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5题。秦孝王俊,字阿祗,高祖第三子也。初,颇有令问,高祖闻而大悦,下书奖励焉。其后俊渐奢侈,违犯制度,出钱求息,民吏苦之。上遣使按其事,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5题。 秦孝王俊,字阿祗,高祖第三子也。 初,颇有令问,高祖闻而大悦,下书奖励焉。其后俊渐奢侈,违犯制度,出钱求息,民吏苦之。上遣使按其事,与相连坐者百余人。俊犹不悛,于是盛治宫室,穷极侈丽。俊有巧思,每亲运斤斧,工巧之器,饰以珠玉。为妃作七宝羃罹,又为水殿,香涂粉壁,玉砌金阶。梁柱楣栋之间,周以明镜,间以宝珠,极荣饰之美。每与宾客妓女弦歌于其上。俊颇好内,妃崔氏性妒,甚不平之,遂于瓜中进毒。俊由是遇疾,征还京师。上以其奢纵,免官,以王就第。左武卫将军刘升谏曰:“秦王非有他过,但费官物廨舍而已。臣谓可容。” 上曰:“法不可违。”升固谏,上忿然作色,升乃止。其后杨素复进谏曰:“秦王之过,不应至此,愿陛下详之。”上曰:“我是五儿之父,若如公意,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以周公之为人,尚诛管、蔡,我诚不及周公远矣,安能亏法乎?”卒不许。 俊疾笃,未能起,遣使奉表陈谢。上谓其使曰:“我戮力关塞,创兹大业,作训垂范,庶臣下守之而不失。汝为吾子,而欲败之,不知何以责汝!” 俊惭怖,疾甚。大都督皇甫统上表,请复王官,不许。岁余,以疾笃,复拜上柱国。二十年六月,薨于秦邸。上哭之数声而已。俊所为侈丽之物,悉命焚之。敕送终之具,务从俭约,以为后法也。王府僚佐请立碑,上曰:“欲求名,一卷史书足矣,何用碑为?若子孙不能保家,徒与人作镇石耳。” (《隋书文四子传杨俊》) 9.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初,颇有令问令:美好 | B.上遣使按其事按:考查,核实 | C.升固谏,上忿然作色固:坚持,固执 | D.安能亏法乎?亏:亏待 | 10.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弦歌于其上 ②得复见将军于此 | B.①上以其奢纵,免官 ②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甘加兵谋魏十余年 | C.①秦王之过,不应至此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D.①庶臣下守之而不失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 11.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隋文帝反对奢侈腐化行为的一组是 ①上以其奢纵,免官,以王就第②上忿然作色,升乃止。③大都督皇甫统上表,请复王 官,不许④复拜上柱国。⑤俊所为侈丽之物,悉命焚之。12.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隋文帝的儿子杨俊,恃宠违制,生活奢侈。文帝派人查处,以示警告。 | B.杨俊不思悔改,大修宫室,制造奇巧奢华的器物,追求奢华享乐。 | C.为了有效制止奢侈恶习,隋文帝依照法规对杨俊加以惩罚,大臣们劝文帝不要对杨俊惩罚,文帝坚决不因儿子而枉法。 | D.杨峻病死后,文帝又命令丧事从俭,烧掉杨俊建造的侈丽之物。 | 13.小题5:翻译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共10分) ⑴“秦王非有他过,但费官物廨舍而已。臣谓可容。”(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戮力关塞,创兹大业,作训垂范,庶臣下守之而不失。汝为吾子,而欲败不知何以责汝!”(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C 小题5: |
解析
小题2:A、都是介词,在B前者为介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因、由于”;后者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连词,因为。C前者为结构助词,“的”,是定语的标志;后者为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D前者是连词,表并列关系;后者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小题3:②是皇帝对刘升劝谏的态度行为。④是因杨俊病情严重,隋文帝又任命杨俊为上柱国。表现隋文帝的恻隐之心。 小题4:大臣们劝谏文帝从宽发落杨俊。 小题5:(1)秦王并没有其他过错,只不过是动用官家财物营建官署的房舍罢了.为臣认为可以宽恕。” (过、但、谓、容各1分,句义1分) (2)我尽力于关塞,才创建这大业,实在不容易!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大业,我必须制定准则,留下范例,以便能要求辰下遵守而不失掉.你是我的儿子,却要败坏我立的一些规矩准则,我真不知道该如何责备你。(戮力、训、而、何以、责各1分,句义1分) 参考译文: 秦孝王杨俊字阿祗,高祖杨坚的三儿子。 起初,杨俊颇有美好的名声,高祖听说以后很高兴,写信给杨俊,对他褒奖鼓励。后来杨俊渐渐奢侈起来,为了多聚敛钱财,违犯制度,放债求取利息,老百姓和下级官吏因此蒙受困苦。高祖派遣使臣考查此事,受牵连而被治罪的多达百余人。可是杨俊还是不思悔改。他大修宫室,所修宫室豪华绝顶。杨俊头脑灵活,经常产生奇妙的构思,往往亲自挥动斤斧,按照他巧妙的构思制造精制巧妙的器具,并且以珠玉加以修饰。他给妃子制造七宝羃罹,又建造临水的殿堂。殿堂用香粉涂抹墙壁,用玉石砌成台阶,梁柱楣栋之间还安装上明镜,点缀上珠宝,极装饰之美。建成殿堂之后,经常与宾客妓女等人,在殿上弹琴歌唱,赏心悦目,十分快活。杨俊很喜爱女色,生性嫉妒的妃子崔氏非常不满,于是就在瓜中放上毒药。杨俊吃瓜中毒,因而得病被征召回到京城。高祖认为杨俊奢侈放纵,因而罢了他的官,让他以秦王的身份住在府第中。左武将军刘升进谏说:“秦王并没有其他过错,只不过是动用官家财物营建官署的房舍罢了。为臣认为可以宽恕。”文帝说:“法令不可违背。”刘升固执地继续进谏,惹得文帝生气了,怒形于色,便只好停止。后来,重臣杨素又为杨俊的事向文帝进谏说:”秦王的过失,不应当处罚得这么重的程度,愿陛下详细考虑考虑。”文帝说:”我是有五个儿子的父亲,如果向您的意思那样,为什么不另外专为天子的儿子制定特殊法律?以圣人周公旦那样的为人,尚且惩罚管叔、蔡叔,我确实赶不上周公,与他比相差很远,怎么不完全按照法度办事,使法度受损呢?”终于不答应减轻对杨俊的处罚。 杨俊病重,行动不便,派遣使者奉上奏章,陈述认错的意思。文帝告诉秦王所派使者说:“我尽力于关塞,才创建这大业,实在不容易!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大业,我必须制定准则,留下范例,以便能要求辰下遵守而不失掉。你是我的儿子,却要败坏我立的一些规矩准则,我真不知道该如何责备你!”杨俊感到惭愧而惶恐,病情更加严重。这时,大都督皇甫统上奏章,请求文帝恢复秦王俊的官职,文帝还是不答应。一年多以后,因秦王俊的病情严重,才又任命为上柱国。汉文帝二十年六月,秦王杨俊死在秦王府中。汉文帝虽然悲痛,却只哭了几声就算了。对于杨俊所置办的奢侈华丽的物品,命令全部烧掉。还命令所用送葬器具务必按照俭约的原则去治办,并且以此作为后来的法度。秦王府的僚佐请求替秦王立碑,文帝说:”如果想留名,有一卷史书记载就足够了,为什么要立碑呢?假如子孙不肖,所立石碑只不过被人拿去作为压东西的石块而已。”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致:达到 | B.故绝江海者托于船绝:横渡 | C.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贱:没有才华 | 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雠: 同“仇”,仇恨 |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 ) ①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②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③居乡三逐,事君五去 ④简主闻之,绝食而叹 ⑤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⑥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 “无或(1)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2)?今夫弈之为数(3),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告子上》 【注】(1)“或”同“惑”,怪。(2)大王即使他有善意萌发出来,我又拿他有何办法。(3)数,技艺 (1)下面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孟子认为大王资质虽然不够聪明,但这不值得让人感到奇怪。 | B.本段话用了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和“弈秋诲弈”两个比喻进行论证。 | C.由于大王骄奢极欲,荒废国事,因此必须好好地规劝他闭门思过。 | D.孟子认为后一个学弈者态度不够端正,所以技艺远不如前一个学弈者 | (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孟子说的也是和上面一段话同样的道理,请你结合孟子所说的两段话,谈谈自己的认识。(3分) |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5题。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土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方孝儒《逊志斋集·吴士》 10.小题1: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谈必推孙吴 推:推崇 | B.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 将:让……为将 | C.月靡粟万计 靡:倒下 | D.士及麾下遁去 遁:逃跑 | 11.小题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尤善谈兵然而不霸者,将劣也 战而不知兵士诚以为然,俾为将A.两个“兵”字相同,两个“然”字不同 | B.两个“兵”字相同,两个“然”字也相同 | C.两个“兵”字不同,两个“然”字相同 | D.两个“兵”字不同,两个“然”字也不同 | 12.小题3:对下列句子的结构,补充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张土诚称王姑苏 (省略句,“姑苏”前省略了介词“于”;又是倒装句,状语后置) | B.粟帛莫富于姑苏 (一般陈述句) | C.于胜小敌何有 (倒装句,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 D.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 (省略句,“与”之后省略了介词的宾语“之”。) | 13.小题4: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吴士迎合张士诚欲夺天下的心理,请命统兵收复中原,实际上他只会结党营私,挥霍享乐,虽临阵脱逃也没免掉一死。 | B.吴士善谈用兵之法,愿辅佐张士诚称霸天下,但他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又缺乏组织才能,最后身败名裂。 | C.吴士自恃才高,纵论天下形势,深得张士诚重用,但他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得强兵用兵,一战即溃,自己也被俘被***。 | D.吴士只会自夸,利欲熏心,骗得张士诚信任,但他既不善用人又不善用兵,一上战场就逃跑,“与国朝争雄”的计划成了泡影。 | 14.小题5:根据原文内容,试翻译下列句子:(共5分) ①原句:自高其能 (2分) ②原句:形势莫便于姑苏 (3分) |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4—25题。(4分)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文字中两位隐士所说的话的言外之意。(2分) 答: 25.结合“怃然”一词,说说这段文字中流露出孔子怎样的心态志向。(2分) 答: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王张敖以为郎中。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①。公等奈何言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唯贯高就系。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②自髡钳③,称王家奴。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十余年。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是时孟舒坐虏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赵王,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于是复召舒以为云中守。 ——《史记·田叔列传》 【注】① 虫出:指死不得葬。 ② 赭(zhě)衣:穿上囚徒的衣服。 ③ 自髡(kūn)钳:自己剃光头发,用铁圈系颈。 1、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遇:对待 B、王长者,不倍德 倍:背离、背叛 C、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拜:授予官职 D、匈奴冒顿新服北夷 服:臣服 2、下列句中加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B、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C、上下明诏赵有敢随赵王,罪三族 D、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田叔有真知灼见的一组是( ) ①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②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 ③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 ④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⑤王长者,不倍德 A、①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⑤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叔因贯高等人的谋反及对赵王张敖的忠诚而受到牵连,后因真相大白,又凭自己的才能被高祖任用。 B、赵王张敖因感激高祖的恩德,所以极力反对手下人因高祖的不礼貌而谋反,但手下人没有听从赵王的制止,致使赵王也受到高祖的惩罚。 C、田叔认为孟舒是真正的长者,一是因为孟舒对赵王的忠诚,二是因为孟舒体恤下情,爱护士卒,士卒对他也是忠心耿耿。 D、孝文帝用人非常谨慎,在起用孟舒之前做了详细的调查,既了解了他在高祖时的作为,又通过田叔侧面了解了孟舒的为人,然后才任命他为云中太守。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 问 之 曰 鲋 鱼 来 子 何 为 者 邪 对 曰 我 东 海 之 波 臣 也 君 岂 有 斗 升 之 水 而 活 我 哉 周 曰 诺 我 且 南 游 吴 之 王 激 西 江 之 水 而 迎 之 可 乎 鲋 鱼 忿 然 作 色 曰 吾 失 我 常 与 我 无 所 处 吾 得 斗 升 之 水 然 活 耳 君 乃 言 此 曾 不 如 早 索 我 于 枯 鱼 之 肆 5、请用斜线为上段加线文字断句。 6、请翻译“鲋鱼忿然作色曰……枯鱼之肆”这段话。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