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鲁亮侪掷印鲁字亮侪,奇男子也。田文镜督河南,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无游目视者。鲁效力麾下。一日,命摘中牟李令印,即摄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鲁亮侪掷印鲁字亮侪,奇男子也。田文镜督河南,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无游目视者。鲁效力麾下。一日,命摘中牟李令印,即摄中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鲁亮侪掷印
鲁字亮侪,奇男子也。田文镜督河南,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无游目视者。鲁效力麾下。一日,命摘中牟李令印,即摄中牟。鲁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骑驴入境。父老数百扶而道苦之,再拜问讯,曰:“闻有鲁公来替吾令,客在开封知否?”鲁谩曰:“若问云何?”曰:“吾令贤,不忍其去故也。”又数里,见儒衣冠者簇簇然谋曰:“好官去可惜,伺鲁公来,盍诉之?”或摇手曰:“咄!田督有令,虽十鲁公奚能为?且鲁方取其官而代之,宁肯舍己从人耶?”鲁心敬之而无言。至县,见李貌温温奇雅。揖鲁入,曰:“印待公久矣!”鲁拱手曰:“观公状貌、被服,非豪纵者,且贤称噪于士民,甫下车而库亏何耶?”李曰:“某,滇南万里外人也。别母,游京师十年,得中牟,借俸迎母。母至,被劾,命也!”言未毕,泣。鲁曰:“吾暍甚,具汤浴我!”径诣别室,且汤且思,意不能无动。良久,击盆水誓曰:“依凡而行者,非夫也!”具衣冠辞李,李大惊曰:“公何之?”曰:“之省。”与之印,不受;强之曰:“毋累公!”鲁掷印铿然,厉声曰:“君非知鲁亮侪者!”竟怒马驰去。合邑士民焚香送之。
(选自清·袁枚《小苍山房文集·书鲁亮侪事》)
【注释】
①受暑:接受安排。②摄:代理。③微行:隐藏身份,改装出行。④再拜问讯:拜了两拜询问情况。⑤谩:含糊地。⑥暍:受了暑热。⑦汤:热水,开水。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即摄中牟
(2)鲁为微行
(3)盍诉之
(4)径诣别室
小题2:与“公何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虽十鲁公奚能为
B.且贤称噪于士民
C.某,滇南万里外人也
D.与之印,不受
小题3:下列加点词与“竟怒马驰去”中的“怒”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熊咆龙吟殷岩泉
B.强虏灰飞烟灭
C.成以其小,劣之。
D.厚德载物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甫下车而库亏。
小题5: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别 母 游京师十年得 中 牟 借 俸 迎 母 母 至 被 劾 命 也
小题6:本文主要从正面刻画鲁亮侪的形象,其中最能突出他“奇男子”的一句语言描写是:_________。
答案

小题1:(1)代理(2)隐藏身份,改装出行(3)何不  (4)直接到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刚上任就钱库亏空。
小题5: 别母,游京师十年,得中牟,借俸迎母。母至,被劾,命也!
小题6: 依凡而行者,非夫也!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A(倒装句;B:倒装句;C:判断句;D:省略句)
小题3:(A:殷,形容词作动词,震响;B:烟,像烟一样,名词作状语;C:意动用法,以……为劣;D:高尚的。)
小题4:无
小题5:无 
小题6:无 
【译文】
鲁之裕,字亮侪,是一位奇男子。当时田文镜任河南总督,为政严厉苛刻,提、镇、司、道及其下属,接受安排奉命守职,极其谨慎,在进见田文镜时,没有人眼睛敢东张西望。鲁公就在田文镜部下工作。有一天,田文镜命令鲁公去摘取中牟县李县令的官印,并让他就此代理县令一职。鲁公采取改装前去的办法,穿着粗布衣服,戴草帽,骑着驴子进入中牟县境。只见数百位老年人互相搀扶着在大路上叹苦发愁,鲁公走上去拜了两拜询问情况,回答说:“听说有位鲁公要来接替我们的县令,客人您在开封知道这事吗?”鲁公含含糊糊地说:“你们问这个做什么?”回答说:“因为我们县令贤明,不忍心让他离去的原因啊。”鲁公又走了几里路,看见许多读书人聚集在一起商议:“好官走了可惜,等鲁公来,何不去向他申诉?”有人就摇手说:“咄!田总督早有命令,即使有十个鲁公又有什么办法?何况鲁公正是取代李县令职位而来的,怎么肯自己不做官而让给别人呢?”鲁公听了,心里非常尊敬李县令,但没有做声。到了县衙,鲁公见李县令的相貌温良奇雅。李县令向鲁公作揖,请鲁公进去,说:“官印已经等公很久了!”鲁公也向他拱手回礼,说:“我看您的形状相貌,衣着服饰,并不是奢侈放荡的人,而且在读书人和老百姓中间,盛传着您的贤名,怎么会刚刚上任就钱库亏空了呢?”李县令回答:“我是远在万里之外的云南人。与母亲分别后,在京师游学十年,才得到中牟县令之职,因此借了俸银迎母亲到来。母亲到了,我却被弹劾去官,这是命啊!”话尚未讲完,哭了。鲁公说:“我一路来受了暑热,你准备热水,让我洗个澡!”说罢,就直接走到别的房间去。鲁公一面洗澡,一面思索,内心不能不有所感动。想了很久,他敲浴盆中的水发誓说:“按照常规行事的人,不是大丈夫!”于是他穿戴好衣帽向李县令告辞,李县令非常吃惊,问道:“您到哪里去?”回答:“到省里去。”李县令交给他官印,他不接受;李县令坚决要给,说:“不要因为我而连累您!”鲁公将官印铿然一声扔在地上,厉声说:“您还不知道我鲁亮侪的为人!”说完就拍马飞驰而去。全县的人民都焚香送他。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梁楚之欢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①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②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往夜搔③窃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④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弗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⑤然愧,以意自闵也,告吏曰:“微⑥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
选自《新序·杂事》
【注释】
①劬(qú):勤劳;②窳(yǔ):懒惰;③搔:通“***”,扰乱。④褊:狭隘。⑤惄(nì):忧思。⑥微:如果没有。
小题1:解释加点词的意义。
(1)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
(2)因具以闻楚王
(3)此梁之阴让也
(4)梁王以为信
小题2:说出下面两个“恶”在句中的意思。
(1)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
(2)人恶亦恶
小题3:下列加点词与“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中的“以”用法相同的是(  )
A.梁亭觉之,因请其尉
B.尉以请宋就
C.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
D.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
小题5:“报怨以德”中的“怨”具体指_________,“德”具体指______。(均引用原文)
小题6: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梁亭瓜比楚亭瓜好,楚亭人就趁夜晚到梁亭瓜园捣乱,这反映了一种嫉妒心理。梁亭人打算实施报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B.宋就让梁亭人晚上暗中帮助楚亭人浇灌瓜地,表现了他大度宽容的胸怀。楚令了解真相之后,得意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
C.楚王知道“梁亭之为”后,又忧愁又惭愧,拿出厚礼道歉,并请宋就把这些礼物转交给梁王,显示出楚王愿意交好邻国的诚意。
D.文章中引用古语和老子的话,启示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乃至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可以从“梁楚之欢”中汲取有益的经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曾子①换席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②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皖③,大夫之箦④与?”子春曰:“止!”参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皖,大夫之箦与?”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⑤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⑥矣,不可以变。幸⑦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细人⑧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节选自《礼记·檀弓上》)
【注释】
①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时鲁国人,增点之子,孔子弟子。以至孝著称,传孔子之道,述《大学》,作《孝经》。②隅:角落。 ③华而皖:华美而光滑。 ④箦:席子。 ⑤易:更换。⑥革(jí):通“亟”,危急。⑦幸:希望。⑧细人:小人。⑨姑息:迁就,随意。⑩得正:得到我所应得的。
小题1:曾子被后世称为“宗圣”。请填写出中国古代下列被称为“圣”的人名。
(1)书圣(2)诗圣(3)画圣(4)茶圣(5)医圣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曾子寝疾,病
(2)童子隅坐而执烛
(3)尔之爱我也
小题3: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夫子之病革矣
B.大夫之箦与
C.斯季孙之赐也
D.反席,未安而没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
小题5:从上文可以看出,曾子身上体现了儒学大家的可贵的精神品质,这种品质可以概括为(10字以内):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饱而知人之饥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晏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小题1:选出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项。
(1)A.饱而知人之饥
B.饥馑不可久,甘心务经营
C.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D.五谷不收谓之饥
(2)A.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B.蹇叔之子与师
C.与嬴而不助五国
D.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小题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
(2)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小题3:品味文章,请思考晏子对景公的这番陈说,是随机而言,还是心中早已有意?为什么?
小题4:晏子的谏言中运用了_____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直道可行
济南同知①吴公,刚正不阿。时有陋规:凡贪墨②者亏空犯赃罪③,上宫辄庇之,以赃分摊属僚④,无敢梗者。以命公,不受;强之不得,怒加叱骂。公亦恶声还报之,曰:“某官虽微,亦受君命。可以参处⑤,不可以骂詈也!要死便死,不能捐朝廷之禄,代人上枉法赃耳[5]!”上官乃改颜温慰之。人皆言斯世不可以行直道;人自无直道耳,何反咎斯世之不可行哉!
(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二《一官员》)
【注释】
①同知:官名,知府的副职。②贪墨:同“贪冒”,贪图财利。③亏空犯赃罪:亏空公款,犯贪污罪。赃,贪污所取得之财物。[3]以赃分摊属僚:把因贪污而亏空的公款,转嫁府属官员,分摊偿还。⑤参处:弹劾处分。⑥上枉法赃,上,上交。依法:追查赃款,应由贪污者上交,而今无辜者代交,非法,故称“枉法赃”。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刚正不阿
(2)无敢梗者
(3)某官虽微
(4)不能捐朝廷之禄
(5)人皆言斯世不可以行直道
小题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不能捐朝廷之禄,代人上枉法赃耳!
(2)上官乃改颜温慰之。
(3)人皆言斯世不可以行直道;人自无直道耳,何反咎斯世之不可行哉!
小题3:本文主要人物是谁?用什么手法塑造吴公刚正不阿的形象?
小题4:试分析“上官”对“直道可行”的态度,进而理解作者所持的观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孙膑①减灶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②者蹶③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注释】
①孙膑:春秋战国时代有两位孙子,都是杰出的军事家。孙武:春秋齐国人,也称孙武子。著《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孙膑:战国齐人,孙武的后代,著《孙膑兵法》,后失传,1974年发现。②趣利:去争利。趣,通“趋”,趋向。③蹶:挫败,使……受挫折。
小题1:解释加点词的意义。
(1)去韩而归
(2)素悍勇而轻齐
(3)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4)孙子度其行
(5)庞涓自知智穷兵败
(6)遂成竖子之名
小题2:与“士卒亡者过半矣”的语法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小题3:与“期曰”的“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期年之后,时时而间进
B.期颐之年
C.与人期而不至,不信也
D.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
小题4:靠着孙膑的计谋魏军大败,孙膑的依据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小题5:如果你来参战,怎样才能识破减炤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