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表 微    (清)彭绍升沈忠伯馆于上津桥程氏,司出纳无苟,与人交,诺必诚,行不蹈非礼。予友汪大绅,亦授徒程氏,见而异之,曰:“子性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表 微    (清)彭绍升沈忠伯馆于上津桥程氏,司出纳无苟,与人交,诺必诚,行不蹈非礼。予友汪大绅,亦授徒程氏,见而异之,曰:“子性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表 微    (清)彭绍升
沈忠伯馆于上津桥程氏,司出纳无苟,与人交,诺必诚,行不蹈非礼。予友汪大绅,亦授徒程氏,见而异之,曰:“子性耶?亦习而安之耶?”
曰:“吾尝闻教于黄先生若木矣。始吾贫且困,皇皇然如有失也,汲汲然常有求也。噫,殆矣!黄先生进而教之曰:‘子毋然,吾语子。吾昔常苦贫,一日粮不继,将出门干人。步于庭,日方午,顾影忽自咤曰:咄!七尺男子,负圆履方,不自重,乃从人道一乞字耶?且我命固当死,出门将安之?遂闭门兀坐者三日,病且僵。忽闻叩门声,强起,徐行启门,则故人者引一力,担粟两斛、钱两贯,入门而吁曰:“吾过矣!吾过矣!吾固虞子之不以困告也,吾不意子之困至于斯也!”扶予坐,呼力买薪煮汤与粥,而食之而后去。嗣是予常常闭门,然粮尽辄继,亦不知何以致之也。子其勉之!’吾闻先生言,知命之不可为也,求者之徒自苦也。而志定,至于今守之。”
又言先生为人坦白,善诱人。习青乌家言,为人度地,辄曰佳,欲其子之速葬也。审向背,谨趋避而已。馈以金,不启封,投之瓮中。子昏,方与人弈,门无贺者,忠伯肃衣冠,上堂欲致礼,先生不顾。已而谓曰:“忠伯,尔亦如许俗耶?”忠伯谢不敢。
或又言,先生家于木渎时,冒雨入城,辄着木屐,往还六十里。或曰:“泥滑且颠。”先生曰:“吾脚头有眼。”性喜茶,贮雨水数十瓮,客至,拾松子烹而饮之。晨起,东向坐,吸日华以为常。既老,神明不衰。卒年八十余。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沈忠伯馆于上津桥程氏,司出纳无苟司:掌管
B.则故人者引一力,担粟两斛、钱两贯引:领着
C.忠伯,尔亦如许俗耶俗:习俗
D.审向背,谨趋避而已避:避开
小题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忽闻叩门声,强起,徐行启门,则故人者引一力
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③子其勉之
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也
A.①②中的“则”字用法相同,③④中的“其”字用法也相同
B.①②中的“则”字用法相同,③④中的“其”字用法不相同
C.①②中的“则”字用法不同,③④中的“其”字用法相同
D.①②中的“则”字用法不同,③④中的“其”字用法也不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汪大绅是本文作者彭绍升的朋友,汪大绅对沈忠伯的为人表现感到非常惊讶,这表现出汪大绅对沈忠伯为人的赞赏。
B.沈忠伯和黄若木都曾有过贫困而又失意的经历,黄若木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沈仲伯,使沈忠伯最终走出了困境。
C.在沈忠伯处境困难的时候,黄若木先生曾给沈忠伯送来粮食,不仅在生活上帮助了他,而且使他明白了人生的道理。
D.这篇文章所记叙的中心人物是黄若木先生,文章表现了黄若木先生乐于助人、与人为善的美德和清心淡泊、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解析

小题1:这里的“俗”是“庸俗”的意思
小题2:①句中的“则”有“原来是”的意思;②局中“则”有“那么”的意思;③④中的“其”字都是“应该”的意思,表祈使。
小题3:文章中没有叙述黄若木给沈忠伯送粮食,文中叙述的是黄若木向沈忠伯回忆自己当年的困难处境,并讲到“故人”给他送来粮食和钱的事情.
译文:《表微》【注读】
沈忠伯馆(寓居)于(在)上津桥程氏,司(掌管)出纳无苟(随意草率),与人交,诺(应允、承诺)必诚(诚恳),行不蹈(踩、踏)非礼(不符合礼仪的事)。予友汪大绅,亦授徒(教书)[于,在]程氏,见而异(以……为奇特)之,曰:“子性(天性)耶?亦习(习惯)而安[于,对]之耶?”
[沈忠伯]曰:“吾尝闻教(听到教诲)于黄先生若木矣。始吾贫(贫穷)且(并且)困(处境艰难),皇皇然(心神不宁的样子)如(像)有失也,汲汲然(急切的样子)常有求(追求、寻求)也。噫,殆(危险)矣!黄先生进而教之曰:‘子毋然(不要这样),吾语(告诉)子。吾昔常苦[于,被]贫(贫困),一日粮不继(接不上),将出门干(求)人。步(走)于庭,日方午(正当午),顾影(看看自己的影子)忽自咤(慨叹、叹息)曰:‘咄!七尺男子,负圆履方(头顶青天,脚踏大地),不自重(尊重自己),乃(竟然)从人(向别人)道(说)一乞(讨)字耶?且(而且)我命固(本来)当死(应该有死的一天),出门将安(哪里)之(到)?’遂闭门兀坐(静坐)者三日,病(饥饿)且僵(僵硬、倒下)。忽闻叩门声,强(勉强)起,徐(慢慢)行启(打开)门,则故人者引(带着)一力(力夫,挑夫),担(挑着)粟两斛、钱两贯,入门而吁(惊叹)曰:“吾过(错)矣!吾过矣!吾固(本来)虞(料想)子之不以(把)困告[吾]也,吾不意(料想)子之困(困难)至于(到了)斯(这种地步)也!”扶予坐,呼力买薪煮汤与粥,盥(洗手)而食之而后去。嗣是(从这以后)予常常闭门,然粮尽辄继(总是接得上),亦不知何以(为什么)致之(得到粮食)也。子其(还是)勉(努力)之!’吾闻先生言,知命之不可为(不能勉强去做,即命运天已经注定,不能改变)也,求者之徒(白白)自苦(自寻辛苦)也。而(因而)[吾]志定(志向确定),至于(一直到)今守(坚守着)之。”
[沈忠伯]又言先生为人坦白(直率坦诚),善诱人(诱导教育人)。习(熟悉)青乌家言(风水先生的技艺),为(给)人度地(踏勘墓地),辄(总是)曰佳,欲其子之速葬(赶紧下葬去世的亲人)也。[只]审(察看)向(对着什么)背(背着什么),谨(小心选择)趋(接近什么)避(避开什么)而已。馈(赠送)以金(银子),不启封,投之[于,到]瓮中。子昏(通”婚”,结婚),方与人弈(下棋),门无贺者(祝贺的人),忠伯肃衣冠(穿戴好衣帽),上堂欲致礼(送礼),先生不顾(不理睬)。已而(过了一会儿)谓[之,他]曰:“忠伯,尔亦如许(这样)俗(俗气)耶?”忠伯谢(道歉)不敢。
或(有人)又言,先生家(名作动,住家)于(在)木渎时,冒雨入城,辄(总是)着(穿着)木屐,往还六十里。或曰:“泥(泥地)滑(湿滑)且(将会)颠(摔跤、跌倒)。”先生曰:“吾脚头有眼(眼睛)。”[先生]性(天性)喜茶,贮(贮存)雨水数十瓮,客至,拾(捡来)松子烹(烹煮)而饮(使动,使……饮)之。晨起,东向(面向东方)坐,吸(呼吸)日华(太阳的精华)以为常(恒常,天天做的事情)。既老,神明(精神)不衰(衰退、衰减)。卒(死)年八十余。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画舫斋记
欧阳修
予至滑之三月,即其署东偏之室,治为燕私①之居,而名曰画舫斋。斋广一室,其深七室,以户相通,凡入予室者,如入乎舟中。其温室之奥,则穴其上以为明;其虚室之疏以达,则槛栏其两旁以为坐立之倚。凡偃休于吾斋者,又如偃休乎舟中。山石崷崒②,佳花美木之植列于两檐之外,又似泛乎中流,而左山右林之相映,皆可爱者。因以舟名焉。
《周易》之象,至于履险蹈难,必曰涉川。盖舟之为物,所以济险难而非安居之用也。今予治斋于署,以为燕安,而反以舟名之,岂不戾哉?况予又尝以罪谪,走江湖间,自汴绝淮,浮于大江,至于巴峡,转而以入于汉沔,计其水行几万余里,其羁穷不幸,而卒遭风波之恐,往往叫号神明以脱须臾之命者,数矣。当其恐时,顾视前后凡舟之人,非为商贾,则必仕宦。因窃自叹,以谓非冒利与不得已者,孰肯至是哉?赖天之惠,全活其生。今得除去宿负,列官于朝,以来是州,饱廪食而安署居。迫思曩时山川所履,舟楫之危,歧鼋之出没,波涛之汹,宜其寝惊而梦愕。而乃忘其险阻,犹以舟名其斋,岂真乐于舟居者邪!     然予闻古之人,有逃世远去江湖之上,终身而不肯反者,其必有所乐也。苟非冒利于险,有罪而不得已,使顺风恬波,傲然枕席之上,一日而千里,则舟之行岂不乐哉!顾予诚有所未暇,而舫者宴嬉之舟也,姑以名予斋,奚曰不宜?
予友蔡君谟善大书,颇怪伟,将乞其大字以题于楹。惧其疑予之所以名斋者,故俱以云,又因以置于壁。
壬午十二月十二日书。
(逸自《欧阳修集•卷三十九》)
注:①燕私:指闲居休息。②崷崒(qiú zú):高峻的样子。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岂不戾哉             戾:违反情理
B.其温室之奥           奥:深奥
C.自汴绝淮             绝:回到
D.今得除去宿负         宿:住处
2、下列各组句中“以”的用法和意义完全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槛栏其两旁以为坐立之倚
B.况予又尝以罪谪
C.惧其疑予之所以名斋者
D.又因以置于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回忆因遭贬而辗转、挣扎于江湖之间的艰难经历,由此深感仕途的风浪如同自然界的风浪一样险恶无常。
B. 作者一方面为能保全性命、安居滑州而自慰,一方面又为忆起昔日不幸遭遇而惊悸,因而警戒自己要居安思危。
C. 文章从居室的形状、构造,室外的景色及人在居室内休憩、观赏景物所产生的感受等方面,写出了居室的特点。
D. 作者写了古代隐者远离江湖的志趣及他们泛舟江上、一日千里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的向往和退隐的决心。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窃自叹,以谓非冒利与不得已者,孰肯至是哉?

(2)顾予诚有所未暇,而舫者宴嬉之舟也,姑以名予斋,奚曰不宜?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甲文]李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后闻陵降,上怒甚。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弩(无箭的强弓),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以报汉也。”
                         (《汉书•李广苏建传》)
[注] [1]媒蘖:酝酿之意,喻构陷诬害,酿成其罪。[2]弮(quān):弩弓
  
[乙文]或曰:武帝不能明察而苟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答曰: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而死且不朽矣,何流言之所及哉?呜呼,予闻之古人云:“人各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生或轻于鸿毛。”若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若义重于死,则视之如鸿毛也。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惜哉!陵之不死,失君子之道也。
                         (白居易《汉将李陵论》)
5、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陵事亲孝,与士信   信:讲信义
B.今举事一不幸       一:一旦
C.提步卒不满五千     提:率领
D.遽加厚诛           诛:诛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①死或重于泰山,生或轻于鸿毛  ②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C.①若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  ②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D.①陵之不死,失君子之道也      ②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
7、对李陵投降匈奴一事,司马迁和白居易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照原文,以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认为李陵战功显赫,投降乃不得已;白居易则认为李陵当死不死,违背了君子做人的道理,不可原谅。
B.司马迁认为大臣们不应落井下石,极力为李陵辩护;白居易则认为不能以小人的流言来掩盖李陵实质性的错误。
C.司马迁认为李陵虽败,但他的战功显赫;白居易则认为李陵如果能在失败之后以死继之,那么战功就无人能比。
D.司马迁说“诚可痛也”,痛的是李陵不幸而兵败;白居易说“惜哉”,惜的是李陵兵败不死,违背了君子做人的道理。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
(2)武帝不能明察而苟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                    
(3)若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若义重于死,则视之如鸿毛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沈嘉徵,字怀清,山阴人。年十三,刲①股和药愈母疾。援例授广西苍梧县长行乡巡检,调横州吏目,所在民歌颂之。雍正三年,督抚以卓异荐,超授江西乐平知县,建义社谷仓。民讼随到随判,案无留牍。有明建文时县令龙泉张彦方者,举义以抗靖难师,捐躯甚惨,母妻同时殉节,邑人哀之,合葬县治清白堂后,三百余年莫敢至墓所者。嘉徵为文以祭,且修其茔,祀之名宦。调知浮梁,却陶户陋规。窑俗,遇佣夫病,辄弃不治。乃创广济堂,俾病者居之,资以医药,全活无算。并设义冢,立石志其姓氏里居。建昌江书院,以训士子。邑向有蛟穴,邑人辇土塞之不能满,咸谓穴中有怪,近穴之田百余亩,皆荒芜不治。嘉徵率役,手辟榛莽,平高田之土以实之,尽成沃壤。其他奉檄审理邻邑疑狱,平反无算。乾隆三年,卓异升知广西象州,转百色同知,土司率豪侈,馈嘉徵以金。却之,曰:“尔自检束,吾不尔苛,无以金为也。”历镇安、太平知府,升云南迤西道;十七年,擢云南按察使,理诬申冤,狱无枉滥。二十二年,督抚购金事发,嘉徵以不先奏,劾罢归。旋授江南常镇道。越二年,以年七十告归,又六年,卒。按公历仕数十年,淡泊自处,宦橐萧然,室无妾媵。夫人亡后,即独居一室,以一稚孙侍,婢仆不敢辄入也。引年归,辟屋旁地为圃,曰晚香,莳花种竹,逍遥其中。予昔至绍兴,曾谒公于南门里第,长身岳峙,白髯长尺余,言论和平而详尽,谦恭温厚,一代伟人也。
(节选自《越中杂识》)
【注】①刲(kuī):割取。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却陶户陋规却:除去。
B.以训士子训:教导。
C.平高田之土以实之实:填塞、装满。
D.狱无枉滥狱:监狱。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三百余年莫敢至墓所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
B.嘉徵为文以祭,且修其茔
若属皆且为所虏
C.乃创广济堂
乃令张良留谢
D.以年七十告归
以五十步笑百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侍亲、决狱、办学、开荒、拒贿等事迹的叙述,凸现了封建官吏的典型形象,集中表现了作者对主人公淡泊自适、逍遥自在的为官态度的赞扬。
B.本文叙述沈嘉徵生平事迹,以时间为线索,主要采用顺叙手法,记述了他从少年到退归故里的生活经历,全文结构完整,脉络清晰,人物形象鲜明。
C.本文详略得当,善于选取典型事例,着力表现人物品行;文中还采用插叙手法,通过对明建文时张彦方捐躯一事的回叙,使行文曲折有致。
D.本文运用陈述性语言,平实朴素,不事雕饰;多用短句,简明利落,流畅自然;描写生动,议论切当,杂而不乱,富有感染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吕尚传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周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讼,而诗人称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密须、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
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师行,师尚父左杖黄钺,右把白旄以誓,曰:“苍兕苍兕,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遂至盟津。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也。”武王曰:“未可。”还师,与太公作此《太誓》。
居二年,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明日,武王立于社,群公奉明水,卫康叔封布采席,师尚父牵牲,史佚策祝,以告神讨纣之罪。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以振贫民。封比干墓,释箕子囚。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莱人,夷也,会纣之乱而周初定,未能集远方,是以与太公争国。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
太史公曰:吾适齐,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阔达多匿知,其天性也。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
(节选自《史记•齐太公世家》,有删节)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以渔钓奸周西伯奸:求取。
B.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倾:推翻。
C.未能集远方集:平定。
D.自泰山属之琅邪属:属于。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武王行事与吕尚“谋议”有关的一组是(   )
①伐崇密须、犬夷,大作丰邑。           ②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
③散鹿台之钱,发钜桥之粟,以振贫民。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
⑤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     ⑥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
A.①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尚曾经穷困,西伯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能够得到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他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吕尚。
B.文王死后,武王即位。九年,武王想继续完成文王的大业,东征商纣察看诸侯是否云集响应。兵至盟津。各国诸侯不召自来有八百之多。
C.吕尚到齐国后,修明政事,顺其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工商之业,发展渔业盐业优势,因而人民多归附齐国,齐成为大国。
D.司马迁认为齐地从泰山连接到琅邪,北至大海,沃土两千里,因而人民心胸阔达而又深沉多智,这些都是由于吕尚的圣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
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①,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节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注:①犊鼻裈(kūn):形似犊鼻的短裤。古时之裤,无裆谓袴,有裆谓裈,统称裤。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从者谢吉 谢:拒绝
B.临邛令前奏琴曰 奏:弹奏
C.长卿第俱如临邛 第:只要
D.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 更:轮番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以赀为郎②敛资财以送其行
B.①因病免,客游梁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C.①相如与俱之临邛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①卓王孙闻而耻之②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相如在朝廷做武骑常侍期间,孝景帝不喜欢辞赋,批评他爱好文学,于是司马相如就借口有病而辞了官职,旅居梁国。
B.卓家的宴会司马相如本不愿去,后由于临邛县令的殷勤,不得已而勉强前往,而这次宴会恰恰促成了他和卓文君的爱情。
C.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卓王孙十分生气,不愿在经济上给以资助,后两人买了一间酒店来维持生计,生活倒也平静。
D.卓王孙听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开酒店谋生,感到耻辱,后由于兄弟及长者们的劝说,还是资助了他们,使女儿女婿成了富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