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无忌贵戚好学,该博文史,性通悟,有筹略。文德皇后即其妹也。武德九年,隐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将害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无忌贵戚好学,该博文史,性通悟,有筹略。文德皇 后即其妹也。 武德九年,隐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将害太宗,无忌请太宗先发诛之。于是奉旨密召房玄龄、杜如晦等共为筹略。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 贞观元年,进封国公。太宗以无忌佐命元勋,地兼外戚,礼遇尤重,常令出入卧内。其年,拜尚书右仆射。时突厥颉利可汗新与中国和盟,政教紊乱,言事者多陈攻取之策。太宗召萧瑀及无忌问曰:“北番君臣昏乱,***戮无辜。国家不违旧好,便失攻昧之机;今欲取乱侮亡,复爽同盟之义。二途不决,孰为胜耶?”萧瑀曰:“兼弱攻昧,击之为善。”无忌曰:“今国家务在兵,待其寇边,方可讨击。彼既已弱,必不能来。若深入虏庭,臣未见其可。且按甲存信,臣以为宜。”太宗从无忌之议。突厥寻政衰而灭。 十七年,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晋王,而限以非次,回惑不决。御两仪殿,群官尽出,独留无忌及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绩,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此,我心无谬。”因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无忌等惊惧,争前扶抱,取佩刀以授晋王,无忌等请太宗所欲,报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太宗谓晋王曰:“汝舅许汝,宜拜谢。”晋王因下拜。太宗谓无忌等曰:“公等既符我意,未知物论如何?”无忌曰:“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伏乞召问百僚,必无异辞。若不蹈舞同音,臣负陛下万死。”于是建立遂定。寻而太宗又欲立吴王恪,无忌密争之,其事遂辍。 高宗即位,进拜太尉。 (节选自《旧唐书》卷六十五)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言事者多陈攻取之策 陈:陈述。 B.因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 投:扑向。 C.天下属心久矣。 属:隶属。 D.无忌密争之,其事遂辍。 辍:停止。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长孙无忌“有筹略:的一组是 ①无忌贵戚好学 ②无忌请太宗先发诛之 ③彼既已弱,必不能来 ④若深入虏庭,臣未见其可 ⑤所为如此,我心无谬 ⑥无忌密争之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德九年,长孙无忌奉旨秘密召集房玄龄等人共同谋划,与尉迟敬德等九人在玄武门平定了李建成和立李元吉的叛乱。 B.长孙无忌深受太宗的尊重与信任,时常被允许出入太宗的寝室。太宗有不少大事都得到了 长孙无忌的帮助和支持。 C.是否对突厥作战,长孙无忌认为国家目前应该暂且按兵不动遵守信义,这样突厥很快就会因为政治衰败而灭亡。 D.长孙无忌在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支持太宗立晋王的想法,并进一步指出晋王仁孝,百官也一定没有什么异议。 11.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国家不违旧好,便失攻昧之机;今欲取乱侮亡,复爽同盟之义。 译文: (2)太宗欲立晋王,而限以非次,回惑不决。 译文: |
答案
8.C 9.B 10.C |
解析
8.C(“属”应为“归服”) 9.B(①介绍长孙无忌好学⑤是太宗的话) 10.C(前后内容无因果关系) 11.(1)国家不背弃旧交,就会失去攻打昏昧国家的机会;如果要攻打亡乱之国,又违背了同盟之义。(“违”“昧”“今”“乱、亡”“爽”各1分,句子大意1分,共6分。) (2)太宗想立晋王为太子,但因为不是按(长幼)顺序的限制,他犹豫不决。(“而”、介宾短语后置句式、“回惑”各1分,句子大意1分,共4分。) 参考译文: 长孙无忌,字辅机,是河南洛阳人。长孙无忌身为贵戚而喜好学习,博通文史,性情通达机敏,富于谋略,文德皇后就是他妹妹。 武德九年,隐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谋划将要谋害太宗,长孙无忌请求太宗抢先动手诛***他们。于是奉旨秘密召集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共同谋划。六月四日,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九人,进入玄武门讨伐李建成、李元吉,消灭了他们。 贞观元年,进封齐国公。太宗因为长孙无忌是创业的元勋,又有外戚的身份,礼遇尤其丰厚,时常让他出入寝室。这一年,拜尚书右仆射。当时突厥颉利可汗新近和中原签约和好,内部政令紊乱,谈论政事的人大多陈述攻取突厥之策。太宗召集萧瑀和长孙无忌问道:“北番君臣昏乱,屠***无辜。国家不背弃旧交,就会失去攻打昏昧国家的机会;如果要攻打亡乱之国,又违背了同盟之义。两种做法不能决定,哪一个更好呢?”萧瑀说:“兼并弱小的国家攻取暗昧的君王,攻击为好。”长孙无忌说:“国家目前正致力于休兵息战,等他们侵犯边地,才可以征讨出击。他们既然已经衰弱,一定不会前来。如果深入虏地,臣以为不妥。暂且按兵不动遵守信义,臣以为合适。”太宗听从了长孙无忌的意见。突厥不久因政治衰败而灭亡。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犯罪,太宗想立晋王为太子,但因为不是按长幼顺序的限制而犹豫不决。皇帝来到两仪殿,百官都出去了,仅留下长孙无忌和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勣,对他们说:“我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弟弟,所作所为是这样,我心里没有依靠。”于是自己向床上扑去,抽出佩刀要自***。长孙无忌等人非常惊恐,争着上前抱扶,取下佩刀交给晋王。长孙无忌等人问太宗想立谁,回答说:“我要立晋王。”长孙无忌说:“敬奉诏命。谁有不同意见的,臣请求***了他。”太宗对晋王说:“你舅舅答应立你,你应该拜谢。”晋王于是下拜。太宗对长孙无忌等人说:“公等和我的意见一致,但不知舆论会怎么样?”长孙无忌说:“晋王仁孝,天下人诚心归服已经很长时间了。请求召见百官询问,一定没有异议。如果不是同声庆贺,就算臣辜负陛下罪该万死。”于是确立太子之事就定下来。不久太宗又打算立吴王李恪,长孙无忌暗自争谏,这事于是停止。 高宗即位,进封长孙无忌做太尉。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杨掞(shàn)字纯父,抚州临川人。少能词赋,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用故人荐,出准间杜杲幕,杲日:“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掞。逾年,安丰被兵,掞慨然日:“事亟矣,掞请行。”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掞今置身行伍间,骑射所当工。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初过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制置使孟珙辟于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与之茶局,周其资用。掞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令掞偿之,掞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似道欲***之,掞曰;“汉高祖以黄金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珙尝宴容,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掞从容曰:“斩之诚是,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珙大服。未几,有大将立功,珙坐受其拜,掞为动色,因叹日:“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向士璧守黄州,檄入幕,寻以战功升三官。赵葵为京湖制置使,掞与偕行,王登迓于沙市,极谈至夜分,掞退曰:“王景宋满身是胆,惜欠沉细者,如掞副之,何事不可为也?但恐终以勇败。”后登死,人以为知言。逾时,士璧守峡州,招之,病不果行而卒。 (《宋史·杨掞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高祖以黄金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 出入:支出 B.治进士业,遂登第 治:研究 C.似道始置之 置:办理 D.珙坐受其拜,掞为动色 动色:变了脸色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 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 B.用故人荐,出淮阃杜杲幕 尝用其策,称为“小子房” C.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 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 D.寻以战功升三官 但恐终以勇败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直接表现杨掞力求上进和知人的一组是( ) ①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 ②事亟矣,掞请行。 ③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 ④掞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 ⑤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 ⑥但恐终以勇败。 A.①②⑥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杨掞能非常刻苦地训练自己的军事本领,晚上把青布垫放在地上,骑着不熟悉的马跳跃,多次闪失跌倒也不顾。 B.杨掞出任驻淮将帅杜杲的幕僚,杜杲很器重他,多次向他咨询政治军事方面的事。过了一年安丰被敌兵包围,情况危急时,他主动提出前去,用奇策解围。 C.杨掞曾说服孟珙不斩宴客时出语不逊的手下军官。后来有大将立了功,庆贺时孟珙却让杨掞拜见,杨掞很受触动,于是专心学业,后中进士,调任麻城县尉。 D.向士壁驻守黄州,用公文召杨掞入幕府,不久杨掞因为战功升官。后来杨掞在沙市同王登畅谈到半夜,对王登有了了解。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10分) (1)掞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3分) 译文: 。 (2)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4分) 译文: 。 (3)王景宋满身是胆,惜欠沉细者,如掞副之,何事不可为也?(3分) 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赡思,字得之,其先大食国人。赡思生九岁,日记古经传至千言。比弱冠,以所业就正于翰林学士承旨王思廉之门,由是博极群籍,见诸践履,皆笃实之学,故其年虽少,己为乡邦所推重。延祐初,诏以科第取士,有劝其就试者,赡思笑而不应。泰定三年,诏以遗逸①征至上都,见帝于龙虎台,眷遇优渥。时倒剌沙柄国,西域人多附焉,赡思独不往见,倒剌沙屡使人招致之,即以养亲辞归。至元二年,拜陕西行台监察御史。戚里有执政陕西行省者,恣为非道,赡思发其罪而按之,辄弃职夜遁,会有诏勿逮问,然犹杖其私人。及分巡云南,按省臣之不法者,其人即解印以去,远藩为之震悚。三年,除佥浙西肃政廉访司事,即按问都转运盐使、海道都万户、行宣政院等官赃罪,浙右郡县,无敢为贪墨者。复以浙右诸僧寺,私蔽猾民,有所谓道人、道民、行童者,类皆渎常伦,隐徭役,使民力日耗,契勘②嘉兴一路,为数已二千七百,乃建议请勒归本族,俾供王赋,庶以少宽民力。朝廷是之,即著以为令。赡思历官台宪,所至以理冤泽物为己任,平反大辟③之狱,先后甚众,然未尝故出人罪,以市私恩。尝与五府官决狱咸宁,有妇宋娥者,与邻人通,邻人谓娥曰:“我将***而夫。”娥曰:“张子文行且***之。”明日,夫果死,迹盗数日,娥始以张子文告其姑,五府官以为非共***,且既经赦宥,宜释之。赡思曰:“张子文以为娥固许之矣。且娥夫死及旬,乃始言之,是娥与张同谋,度不能终隐,故发之也,岂赦可释哉?”枢密判官曰:“平反活人,阴德也。御史勿执常法。”赡思曰:“是谓故出人罪,非平反也。且公欲种阴德于生者,奈死者何!”乃独上议刑部,卒正娥罪。其审刑当罪多类此。十一年,卒于家,年七十有四。谥曰文孝。 (节选自《元史》卷一九O) 【注】①遗逸:指遗才。②契勘:查证。③大辟:死刑。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时倒剌沙柄国 柄:权柄。 B.有劝其就试者 劝:劝说。 C.且既经赦宥,宜释之 宥:宽恕。 D.尝与五府官决狱咸宁 狱:案件。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赡思执法严厉的一组是 ( ) ①西域人多附焉,赡思独不往见 ②会有诏勿逮问,然犹杖其私人 ③按省臣之不法者,其人即解印以去 ④乃建议请勒归本族,俾供王赋 ⑤平反大辟之狱,先后甚众 ⑥乃独上议刑部,卒正娥罪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②③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赡思淡泊功名。延祐初年,皇帝下令科第取士,有人“劝其就试”,他只是笑笑而已。 赡思不攀附权贵,当时擅权的倒剌沙多次让人去请他,他都以奉养父母而告归。 B.赡思自幼好学,九岁时已能每天记诵古代经典文章达千言,二十岁左右,师从名儒 王思廉,博览群书,并付之实践;所以,他虽然还年轻,但已名著乡里。 C.赡思为政正直,为整顿吏制作了许多具体工作;赡思历任司法部门官职,以伸冤昭 雪为己任,先后平反多起冤狱,“宋娥案”即是其中的典型案件。 D.赡思体察民情。他曾到嘉兴深入调查,发现逃避官府徭役的达二千七百人之多,于 是建议将他们遣返乡里,让他们供纳国家赋役,以减少其他民众负担,朝廷采纳了 他的建议。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赡思发其罪而按之,辄弃职夜遁,会有诏勿逮问,然犹杖其私人。 译文: ; (2)是娥与张同谋,度不能终隐,故发之也,岂赦可释哉? 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 [注]①常平:官仓名。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甫冠,名闻四方 甫:刚刚 B.贼良民,力能动权豪 贼:残害 C.实欲携贰其徒 贰:离间 D.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轻:轻易 7.下列句子中,全部属于曾巩仁政措施的一组是(3分) ( ) ①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②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 ③自是外户不闭 ④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 ⑤资其食饮衣衾之具 ⑥巩先期区处猝集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曾巩估计常平仓储粮不足,乡民又不能都到城里购粮,平仓赈济灾民,就告示属县,劝说富人以比常平仓储粮稍高的价格卖给百姓,从而解决了饥荒问题。 B.曾巩为了保护百姓,打击盗贼,嘱咐百姓编制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行踪,有情况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救援,所以每次都能将盗贼捕获。 C.曾巩享有才名,却长期做地方官,世人便认为他时运不好。而与此同时,一些晚生后辈却春风得意仕途显达,但曾巩对此非常淡泊。 D.曾巩在年轻的时候曾同王安石交往,当时王安石的声誉不高,曾巩把他引荐给欧阳修。在神宗面前,他又高度评价王安石的才能,认为连扬雄也比不上。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 (2)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3)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高唐为齐名都,衣冠无不游行市里。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同郡陶丘洪亦知名,自以明见过歆。时王芬与豪杰谋废灵帝。芬阴呼歆、洪共定计,洪欲行,歆止之曰:“夫废立大事,伊、霍之所难。芬性疏而不武,此必无成,而祸将及族。子其无往!”洪从歆言而止。后芬果败,洪乃服。孙策略地江东,歆知策善用兵,乃幅巾奉迎。策以其长者,待以上宾之礼。后策死。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征歆。孙权欲不遣,歆谓权曰:“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今空留仆,是为养无用之物,非将军之良计也。”权悦,乃遣歆。宾客旧人送之者千余人,赠遗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至临去,悉聚诸物,谓诸宾客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众乃各留所赠,而服其德。 太和中,明帝遣曹真从子午道伐蜀,车驾东幸许昌。歆上疏曰:“兵乱以来,过逾二纪。大魏承天受命,陛下以圣德当成、康之隆,宜弘一代之治,绍三王之迹。虽有二贼负险延命,苟圣化日跻,远人怀德,将襁负而至。夫兵不得已而用之,故戢①而时动。臣诚愿陛下先留心于治道,以征伐为后事。且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如闻今年征役,颇失农桑之业。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士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臣备位宰相,老病日笃,犬马之命将尽,恐不复奉望銮盖,不敢不竭臣子之怀,唯陛下裁察!”帝报曰:“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贼凭恃山川,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哉!诸将以为不一探取,无由自弊,是以观兵以窥其衅。若天时未至,周武还师,乃前事之鉴,朕敬不忘所戒”。时秋大雨,诏真引军还。太和五年,歆薨,谥曰敬侯。 (《三国志·华歆传》) 注:①戢:收敛,收藏。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衣冠无不游行市里 衣冠:借指士族。 B.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 持平:与别人的观点一样 C.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 识:标记 D.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 多:夸赞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洪从歆言而止 吾兄之盛行而夭其嗣乎 B.众乃各留所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二祖劳于前世 不拘于时,学于余 D.是以观兵以窥其衅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歆作为高唐官吏,为人低调。陶丘洪自以为比华歆高明,他想参与王芬谋废灵帝一事,被华歆劝阻,他因此佩服华歆。 B.华歆先是投靠孙权,并受以孙权的礼待。当他准备应曹操之征离开孙权的时候,孙权并不想放他走,最后孙权被他说服。 C.在华歆离开孙权的时候,很多人都给华歆送礼,华歆也回赠了他们价值相等的礼物,这些人都佩服华歆的品行。 D.魏明帝征伐蜀国,华歆认为应当以德服人,让百姓衣食无忧是治国的根本。明帝非常赞许华歆,并撤回了军队。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 译文: (2)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士之心,则天下幸甚,二贼之衅,可坐而待也。 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耶律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八世孙。父履,以学行事金世宗,特见亲任,终尚书右丞。 楚材生三岁而孤,母杨氏教之学。及长,博极群书,下笔为文,若宿构者。楚材欲试进士科,章宗诏如旧制。问以疑狱数事,时同试者十七人,楚材所对独优,遂辟为掾。太祖定燕,闻其名,召见之。楚材身长八尺,美髯宏声。帝伟之,曰:“辽、金世仇,朕为汝雪之。”对曰:“臣父祖尝委质事之,既为之臣,敢仇君耶!”帝重其言,处之左右。 丙戌冬,从下灵武,诸将争取子女金帛,楚材独收遗书及大黄药材。既而士卒病疫,得大黄辄愈。帝自经营西土,未暇定制,州郡长吏,生***任情,至孥人妻女,取货财,兼土田。燕蓟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贪暴,***人盈市。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请禁州郡,非奉玺书,不得擅征发,囚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风稍戢。 …… 皇后乃马真氏称制,崇信奸回,庶政多紊。奥鲁剌合蛮以货得政柄,廷中悉畏附之。楚材面折廷争,言人所难言,人皆危之。后以御宝空纸,付奥都剌合蛮,使自书填行之。楚材曰:“天下者,先帝之天下。朝廷自有宪章,今欲紊之,臣不敢奉诏。”事遂止,又有旨:“凡奥都剌合蛮所建白,令史不为书者,断其手。”楚材曰:“国之典故,先帝悉委老臣,令史何与焉。事若合理,自当奉行,如不可行,死且不避,况截手乎!”后不悦。楚材辨论不已,因大声曰:“老臣事太祖、太宗三十余年,无负于国,皇后亦岂能无罪***臣也。”后虽憾之,亦以先朝旧勋,深敬惮焉。 辰夏五月,薨于位,年五十五。皇后哀悼,赙赠甚厚。后有谮楚材者,言其在相位日久,天下贡赋,半入其家。后命近臣麻里扎覆视之,唯琴阮十余及古今书画、金石、遗文数千卷。 (选自《元史·耶律楚材传》有删节) 8.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下笔为文,若宿构者 宿:往日,先前 B.问以疑狱数事 狱:牢狱 C.崇信奸回,庶政多紊 庶:众多,各种 D.后有谮楚材者 谮:说人坏话,诬陷人 9.以下四组句子,分别表现耶律楚材的治国有方和为人刚正一组的是 ( ) A.时同试者十七人,楚材所对独优 皇后哀悼,赙赠甚厚 B.帝重其言,处之左右 即入奏,……于是贪暴之风稍戢 C.国之典故,先帝悉委老臣 后不说,楚材辩论不己 D.天下贡赋,半入其家 楚材独收遗书及大黄药材 10、下列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耶律楚材是辽国的后裔,他很受金国皇帝的赏识,因为辽金之间有世仇,所以皇帝 打算帮助他报仇,但被他婉言拒绝了。 B.燕蓟地方官员有违法乱纪的行为,耶律楚材深恶痛绝,他向朝廷请旨禁止地方的政 令,并处罚了地方官员,使地方平静下来。 C.耶律楚材做官刚正不阿,很有原则,面对权势能够据理力争,虽然皇后威胁他,但 他仍然坚持维护了朝廷政局的秩序。 D.耶律楚材最后死在任期之内,他一生为官清廉,虽然多年担任朝廷的要职,但死后 只留下他喜欢的书画而没有什么财产。 11.把文言文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奥鲁剌合蛮以货得政柄,廷中悉畏附之。楚材面折廷争,言人所难言,人皆危之。 (2)后虽憾之,亦以先朝旧勋,深敬惮焉。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