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子产听郑国之政①,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②。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子产听郑国之政①,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②。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产听郑国之政①,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②。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注释] ①子产:春秋时郑国的贤相,姓公孙,名侨,字子产。②溱(zhēn)、洧(wěi):郑国的两条河流名。
小题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
②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③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
小题2: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

小题:①子产治理郑国的政事,用自己乘坐的车子在溱水和洧水帮助别人渡河。②所以治理政事的人,让每个人都喜欢,时间也就不够用了。
小题:执政者的要务是抓纲治国,这是最大的恩惠。比具体地做一两件事要好不知多少倍。
解析

小题:见译文
小题:无
参考译文
子产治理郑国的政事,用自己乘坐的车子在溱水和洧水帮助别人渡河。孟子说:“(子产)仁惠却不懂治理政事的方法。(如果)十一月份把走人的桥修好,十二月份把行车的桥修好,百姓就不会为渡河发愁了。一个政治家抓好自己的政务,出行时让行人回避自己都可以的。哪能一个个地帮别人渡河呢?所以治理政事的人,让每个人都喜欢,时间也就不够用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徐子曰①:“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说:“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注释] ①徐子:姓徐,名辟,孟子弟子。
小题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②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小题2:简析孟子所采用的说理方法。(用自己的话回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小题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②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小题2: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士庶人”的含义,并简要概括本段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①”
[注释] ①这两句出自《诗经•大雅•文王》。
小题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②《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小题2:请用一个成语归纳文中提倡的儒家的内省功夫。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小题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②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小题2:请用自己的话解说孟子的“自暴自弃”。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小题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②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自得之也。
小题2: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不超过8个字。)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