。 ⑥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③⑥ D、②⑤
 35、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廉洁自律,一心为民受到景公赞扬,后改道易行,却受到景公责怪。晏子对景公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看法,要求辞职。景公醒悟。
 B、晏子先前治理东阿,廉洁自律,一心为民,受到景公责怪,后改道易行,却受到景公赞扬。晏子对景公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看法,要求辞职。景公醒悟。
 C、晏子先前治理东阿无方,受到景公责怪,后改道易行,受到景公赞扬。晏子愿为景公终身效力。
D、晏子先前治理东阿,廉洁自律,一心为民却受到景公责怪,后改道易行,受到景公赞扬,晏子愿为景公终身效力。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翻译下面两个文言句子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宜)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孟子的堂弟)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即有病),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吾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曰:“岂谓是与?……天下有达尊者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孟子·公孙丑下》)
小题1:
选出下面加点字与“辅世长民”中“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②孔子师郯子、师襄、老聃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④欲居之为利,而高其直
⑤置人所罾鱼腹中
⑥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
A.②③B.①⑤
C.④⑥D.②⑤
小题2:
选出对下面两句中的“是”字指代的内容解释正确的一项:
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云尔
则不敬莫大乎是
A.①指代“王”②指代“齐人”
B.①指代“齐人”②指代“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云尔”
C.①指代“齐人”②指代“王”
D.①指代“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②指代“齐人”
小题3:
根据上下文,判断下面哪一句表达了说话人的真实心意:
①寡人如就见者也
②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③今病小愈,趋造于朝
④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小题4:
“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一句的正确意思是:
A.所以想要有大作为的君主,必然有他召唤不来的臣子
B.所以想要大有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被召见的臣子
C.所以想要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愿召见的臣子
D.所以想要大有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随意召见的臣子
小题5:
本文体现了孟子对君臣关系的看法与态度,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孟子认为臣对君的尊敬应建立在仁义的基础上,而不应只停留在礼节形式上。
B.孟子认为君对臣要尊德乐道。
C.孟子认为国君如向贤能的臣子咨询国事,应亲自造访他。
D.孟子认为国君不能因为自己德高望重就轻慢于地位和年龄比自己低的臣子,即不能“有其一以慢其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孕妇。闻(李)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即夹墙)中。膺知其状,率将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之。让诉冤于帝(汉恒帝刘志),诏膺入殿,御亲临轩(指皇帝在殿前平台上接见臣属),诘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膺对曰:“昔晋文公执卫成公归于京师,《春秋》是焉。《礼》云:“公族有罪,虽曰宥之,有司执宪不从。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愿也。”帝复无言,顾谓让曰:“此汝弟之罪,司隶何愆?”乃遣出之。自此黄门(指宦官)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指休假日)不敢出宫省(指宫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后汉书·党锢列传》)
小题1:
下面句中的“辟”字与“诘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的“辟”同义的一项是:
A.辟邪说
B.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C.元和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D.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小题2:
下面句中的“怪”字与“帝怪问其故”的“怪”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
B.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
C.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D.尝一龙发机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小题3:
“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的正确意思是:
A.我害怕因检查案件拖拉而犯错误,却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办事迅速的罪名。
B.我私下提心因礼节怠慢而犯错误,不料却招致妒忌的罪名。
C.我害怕因稽查工作而犯错误,却不知不觉地招致憎恨人家的罪名。
D.我暗暗担心因办事拖拉而犯错误,没料到却得到办事迅速的罪名。
小题4:
选出对汉恒帝刘志的评价正确的一项:
A.从恒帝“诘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到“帝复无言”的变化,表现他对李膺打击宦官势力由不理解到支持的态度。
B.汉恒帝“顾谓让曰:‘此汝弟之罪,司隶何愆’?”这句话鲜明地表达了他憎恶宦官张让,赞赏司隶李膺的感情。
C.由“破柱取朔”的故事,可知宦官势力独霸朝政,恒帝无能为力,只好默许李膺与权倾朝野的大宦官张让作较量。
D.从黄门常侍一起对恒帝“叩头泣曰:‘畏李校尉。’”看来,宦官既慑于李膺的威严,又想博得恒帝的怜悯和同情,并哀求恒帝给他们撑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孝文帝立,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孝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平。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于是孝文帝乃以绛侯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赐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户。居顷之,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史记•陈丞相世家》节选)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乃谢病        谢病:因病免职。
B.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    明习:明了通晓。
C.陛下即问决狱         决狱:打开监狱。
D.右丞相大惭          大惭:内心悲伤。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臣功亦不如勃
  ┗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
B.┏苟各有主者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C.┏陛下不知其驽下
  ┗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
  ┗晋于是始墨
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陈平处事机敏、有才***一组是
①愿以右丞相让勃
②赐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户
③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
④宰相者……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⑤君独不素教我对
⑥绛侯谢病请免相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文帝初年,大尉周勃因为平定诸吕叛乱有功,被封为右丞相,位在陈平之上。
B.孝文帝接受群臣朝见时,向周勃、陈平询问决狱及钱谷出入事,周勃不能回答,陈平则巧妙应对。
C.周勃责备陈平为什么平时没有告诉他怎样回答皇帝问话,陈平认为周勃既在相位,理应知道宰相职责。
D.周勃自愧不知陈平,主动辞去相位;陈平凭借实力夺回了本属于他的丞相职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